第125章
然后那青衣人离开了,离开前轻轻亲吻白衣女子的额头。她呆看着,好像又变成了一棵树,只是在此生长,默默不语地见证一切悲欢离合,无权干涉,在画面中却又不在故事里,于背景中逐渐模糊,消失。
白衣女子目送青衣人离开后,一个人站在水边,孤寂所散发的冷气渐渐将周围的一切温度收敛向内。唐棣感觉自己的视线也一样,正无限地靠近白衣女子,却又怎么也到不了她的身边,还因为这触不可及生出伤感来,好像在意识的虚空伸展着双手,想要抱抱她,却怎么也抱不拢。
有关,却不是替代,或者也不可替代,于是乎出现成为了一种对失去的提醒。
别哭啊,别哭。她听见自己说,也不去怀疑自己为什么觉得人家在哭,继而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说。
忽然,白衣女子转过身来,并没有看着她,更像是在仰望苍穹。她见了那双眼,心中一凛——原来那双眼睛里偶尔可见的孩子一般的纯真快乐的神情已经不见了,原来能够与一双平直眉毛相得益彰的天然妩媚也不见了,好像所有情感都如风四散,只剩下冷冷的高傲,在这并不能扩建增高的殿宇内,画地为牢。
白衣女子转身径直朝水边走去,她不知怎么有了不好的预感,生出了双腿,大步向前追过去。荆棘掩目,她只能依稀看见白衣女子越走越远,越走越深,自己却始终不能摆脱荆棘的缠绕。越是着急,缠绕越深,几乎要将人吞没一般。
末了,等到她走出来时,空旷冷寂的后院已空无一人,一件绣着金线的白衣从女子消失的方向飘来,从她的手边挂了一下。白亮的光泽与柔滑的触感转瞬即逝,她目送衣服飘落他方,环视周围再无人迹,通向宫殿的大门,已死死地关上。
我为什么在这里,我——
耳畔响起嘈杂,人虽未动,却被拖入一片光影变幻之中。周围看不清到底是什么,只听见许多人在问“怎么办”,却听不清到底要怎么办。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吵得头疼,她在心中大喊了一声,“别说了!”周围风景就霎时清晰,是云端之上的巨大铁砧,两个面目不清的人手执大锤看着她,做出了请的手势。
她躺了上去,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只是知道要做。
只是知道自己心甘情愿,知道自己为了某个目的,必须这样做。
噹!剧烈的痛苦从背后袭来,如同形神要被敲散那般——如果形神魂魄都要散了,意志力又依附在哪里?没有意志力,我怎么能坚持下去,完成我要做的事?
噹!下一次打击来的时候,她已经咬紧了牙,绝大的意志像是大锤敲击时传递到铁砧上又反射回来的力量,你予我考验,只要我可以,还没有粉碎之前,我就会十倍还击给你!
剧烈的痛苦不断穿越身体,她想起那青衣人的脸了,想起那浓眉大眼明眸皓齿,想起她与白衣女子的言笑晏晏,想起她们如何招呼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浮光掠影,没头没尾,只记得好,只想记得好,让这好成为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力量。
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精疲力竭之际,她闭上了眼,感觉自己如同一块破布般被扔了下去。一直下坠,身体的一切都在下坠的过程中粉碎,飘散,连昆虫也不如。还没到底,已经忘了一切。一时悲伤起来,觉得生不如死。然而又有一个声音说,不要怕忘记,天道昭昭,总会走到该去的地方去的。
总会去吗?
一定会到的,一定会。
一定会……
她模糊看见眼前的天空中一片五彩斑斓,仿佛是被油墨所笼罩,但来不及看清,就撞在了上面。
再睁开眼,还是炎魔地的洞穴,手中的剑却已经拔出来了,剑身残破,业已失去了四分之三。更奇异的是,残余的四分之一如同被月光照亮一般,散发着诡异的碧绿光芒。
她不解,但眼角看见那边白衣人的脸上,竟然是一片大受震撼的惊愕。好像唐棣脸上是完全出于自己意料之外、丝毫不曾设想过的情况,她甚至需要时间来消化理解,寻找其中的逻辑,将关键的榫卯重新一一对位。
须臾,白衣人冷静下来,轻声问她看到了什么,“看到什么,便说什么,无需猜测。”
唐棣心说自己就是猜,也猜不出来什么。反倒是想起乌禄的警告言犹在耳。
看见的东西也许有朝一日会解密,终会解密,她可以权且记着,一直等待那一天;就是永远都解不开也无所谓,她可以这样活下去。但眼前这个人,还有身后的暮霜,是什么来历,到底有什么目的,才是唯有此刻能部分解答的问题。
就算说了就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也不能在这两个人面前说。这只是直觉,充足的直觉。
毕竟假如暮霜真的就是袭击自己和霓衣的那只猫头鹰……
“我看见……”她简短地描述自己看见了什么,着重描述画面,忽略情感色彩,把看到的东西说得像是在魔界也有、人界也行一般。她一边说,白衣人一边踱步,走来走去像个听弟子诵经的先生。末了,她说完还看见一层绚丽多彩的油膜后,那人转过来:“膜?”
“像罩子。”她说,其实还觉得那样子有些不祥,有些怪异,就像是什么蜥头人身的怪物给人的感觉一样,但没说。
“唐姑娘……果然不凡。”白衣人站住了转过身来,摇着头对她笑道,“我听了暮霜说的唐姑娘的故事之后,就觉得你一定来历不凡。想不到是如此不凡,真真三界奇闻。”
“三界奇闻?”唐棣笑,“也有别人这样说过。”
“别人?”白衣人的眼睛里忽然闪现锐利的光,只是被作为面具的温良给盖了些。
“霓衣。还有魔界的那几位大人。”她说,打量着白衣人反应。
白衣人却只是抬抬眉毛,只是表示知道了,然后收敛神情,正色道:“来此便是客。我这里来的人不多,个个都很有修为,但是像唐姑娘这样经历丰富的是在很少。唐姑娘先是地府官差,是所谓三界秩序的执行者,之前还是人界的修行者,后来又是魔界的流浪者,多次参加了大战,出力甚多——我甚至听说,唐姑娘可以以一敌多,屡立奇功:可以说,除了仙界之外,唐姑娘已经可谓遍历三界。天地间能有这样经历的人很少很少,所以——”
那双也有些泛蓝得眼睛看着她,正试图看进她的心底,满载渴求答案又怀疑真诚的欲望。
“不知道唐姑娘对三界之分有什么看法?”
三界之分?她那刚刚短暂恢复现下又找不见的记忆让她想起人界那个叫九黎的门派,九黎——九黎主张人妖结合,最反对隔离。相反,灵剑主张绝对的隔离,妖就算生在人界,叫他们看见一个就要杀一个。
于是九黎深居简出,而灵剑大杀四方,多少有些可笑。
人啊,总以自己代替苍天,也总是可笑。
“我想,三界之分是自然天成的一部分,未必与宇宙天地一道诞生,但是自然演化产生的。”
而且它也会变化,可能一直随着天地灵气的流转变化。她在心里对自己道,并无意说出来。
白衣人听了,笑笑,“那就是自然天成,如日升月落一般?”
日升月落如铁律,但谁知道变不变?她想,照这么说,所谓“三界之分”恐怕还不如方圆百里的巨大山石,毕竟山石如此也会被流水侵蚀,形成峡谷,三界之分又能多牢固?正沉默踌躇思索这一番话,白衣人那微微皱起的眉头稍稍舒展,道:“我换个问法,依唐姑娘看来,自然天成,是否就是合理的呢?”
唐棣一时觉得自己见过合理的——当然,日升月落,只是日升月落如此固定,还能不能拿来比较值得商榷——也见过不合理的受到冲突的,比如天生某些人界的恶魔,何以邪气如此,诛杀自己全家?遂觉一时不能定论,不敢下断言:“自然而成自然有它的道理。”
白衣人闻言点了点头,姿势更像教书先生,唐棣觉得奇怪,但转念又想到对方是所谓“魔界高人”,看上去年纪不大不过是个皮囊,谁知道下面是不是和钓星阿紫巴蛇同岁?这些问题——
“那么对于那些因为这些分裂而被阻止了道路、不得不如此不能跨越这条线的人,这就是对的吗?”
这是在考她课业吗?这更像是在审她。一步一步,要把她往墙角里逼。她倒是不反对去墙角看一看最后图穷了现出来的是什么匕,但是她也不愿意让她们这样轻易得手。
“规则不应该是死的,太死当然不行,要有容许灰暗的空间。往日我在地府,即便铁律如此,也许徇些人情。当然,坦率地说,很多规矩执行下去,死板地执行是省事的,但一旦省事久可能有不对之处。不过,”还不忘倒打一耙,“大人是否是想到什么事情?那些因为这种隔离而生恶果的事?”
白衣人笑笑:“也不完全是,不过因为你经历丰富,我才想问的。当然你要说我见过没有,我也的确见过一些。其实人妖殊途,就算相处一处,也是不会有后代的,无有后代,无非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强行隔离她们呢?又比如,为什么妖再怎么修炼也只能成魔,不能成仙,除非有仙来点化,凭什么仙人就要高人一等?多少妖族为了这一点而扭曲了自己的性命与灵魂!唐姑娘是否觉得这一切多少有些不合理、不近人情、甚至僵化死板之处呢?”
白衣女子目送青衣人离开后,一个人站在水边,孤寂所散发的冷气渐渐将周围的一切温度收敛向内。唐棣感觉自己的视线也一样,正无限地靠近白衣女子,却又怎么也到不了她的身边,还因为这触不可及生出伤感来,好像在意识的虚空伸展着双手,想要抱抱她,却怎么也抱不拢。
有关,却不是替代,或者也不可替代,于是乎出现成为了一种对失去的提醒。
别哭啊,别哭。她听见自己说,也不去怀疑自己为什么觉得人家在哭,继而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说。
忽然,白衣女子转过身来,并没有看着她,更像是在仰望苍穹。她见了那双眼,心中一凛——原来那双眼睛里偶尔可见的孩子一般的纯真快乐的神情已经不见了,原来能够与一双平直眉毛相得益彰的天然妩媚也不见了,好像所有情感都如风四散,只剩下冷冷的高傲,在这并不能扩建增高的殿宇内,画地为牢。
白衣女子转身径直朝水边走去,她不知怎么有了不好的预感,生出了双腿,大步向前追过去。荆棘掩目,她只能依稀看见白衣女子越走越远,越走越深,自己却始终不能摆脱荆棘的缠绕。越是着急,缠绕越深,几乎要将人吞没一般。
末了,等到她走出来时,空旷冷寂的后院已空无一人,一件绣着金线的白衣从女子消失的方向飘来,从她的手边挂了一下。白亮的光泽与柔滑的触感转瞬即逝,她目送衣服飘落他方,环视周围再无人迹,通向宫殿的大门,已死死地关上。
我为什么在这里,我——
耳畔响起嘈杂,人虽未动,却被拖入一片光影变幻之中。周围看不清到底是什么,只听见许多人在问“怎么办”,却听不清到底要怎么办。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吵得头疼,她在心中大喊了一声,“别说了!”周围风景就霎时清晰,是云端之上的巨大铁砧,两个面目不清的人手执大锤看着她,做出了请的手势。
她躺了上去,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只是知道要做。
只是知道自己心甘情愿,知道自己为了某个目的,必须这样做。
噹!剧烈的痛苦从背后袭来,如同形神要被敲散那般——如果形神魂魄都要散了,意志力又依附在哪里?没有意志力,我怎么能坚持下去,完成我要做的事?
噹!下一次打击来的时候,她已经咬紧了牙,绝大的意志像是大锤敲击时传递到铁砧上又反射回来的力量,你予我考验,只要我可以,还没有粉碎之前,我就会十倍还击给你!
剧烈的痛苦不断穿越身体,她想起那青衣人的脸了,想起那浓眉大眼明眸皓齿,想起她与白衣女子的言笑晏晏,想起她们如何招呼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浮光掠影,没头没尾,只记得好,只想记得好,让这好成为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力量。
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精疲力竭之际,她闭上了眼,感觉自己如同一块破布般被扔了下去。一直下坠,身体的一切都在下坠的过程中粉碎,飘散,连昆虫也不如。还没到底,已经忘了一切。一时悲伤起来,觉得生不如死。然而又有一个声音说,不要怕忘记,天道昭昭,总会走到该去的地方去的。
总会去吗?
一定会到的,一定会。
一定会……
她模糊看见眼前的天空中一片五彩斑斓,仿佛是被油墨所笼罩,但来不及看清,就撞在了上面。
再睁开眼,还是炎魔地的洞穴,手中的剑却已经拔出来了,剑身残破,业已失去了四分之三。更奇异的是,残余的四分之一如同被月光照亮一般,散发着诡异的碧绿光芒。
她不解,但眼角看见那边白衣人的脸上,竟然是一片大受震撼的惊愕。好像唐棣脸上是完全出于自己意料之外、丝毫不曾设想过的情况,她甚至需要时间来消化理解,寻找其中的逻辑,将关键的榫卯重新一一对位。
须臾,白衣人冷静下来,轻声问她看到了什么,“看到什么,便说什么,无需猜测。”
唐棣心说自己就是猜,也猜不出来什么。反倒是想起乌禄的警告言犹在耳。
看见的东西也许有朝一日会解密,终会解密,她可以权且记着,一直等待那一天;就是永远都解不开也无所谓,她可以这样活下去。但眼前这个人,还有身后的暮霜,是什么来历,到底有什么目的,才是唯有此刻能部分解答的问题。
就算说了就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也不能在这两个人面前说。这只是直觉,充足的直觉。
毕竟假如暮霜真的就是袭击自己和霓衣的那只猫头鹰……
“我看见……”她简短地描述自己看见了什么,着重描述画面,忽略情感色彩,把看到的东西说得像是在魔界也有、人界也行一般。她一边说,白衣人一边踱步,走来走去像个听弟子诵经的先生。末了,她说完还看见一层绚丽多彩的油膜后,那人转过来:“膜?”
“像罩子。”她说,其实还觉得那样子有些不祥,有些怪异,就像是什么蜥头人身的怪物给人的感觉一样,但没说。
“唐姑娘……果然不凡。”白衣人站住了转过身来,摇着头对她笑道,“我听了暮霜说的唐姑娘的故事之后,就觉得你一定来历不凡。想不到是如此不凡,真真三界奇闻。”
“三界奇闻?”唐棣笑,“也有别人这样说过。”
“别人?”白衣人的眼睛里忽然闪现锐利的光,只是被作为面具的温良给盖了些。
“霓衣。还有魔界的那几位大人。”她说,打量着白衣人反应。
白衣人却只是抬抬眉毛,只是表示知道了,然后收敛神情,正色道:“来此便是客。我这里来的人不多,个个都很有修为,但是像唐姑娘这样经历丰富的是在很少。唐姑娘先是地府官差,是所谓三界秩序的执行者,之前还是人界的修行者,后来又是魔界的流浪者,多次参加了大战,出力甚多——我甚至听说,唐姑娘可以以一敌多,屡立奇功:可以说,除了仙界之外,唐姑娘已经可谓遍历三界。天地间能有这样经历的人很少很少,所以——”
那双也有些泛蓝得眼睛看着她,正试图看进她的心底,满载渴求答案又怀疑真诚的欲望。
“不知道唐姑娘对三界之分有什么看法?”
三界之分?她那刚刚短暂恢复现下又找不见的记忆让她想起人界那个叫九黎的门派,九黎——九黎主张人妖结合,最反对隔离。相反,灵剑主张绝对的隔离,妖就算生在人界,叫他们看见一个就要杀一个。
于是九黎深居简出,而灵剑大杀四方,多少有些可笑。
人啊,总以自己代替苍天,也总是可笑。
“我想,三界之分是自然天成的一部分,未必与宇宙天地一道诞生,但是自然演化产生的。”
而且它也会变化,可能一直随着天地灵气的流转变化。她在心里对自己道,并无意说出来。
白衣人听了,笑笑,“那就是自然天成,如日升月落一般?”
日升月落如铁律,但谁知道变不变?她想,照这么说,所谓“三界之分”恐怕还不如方圆百里的巨大山石,毕竟山石如此也会被流水侵蚀,形成峡谷,三界之分又能多牢固?正沉默踌躇思索这一番话,白衣人那微微皱起的眉头稍稍舒展,道:“我换个问法,依唐姑娘看来,自然天成,是否就是合理的呢?”
唐棣一时觉得自己见过合理的——当然,日升月落,只是日升月落如此固定,还能不能拿来比较值得商榷——也见过不合理的受到冲突的,比如天生某些人界的恶魔,何以邪气如此,诛杀自己全家?遂觉一时不能定论,不敢下断言:“自然而成自然有它的道理。”
白衣人闻言点了点头,姿势更像教书先生,唐棣觉得奇怪,但转念又想到对方是所谓“魔界高人”,看上去年纪不大不过是个皮囊,谁知道下面是不是和钓星阿紫巴蛇同岁?这些问题——
“那么对于那些因为这些分裂而被阻止了道路、不得不如此不能跨越这条线的人,这就是对的吗?”
这是在考她课业吗?这更像是在审她。一步一步,要把她往墙角里逼。她倒是不反对去墙角看一看最后图穷了现出来的是什么匕,但是她也不愿意让她们这样轻易得手。
“规则不应该是死的,太死当然不行,要有容许灰暗的空间。往日我在地府,即便铁律如此,也许徇些人情。当然,坦率地说,很多规矩执行下去,死板地执行是省事的,但一旦省事久可能有不对之处。不过,”还不忘倒打一耙,“大人是否是想到什么事情?那些因为这种隔离而生恶果的事?”
白衣人笑笑:“也不完全是,不过因为你经历丰富,我才想问的。当然你要说我见过没有,我也的确见过一些。其实人妖殊途,就算相处一处,也是不会有后代的,无有后代,无非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强行隔离她们呢?又比如,为什么妖再怎么修炼也只能成魔,不能成仙,除非有仙来点化,凭什么仙人就要高人一等?多少妖族为了这一点而扭曲了自己的性命与灵魂!唐姑娘是否觉得这一切多少有些不合理、不近人情、甚至僵化死板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