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隆隆声越来越近,那对黄灯笼也越来越亮,此刻近了,已经不止是灯笼,更像是门窗——倒真是心灵的窗户了,只是不知那透出道道黄光的脑袋瓜里到底是敌是友。
敌友?
万一是敌人,就要战;可既然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直接战斗不就形同于自立为敌?还没见到巴蛇,先要惹祸,何止是不智。但这样子会是友吗?就事论事,唐棣不怕自己被吃掉。吃进大蟒蛇的肚子,绝不会比掉进枉死城恐怖,她一个在地府里工作在枉死城外睡觉的人,她还怕什么?但她不是一个人,就算罔顾寄望于自己的弱小妖怪和阿紫,她也不能拿身边霓衣冒险。
空空如也吗?身边也有能敲打她让她发出声响的东西。
烟尘即将散去,眼看的巨物转瞬间就要抵达面前,她想起久远的某个当年,人界妖界不知何时的某一天,吕胜第一次带她去他的衙署看他的那些“下属”,其中就有一条大蛇。名字不知,也硕大无比,说完全张开嘴的话,吞下一只牛也没有问题。
她当时见了的心情是如何,已经忘记。只记得吕胜说,蛇这个东西,人害怕是自然的,生来就怕,但其实没必要怕,尤其如他们这样死了不能再死的人根本没什么好怕的,“你下次见了,大可以直视,虽然大部分的蛇的眼神都不好,但如若有灵,你看它,它会回应你的。”
她先把霓衣护在身后,告诉霓衣别上来,然后趁霓衣反应不及,自己快步走上路中间,把右手向前伸出,仿佛在示意巨蟒停下。
本来巨蟒还如遇到什么无生气的障碍物一般准备绕开,突然又像是发觉了这是个活物一般扭过头来,巨大的嘴吐出的蛇信子活像另一条巨蟒一般,黄色的大眼照亮了周围数丈的土地。
然后烟尘散开,蛇头放低,虽仅离仅数尺,依然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唐棣。黑暗中鳞片上是油亮的光,泛着阵阵动物的、生猛的、健康的色泽。
实话实说唐棣没觉得可怖,有些像当时水中触摸巨木,她心里有个模模糊糊莫名其妙的底——此一时彼一时,自己也不再是自己,但她还能有什么办法?
大不了你就吃了我,我倒要看看你这能有多深,十天半个月?
她走上前,准备用右手抚摸巨蟒的头。而那巨蟒也往前动了动,自然把脑袋凑上来——因为眼睛长在两侧,正面反而灯下黑,霓衣看不清张没张嘴,吓得惊叫,“唐棣!”
她该说没事,但是没有,仿佛沉迷于这种交流,手放在鳞片上,凉也是凉的,但不寒冷。
你看看我。我没有恶意。你看看。
她反应过来的时候,笑起来的嘴咧得老大,活像是在抚摸一匹马。
忽然,巨蟒发出一阵低沉的咕噜声,直起了身体,鼻孔里不断喷出腥气。
“唐棣!”
“没事,它明白的,别害怕。”她回头看着霓衣,因为看到了霓衣惊恐担心的表情,才觉得自己的笑容反而是可怖的——当我们拥有不同的想法,哪怕因想法而产生的情感的实质是一样的,喜怒哀乐还是喜怒哀乐,但在别人看来,就是别的什么了。
相反的什么,其他的什么,或者他们直接管这叫疯狂。然后不再试图理解。其实也许只是另一种想法呢?
突然蛇身开始转动,配合阵阵咕噜之声,震得人五内颤颤,四方烟尘滚滚。她只好避开,快步回到霓衣身边。霓衣拉着她手问她可有事,她说别担心,继而狂风一阵,两人都闭上了眼睛躲避砂石。轰隆一声睁开眼,巨蟒像是城墙一般来到二人身边,黑漆漆的,一动不动。
霓衣看她,她看霓衣。
巨蟒扭了扭身子。
“走吧。”她说。霓衣皱着眉头不敢置信,她干脆以身试之,先小心伸手抓着一块鳞片,踩着爬上去,坐好了示意霓衣,“上来吧,还挺舒服的。”
霓衣上来之后还保留的不可置信的表情,可她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也许真有什么疯疯癫癫的东西。假如她空空如也,疯狂不也很容易放进来吗?特别有条理的,从妄想变化而来的疯狂。
巨蟒继续往前,她们也随之移动。奇怪是坐在巨蟒身上,她们固然嗖嗖向前速度很快,却又好像没有走多远,远近一切景物都变了,凝固,僵化,失去真伪之间的差异。唐棣和霓衣经此自然夜不能寐,坐在蛇背上望天不见星空,只好讨论起这是为什么。
“也许是这巨蟒自有异能,”霓衣说,“能扭曲周围的时间空间。”
“那倒是厉害了,我还从没听过有这本事的!”唐棣笑道。
“咦?地府里没有这样的?你不能,我还可以理解;东岳大帝、碧霞元君,也不能?”
“你把我问倒了,我还真不知道。我从来没见过他们施展这样的法术。”
“那照你觉得,他们能不能呢?”
“唔——能吧,我想,总该不至于连这只大蟒也不如。”
霓衣笑了,“能而不用。”
“他们总是觉得顺应天道就对了,不该扭曲它。”
“可时空难道就是天道了?”霓衣笑道,“大家都说天道,可是天道是什么?就像大家都说天劫,却没有人能说清楚天劫是什么。”
她看着霓衣坐在身边难得的放松神态,与刚才的紧张判若两人,一时心中不忍,“想那个!难道你说清楚了天劫和天道,就和你有关或者无关了!”
“越辨越虚,你怎么和那些手里拿个麈尾的人间老头一样!”
“哎呀,坐着大蛇在地面上旅行,天马行空你说点别的嘛,就比如说点……”
聊着聊着,天就亮了。巨蟒在一处算是平旷的草原上停下,二人刚识趣地跳下来,就发现草下是一片灰扑扑的惨白,草原上也飘荡着阵阵泛灰的晨雾。两人向北奔高山去,跋涉了不过一刻钟,就看见一个半人半蛇的军装男子立在不远处。男子见了她们,先是远远地抱拳行礼,接着便扭着尾巴上前来——若不是已经坐了一回蟒蛇大车,这样子还是有些吓人的。
“二位姑娘好,请二位姑娘随我一道,上山去见大王。”
两人跟着他穿旷野,一路走了好一阵,所见风光竟然一点变化也无:稀疏枯草,灰白土地,浓雾均匀地散布在整个草原上,颗粒感沉沉地压在每一口呼吸上。唐棣实在觉得难受,但四野望去,除了浓雾便什么也看不见,若非丘陵尚且高低起伏、还有样式各异的乱石滚落四处,光天化日就要觉得自己鬼打墙了。
越往前走,乱石就越多。从姿态来看,都像是从高处滚落的,但看样子,又全是一副水滴石穿的嶙峋样子。间或有些细弱的小草附在石面上勉力生长,大部分的时候,那些石缝里,都栖息着蛇。
黄的白的青的红的,纯色的,有花纹的,环形花纹与长条花纹的,半化形或完全是原形的,一应俱全。那些还是原形的大可说是自然造物之盛,那些半化形的看着就有些怪异,要么是蛇身人脸如上传说里的趴在金山银山上的妖怪,要么连人脸都没有,只是蛇脸上长了一对人眼睛。不论如何,群蛇见了她们,先是向领头的侍卫颔首行礼,接着便探头探脑地打量她们。蛇眼人眼,对对双双地看过来,唐棣以为自己会遇见好奇的、不怀好意的——毕竟是蛇嘛——甚至是险恶的眼神。结果呢?那些眼睛里的好奇都是转瞬而逝,在与她的目光交错的瞬间就暗淡了下去,变成一个迷惘。
迷惘?
然后是冷漠,平淡,很快就收了回去。
还有虚弱。
有时候有些蛇见了这领头的侍卫,还想要起身问候,侍卫立刻伸手制止,让它们原地休息,不必起身。它们也就盘了回去,好像是睁着眼冬眠。
这眼神她觉得熟悉,想了想,对,这是饥饿的眼神。饿殍看见了没法吃的东西的眼神。好像她们俩不是活生生的血肉,是一截钢铁。
她想问这蛇地一直如此吗?倒也不见什么蛇可以吃的东西。总不能吃斋茹素吧?当年匆匆一面,看那黎黛的样子……
“这——与我上次来,太不一样了。”霓衣在她斜前方道,“怎么会这样。”
不及她问,侍卫先问了:“这位姑娘曾来过我们巴蛇地?”
“来过,久远之前了。那时候我刚刚认识黎黛,来这里找她玩耍,后来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原来是黎黛大人的朋友啊。”
“黎黛她——”
侍卫停下,转过身来,脸色也不太好,“二位方便爬山吗?不方便的话,我去唤几个士兵来把二位驮上去。”
二人仰面一看,朦胧灰雾下,是一座极其险峻、倾斜得几乎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的山。陡坡上草木更少,灰土更多,幸好还有乱石,不算锋利,堪为抓手。两人对视,唐棣道:“不必了,我们能爬,请您带路。”
侍卫应了一声,转身便走,蛇尾刷刷扭动向上,简直如履平地。她们俩只好连蹦带跳地赶。幸而越往上走,雾气消散,空气清爽些,爬起来也不费劲儿。走到最后,倒是那侍卫微微气喘,在一块巨大的黑色石头下等着她们。
敌友?
万一是敌人,就要战;可既然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直接战斗不就形同于自立为敌?还没见到巴蛇,先要惹祸,何止是不智。但这样子会是友吗?就事论事,唐棣不怕自己被吃掉。吃进大蟒蛇的肚子,绝不会比掉进枉死城恐怖,她一个在地府里工作在枉死城外睡觉的人,她还怕什么?但她不是一个人,就算罔顾寄望于自己的弱小妖怪和阿紫,她也不能拿身边霓衣冒险。
空空如也吗?身边也有能敲打她让她发出声响的东西。
烟尘即将散去,眼看的巨物转瞬间就要抵达面前,她想起久远的某个当年,人界妖界不知何时的某一天,吕胜第一次带她去他的衙署看他的那些“下属”,其中就有一条大蛇。名字不知,也硕大无比,说完全张开嘴的话,吞下一只牛也没有问题。
她当时见了的心情是如何,已经忘记。只记得吕胜说,蛇这个东西,人害怕是自然的,生来就怕,但其实没必要怕,尤其如他们这样死了不能再死的人根本没什么好怕的,“你下次见了,大可以直视,虽然大部分的蛇的眼神都不好,但如若有灵,你看它,它会回应你的。”
她先把霓衣护在身后,告诉霓衣别上来,然后趁霓衣反应不及,自己快步走上路中间,把右手向前伸出,仿佛在示意巨蟒停下。
本来巨蟒还如遇到什么无生气的障碍物一般准备绕开,突然又像是发觉了这是个活物一般扭过头来,巨大的嘴吐出的蛇信子活像另一条巨蟒一般,黄色的大眼照亮了周围数丈的土地。
然后烟尘散开,蛇头放低,虽仅离仅数尺,依然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唐棣。黑暗中鳞片上是油亮的光,泛着阵阵动物的、生猛的、健康的色泽。
实话实说唐棣没觉得可怖,有些像当时水中触摸巨木,她心里有个模模糊糊莫名其妙的底——此一时彼一时,自己也不再是自己,但她还能有什么办法?
大不了你就吃了我,我倒要看看你这能有多深,十天半个月?
她走上前,准备用右手抚摸巨蟒的头。而那巨蟒也往前动了动,自然把脑袋凑上来——因为眼睛长在两侧,正面反而灯下黑,霓衣看不清张没张嘴,吓得惊叫,“唐棣!”
她该说没事,但是没有,仿佛沉迷于这种交流,手放在鳞片上,凉也是凉的,但不寒冷。
你看看我。我没有恶意。你看看。
她反应过来的时候,笑起来的嘴咧得老大,活像是在抚摸一匹马。
忽然,巨蟒发出一阵低沉的咕噜声,直起了身体,鼻孔里不断喷出腥气。
“唐棣!”
“没事,它明白的,别害怕。”她回头看着霓衣,因为看到了霓衣惊恐担心的表情,才觉得自己的笑容反而是可怖的——当我们拥有不同的想法,哪怕因想法而产生的情感的实质是一样的,喜怒哀乐还是喜怒哀乐,但在别人看来,就是别的什么了。
相反的什么,其他的什么,或者他们直接管这叫疯狂。然后不再试图理解。其实也许只是另一种想法呢?
突然蛇身开始转动,配合阵阵咕噜之声,震得人五内颤颤,四方烟尘滚滚。她只好避开,快步回到霓衣身边。霓衣拉着她手问她可有事,她说别担心,继而狂风一阵,两人都闭上了眼睛躲避砂石。轰隆一声睁开眼,巨蟒像是城墙一般来到二人身边,黑漆漆的,一动不动。
霓衣看她,她看霓衣。
巨蟒扭了扭身子。
“走吧。”她说。霓衣皱着眉头不敢置信,她干脆以身试之,先小心伸手抓着一块鳞片,踩着爬上去,坐好了示意霓衣,“上来吧,还挺舒服的。”
霓衣上来之后还保留的不可置信的表情,可她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也许真有什么疯疯癫癫的东西。假如她空空如也,疯狂不也很容易放进来吗?特别有条理的,从妄想变化而来的疯狂。
巨蟒继续往前,她们也随之移动。奇怪是坐在巨蟒身上,她们固然嗖嗖向前速度很快,却又好像没有走多远,远近一切景物都变了,凝固,僵化,失去真伪之间的差异。唐棣和霓衣经此自然夜不能寐,坐在蛇背上望天不见星空,只好讨论起这是为什么。
“也许是这巨蟒自有异能,”霓衣说,“能扭曲周围的时间空间。”
“那倒是厉害了,我还从没听过有这本事的!”唐棣笑道。
“咦?地府里没有这样的?你不能,我还可以理解;东岳大帝、碧霞元君,也不能?”
“你把我问倒了,我还真不知道。我从来没见过他们施展这样的法术。”
“那照你觉得,他们能不能呢?”
“唔——能吧,我想,总该不至于连这只大蟒也不如。”
霓衣笑了,“能而不用。”
“他们总是觉得顺应天道就对了,不该扭曲它。”
“可时空难道就是天道了?”霓衣笑道,“大家都说天道,可是天道是什么?就像大家都说天劫,却没有人能说清楚天劫是什么。”
她看着霓衣坐在身边难得的放松神态,与刚才的紧张判若两人,一时心中不忍,“想那个!难道你说清楚了天劫和天道,就和你有关或者无关了!”
“越辨越虚,你怎么和那些手里拿个麈尾的人间老头一样!”
“哎呀,坐着大蛇在地面上旅行,天马行空你说点别的嘛,就比如说点……”
聊着聊着,天就亮了。巨蟒在一处算是平旷的草原上停下,二人刚识趣地跳下来,就发现草下是一片灰扑扑的惨白,草原上也飘荡着阵阵泛灰的晨雾。两人向北奔高山去,跋涉了不过一刻钟,就看见一个半人半蛇的军装男子立在不远处。男子见了她们,先是远远地抱拳行礼,接着便扭着尾巴上前来——若不是已经坐了一回蟒蛇大车,这样子还是有些吓人的。
“二位姑娘好,请二位姑娘随我一道,上山去见大王。”
两人跟着他穿旷野,一路走了好一阵,所见风光竟然一点变化也无:稀疏枯草,灰白土地,浓雾均匀地散布在整个草原上,颗粒感沉沉地压在每一口呼吸上。唐棣实在觉得难受,但四野望去,除了浓雾便什么也看不见,若非丘陵尚且高低起伏、还有样式各异的乱石滚落四处,光天化日就要觉得自己鬼打墙了。
越往前走,乱石就越多。从姿态来看,都像是从高处滚落的,但看样子,又全是一副水滴石穿的嶙峋样子。间或有些细弱的小草附在石面上勉力生长,大部分的时候,那些石缝里,都栖息着蛇。
黄的白的青的红的,纯色的,有花纹的,环形花纹与长条花纹的,半化形或完全是原形的,一应俱全。那些还是原形的大可说是自然造物之盛,那些半化形的看着就有些怪异,要么是蛇身人脸如上传说里的趴在金山银山上的妖怪,要么连人脸都没有,只是蛇脸上长了一对人眼睛。不论如何,群蛇见了她们,先是向领头的侍卫颔首行礼,接着便探头探脑地打量她们。蛇眼人眼,对对双双地看过来,唐棣以为自己会遇见好奇的、不怀好意的——毕竟是蛇嘛——甚至是险恶的眼神。结果呢?那些眼睛里的好奇都是转瞬而逝,在与她的目光交错的瞬间就暗淡了下去,变成一个迷惘。
迷惘?
然后是冷漠,平淡,很快就收了回去。
还有虚弱。
有时候有些蛇见了这领头的侍卫,还想要起身问候,侍卫立刻伸手制止,让它们原地休息,不必起身。它们也就盘了回去,好像是睁着眼冬眠。
这眼神她觉得熟悉,想了想,对,这是饥饿的眼神。饿殍看见了没法吃的东西的眼神。好像她们俩不是活生生的血肉,是一截钢铁。
她想问这蛇地一直如此吗?倒也不见什么蛇可以吃的东西。总不能吃斋茹素吧?当年匆匆一面,看那黎黛的样子……
“这——与我上次来,太不一样了。”霓衣在她斜前方道,“怎么会这样。”
不及她问,侍卫先问了:“这位姑娘曾来过我们巴蛇地?”
“来过,久远之前了。那时候我刚刚认识黎黛,来这里找她玩耍,后来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原来是黎黛大人的朋友啊。”
“黎黛她——”
侍卫停下,转过身来,脸色也不太好,“二位方便爬山吗?不方便的话,我去唤几个士兵来把二位驮上去。”
二人仰面一看,朦胧灰雾下,是一座极其险峻、倾斜得几乎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的山。陡坡上草木更少,灰土更多,幸好还有乱石,不算锋利,堪为抓手。两人对视,唐棣道:“不必了,我们能爬,请您带路。”
侍卫应了一声,转身便走,蛇尾刷刷扭动向上,简直如履平地。她们俩只好连蹦带跳地赶。幸而越往上走,雾气消散,空气清爽些,爬起来也不费劲儿。走到最后,倒是那侍卫微微气喘,在一块巨大的黑色石头下等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