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真够大的。”唐棣道。
两眼瞪圆的镜儿问道:“唐姐姐,江水里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树?”
“有很多传说,”唐棣蹲下来,“有的说是上古有巨木,为上古帝皇所砍伐,但来不及用,就被大水冲到了这里,也有说可能是什么神仙妖怪的。”
“那到底是神仙还是妖怪?”
“那——”她站起来,看着人群和人群中的神龛,“就得看了。”
此时在周围打听的霓衣走了回来,道:“去那边看看?说是祭祀呢。”
“祭祀这木头?”唐棣问。
“嗯,大部分人都说,打他们生下来,就一直祭祀,四时不绝。唯独有个老者,”霓衣用拇指点点身后,“说记得他小时候听父母说过,这镇上曾有人尝试用绳子把这木头拉上来,‘以通水路,以策安全’。”
“再好的绳子怕也拉不上来啊。”唐棣笑道。
“是啊,所以之后就只敢祭祀,不祭祀就兴风作浪。”
“最近断了?”
霓衣摇头,“不曾,不然怎么这么乱呢。走,过去看看。”
三人走向那砖石神龛,见里面供奉着一个端坐持笏的须眉男子,雕刻不精,徒俱其形,可见是乡下工匠的粗陋手艺,不过上面熏黑的痕迹和重重积灰证明了香火之盛,供品就更多了:酒食水果,甚至还有供了一块银元宝的,挤挤挨挨,再无一丝空地。
这哪是虔诚,这是恐惧。
乌泱泱的乡民聚集在这神龛前烧香跪拜,祷词都差不多,什么江木神保佑、风浪快平息之类的话。唐棣正想上前问一个已经跪拜完的妇人,突然有一个男子从北边跑来,一路跑一路骂,说什么所谓江木神根本是妖怪、不然为何祈祷供奉如此之多,依然吞噬了他的儿子。周围众人上去,把他拦住拖走。唐棣看眼前祈祷众人的神色,不是惊恐地避之不及、好像多看一眼就是罪过,就是克制表情目不斜视地祈祷、哪怕从那种加倍的专注来看,他们早就听见了,听得清清楚楚,正在努力忘记。
“霓衣姐姐,”她听见镜儿在问,“真有江木神吗?”
“我觉得没有,”听见霓衣轻声答道,“毕竟百姓觉得是神的,可能只是有些法力的妖怪。若真是神,或者说什么仙人,像你唐姐姐那样的,何至于对百姓的祈祷和痛苦不闻不问?”
唐棣颇想转过身说“也不是所有仙人都慈善”,虽然自己也没见几个别的仙人——但让镜儿这样觉得也好。她见过的世界已经太残酷太复杂,若能保留一丝善良天真,未尝不是好事。
江岸那边依旧不断传来巨浪滔天的拍岸之声。拍击之声越是响,这边众人的祈祷之声越是嗡嗡,她甚至看见有些人捏着香的手指在轻轻颤抖,恍然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枉死城、种种祈求之声入耳来,或者阴阳两界相近之处、再度与牛头马面站在一起,隐隐约约看见往生者的亲属们一边焚化供物一边低语祈祷。阳间的人们求的都是生计,是更好的生活,发财,康复,婚姻美满,子嗣众多,到了阴间去,只要阳间还有亲属,也就为他们求这些——哪怕知道功过未必相抵、前世早有注定等等轮回之例,也见过主管这些事情的地府官吏,也不放弃祈祷和恳求,向那个谁也没见过却日日生活其中的天道去恳求。
人啊,人。
她转过身对霓衣道:“不如你们两个在岸上打听,我下水去看看。”
不然如何?镜儿不懂潜水,霓衣一看就不愿意碰浑浊的江水,哪怕两人都可以下水而不湿,也不愿意。而她和霓衣就算有带着镜儿一道飞过去的法力,谁知道这巨木会不会突然腾上半空,撞向她们?为了镜儿也不能冒险。
而且,还有这一镇子的人,不是船夫渔民,就是商栈老板,全都仰赖这一条大江为生。
她望着霓衣,等待对方的选择,镜儿也一样,抬起脸庞看着霓衣,而霓衣望着她,好像望了很久,好像欲言又止,又好像都没有——她看不明,遂怀疑都是自己的幻觉——终于答道:“好。你小心,我们在镇上转转,问问,一会儿在刚才看江水的地方见。”
三人说罢便散,唐棣选了一个僻静处,捏一个避水诀,就跳下江去。
水面之下更加汹涌,唐棣差点儿被冲出去,待稳住身形,往上游去,二十余丈地之后便见到在数丈之深处漂浮着的巨木。于水中看去,巨木约两丈粗十丈长,上下光秃秃别无枝丫,两头平整整似被砍断——得是什么上古神斧才能砍得这么利索!这倒不像树,更像是被砍了的木头,符合一些上古传说。
上古伐木而弃之,木心怀不满……
心怀不满又为何此时作恶,?两头光秃秃的,在水下连点浮萍水草也不生?
她往前游去,等到靠近了上下漂浮的木头,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轻抚一下木头表面。没想到手伸到离木头还有三尺多的时候,本来只上下移动、把一江之水搅合得不得安宁的巨木不但几乎停止,甚至还往后退了好一截。
活像一个十分淘气正干坏事的孩子,怀疑自己已被长辈发现,惊恐地转过身来,果然被捉了个现行,遂本能地往后退去。
唐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恐怕是看错了吧?于是继续往前游,伸着手就是要摸一把。
巨木立刻退得更多,几乎有数丈之遥,像是猎物见了捕猎者。
可接下来,就在唐棣还不及去思考这是什么意思,巨木却又向她漂来。肉眼可见的越来越近,动作平缓,像只小猫似的,试探地漂过来。她没有收回手。
想来接触我?那就来吧,说不定——
就在快要碰到的时候,巨木嗖地躲开,掀起了更巨大的风浪。唐棣在水下都被带得载浮载沉,难以稳住,岸上所见肯定更加可怕,未免伤人,她只好离去。
“要是如此……”
夜里,三人投宿于小镇的客店,让镜儿做完晚课复习了近日所学之后,她和霓衣这才坐下来,讨论今天所说的事。霓衣继续道:“照你所说,那巨木见了你,先躲开,后靠近,又躲开?为什么要躲开呢?从不曾听说什么这一类的妖魔精怪会害怕地府官吏。”
“何况就算我还是,就算它认得我,也不该怕我,该怕吕胜才是。”唐棣笑道,“无论如何,咱们得降伏了它才行。”
“可怎么降伏?仗着它怕你,往上游驱赶?来日恐怕还是要回来的。拉出水来?照你所说,它像是有自己的思想,拉出来难保不会自己滚回去。硬把它沉到水底去?”霓衣耸耸肩,笑道,“咱们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本事。”
唐棣并不觉得这话丧气,想了想道:“我往日不知,但不知道你是否知道,”
“什么?”
“有没有什么和这样的精怪沟通的法术?”
霓衣认真地望着她:“你怎么知道这是精怪?”
唐棣耸耸肩,“这毕竟是人间,何况三界无非这么几样存在。若说是仙,何必怕我?”我毕竟什么都不是,“我一个散仙,现在算不算还不知道。”
霓衣被她逗笑:“倒有这样的法术,我可以教你,不难。就是不知道是否管用。毕竟,我这法术也只是在魔界好用,不知道在这里……”
“无妨,请你教我。”唐棣认真道,“明日,我再下水去看看,尝试和这巨木说说话,我觉得它有话说。拜托你留在岸上,万一有个什么事,控制一下局势,保护岸上的人。”
霓衣看着她,她看见蜡烛的微火跳跃在霓衣的眼睛里,那里面似笑非笑的某种情绪她还看不懂。
“好。”
次日江水一样汹涌澎湃,白浪时大时小,毫无规律可循。三人在江边一处许是堆放货物的场地站定,镜儿站在最远处,负责向也许会走过的镇民打马虎眼,霓衣站在空旷场地中央,随时准备行动,而唐棣一个猛子,扎入了水里。
再度靠近巨木,她木还有丈余的地方停下,按霓衣教的,伸出左手画诀,辅以口中念咒,缓缓地靠近巨木。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
巨木起先似乎是感知到她的靠近,依然动了动,后来大概听到了这句话,便不再移动,她趁机立在巨木上,巨木也几乎静止在江水中。
她身子立着不动,眼睛四下打量,发现河道底的泥沙大概都被近日的汹涌波浪给淘洗去了,可见得河床石壁,甚至还隐约看得见河底的一条深沟——从这里看上去是沟,恐怕实际上是什么更深的壕了。
你为何在此?她在心里轻轻问巨木。这地方倒大,是个安身的好地方。
巨木沉默——至少她自己是什么都没有听见,此刻它就像一匹马,刚刚驯服,又不太驯服,还在战战兢兢。看上去是不动了,实际上也没有动,周围水流都回到了平常状态——也许地上的人们还觉得是祈祷献祭显灵了,昨晚听说今天准备宰牛来着——然而实际上,她觉得巨木在颤抖。
它的心,如果有的话,正在轻轻颤抖。
两眼瞪圆的镜儿问道:“唐姐姐,江水里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树?”
“有很多传说,”唐棣蹲下来,“有的说是上古有巨木,为上古帝皇所砍伐,但来不及用,就被大水冲到了这里,也有说可能是什么神仙妖怪的。”
“那到底是神仙还是妖怪?”
“那——”她站起来,看着人群和人群中的神龛,“就得看了。”
此时在周围打听的霓衣走了回来,道:“去那边看看?说是祭祀呢。”
“祭祀这木头?”唐棣问。
“嗯,大部分人都说,打他们生下来,就一直祭祀,四时不绝。唯独有个老者,”霓衣用拇指点点身后,“说记得他小时候听父母说过,这镇上曾有人尝试用绳子把这木头拉上来,‘以通水路,以策安全’。”
“再好的绳子怕也拉不上来啊。”唐棣笑道。
“是啊,所以之后就只敢祭祀,不祭祀就兴风作浪。”
“最近断了?”
霓衣摇头,“不曾,不然怎么这么乱呢。走,过去看看。”
三人走向那砖石神龛,见里面供奉着一个端坐持笏的须眉男子,雕刻不精,徒俱其形,可见是乡下工匠的粗陋手艺,不过上面熏黑的痕迹和重重积灰证明了香火之盛,供品就更多了:酒食水果,甚至还有供了一块银元宝的,挤挤挨挨,再无一丝空地。
这哪是虔诚,这是恐惧。
乌泱泱的乡民聚集在这神龛前烧香跪拜,祷词都差不多,什么江木神保佑、风浪快平息之类的话。唐棣正想上前问一个已经跪拜完的妇人,突然有一个男子从北边跑来,一路跑一路骂,说什么所谓江木神根本是妖怪、不然为何祈祷供奉如此之多,依然吞噬了他的儿子。周围众人上去,把他拦住拖走。唐棣看眼前祈祷众人的神色,不是惊恐地避之不及、好像多看一眼就是罪过,就是克制表情目不斜视地祈祷、哪怕从那种加倍的专注来看,他们早就听见了,听得清清楚楚,正在努力忘记。
“霓衣姐姐,”她听见镜儿在问,“真有江木神吗?”
“我觉得没有,”听见霓衣轻声答道,“毕竟百姓觉得是神的,可能只是有些法力的妖怪。若真是神,或者说什么仙人,像你唐姐姐那样的,何至于对百姓的祈祷和痛苦不闻不问?”
唐棣颇想转过身说“也不是所有仙人都慈善”,虽然自己也没见几个别的仙人——但让镜儿这样觉得也好。她见过的世界已经太残酷太复杂,若能保留一丝善良天真,未尝不是好事。
江岸那边依旧不断传来巨浪滔天的拍岸之声。拍击之声越是响,这边众人的祈祷之声越是嗡嗡,她甚至看见有些人捏着香的手指在轻轻颤抖,恍然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枉死城、种种祈求之声入耳来,或者阴阳两界相近之处、再度与牛头马面站在一起,隐隐约约看见往生者的亲属们一边焚化供物一边低语祈祷。阳间的人们求的都是生计,是更好的生活,发财,康复,婚姻美满,子嗣众多,到了阴间去,只要阳间还有亲属,也就为他们求这些——哪怕知道功过未必相抵、前世早有注定等等轮回之例,也见过主管这些事情的地府官吏,也不放弃祈祷和恳求,向那个谁也没见过却日日生活其中的天道去恳求。
人啊,人。
她转过身对霓衣道:“不如你们两个在岸上打听,我下水去看看。”
不然如何?镜儿不懂潜水,霓衣一看就不愿意碰浑浊的江水,哪怕两人都可以下水而不湿,也不愿意。而她和霓衣就算有带着镜儿一道飞过去的法力,谁知道这巨木会不会突然腾上半空,撞向她们?为了镜儿也不能冒险。
而且,还有这一镇子的人,不是船夫渔民,就是商栈老板,全都仰赖这一条大江为生。
她望着霓衣,等待对方的选择,镜儿也一样,抬起脸庞看着霓衣,而霓衣望着她,好像望了很久,好像欲言又止,又好像都没有——她看不明,遂怀疑都是自己的幻觉——终于答道:“好。你小心,我们在镇上转转,问问,一会儿在刚才看江水的地方见。”
三人说罢便散,唐棣选了一个僻静处,捏一个避水诀,就跳下江去。
水面之下更加汹涌,唐棣差点儿被冲出去,待稳住身形,往上游去,二十余丈地之后便见到在数丈之深处漂浮着的巨木。于水中看去,巨木约两丈粗十丈长,上下光秃秃别无枝丫,两头平整整似被砍断——得是什么上古神斧才能砍得这么利索!这倒不像树,更像是被砍了的木头,符合一些上古传说。
上古伐木而弃之,木心怀不满……
心怀不满又为何此时作恶,?两头光秃秃的,在水下连点浮萍水草也不生?
她往前游去,等到靠近了上下漂浮的木头,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轻抚一下木头表面。没想到手伸到离木头还有三尺多的时候,本来只上下移动、把一江之水搅合得不得安宁的巨木不但几乎停止,甚至还往后退了好一截。
活像一个十分淘气正干坏事的孩子,怀疑自己已被长辈发现,惊恐地转过身来,果然被捉了个现行,遂本能地往后退去。
唐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恐怕是看错了吧?于是继续往前游,伸着手就是要摸一把。
巨木立刻退得更多,几乎有数丈之遥,像是猎物见了捕猎者。
可接下来,就在唐棣还不及去思考这是什么意思,巨木却又向她漂来。肉眼可见的越来越近,动作平缓,像只小猫似的,试探地漂过来。她没有收回手。
想来接触我?那就来吧,说不定——
就在快要碰到的时候,巨木嗖地躲开,掀起了更巨大的风浪。唐棣在水下都被带得载浮载沉,难以稳住,岸上所见肯定更加可怕,未免伤人,她只好离去。
“要是如此……”
夜里,三人投宿于小镇的客店,让镜儿做完晚课复习了近日所学之后,她和霓衣这才坐下来,讨论今天所说的事。霓衣继续道:“照你所说,那巨木见了你,先躲开,后靠近,又躲开?为什么要躲开呢?从不曾听说什么这一类的妖魔精怪会害怕地府官吏。”
“何况就算我还是,就算它认得我,也不该怕我,该怕吕胜才是。”唐棣笑道,“无论如何,咱们得降伏了它才行。”
“可怎么降伏?仗着它怕你,往上游驱赶?来日恐怕还是要回来的。拉出水来?照你所说,它像是有自己的思想,拉出来难保不会自己滚回去。硬把它沉到水底去?”霓衣耸耸肩,笑道,“咱们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本事。”
唐棣并不觉得这话丧气,想了想道:“我往日不知,但不知道你是否知道,”
“什么?”
“有没有什么和这样的精怪沟通的法术?”
霓衣认真地望着她:“你怎么知道这是精怪?”
唐棣耸耸肩,“这毕竟是人间,何况三界无非这么几样存在。若说是仙,何必怕我?”我毕竟什么都不是,“我一个散仙,现在算不算还不知道。”
霓衣被她逗笑:“倒有这样的法术,我可以教你,不难。就是不知道是否管用。毕竟,我这法术也只是在魔界好用,不知道在这里……”
“无妨,请你教我。”唐棣认真道,“明日,我再下水去看看,尝试和这巨木说说话,我觉得它有话说。拜托你留在岸上,万一有个什么事,控制一下局势,保护岸上的人。”
霓衣看着她,她看见蜡烛的微火跳跃在霓衣的眼睛里,那里面似笑非笑的某种情绪她还看不懂。
“好。”
次日江水一样汹涌澎湃,白浪时大时小,毫无规律可循。三人在江边一处许是堆放货物的场地站定,镜儿站在最远处,负责向也许会走过的镇民打马虎眼,霓衣站在空旷场地中央,随时准备行动,而唐棣一个猛子,扎入了水里。
再度靠近巨木,她木还有丈余的地方停下,按霓衣教的,伸出左手画诀,辅以口中念咒,缓缓地靠近巨木。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
巨木起先似乎是感知到她的靠近,依然动了动,后来大概听到了这句话,便不再移动,她趁机立在巨木上,巨木也几乎静止在江水中。
她身子立着不动,眼睛四下打量,发现河道底的泥沙大概都被近日的汹涌波浪给淘洗去了,可见得河床石壁,甚至还隐约看得见河底的一条深沟——从这里看上去是沟,恐怕实际上是什么更深的壕了。
你为何在此?她在心里轻轻问巨木。这地方倒大,是个安身的好地方。
巨木沉默——至少她自己是什么都没有听见,此刻它就像一匹马,刚刚驯服,又不太驯服,还在战战兢兢。看上去是不动了,实际上也没有动,周围水流都回到了平常状态——也许地上的人们还觉得是祈祷献祭显灵了,昨晚听说今天准备宰牛来着——然而实际上,她觉得巨木在颤抖。
它的心,如果有的话,正在轻轻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