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有时她也知道,这种东西抽象过头、又考验一个人天生的某些理解力,还不如不要解释,从长慢慢说来——她自问没有祁越那样的分析功夫。
  “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她只好拍拍周淳的手道。
  “可我不是产品经理啊!”
  眼见周淳焦躁起来,简直像个小孩,她只好继续安慰,敷衍地分析一番,末了道:“别担心,有我们。”
  “是,是,是,有你和罗毅。”
  她没有包含罗毅的意思,但也不是一定排除。现在周淳这么一说,她又莫名其妙地觉得,这家伙最近到公司的次数都少了,真的靠得住吗?又真的有可能,靠不住吗?
  “不想了。直觉的事,你保留这个直觉,后面再逐步确认嘛,”祁越说,凑上来亲她,“睡吧。”
  第五十章
  “哎呀,那上一家是骗我的。”
  祁越打量着面前的男孩,大个子,黑皮肤,一看就是热爱运动体育生,一出口就更体育生了。
  两句话就能让你觉得上一家酒店在骗你而我说的是实话,你也不是第一天离开家里住的乡村了,还能这样想,已经不能用过于淳朴来解释、只能是局促而愚蠢了。
  要不是这个臭小子有救生员执照,正是酒店急需,她是一点儿不想和他说话。谁都上过高中——不不,这话不太对,很歧视——只要上的不是衡水一类,肯定多多少少都遇到过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强装“社会”实际上啥也不懂的那号男生。距离高中毕业十余年,她已经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号少年,但是当她变成面试HR,又无奈,又着急,又需要放下耐心,又实在厌蠢:她还是宁愿去讨价还价,有时候招实习生比当猎头不断舔某一个特别好的应聘者还要恶心。
  她是宁愿面对人性之恶的,不愿意面对愚蠢。
  摆摊的棚子摆在操场上,初夏阳光灿烂,小风一吹,其实很舒服。眼前矗立三座四十层的住宅楼,恒大的,能交付么?看着倒是完工了,但是似乎没人入住。
  真不明白恒大为啥在这样的地方拿地——前后都是城乡结合部,难道就图个近?城市不大,走向哪个地方都是二十多分钟车,何必买这儿?啥环境都没有,对面的学校还是个中专,说出去好听么?
  示范性中专还是中专,这一点在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人心目中暂时不会改变。
  在茫茫中专里(她知道的当然也不能算多),这家算好的,名气,学科,老师上心的程度,数一数二。尤其是最后一点,在保护自己的学生无论是选择岗位时还是与企业闹矛盾时的长期发展和一切权益,这家学校的老师相当强势,也真心实意地在加强和企业的联系,比很多光说不练、只会时间到了拍照留念的大专强多了。这是好的,特别是对于中专的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才十八岁,等于什么都不懂,还天真得可怕。
  不过这个校招时间真不好,孩子们七月离校实习,五月就选人,都是中专生而已,她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维护和大部分人的关系保证他们在两个月里不变心。
  现在的小朋友,好的很好,差的就差得花样百出。比如说,眼前这一个个过去的,真是一代人一代人的营养越来越好,个个长得牛高马大,可就是那双眼睛出卖内心的幼稚。她也不敢夸口说自己十八岁的时候就多不幼稚,也不敢说本科生就好些——明明一样!——只是这营养吃到身上容易,吃到脑子里不容易。
  到目前为止,俩小时,她已经收了三十份简历。“批发”廉价劳动力的话,算是不错的成绩。曾有人半开玩笑地诟病她的说法,说“批发”实在很像人贩子,意思她有点侮辱了实习生。这一点她作为HR一定要辩护:第一,她是非常照顾这些孩子的,她罚得凶,护得也到位;第二,好吧,就算我们讲价格上是廉价但你要足够的尊重,可以,我给你尊重,但你能匹配我的尊重吗?
  我可以从面试阶段就给你尊重,但讲道理,我问你的问题,你能回答吗?如果官方的回答不算回答的话——就像谁都知道你们去买简历模板非要给你整一个求职信这样可以收两张纸的钱其实那玩意根本没人看——就算算,为了防止你后面想问找不到我、亦或来了发现新的问题,我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竟然一个问不出来。
  问吃住问上班时间问辛苦程度问未来发展,有的人竟然什么都不问,茫然就投个简历,就算你的简历是垃圾,我也不是垃圾桶。
  苍白的履历,四百字都凑不出来的简历,茫然的眼神,一片荒芜的思想。
  她喜欢问孩子们有什么问题,这样免于自己介绍,更可以观察这孩子的关注点,算是一种隐形筛选。大部分关心钱(她会原谅那些问怎么发工资的,以前可能真的只在火锅店工作过,虽然以为工资是预发的她就觉得好笑,但也可以理解),关心工作内容(好,充分证明专业课白上了),关心是不是轻松的(啊?),尤其大部分都想来当文员。
  文员!你们甚至没几个敢套路地承诺我,“熟练”甚至“精通使用办公软件”。她不信上帝,但时不时总要感叹一句“上帝啊”:上帝啊,当今的就业市场,我会招一个中专生去当文员吗?我连大专生都不怎么考虑,给电脑配使用者、给一个部门配秘书,我要本科。
  只不过可恨的是很多本科生的电脑操作水平也不好,也不是没有,就是生在互联网已经相当成熟发达的年代,缺乏了学习的过程。有一次她处理一个学校来的实习生彼此之间扯皮内斗,听到一个女生控诉另外一个女生说“她在快手上喊别的人骂我”,感到惊奇,发私信互相骂就算个事了?这些孩子们要是被贴吧常见的那种造谣加侮辱性表情包搞一顿,不得上吊去?
  怪道呢。日光之下无新事的不是霸凌,而是“你之所以恐惧仅仅是因为不知道”。
  那个还有计算机课的年代似乎一去不复返,孩子们每天接触的反而只是手机,我们这一代人可是用win+R自己修电脑的人啊!
  望着四十层的高楼,她又长长地叹一口气。
  其实还是应该让孩子们早点认识社会,但要以正确的方式。父母爱子女就该如此,让他们多认识这个世界,是正确而安全的方式,并为之兜底。摔了不怕,爸爸妈妈给吹吹,但是要摔,否则不会学会骑单车。可惜这是昂贵的。有的父母甚至自己都谈不上正确认识了社会。他们的观点是偏颇、片面的,充满了只为自己解释方便的谎言与偏见,甚至教唆自己的孩子投机取巧、钻营违法。只有人的父母在抚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道”“术”并举,而且也应该并举,只教术,则失去方向要走歪,只教道,和书呆子有什么区别?
  当然,只关心钱,也只知道钱,也算是“道术并举”,就是都很低级。
  比如眼前这小子。其实根本没有谁骗他。她问了他刚才去哪里“问过”——都不能说“面试”,既考虑是否理解也要考虑是否符合事实,有的时候这些都不算面试,算是一场买卖商品一般的普通沟通——小伙子只说对了半个名字,但也足够她猜出是谁。坦白说对方和她的区别只有一个:分钱、发钱的方式不同,按照实际到手算,实习期间差不多,就业之后也差不多,如果不考虑地理位置上的差异造成的、也许可能有的消遣娱乐的费用的差异的话。谈不上谁骗谁,只有一个些微的话术差异,那就是她会直说“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真的被留下,因为国企也不好进”,而对方民营直接就可以说“试用期结束转正八千工资”而隐去试用期能不能转正是用人方说了算。
  她看他样子,就不想解释这一点了。如果他态度好点,说不定她会,比如对于曾有的一个想要跳槽的也不怎么乖、还不怎么帅(甚至是长相猥琐而黑、在寝室里经常□□、宿管阿姨来了也不穿让阿姨觉得有被冒犯到的人)的臭小子,她还是秉着年长几岁、阅历更多了不知多少倍的负责任态度,说明自己根本不在乎他是否离职、也会尊重他的选择之后,礼貌地告诉他,一个普通社会餐饮,你去的时候实习工资五千、转正之后八千,这个承诺很简单,但是社会餐饮一般只有店长才拿八千这么美好的工资(特别考虑到这家店也不是什么高档场所),你要想想这话真不真,而且决定试用期是否转正的权力在对方手里。
  那小子立刻不走了。还留了好一阵子。作为一个酒店行业干久了的,她不免又有点不满意——怎么我招的孩子里能长留的都是不太好看的,好看的都走了?简直如同一种事业上的失败。好看的,气质好一点、有培养价值的,她真的愿意并且会花很多精力去挽留和栽培,毕竟这个行业还是看脸看外形的。她再是平时西化惯了喜欢美式宽松,上起班来还是喜欢精致的打扮。
  换成眼前未几远去的身影,她也愿意去维护,就图他救生员的证。现在有些小朋友考证思路都错误,应该先找行业人士打听什么证真的有价值再去考,不要听卖课机构的——可惜这也是社会阅历的一部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