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章澈抬头,眼神撞到,她一愣,章澈笑道,“嗯?”
“没什么。”这一刻她还不如许仙。她鄙夷自己,又觉得幸运。
章澈一笑,眉眼一挑,显然是看穿她的想法。
这样也好。她其实无所谓自己被看透,爱一个人,是一个人独自的情感,本无须对方接受或审判,否则就是过度寄托。如果看透了对方就要走,那也是对方的自由,又想要对方留下又不愿意被看透,不但很贪婪,总归有些偷偷摸摸。她固然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实在也过了这样的年纪。
就让章澈观察自己、打量自己、做出判断吧,难道她要伪装、要矫饰、要表演?她没有那个时间和心力,她只想展现,只想敞开。更何况,如果从这里就不真诚,那连交易都不是,是欺骗。
她不愿意。她觉得真诚才是最好的,对于自己、对于对方、对于世界,这都是最好的礼物——包括她自己在内,这才是对的。
章澈其实也没有想什么了不得的严肃内容,她是发现了祁越的眼神、由此当然也再次确认了祁越的心,但她自己一路也是怀着最食色性也的观点在打量祁越,特别是在祁越高谈阔论的时候,她只有一半的心神在听祁越说的话,剩下一半,都在看祁越好看。
说一个人漂亮或帅气、美貌或英俊,无论多少夸大,还是有一些事实依据的。只要不是精神分裂或万不得已,有些话还是说不出口、夸不下嘴。而且用这样常见的溢美之词去夸赞,可能心理状态也只是停留在夸赞而已。然而一旦说一个人好看,就开始增大了主观。再说一个人可爱,那么心里的想法可能就远远不是说得那么简单了。
她知道自己的眼神也被祁越看去,只是不知道对方是否接收自己的讯号。曾有人说,你眼睛又大又亮,随便看看人已经让人很动心了,多做点表情还不知道要成什么样子的大杀器。她心说那是你没看过,其实自己心知肚明,自己这一双眼太大太亮了,情绪最好还是隐藏一些,不然显然目光炯炯,别人更不知道要把她当什么。
这是她从少年时期历练得来的道理,明白的代价是伤痛。后来因为学会隐藏,让人猜之不透,倒也获益可观,似乎已经“收支平衡”。然而到了这些年,又觉得不让人家看透便要劳烦嘴说,付诸文字有时还要难些,便觉烦恼。特别是这样的时刻,事后问起,祁越回忆道,我觉得你看我的眼神很玩味。
玩味吗她?她不知道,也许最终呈现的效果是这样。究其本心,她不过是看的太入迷,从心经过眼睛流淌出去的是神往与痴迷,又因为习惯退半步,所以显得玩味。
想想有点小家子气似的。
不,但这应该怪祁越。
也是事后,很久之后,一个静谧地夏夜,她躺在祁越大腿上,回忆完当时她的眼神,她解释完自己的原因,祁越就问她原因,她说太好看,祁越笑说自己努力打扮、可还没有到太好看的地步吧?
公允地讲,祁越的确也不是那种会让人有危机感的好看的情人,她一开始喜欢祁越从不是单纯因为外貌,而是整个的言行举止。有点儿像《三国演义》里程普说,与公瑾相交如饮美酒,从行止,到人品,现在到学识与思维,以及永远不缺席的风趣幽默。
越听祁越说话越想听祁越说话,曾有一天她担心起来,万一祁越觉得她话太少总是自己在说、厌烦了怎么办?于是她努力不断地提出问题,沉迷还是沉迷。要直到后来,一个又一个躺在祁越的大腿上一起读书的静谧夜晚成为常态,她才知道,祁越也会担心说得太多使得她厌烦。
其实她们谁也不厌烦谁,这是最幸运的事。
后来,要她对着众朋友去总结祁越哪里好(那宴会简直像单身派对,她又不是明天去结婚!可说起来,可能在朋友们眼里她和结了婚没有区别),她总先要说体贴温柔、像聪明又宠人的边牧,再要说祁越懂生活、懂审美、于是懂美的生活,能发现和欣赏好的东西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学识渊博与侃侃而谈,朋友们都已经见识过了。她们评价,有思想,幽默风趣、直指要害,有时吐槽虽然犀利非常、有几乎让人想躲避的锋芒,在芸芸众生中算是“很敢说”。
虽然照旧有人觉得这样犀利是格格不入的,好像他们折中惯了、凡事都折中于是付出了巨大的累积的代价,别人不折中就会让他们已经付出的代价打水漂似的。对于这样似是而非的评价和闪烁的眼神,她总是指桑骂槐地说一句,“是啊,有趣总比无趣好。”
然而,这一切都是后话。现在,此刻,煮茶的下午,她们沉浸在彼此的陪伴里,用彼此的聪明和美好喂养彼此的灵魂,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
第二十七章
那天后来,她和祁越说,其实你看衣服眼光不错,不考虑做买手?说出来当然也只是玩话,虽然并不知道祁越的职业选择逻辑,但是光感受外在自然散发的一切,也知道祁越不会去干这些事,既不需要,也不喜欢。好像渊博的人都不见 得喜欢时尚行业,觉得时尚行业浅薄?
时尚其实是有点浅薄,谁让时尚的艺术家都往生了?时尚中那些审美再提纯之后远高其上的东西,需要高浓度的喂养,高浓度的浸润,甚至不如说,呼吸的空气里都全是艺术的分子,然后才能谈一种完全抓不住的“感觉”。
可惜有的人连审美都匮乏。不是说非要雅致精美,俗气也可以美,但是有的人连俗气也做不出,做出来的是“无聊”。
有的人将艺术审美能力的差距归结为星座,谈金星坠落的地方,想想还不如归结为马太效应。她一项觉得《圣经》肯定不能字字句句都正确,历代修改版本驳杂的,它就是本神话,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想法。然而“凡有”“凡没有”的这句话,反映的是社会现实。政府为什么做二次分配?因为一次分配谁也控制不了,那就是所谓的“势”。
“艺术审美不好拿去赚钱,”祁越说,“想要贩卖艺术审美的结果,最好是随随便便就赚了,专门去赚,反而就没有那种吸引力和价值了,人们总是喜欢崇拜,但是任何宗教,哪怕渴求别人来崇拜,也要靠吸引。让考虑市场这样的事发生在别人的倒霉日子里去吧。也不是每一件自己能干好的事情都要干。”
她闻言笑起来,“难得你还有不想干的,我以为你一向争强好胜。”
祁越一耸肩,那副样子,活像个小孩,“能干的事情可多了,精力和时间有限,而且,”又眉开眼笑,“我喜欢的事也不少。”
喜欢的事也不少。是啊,你和我说过很多。于是那天又说起吃饭,说起越南菜,祁越说起许多之前留学的事情,什么香港人开的越南菜馆,河粉与葱油鸡,越南咖啡,说着说着又猛然惊觉,说觉得自己话多“不礼貌”。章澈刚要说不会、我很享受你说得一切,祁越就问道,认识你这么久,到还没有问过你在哪里念书。
念书。多有年代感的词汇啊。
她说院校,专业,祁越的第一反应,哦,北京啊!
你也在北京?不,在天津。然后天津腔就出来,然后她就笑了,然后她们两个就说了一路北方的故事。大澡堂,左右隔墙唯独背后没有隔板,拎着个澡篮在后面盯着前人的屁股看,什么漂亮躯体都没有感觉,只想着“这人能不能快点洗完”;说去过的地方,红砖的房子很多并不是每个都是北大红楼,但是的确在未名湖上滑过冰,还有这样那样的小菜馆,宇宙中心五道口无穷无尽的韩国人。
很默契,谁也没说起为何到了这里,好像都有意识地避开这个问题。再未几,躲无可躲的,是她过于开心,忽然问祁越“那时候是不是很多人喜欢你啊?你这么聪明”。
她是太过开心于是思维放浪起来,话出口了,见到祁越眼里一闪而逝的失落,顿时明白问了不该问的。哪怕无意,她也不想看见祁越难过。那种样子她见过,在镜子里,在自己脸上。
她们眼里都反射过这种锐利得刺痛的光芒。
大学的时候大家再装得世故,实际上都世故不起来,总是一腔热血,纯真简单,相信着一切美好,直接,毫不打折。如果那时候的美好能真的延续至今,她想自己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在别的地方有更大的失去,才得以平衡这样的幸运。而那时候的自己付出的代价只是难过,只是那双目光炯炯的眼睛看那人看得太多了,太没有遮拦,被对方太轻易地把握、继而控制、继而影响,最后伤害。
许多细节都已经失去了追索的价值,看见祁越的眼睛的那一刻,她只是想起刚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出差,虽然已经连续加班到发烧,但还是为了工作坚持出差,果然凭借意志力一直强撑到回去的飞机上才发起烧来。南航的飞机,稳得几乎一动不动,她烧着烧着睡着了。在梦里,梦见分手未几的大学恋人。
有人说梦中的内容总该是反的,她不是,梦里那人还是被自己深爱着、还是背叛了自己、还是依然得到了自己的心,和现实没有区别,只是自己忘记了已经分手一阵子的事。
“没什么。”这一刻她还不如许仙。她鄙夷自己,又觉得幸运。
章澈一笑,眉眼一挑,显然是看穿她的想法。
这样也好。她其实无所谓自己被看透,爱一个人,是一个人独自的情感,本无须对方接受或审判,否则就是过度寄托。如果看透了对方就要走,那也是对方的自由,又想要对方留下又不愿意被看透,不但很贪婪,总归有些偷偷摸摸。她固然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实在也过了这样的年纪。
就让章澈观察自己、打量自己、做出判断吧,难道她要伪装、要矫饰、要表演?她没有那个时间和心力,她只想展现,只想敞开。更何况,如果从这里就不真诚,那连交易都不是,是欺骗。
她不愿意。她觉得真诚才是最好的,对于自己、对于对方、对于世界,这都是最好的礼物——包括她自己在内,这才是对的。
章澈其实也没有想什么了不得的严肃内容,她是发现了祁越的眼神、由此当然也再次确认了祁越的心,但她自己一路也是怀着最食色性也的观点在打量祁越,特别是在祁越高谈阔论的时候,她只有一半的心神在听祁越说的话,剩下一半,都在看祁越好看。
说一个人漂亮或帅气、美貌或英俊,无论多少夸大,还是有一些事实依据的。只要不是精神分裂或万不得已,有些话还是说不出口、夸不下嘴。而且用这样常见的溢美之词去夸赞,可能心理状态也只是停留在夸赞而已。然而一旦说一个人好看,就开始增大了主观。再说一个人可爱,那么心里的想法可能就远远不是说得那么简单了。
她知道自己的眼神也被祁越看去,只是不知道对方是否接收自己的讯号。曾有人说,你眼睛又大又亮,随便看看人已经让人很动心了,多做点表情还不知道要成什么样子的大杀器。她心说那是你没看过,其实自己心知肚明,自己这一双眼太大太亮了,情绪最好还是隐藏一些,不然显然目光炯炯,别人更不知道要把她当什么。
这是她从少年时期历练得来的道理,明白的代价是伤痛。后来因为学会隐藏,让人猜之不透,倒也获益可观,似乎已经“收支平衡”。然而到了这些年,又觉得不让人家看透便要劳烦嘴说,付诸文字有时还要难些,便觉烦恼。特别是这样的时刻,事后问起,祁越回忆道,我觉得你看我的眼神很玩味。
玩味吗她?她不知道,也许最终呈现的效果是这样。究其本心,她不过是看的太入迷,从心经过眼睛流淌出去的是神往与痴迷,又因为习惯退半步,所以显得玩味。
想想有点小家子气似的。
不,但这应该怪祁越。
也是事后,很久之后,一个静谧地夏夜,她躺在祁越大腿上,回忆完当时她的眼神,她解释完自己的原因,祁越就问她原因,她说太好看,祁越笑说自己努力打扮、可还没有到太好看的地步吧?
公允地讲,祁越的确也不是那种会让人有危机感的好看的情人,她一开始喜欢祁越从不是单纯因为外貌,而是整个的言行举止。有点儿像《三国演义》里程普说,与公瑾相交如饮美酒,从行止,到人品,现在到学识与思维,以及永远不缺席的风趣幽默。
越听祁越说话越想听祁越说话,曾有一天她担心起来,万一祁越觉得她话太少总是自己在说、厌烦了怎么办?于是她努力不断地提出问题,沉迷还是沉迷。要直到后来,一个又一个躺在祁越的大腿上一起读书的静谧夜晚成为常态,她才知道,祁越也会担心说得太多使得她厌烦。
其实她们谁也不厌烦谁,这是最幸运的事。
后来,要她对着众朋友去总结祁越哪里好(那宴会简直像单身派对,她又不是明天去结婚!可说起来,可能在朋友们眼里她和结了婚没有区别),她总先要说体贴温柔、像聪明又宠人的边牧,再要说祁越懂生活、懂审美、于是懂美的生活,能发现和欣赏好的东西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学识渊博与侃侃而谈,朋友们都已经见识过了。她们评价,有思想,幽默风趣、直指要害,有时吐槽虽然犀利非常、有几乎让人想躲避的锋芒,在芸芸众生中算是“很敢说”。
虽然照旧有人觉得这样犀利是格格不入的,好像他们折中惯了、凡事都折中于是付出了巨大的累积的代价,别人不折中就会让他们已经付出的代价打水漂似的。对于这样似是而非的评价和闪烁的眼神,她总是指桑骂槐地说一句,“是啊,有趣总比无趣好。”
然而,这一切都是后话。现在,此刻,煮茶的下午,她们沉浸在彼此的陪伴里,用彼此的聪明和美好喂养彼此的灵魂,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
第二十七章
那天后来,她和祁越说,其实你看衣服眼光不错,不考虑做买手?说出来当然也只是玩话,虽然并不知道祁越的职业选择逻辑,但是光感受外在自然散发的一切,也知道祁越不会去干这些事,既不需要,也不喜欢。好像渊博的人都不见 得喜欢时尚行业,觉得时尚行业浅薄?
时尚其实是有点浅薄,谁让时尚的艺术家都往生了?时尚中那些审美再提纯之后远高其上的东西,需要高浓度的喂养,高浓度的浸润,甚至不如说,呼吸的空气里都全是艺术的分子,然后才能谈一种完全抓不住的“感觉”。
可惜有的人连审美都匮乏。不是说非要雅致精美,俗气也可以美,但是有的人连俗气也做不出,做出来的是“无聊”。
有的人将艺术审美能力的差距归结为星座,谈金星坠落的地方,想想还不如归结为马太效应。她一项觉得《圣经》肯定不能字字句句都正确,历代修改版本驳杂的,它就是本神话,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想法。然而“凡有”“凡没有”的这句话,反映的是社会现实。政府为什么做二次分配?因为一次分配谁也控制不了,那就是所谓的“势”。
“艺术审美不好拿去赚钱,”祁越说,“想要贩卖艺术审美的结果,最好是随随便便就赚了,专门去赚,反而就没有那种吸引力和价值了,人们总是喜欢崇拜,但是任何宗教,哪怕渴求别人来崇拜,也要靠吸引。让考虑市场这样的事发生在别人的倒霉日子里去吧。也不是每一件自己能干好的事情都要干。”
她闻言笑起来,“难得你还有不想干的,我以为你一向争强好胜。”
祁越一耸肩,那副样子,活像个小孩,“能干的事情可多了,精力和时间有限,而且,”又眉开眼笑,“我喜欢的事也不少。”
喜欢的事也不少。是啊,你和我说过很多。于是那天又说起吃饭,说起越南菜,祁越说起许多之前留学的事情,什么香港人开的越南菜馆,河粉与葱油鸡,越南咖啡,说着说着又猛然惊觉,说觉得自己话多“不礼貌”。章澈刚要说不会、我很享受你说得一切,祁越就问道,认识你这么久,到还没有问过你在哪里念书。
念书。多有年代感的词汇啊。
她说院校,专业,祁越的第一反应,哦,北京啊!
你也在北京?不,在天津。然后天津腔就出来,然后她就笑了,然后她们两个就说了一路北方的故事。大澡堂,左右隔墙唯独背后没有隔板,拎着个澡篮在后面盯着前人的屁股看,什么漂亮躯体都没有感觉,只想着“这人能不能快点洗完”;说去过的地方,红砖的房子很多并不是每个都是北大红楼,但是的确在未名湖上滑过冰,还有这样那样的小菜馆,宇宙中心五道口无穷无尽的韩国人。
很默契,谁也没说起为何到了这里,好像都有意识地避开这个问题。再未几,躲无可躲的,是她过于开心,忽然问祁越“那时候是不是很多人喜欢你啊?你这么聪明”。
她是太过开心于是思维放浪起来,话出口了,见到祁越眼里一闪而逝的失落,顿时明白问了不该问的。哪怕无意,她也不想看见祁越难过。那种样子她见过,在镜子里,在自己脸上。
她们眼里都反射过这种锐利得刺痛的光芒。
大学的时候大家再装得世故,实际上都世故不起来,总是一腔热血,纯真简单,相信着一切美好,直接,毫不打折。如果那时候的美好能真的延续至今,她想自己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在别的地方有更大的失去,才得以平衡这样的幸运。而那时候的自己付出的代价只是难过,只是那双目光炯炯的眼睛看那人看得太多了,太没有遮拦,被对方太轻易地把握、继而控制、继而影响,最后伤害。
许多细节都已经失去了追索的价值,看见祁越的眼睛的那一刻,她只是想起刚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出差,虽然已经连续加班到发烧,但还是为了工作坚持出差,果然凭借意志力一直强撑到回去的飞机上才发起烧来。南航的飞机,稳得几乎一动不动,她烧着烧着睡着了。在梦里,梦见分手未几的大学恋人。
有人说梦中的内容总该是反的,她不是,梦里那人还是被自己深爱着、还是背叛了自己、还是依然得到了自己的心,和现实没有区别,只是自己忘记了已经分手一阵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