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于是他当即问道:“父亲, 杨杨和小石头这一辈是必须用‘宝’字吗?”
方丁满道:“那倒不是, 他们这一辈汉子犯‘听’字, 哥儿犯‘观’字。可也不是非要按那上面的嘛。”
方戍道:“能用就还是用着吧。您都说了我当时那是有特殊的原由。现下咱又没有, 那往后落族谱上不也是排同字更好看?”
方吴氏说:“我觉着也是。我以往可听说过有人家的姑娘叫‘宝霞’这名。这那是个姑娘,也是个适宜的好名字。咱家老大是个汉子,咋能用姑娘名呢?长大了叫人听着笑话, 我不干。再想想别的。”
眼见三个人都不同意, 方丁满琢磨琢磨, 好像是不妥。
可是他怎么想也觉着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 便说:“还是戍儿你起吧。”
方戍便道:“那要不就叫‘观澜’和‘听雪’吧。观波澜壮阔,听瑞雪轻落。”
于庆隆点头如捣蒜。
方吴氏一看于庆隆觉着好, 便认为那肯定就是好的。儿夫郎想啥都是对的,于是也跟着点头。
方丁满也觉着这名好听。
观波澜壮阔,这个有气势。听瑞雪轻落, 这个有意境。想听到落雪的声音, 那得有极静的环境跟极大的耐心, 这首先心得安定。
越想越喜欢,方丁满说:“好好好, 就用这两个。观澜,听雪。”
开始于庆隆还有些担心老爷子会不高兴, 没想到他高兴得很,似乎孙子的名字好听比他自己开不开心重要得多。或者说,只要孙子们有好听的名字他就开心。
不得不说,两个小家伙的到来确实给方家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虽然也带来了更多的活。
但胜在家里人团结一心,谁都不会抱怨,都是能多干就多干些的。
方戍天天忙着给孩子们洗尿布换尿布喂奶。方吴氏负责一家老小的吃吃喝喝跟洗大人的衣服。方丁满早上出门挑水,劈柴,浇地,喂牲口。
有时方山跟吴楠也会过来帮忙,于大有跟周月华也时不时会来瞅瞅,若是有能搭把手的必定搭把手。
就这样忙活起来,人是累了些,但心情是好的,每天都觉着日子有盼头得很。
特别是一想到家里一下多了两个孙子,方丁满跟方吴氏走在村子里那个得意劲儿就甭提了。
方戍给于庆隆端来热水,一边瞅着于庆隆洗脸洗手,一边笑道:“父亲现在见了人就说咱们的这两个小家伙有多可爱。我看等到摆满月酒的时候,他得把全村的鸡鸭鹅都找来请它们吃顿青草。”
于庆隆:“……”
他冷不丁想到好像是自己以前说过类似的话,路过的狗都得赏根骨头。
老爷子确实高兴。于庆隆天天能见着当然知道了。家里现在气氛真是好得不能再好。要说唯一有啥叫人难受的,那就是他洗不了头。
方吴氏啥都听他的,对他堪称有求必应。就是这个洗头的事,说啥就是不行。
不过他也没啥经验,确实也怕万一真留下什么病根再变得更麻烦,所以一直就忍着了。
但这里的人都留长头发,他那个难受的感觉真的是……一言难尽。
方戍知道于庆隆不舒服,可他更怕于庆隆生病,便日日哄着:“等一满十六天,为夫便给你弄一大桶热水叫你舒舒服服地泡个澡好嘛?”
于庆隆哭笑不得:“不好也得好了啊。这两个臭小鬼,他们倒是吃饱了睡得香。”
方戍探头挨个瞅瞅,是睡得很香。
这个时候的小孩长得特别快,他每天精心喂养,如今已经与出生时变化蛮大了。
于庆隆看到方戍忙得还没来得及刮的胡子,抚了抚:“我帮你刮一下吧,正好他们睡着呢。”
方戍说:“我自己刮就行。你夜里也睡不好,他们睡你也跟着睡会儿。”
于庆隆都睡够了。他夜里虽然也时不时能听见孩子们的哭声,但是他不用管什么,不论是喂奶还是换尿布方戍跟方吴氏都不用他弄,所以他只是听见声,但很快又能接着睡着。
他顶多是白天多看一会儿,但也算不得什么累了。
他把方戍拉到书房:“要不我也出不去,无聊得很,让我刮刮,快点。”
方戍笑说:“那我去洗洗。”
于庆隆点点头,期间又给两个哼哼唧唧的小朋友换一回尿布。接着便拿刮刀,帮方戍刮胡子。
这里没有剃须泡沫,要格外小心。于庆隆专注地看着方戍,方戍也专注地看着他。
“你这样看我小心伤了你。”于庆隆笑说,“而且我都脏成这样了你还能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我也是不容易。”
“你什么样都好看。”方戍道,“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我刮胡子。”
“以后还会有第二次的。”于庆隆刮好,直起身来,下意识捶了捶腰。
“是不是腰疼?”
“没事,就是有些酸,直起来也就好了。”于庆隆把刮刀擦净放一边,“一会儿洗洗在太阳底下晒晒吧,我瞧着今儿阳光不错。”
“确实是大晴天。一会儿我把孩子们的被褥拿出去晒晒。”
于庆隆就怕孩子们小,万一生病什么的,所以尽可能叫方戍勤洗勤晒。方戍也听他的,孩子们身上便一直都是干干净净,只有奶香味。
这天中午方吴氏过来送饭,方丁满也一起过来了,问道:“隆哥儿,咱家菜园子里的土豆长得挺高了,你看用不用追点肥?草我是都锄了,现下瞅着长得挺好。”
于庆隆道:“父亲您追两垄吧。我种了四垄,另外两垄不追,到秋了我比比看产量差多少。”
方丁满说行,出去了。方吴氏把饭放到炕桌上:“上午娘有些忙不开了,先对付吃一口。晚上娘给你弄肉丸子。”
“不用了娘,这已经吃得很好了。”
怕他吃肉塞牙,到时会牙疼,打从他生了两个崽之后过了七日能吃肉了,方吴氏都给他弄肉丸。那丸子肉泥剁得极细,几乎全瘦,但吃着一点也不柴,入口香弹不说,还好消化。
方吴氏笑说:“你啊,娘做啥你都说好。”
于庆隆说:“本来也好,说出去不定多少人羡慕呢。您看先前来家里作客的寒哥儿,他家是正经的大户人家了,可他还羡慕我呢。那还不是羡慕我有个好婆婆。”
方吴氏听着心里美得不行,脸上喜滋滋的:“别人家啥样反正我是看不着,咱只管咱家里人开开心心就成。那你慢慢吃,娘去给我这两个宝贝孙子再弄些新鲜奶煮上。”
于庆隆点点头,吃了午饭之后把空碗盘摞起来放好。
小家伙这时又哇哇哭,于庆隆只得去抱起来哄。
他现在练出了一项特殊技能,就是一次抱两个崽。不用别人帮忙,自己就能抱起来。两个一起哄,他跟方戍现在都有这样的“绝技”。
双胞胎都是同步行动,一个哭起来另一个也跟着哭,一次只能哄一个简直就是灾难。
于庆隆刚哄好孩子放下来,李正就带着盼哥儿来了。
都知道他在屋里出不去,所以时不时的就会有人过来陪他聊聊天。
李正道:“明儿个是不是就能出去了?”
于庆隆说:“是,终于能出去活动活动了。盼哥儿又长不少。”
李正瞧着儿子趴在炕头看两个小弟弟,笑说:“你隔三差五的给他和窗儿拿牛奶喝,他们可不长得更快了。你生孩子,倒让盼儿和窗儿借上光了。”
“要不然杨杨跟小石头也喝不完。这几个孩子都喝也管够小牛犊吃奶了。再说还有羊呢。”
“那两个小羊羔现在可可爱了。昨儿个我带出去遛了一圈,还有你家里的鸡鸭鹅也长得特别好。”
“最近多亏了你们帮忙。”当时脑子一热搞了不少,结果他生得早,这些活全都落到了亲友们身上。
“要不是你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呢。可你瞅我和盼儿现在过得多开心。”李正比以往阳光许多,也爱说了,“胡波是忙着园子里的活他才没来,要不他也想来的。我一会儿再把小羊跟大鹅带出去遛遛,吃些草再送回来。”
“辛苦你了。”
“辛苦啥?今年外头的地有好些还是义父跟义兄帮忙种的呢。我做这点事都不算啥了。”
他认识于庆隆可真真是走了大运。现在手里攒了些钱不说,还有义父家里帮衬着。往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对了正哥儿,之前你们不是分了番茄苗去种?开花了么?”
“没呢。洋芋和辣椒也没开花。但是长得都挺高的了,我瞧着也快。”
方丁满道:“那倒不是, 他们这一辈汉子犯‘听’字, 哥儿犯‘观’字。可也不是非要按那上面的嘛。”
方戍道:“能用就还是用着吧。您都说了我当时那是有特殊的原由。现下咱又没有, 那往后落族谱上不也是排同字更好看?”
方吴氏说:“我觉着也是。我以往可听说过有人家的姑娘叫‘宝霞’这名。这那是个姑娘,也是个适宜的好名字。咱家老大是个汉子,咋能用姑娘名呢?长大了叫人听着笑话, 我不干。再想想别的。”
眼见三个人都不同意, 方丁满琢磨琢磨, 好像是不妥。
可是他怎么想也觉着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 便说:“还是戍儿你起吧。”
方戍便道:“那要不就叫‘观澜’和‘听雪’吧。观波澜壮阔,听瑞雪轻落。”
于庆隆点头如捣蒜。
方吴氏一看于庆隆觉着好, 便认为那肯定就是好的。儿夫郎想啥都是对的,于是也跟着点头。
方丁满也觉着这名好听。
观波澜壮阔,这个有气势。听瑞雪轻落, 这个有意境。想听到落雪的声音, 那得有极静的环境跟极大的耐心, 这首先心得安定。
越想越喜欢,方丁满说:“好好好, 就用这两个。观澜,听雪。”
开始于庆隆还有些担心老爷子会不高兴, 没想到他高兴得很,似乎孙子的名字好听比他自己开不开心重要得多。或者说,只要孙子们有好听的名字他就开心。
不得不说,两个小家伙的到来确实给方家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虽然也带来了更多的活。
但胜在家里人团结一心,谁都不会抱怨,都是能多干就多干些的。
方戍天天忙着给孩子们洗尿布换尿布喂奶。方吴氏负责一家老小的吃吃喝喝跟洗大人的衣服。方丁满早上出门挑水,劈柴,浇地,喂牲口。
有时方山跟吴楠也会过来帮忙,于大有跟周月华也时不时会来瞅瞅,若是有能搭把手的必定搭把手。
就这样忙活起来,人是累了些,但心情是好的,每天都觉着日子有盼头得很。
特别是一想到家里一下多了两个孙子,方丁满跟方吴氏走在村子里那个得意劲儿就甭提了。
方戍给于庆隆端来热水,一边瞅着于庆隆洗脸洗手,一边笑道:“父亲现在见了人就说咱们的这两个小家伙有多可爱。我看等到摆满月酒的时候,他得把全村的鸡鸭鹅都找来请它们吃顿青草。”
于庆隆:“……”
他冷不丁想到好像是自己以前说过类似的话,路过的狗都得赏根骨头。
老爷子确实高兴。于庆隆天天能见着当然知道了。家里现在气氛真是好得不能再好。要说唯一有啥叫人难受的,那就是他洗不了头。
方吴氏啥都听他的,对他堪称有求必应。就是这个洗头的事,说啥就是不行。
不过他也没啥经验,确实也怕万一真留下什么病根再变得更麻烦,所以一直就忍着了。
但这里的人都留长头发,他那个难受的感觉真的是……一言难尽。
方戍知道于庆隆不舒服,可他更怕于庆隆生病,便日日哄着:“等一满十六天,为夫便给你弄一大桶热水叫你舒舒服服地泡个澡好嘛?”
于庆隆哭笑不得:“不好也得好了啊。这两个臭小鬼,他们倒是吃饱了睡得香。”
方戍探头挨个瞅瞅,是睡得很香。
这个时候的小孩长得特别快,他每天精心喂养,如今已经与出生时变化蛮大了。
于庆隆看到方戍忙得还没来得及刮的胡子,抚了抚:“我帮你刮一下吧,正好他们睡着呢。”
方戍说:“我自己刮就行。你夜里也睡不好,他们睡你也跟着睡会儿。”
于庆隆都睡够了。他夜里虽然也时不时能听见孩子们的哭声,但是他不用管什么,不论是喂奶还是换尿布方戍跟方吴氏都不用他弄,所以他只是听见声,但很快又能接着睡着。
他顶多是白天多看一会儿,但也算不得什么累了。
他把方戍拉到书房:“要不我也出不去,无聊得很,让我刮刮,快点。”
方戍笑说:“那我去洗洗。”
于庆隆点点头,期间又给两个哼哼唧唧的小朋友换一回尿布。接着便拿刮刀,帮方戍刮胡子。
这里没有剃须泡沫,要格外小心。于庆隆专注地看着方戍,方戍也专注地看着他。
“你这样看我小心伤了你。”于庆隆笑说,“而且我都脏成这样了你还能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我也是不容易。”
“你什么样都好看。”方戍道,“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我刮胡子。”
“以后还会有第二次的。”于庆隆刮好,直起身来,下意识捶了捶腰。
“是不是腰疼?”
“没事,就是有些酸,直起来也就好了。”于庆隆把刮刀擦净放一边,“一会儿洗洗在太阳底下晒晒吧,我瞧着今儿阳光不错。”
“确实是大晴天。一会儿我把孩子们的被褥拿出去晒晒。”
于庆隆就怕孩子们小,万一生病什么的,所以尽可能叫方戍勤洗勤晒。方戍也听他的,孩子们身上便一直都是干干净净,只有奶香味。
这天中午方吴氏过来送饭,方丁满也一起过来了,问道:“隆哥儿,咱家菜园子里的土豆长得挺高了,你看用不用追点肥?草我是都锄了,现下瞅着长得挺好。”
于庆隆道:“父亲您追两垄吧。我种了四垄,另外两垄不追,到秋了我比比看产量差多少。”
方丁满说行,出去了。方吴氏把饭放到炕桌上:“上午娘有些忙不开了,先对付吃一口。晚上娘给你弄肉丸子。”
“不用了娘,这已经吃得很好了。”
怕他吃肉塞牙,到时会牙疼,打从他生了两个崽之后过了七日能吃肉了,方吴氏都给他弄肉丸。那丸子肉泥剁得极细,几乎全瘦,但吃着一点也不柴,入口香弹不说,还好消化。
方吴氏笑说:“你啊,娘做啥你都说好。”
于庆隆说:“本来也好,说出去不定多少人羡慕呢。您看先前来家里作客的寒哥儿,他家是正经的大户人家了,可他还羡慕我呢。那还不是羡慕我有个好婆婆。”
方吴氏听着心里美得不行,脸上喜滋滋的:“别人家啥样反正我是看不着,咱只管咱家里人开开心心就成。那你慢慢吃,娘去给我这两个宝贝孙子再弄些新鲜奶煮上。”
于庆隆点点头,吃了午饭之后把空碗盘摞起来放好。
小家伙这时又哇哇哭,于庆隆只得去抱起来哄。
他现在练出了一项特殊技能,就是一次抱两个崽。不用别人帮忙,自己就能抱起来。两个一起哄,他跟方戍现在都有这样的“绝技”。
双胞胎都是同步行动,一个哭起来另一个也跟着哭,一次只能哄一个简直就是灾难。
于庆隆刚哄好孩子放下来,李正就带着盼哥儿来了。
都知道他在屋里出不去,所以时不时的就会有人过来陪他聊聊天。
李正道:“明儿个是不是就能出去了?”
于庆隆说:“是,终于能出去活动活动了。盼哥儿又长不少。”
李正瞧着儿子趴在炕头看两个小弟弟,笑说:“你隔三差五的给他和窗儿拿牛奶喝,他们可不长得更快了。你生孩子,倒让盼儿和窗儿借上光了。”
“要不然杨杨跟小石头也喝不完。这几个孩子都喝也管够小牛犊吃奶了。再说还有羊呢。”
“那两个小羊羔现在可可爱了。昨儿个我带出去遛了一圈,还有你家里的鸡鸭鹅也长得特别好。”
“最近多亏了你们帮忙。”当时脑子一热搞了不少,结果他生得早,这些活全都落到了亲友们身上。
“要不是你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呢。可你瞅我和盼儿现在过得多开心。”李正比以往阳光许多,也爱说了,“胡波是忙着园子里的活他才没来,要不他也想来的。我一会儿再把小羊跟大鹅带出去遛遛,吃些草再送回来。”
“辛苦你了。”
“辛苦啥?今年外头的地有好些还是义父跟义兄帮忙种的呢。我做这点事都不算啥了。”
他认识于庆隆可真真是走了大运。现在手里攒了些钱不说,还有义父家里帮衬着。往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对了正哥儿,之前你们不是分了番茄苗去种?开花了么?”
“没呢。洋芋和辣椒也没开花。但是长得都挺高的了,我瞧着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