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弟弟是个汉子,将来是要给他们白家传宗接代的。可他虽姓白,以后生了娃却是要姓于,他父亲便觉得如今养他也已经不是自家人。
  于庆隆皱了皱眉头。他来时是带着钱来的。一共叫他二哥帮着做了十五个笔筒,用时刚好十天。他原本打算给他二哥五百五十文钱。其中三百五十文是十五个笔筒的木料钱,他二哥之前先垫付的。还有两百文是给他二哥的手工费。
  这里镇上给人帮工的伙计一个月也就三百文钱,一日按二十文算已经很不少了。
  但于庆隆犹豫了一下,这钱他没急着拿出来。他只怕拿出来了,这钱也不能全到他二哥或者白晚秋手里。
  他示意二哥跟白晚秋拿上东西随他出去,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他问两人:“二哥,秋儿小阿兄,你们咋想的?是想搬出去住,还是继续先就在这住着?”
  于庆业道:“我和秋哥儿肯定是想搬出去住。只是眼下这境况,粮食少收那么多,搬出去花费实在是太大了。”
  白晚秋郁闷地咬咬唇:“公公和公爹说来年要努力建新房,我们想着能省些便省些,到时也能多少帮家里出点力。”
  于庆隆听得叹气:“眼下我也确实是没法再给你们找住的地方。但是这个笔筒如果卖得好了,咱们还有赚,所以白叔他说什么便叫他说去吧。等赚了钱,到时我再看能不能把你们也弄到下溪村。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干什么也方便。”
  这白家也就两间屋,如今白晚秋的弟弟没成亲,他二哥两口子过来住,便得叫弟弟跟父母亲一个屋。有时候弟弟不高兴,他倒也能理解。
  只是这对新婚小两口而言也确实挺不容易的。
  于庆隆把钱袋交给白晚秋:“这里是五百五十文钱,有三百五十文是之前二哥买木料垫付的。还有二百文是给二哥的工钱。你们自己把钱收好,可别叫别人知道。家里人也不行。若是有人问卖多少钱,赚多少钱,你们只说不知道。还有,若是白叔总不高兴,说你们,你们便看着交点伙食费跟灯油钱给他吧。”
  于庆业道:“给我们这么多,小弟你还有得赚了么?”
  于庆隆说:“现下还不好说。不过你们先收着。”
  要不他就再多给点了,可他跟方戍这阵子也是花钱如流水。自打杨凤开始给他们找麻烦,再加上发大水,炕底钱罐子里的钱是只出不进。
  原先他跟方戍刚成亲时罐子里能有三十两银,可如今人情费、车马费、吃用、弄笔筒的成本、还有帮双亲租房的钱、方戍孝敬二老的,这七七八八的一扣,也就剩下二十三两银。
  他们才刚成亲过一个月!
  花了七两银子,这还是算了他写话本子赚钱补上一两的结果。
  这钱花得实在是太快,于庆隆不得不赶紧想办法,因为今年雇了工人,再去了税,地里实在也剩不下多少了。而且遭了灾,都是亲戚,哪好再收田地挂名的钱?
  现在走在村子里气氛都是压抑的,大伙几乎都在愁收成的事。
  到了这会儿还没人说可以免些税钱,那便是真免不得了。那他们手里的粮食能不能够吃到来年都是个问题。
  白晚秋把钱拿好:“隆哥儿,要是有啥我能干的活,你便交给我就成。我不要工钱,能帮上点忙就好。”
  于庆隆点点头:“好,若是有需要我便来找你。”
  他背上最后一批笔筒回去,第二日便跟方戍带着第二卷小话本去了县城。
  这次没有和严西宽、马亲随一起。因为城西洼地要重修,刚好这二人住的那一片也属于待修区,家中随时要有人,上面已经通知过。于庆隆便只拿了手抄书之后跟方戍二人去的。
  两人到了县城,还是去了上一回住过的地方,休息一晚,吃了早饭之后便慢慢散着步往德馨书舍去了。
  书舍里从辰时开始就有人过来看书,两人还没走进去,便听到书舍里有人问道:“掌柜的,那摘月记>还有没有后续了?我都来问了三回了!”
  “就是,我家少爷还等着要看呢,快给催催啊!”
  “你们急,我们也急啊。”掌柜的说,“可这位未来居士说了,需得半个月左右。大伙再……哎?!”
  “掌柜的,多日不见,您这一切可好?”方戍问道。
  “托您的福,急得我哟。对了,严秀才和马秀才呢?他们没来?”
  “他们没来,不过我们把摘>……”
  “哎等下!”掌柜的不等人把话说完便毅然打断道,“我们少东家就在后院呢,您二位跟他谈。”
  掌柜的把人迎往后面时小声说:“最近好多人来催,你们这回来的时候应该也没带多少本,这一说估计就要抢开了。”
  于庆隆心说有那么夸张吗?他想着应该会受欢迎,但“吸引力”这种东西也是有时效性的,会随着时间流逝下降。他猜到后面可能会少了不少人关注。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催,便问:“有很多人来问?”
  掌柜的看他俩那眼神就跟盼到了菩萨差不多,说:“可不?你们再不来,我们少东家都要派人去栖霞镇问问了。少东家!您等的人来了!”
  少东家陆德馨闻言赶紧跑出来:“真的来了?哎哟!快快,书呢?!”
  于庆隆从方戍包里拿出来:“在这,您看看。”
  陆德馨说:“老陈,快给他们二位上茶。”
  上回写到顾淮恩为了赚钱抄小画本,而莫兰舟能听到所有人的心声却听不到顾淮恩的。他只管默默地帮助顾淮恩。
  顾淮恩并不知帮助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头疼教也教不会的小学弟,心中感念恩人帮助他,同时又好奇对方的身份。
  他默默地留心着所有周边可能帮助他的人,终于,发现了一点点可疑的行迹。
  第一卷就断在这里,可把人勾得心痒难耐!
  顾淮恩到底能不能发现那笨蛋小师弟便是暗中帮助自己的人?
  于庆隆第二卷写的就是这部分。顾淮恩在恩人留给他的勤工俭学的任务包里,发现了一根头发。
  那头发很长,光泽感也强。只是大伙都留长发,他一时也猜不出究竟会是谁的。
  他暗暗想着对方一定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便将头发仔细地保管起来。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把它给拿出来,再观察别人的发色,看有没有相近的。
  他看了所有人,却唯独没去看成天跟着自己学习的人。因为他下意识觉得那绝对不可能。
  于是他始终没找到答案。
  直到一日,他在夜里因要送些东西,打算见小学弟一面,却从小学弟家人口中得知小学弟早早地歇下了。
  天刚黑就歇?
  这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许是累了也有可能。可是他时时带在身上的那根头发却在他接近小学弟家中时,发出了异样的光……
  这太奇怪了!
  他带着它离远些,那光便会减淡些。他拿着离小学弟家近些,那头发上的光便会变强!
  如此神奇!
  唰啦!
  陆少东家又快速翻过去一页!
  此时方戍小声对于庆隆道:“看来少东家很喜欢。”
  于庆隆笑而不语,心说那当然,你是不知道“马甲文”的魅力。
  少东家很快便看完,但他发现非但没解馋,反倒更心痒难耐了!
  这回结束时,顾淮恩发现那莫兰舟师弟似乎就是那根头发的主人也是他的恩人!但是,他一颗心许下去,却发现对方是个汉子呀!
  晴天霹雳!
  陆德馨快哭了:“这也太会钓着人了。不会还要等半个月吧?!”
  于庆隆说:“不用。大约十日左右吧,便会有新的。另还有一样物件想请少东家帮忙掌掌眼,看能不能卖。”
  “何物?”
  “笔筒。”于庆隆从书包里拿出来一个给陆德馨瞧,“您看一下,里面可以装纸约十五张而不折,可放约三到四支毛笔,一条墨,还可以把这个盖子作为砚台使用。”
  “!!!”陆德馨从没有见过这种东西。
  卖文房用品的地方也有卖装笔墨纸砚的盒子,可那是个大方盒,哪有这个筒精巧实用?!
  陆德馨问道:“这必会有销路。只是小兄弟你打算卖多少钱?”
  于庆隆说:“这种水曲柳加砂岩镶嵌的卖一百五十文。还有这种桐木加灰岩的,两百文。若是少东家不反对,我想放在您这里寄卖,每卖出一件,我便分您一成钱,您看如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