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他说着往下压一压自个儿的小兄弟,夹紧腿:“这样行吗?”
于庆隆:“……”
-----------------------
作者有话说:方戍:它不听我的[爆哭]
庆隆:[笑哭]
第61章
这一晚于庆隆做了个怪梦。他梦见田里的那些庄稼又被河水淹了。然而等他想去抢收的时候, 子粒们却一个个变成了小猪。这些小猪不过拳头大小,像果子一样从植株上蹦下来往他脚边拱。越拱越多,最后多得堆了满地, 差点叫他被“猪”淹没。
他吓得睁开眼来, 发现天已经蒙蒙亮, 而罪魁祸首正闭着眼睛无意识地在他身上又蹭又拱, 嘴里哼哼唔唔的也不知是梦见点什么。
于庆隆无语,把半压在自己身上的人扒拉下去。这一起来,半边身子都是麻的。
方戍正使劲呢, 怀里的人忽然不见了。他一慌神也跟着睁开眼, 发现于庆隆正无奈又带着些许尴尬地望着他。
“你就不累么?”于庆隆不无疑惑道。要不是因为全程都是在一起干活, 他都要怀疑方戍昨天偷偷躲懒了。
“咳, 自然是累的。”方戍说,“许是一早心里有火, 所以……吵醒你了?”
“没吵醒,你‘弄’醒我了。”
“啊?弄、弄醒?”方戍迷茫了一下,紧接着便理解了话中的意思, 小声道, “我下次注意。”
“注意啥?不是怪你。”于庆隆说, “有力气总比没力气好。只是这几日活多,还是要多存着些精力, 等忙过这阵子我帮你弄。”
方戍赶紧抱住于庆隆亲一口:“我的好隆哥儿,就知你最疼我。”
于庆隆摸摸嘴, 哭笑不得。
值得人高兴的是天色不错,看样子大雨是真过去了。于庆隆把窗子支好,出去伸了个懒腰。
这会儿家中其他人也已经醒了。公公跟大哥又在剥豆,大嫂跟他婆婆一起在厨房准备早饭呢。
于庆隆一看这几个人相处得挺和谐, 便道:“父亲早,娘早。大哥和嫂子也早。”
“早~”
几人纷纷回应。于庆隆又道:“娘,我和守城打算去挑些水来。今儿是不是得多挑一些?”
方吴氏道:“可不。昨儿夜里太暗,我都没瞧清。今儿细一瞅,有些豆子晒也晒不得了,只能尽快吃掉。可谁吃得完那许多啊?白日里我打算熬些浆子挑些豆皮晒干。”
于庆隆道:“我喜欢吃豆皮。”
方吴氏说:“那我多弄些。正好庆家说他能帮我烧柴,你嫂子也说能帮忙挑皮子。”
挑皮子这活不累,中间也总能有歇息的时候。她原想着不好让个双身子的人干活。可啥也不干,倒让人借住着不自在了,她便决定不拦着这小两口帮忙。
“那行,我们尽快把缸填满。”于庆隆告诉方戍,“拿四个桶,咱俩一起来回三趟就成。”
“三趟?那不得累了你?”他家水缸可大着了。
“累啥累?我又不是瓷器做的。”于庆隆催方戍,“快点,去晚了又要排队了。我看到娘弄汤面了,我要早点回来吃。”
于庆隆最爱吃面条,各种面条。
方戍打着哈欠跟上。两口子到了井口,发现来早了还是得排队。今儿人比平时多,都是在议论这场大雨下得不是时候。哪怕再晚个三四天呢,也不至于损失这样多。
有人问道:“方秀才,你家地咋样了?淹得多不?”
方戍说:“多。淹了怕有四成。”
另一人不无羡慕道:“四成也不怕啊。你家不用交税,顶多就是白辛苦一年。咱们这样的人家可就要惨喽,忙活一年倒赔钱。这马上就要到收税的时候,今年一年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活了。”
周围一片叹息声。于庆隆这时听到问方戍问题那人又问道:“严四家的,你家地好像也淹了不少,昨儿咋没见你去地里啊?你家不是也种的黄豆?不抢着收了,在地里捂出霉那可就彻底吃不得了。”
李正脸色苍白如纸,闻言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我家盼哥儿病了,所以我才没上地里。”
于庆隆一听便问道:“那孩子现下好些了吗?”
打从第一次在井边见过这人之后,于庆隆后来来挑水也见过几回,也帮过几次忙。不过还是方戍来得多,所以他来了下溪村有一段时间了但跟这人也还是没太熟。可他记得这是个寡夫郎,一个人带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很不容易。
李正说:“好、好些了。”
他说完时也排到于庆隆了,于庆隆便让李正把桶先给他:“我先帮你提。”
有人道:“可我们先来的呀!你先帮他提那我们又要多等一会儿了。”
于庆隆往回帮忙都没人说,大家还都挺同情李正的,还头回冒出这么个人。他瞅瞅是谁这么小气,转头瞪道:“那我一会儿少提我自家两桶水!”
梁大娘也在,说道:“人正哥儿自己带个孩子多难,就让让他又咋着了?再说他孩子就是你们严家的种呢!那耳朵跟严四一模一样!都一个村里住着咋这么不知礼让。”
那人说:“我严家可没有他那样不知廉耻的人。”
于庆隆这才反应过来,这就是李正他夫君家的亲戚。
叫什么名他不知道,人倒是看明白了。他示意方戍占着位置,把李正的桶拿过来提上水给他:“甭管那人。我习得些医术,你看孩子若是见好就算了,若是不见好你便去方家找我。我约摸一个时辰之内都是在家的。”
李正垂着头,说了声谢谢,便提着水匆匆走了。
于庆隆感觉说不上哪里有些奇怪。
往回他帮李正,李正不是这个反应。这人特别有礼貌,而且心思也纯柔。他虽帮过几回了,可这人次次都说好多回谢谢,觉得给他添了麻烦很过意不去似的。
当然,他也不是非得多听几声谢才行,就是怀疑,是不是孩子病得厉害,这人没钱给孩子看病所以才神色恍惚。
方戍这时提了两桶,正想要叫于庆隆递桶。于庆隆却道:“守城你先回吧。我再等会儿,提一回给正哥儿家送一次吧。他八成是因为生病惦记孩子呢。我去瞧瞧,你把水送到家,回来时再去严家找我。”
方戍说:“那我再等等你。一会儿我先把你送过去,省得你又不认路再丢了。”
于庆隆正想说就这么点距离他认得,可往李正离开的方向一瞧他就懵了。三条道!
什么玩意儿!好好个村道整得跟龟壳纹路一样!
这太扎心了。于庆隆只好提完水让方戍送他。
方戍把他送到能看见严家的地方才走。
于庆隆提水到李正家门外,刚好像隐约听到说话声,便问道:“正哥儿,在吗?”
屋内,李正僵站着一动不敢动。汗水爬满了他的后背。他的眼睛一错不错地看着躺在炕上的儿子,只觉手脚冰冷。
一把匕首正横在他儿子的颈前,一名汉子比着噤声的手势,他便一声不敢吭。
“正哥儿,你在家吗?”于庆隆站在门口。他看到大门和屋门都是关着的,可刚刚明明像是有说话声。
“呜哇,呜哇……”屋子里突然传来小孩子哭的声音。不那么很响亮,但于庆隆听得真真的。
“正哥儿?”
“我!我在!”李正说,“我这就出来!”
“你没事吧?”
于庆隆看到人出来是出来了,可不同于之前去挑水时见到的脸色苍白,这会儿的李正,看着像是水煮过一般。
这人的脸色是红的,眼睛更是红得不对劲。
明明眼泪都流下来了,这人硬说:“我没事,你快回去吧。谢谢你帮我。”
于庆隆问道:“孩子到底怎么了?”
刚还在哭,突然就没了动静!
李正说:“你快走吧,我的事跟、跟你无关!”
一向温和的人突然强势起来。他说着回头看了眼自家的屋子,眼底满是焦灼:“以后我家的事不用你管!”
于庆隆乍一听心里确实有些不爽。但只要稍稍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里有问题。一个素来识礼的人不会突然变得这样,必然是遇了什么事。
“你快走啊!”李正急得青筋都绷起来了,咬咬唇,低声催道,“你别站我家门口!再也别来了!”
“知道了,就你家门口金贵,我以后不来就是!”
于庆隆说完提着两桶水走,走了一会儿越想越不对劲。
他低头瞧瞧路上的脚印,发现只有李正的脚印。按理来说这倒是正常,因为这家就这么一个大人。
可问题是在这些脚印之余,还有一些痕迹被涂抹掉了,像是害怕被人发现什么。
这别是招了贼了!
于庆隆越想越觉着有可能,便干脆找个地方把水桶放下来。可冒然进去万一真的有贼,孩子就危险了。李正那个样子,分明是对屋子里的孩子紧张不安。
于庆隆:“……”
-----------------------
作者有话说:方戍:它不听我的[爆哭]
庆隆:[笑哭]
第61章
这一晚于庆隆做了个怪梦。他梦见田里的那些庄稼又被河水淹了。然而等他想去抢收的时候, 子粒们却一个个变成了小猪。这些小猪不过拳头大小,像果子一样从植株上蹦下来往他脚边拱。越拱越多,最后多得堆了满地, 差点叫他被“猪”淹没。
他吓得睁开眼来, 发现天已经蒙蒙亮, 而罪魁祸首正闭着眼睛无意识地在他身上又蹭又拱, 嘴里哼哼唔唔的也不知是梦见点什么。
于庆隆无语,把半压在自己身上的人扒拉下去。这一起来,半边身子都是麻的。
方戍正使劲呢, 怀里的人忽然不见了。他一慌神也跟着睁开眼, 发现于庆隆正无奈又带着些许尴尬地望着他。
“你就不累么?”于庆隆不无疑惑道。要不是因为全程都是在一起干活, 他都要怀疑方戍昨天偷偷躲懒了。
“咳, 自然是累的。”方戍说,“许是一早心里有火, 所以……吵醒你了?”
“没吵醒,你‘弄’醒我了。”
“啊?弄、弄醒?”方戍迷茫了一下,紧接着便理解了话中的意思, 小声道, “我下次注意。”
“注意啥?不是怪你。”于庆隆说, “有力气总比没力气好。只是这几日活多,还是要多存着些精力, 等忙过这阵子我帮你弄。”
方戍赶紧抱住于庆隆亲一口:“我的好隆哥儿,就知你最疼我。”
于庆隆摸摸嘴, 哭笑不得。
值得人高兴的是天色不错,看样子大雨是真过去了。于庆隆把窗子支好,出去伸了个懒腰。
这会儿家中其他人也已经醒了。公公跟大哥又在剥豆,大嫂跟他婆婆一起在厨房准备早饭呢。
于庆隆一看这几个人相处得挺和谐, 便道:“父亲早,娘早。大哥和嫂子也早。”
“早~”
几人纷纷回应。于庆隆又道:“娘,我和守城打算去挑些水来。今儿是不是得多挑一些?”
方吴氏道:“可不。昨儿夜里太暗,我都没瞧清。今儿细一瞅,有些豆子晒也晒不得了,只能尽快吃掉。可谁吃得完那许多啊?白日里我打算熬些浆子挑些豆皮晒干。”
于庆隆道:“我喜欢吃豆皮。”
方吴氏说:“那我多弄些。正好庆家说他能帮我烧柴,你嫂子也说能帮忙挑皮子。”
挑皮子这活不累,中间也总能有歇息的时候。她原想着不好让个双身子的人干活。可啥也不干,倒让人借住着不自在了,她便决定不拦着这小两口帮忙。
“那行,我们尽快把缸填满。”于庆隆告诉方戍,“拿四个桶,咱俩一起来回三趟就成。”
“三趟?那不得累了你?”他家水缸可大着了。
“累啥累?我又不是瓷器做的。”于庆隆催方戍,“快点,去晚了又要排队了。我看到娘弄汤面了,我要早点回来吃。”
于庆隆最爱吃面条,各种面条。
方戍打着哈欠跟上。两口子到了井口,发现来早了还是得排队。今儿人比平时多,都是在议论这场大雨下得不是时候。哪怕再晚个三四天呢,也不至于损失这样多。
有人问道:“方秀才,你家地咋样了?淹得多不?”
方戍说:“多。淹了怕有四成。”
另一人不无羡慕道:“四成也不怕啊。你家不用交税,顶多就是白辛苦一年。咱们这样的人家可就要惨喽,忙活一年倒赔钱。这马上就要到收税的时候,今年一年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活了。”
周围一片叹息声。于庆隆这时听到问方戍问题那人又问道:“严四家的,你家地好像也淹了不少,昨儿咋没见你去地里啊?你家不是也种的黄豆?不抢着收了,在地里捂出霉那可就彻底吃不得了。”
李正脸色苍白如纸,闻言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我家盼哥儿病了,所以我才没上地里。”
于庆隆一听便问道:“那孩子现下好些了吗?”
打从第一次在井边见过这人之后,于庆隆后来来挑水也见过几回,也帮过几次忙。不过还是方戍来得多,所以他来了下溪村有一段时间了但跟这人也还是没太熟。可他记得这是个寡夫郎,一个人带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很不容易。
李正说:“好、好些了。”
他说完时也排到于庆隆了,于庆隆便让李正把桶先给他:“我先帮你提。”
有人道:“可我们先来的呀!你先帮他提那我们又要多等一会儿了。”
于庆隆往回帮忙都没人说,大家还都挺同情李正的,还头回冒出这么个人。他瞅瞅是谁这么小气,转头瞪道:“那我一会儿少提我自家两桶水!”
梁大娘也在,说道:“人正哥儿自己带个孩子多难,就让让他又咋着了?再说他孩子就是你们严家的种呢!那耳朵跟严四一模一样!都一个村里住着咋这么不知礼让。”
那人说:“我严家可没有他那样不知廉耻的人。”
于庆隆这才反应过来,这就是李正他夫君家的亲戚。
叫什么名他不知道,人倒是看明白了。他示意方戍占着位置,把李正的桶拿过来提上水给他:“甭管那人。我习得些医术,你看孩子若是见好就算了,若是不见好你便去方家找我。我约摸一个时辰之内都是在家的。”
李正垂着头,说了声谢谢,便提着水匆匆走了。
于庆隆感觉说不上哪里有些奇怪。
往回他帮李正,李正不是这个反应。这人特别有礼貌,而且心思也纯柔。他虽帮过几回了,可这人次次都说好多回谢谢,觉得给他添了麻烦很过意不去似的。
当然,他也不是非得多听几声谢才行,就是怀疑,是不是孩子病得厉害,这人没钱给孩子看病所以才神色恍惚。
方戍这时提了两桶,正想要叫于庆隆递桶。于庆隆却道:“守城你先回吧。我再等会儿,提一回给正哥儿家送一次吧。他八成是因为生病惦记孩子呢。我去瞧瞧,你把水送到家,回来时再去严家找我。”
方戍说:“那我再等等你。一会儿我先把你送过去,省得你又不认路再丢了。”
于庆隆正想说就这么点距离他认得,可往李正离开的方向一瞧他就懵了。三条道!
什么玩意儿!好好个村道整得跟龟壳纹路一样!
这太扎心了。于庆隆只好提完水让方戍送他。
方戍把他送到能看见严家的地方才走。
于庆隆提水到李正家门外,刚好像隐约听到说话声,便问道:“正哥儿,在吗?”
屋内,李正僵站着一动不敢动。汗水爬满了他的后背。他的眼睛一错不错地看着躺在炕上的儿子,只觉手脚冰冷。
一把匕首正横在他儿子的颈前,一名汉子比着噤声的手势,他便一声不敢吭。
“正哥儿,你在家吗?”于庆隆站在门口。他看到大门和屋门都是关着的,可刚刚明明像是有说话声。
“呜哇,呜哇……”屋子里突然传来小孩子哭的声音。不那么很响亮,但于庆隆听得真真的。
“正哥儿?”
“我!我在!”李正说,“我这就出来!”
“你没事吧?”
于庆隆看到人出来是出来了,可不同于之前去挑水时见到的脸色苍白,这会儿的李正,看着像是水煮过一般。
这人的脸色是红的,眼睛更是红得不对劲。
明明眼泪都流下来了,这人硬说:“我没事,你快回去吧。谢谢你帮我。”
于庆隆问道:“孩子到底怎么了?”
刚还在哭,突然就没了动静!
李正说:“你快走吧,我的事跟、跟你无关!”
一向温和的人突然强势起来。他说着回头看了眼自家的屋子,眼底满是焦灼:“以后我家的事不用你管!”
于庆隆乍一听心里确实有些不爽。但只要稍稍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里有问题。一个素来识礼的人不会突然变得这样,必然是遇了什么事。
“你快走啊!”李正急得青筋都绷起来了,咬咬唇,低声催道,“你别站我家门口!再也别来了!”
“知道了,就你家门口金贵,我以后不来就是!”
于庆隆说完提着两桶水走,走了一会儿越想越不对劲。
他低头瞧瞧路上的脚印,发现只有李正的脚印。按理来说这倒是正常,因为这家就这么一个大人。
可问题是在这些脚印之余,还有一些痕迹被涂抹掉了,像是害怕被人发现什么。
这别是招了贼了!
于庆隆越想越觉着有可能,便干脆找个地方把水桶放下来。可冒然进去万一真的有贼,孩子就危险了。李正那个样子,分明是对屋子里的孩子紧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