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于庆隆已经写了整整十章。按字数算差不多两万八千字。故事已经发展到顾秀才开始怀疑莫兰舟的身份了。
这事目前还没有暴露,但看得人心里直痒痒,恨不得下一瞬间就能看到完本。
于庆隆也不打算写长。一来这本是拿来试水的,二来太长的篇幅他担心把控不好。短些,精炼些,先写个新奇有爱的就可以。
眼瞧着到了子时,于庆隆把笔搁下,打着哈欠:“夫君,我要去眯会儿,一会儿再过来写。”
方戍看另外两个朋友也有些困倦的样子,便道:“好。西宽和亲随你们不若也先去休息。待到我润色完之后再说。如今写下的已然能凑够整本,就不用再急慌慌地赶了。”
马亲随跟严西宽便起身,伸个懒腰敲着肩去了厢房。
等方戍再转头一看,于庆隆还没来得及去他们的卧室,便已经困得伏案睡着了。
人在精神极度疲惫的时候是很难控制好自己的身体的。方戍见状干脆把人抱起来,轻轻放到炕上脱了鞋袜。
他知他夫郎爱干净,便去洗了巾帕,为他夫郎擦擦脸再擦擦脚。
期间于庆隆感觉到凉意,迷蒙地半睁眼看了一会儿。
好像看进去了,又好像没看进去。很快他又合眼睡过去,还无意识往方戍这边靠了靠。
方戍觉着有趣,细细摩挲他的眉眼,接着便把他头发彻底放下来散开。
乡下人常年风吹日晒,所以即便是年轻,头发也少有绸缎般乌黑丝滑的。可他的夫郎却有一头怎么弄都不会打结的柔顺青丝。每每滑过他的指缝,都叫他爱不释手。
方戍把玩了一会儿才忽然想起来他还要把他夫郎新写的部分润色好再睡,便悄悄回到书房。润色好之后,他将要带走的东西都包好,确认没什么遗漏才去洗洗躺到于庆隆身边。
好像刚睡着就被摇醒了。
屋里点着灯,于庆隆坐在炕头叫他:“方戍,方戍?”
方戍费力地睁开眼:“到时辰了?”
于庆隆说:“嗯,得收拾收拾出门了。父亲和母亲也都醒了。咱们得快点。你还得去把西宽兄弟他们叫醒。”
方戍边打哈欠边爬起来,去了趟厢房,接着便用冷水洗脸。精神精神之后,他接过母亲递给他的馒头和卷饼。
“这回到了外面,有啥事跟隆哥儿商量着来。”方吴氏嘱咐道,“还有不兴买破烂回来!”
“咳,知道了娘。再说有隆哥儿给我做新奇有趣的玩意儿,我哪里还能看上外面那些?”
“你可没准。”方吴氏道,“隆哥儿看着他点。你这夫君一出了门就管不住他的荷包。”
“噗,好的娘,您放心,保管叫他一文钱都不能乱花。”
于庆隆说罢提着个灯笼出门。
这会儿月色不好,是缺月。路上伸手不见五指,若是一个人走必然会觉得瘆得慌。可几人一起聊聊天倒还好,而且走着走着天就要亮了,感觉有盼头。
到了镇上,隔着半里远就能看到城门口有人在进出城。方戍跟于庆隆还有严西宽在外面等,马亲随花钱进城去雇了辆车出来。几个年轻人很顺利地坐上马车,赶往县里。
而他们已经走了两个时辰时,杨平才见着能联系土匪的人。他许了十两银,对方便把他带去了伏虎山。他被带着绕了许多山路也没见着个寨子,倒有两名长得也不是多壮硕的汉子蒙着面,坐在树顶问他:“你想求我们办什么事?”
杨平说与他去见一个人。
这二人当中的瘦子跃下树:“你说去见就见?先说说什么事。”
杨平说想买一人的命。一个普通的农家哥儿,不管用啥法子,弄死就行。
瘦子上下打量杨平:“想买命?那可至少得这个数。”
他伸开五根手指,掌心翻了一次。
“一、一百两?!这么多!”
“嫌多你可以回去。”
“不不不不不,这、这主要出钱的人不是我,这我拿不得主意。您要是觉着这买卖能做,那便去咱镇上的皮子铺里见个人。”
“见人可以,你要细细说说要买的是个什么样的命。是贵命,还是贱命。若是敢有一句谎,我们去办事出了麻烦,你们可得偿命。”
杨平吓得连连摆手:“不敢瞒二位爷。那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哥儿。不过太细的我不清楚,您得到镇上见了真正的买主才能知道。”
瘦子问:“什么时辰?”
杨平说了个时间,瘦子便示意他可以走了。
下午,杨凤在皮子铺里等。没多久,铺子里挂了歇业的牌子,之后她便看到窗口坐下一人。她只能看见那人瘦削的背影,想再往前却被掌柜的拦住。她听对方要一百两银子才肯接她的生意,这还不包括她弟之前给的定金,于是张口便道:“他个贱种哪值这么多银子?”
瘦子说:“值不值不是你说了算。干还是不干。不干留下二十两,你便可以走人。”
杨凤当然想干,可是一百两银子实在是太多。除非她把地卖了,不然她根本就凑不出来!
可若是真把地卖了,那她这辈子也就完了。吴家也绝不会再留她。
“就不能再少点?”
“就这个数。”瘦子说,“不过你若是实在拿不出,倒还有个法。”
“啥法?”
“别买他的命。”瘦子道,“既然他是个哥儿,清白总是要的。我们把他捉到寨子里关上几日再放出去,他也没脸见人了,是寻死还是赖活着,那就看他自个儿。”
“这要多少?”
“一半。”
“五十两?!”
“怎么?还嫌多?嫌多你找别人去。”
“不不!我出!”
杨凤咬咬牙:“只要你们真能把人捉到手给我瞧见,我出这钱!这人叫于庆隆。我知道他每日里都要从下溪村到上溪村,都是早早地去,与他夫君一起,下午再回来。你们在路上把他劫了准行。”
瘦子道:“我再问一遍,他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哥儿?”
杨凤担心说方戍是秀才,这人便要加价钱,咬定道:“是!他夫君虽是个汉子,可也弱不禁风。”
瘦子挥挥手。掌柜的便告诉杨凤:“回去等信儿。”
天擦黑的时候,于庆隆一行人便到了县城。到底是高一级的城池,城门都比镇上修得气派许多。
这里进城也收钱,不过一人只收两文,别在发带间,进去时稍稍蹲一下,守城门的差役便会把钱取走。
于庆隆跟方戍把钱互相别好,进了城之后便直接找到以往住过的客栈。这客栈离德馨书舍较远,但胜在便宜,也还算干净。
方戍要了两间客房,安顿下来之后四人围坐一起随便吃了些,之后便给书起了个名字,叫《摘月记》。名是严西宽起的,他说这样的名才能引人遐想。
于庆隆还不甚了解当地的情况,便听了严西宽的。之后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未来居士。
几人颇觉迷惑。这里的笔者确是常以什么居士,什么散人,什么客之类自居。只是这“未来”居士是何意?
没来过?
严西宽问:“小于兄弟此号可有何深意?”
几人深知哥儿写的东西大多时候很难被认可,更别说是个农家哥儿,哪怕是真写得不错,许多人也都是带着偏见去看待的,所以在外便决定都称于庆隆为“小于兄弟”,同时也瞒住未来居士是个哥儿的事。
于庆隆道:“倒也没什么深意,只是时时提醒自己,对外不可说我来过此地。”
是这样么?
严西宽总觉着好像不是这般。
方戍更觉得不像。他鬼使神差地想到了他这位夫郎曾玩笑一般,提到过自己是老天爷派来帮助他的“仙人”。
细想来,他们第一次见面起,他的隆哥儿可不就在帮他?他帮他搬了石头,还帮他做有趣的木玩。还帮他救出好友,打跑吴家人等等。
还有,早先他夫郎明明被人说胆子小得很,可实际他认识以来胆子颇大。并且传言他夫郎不敢说话,实际却是十个人捆一起也未必说得过他夫郎。
他夫郎还学啥都极快,还会做许多连他都没有见过的东西。
还会写仙哥儿与落魄秀才的话本。
难不成……
难不成他夫郎真的是仙人下凡?!
那“未来”二字可有多重词意。除了寻常见的“将来”之外,《魏书·释老志》中还有作“来世”解释。
怪不得不想要孩子,莫不是怕往后分开时舍不得?
这事目前还没有暴露,但看得人心里直痒痒,恨不得下一瞬间就能看到完本。
于庆隆也不打算写长。一来这本是拿来试水的,二来太长的篇幅他担心把控不好。短些,精炼些,先写个新奇有爱的就可以。
眼瞧着到了子时,于庆隆把笔搁下,打着哈欠:“夫君,我要去眯会儿,一会儿再过来写。”
方戍看另外两个朋友也有些困倦的样子,便道:“好。西宽和亲随你们不若也先去休息。待到我润色完之后再说。如今写下的已然能凑够整本,就不用再急慌慌地赶了。”
马亲随跟严西宽便起身,伸个懒腰敲着肩去了厢房。
等方戍再转头一看,于庆隆还没来得及去他们的卧室,便已经困得伏案睡着了。
人在精神极度疲惫的时候是很难控制好自己的身体的。方戍见状干脆把人抱起来,轻轻放到炕上脱了鞋袜。
他知他夫郎爱干净,便去洗了巾帕,为他夫郎擦擦脸再擦擦脚。
期间于庆隆感觉到凉意,迷蒙地半睁眼看了一会儿。
好像看进去了,又好像没看进去。很快他又合眼睡过去,还无意识往方戍这边靠了靠。
方戍觉着有趣,细细摩挲他的眉眼,接着便把他头发彻底放下来散开。
乡下人常年风吹日晒,所以即便是年轻,头发也少有绸缎般乌黑丝滑的。可他的夫郎却有一头怎么弄都不会打结的柔顺青丝。每每滑过他的指缝,都叫他爱不释手。
方戍把玩了一会儿才忽然想起来他还要把他夫郎新写的部分润色好再睡,便悄悄回到书房。润色好之后,他将要带走的东西都包好,确认没什么遗漏才去洗洗躺到于庆隆身边。
好像刚睡着就被摇醒了。
屋里点着灯,于庆隆坐在炕头叫他:“方戍,方戍?”
方戍费力地睁开眼:“到时辰了?”
于庆隆说:“嗯,得收拾收拾出门了。父亲和母亲也都醒了。咱们得快点。你还得去把西宽兄弟他们叫醒。”
方戍边打哈欠边爬起来,去了趟厢房,接着便用冷水洗脸。精神精神之后,他接过母亲递给他的馒头和卷饼。
“这回到了外面,有啥事跟隆哥儿商量着来。”方吴氏嘱咐道,“还有不兴买破烂回来!”
“咳,知道了娘。再说有隆哥儿给我做新奇有趣的玩意儿,我哪里还能看上外面那些?”
“你可没准。”方吴氏道,“隆哥儿看着他点。你这夫君一出了门就管不住他的荷包。”
“噗,好的娘,您放心,保管叫他一文钱都不能乱花。”
于庆隆说罢提着个灯笼出门。
这会儿月色不好,是缺月。路上伸手不见五指,若是一个人走必然会觉得瘆得慌。可几人一起聊聊天倒还好,而且走着走着天就要亮了,感觉有盼头。
到了镇上,隔着半里远就能看到城门口有人在进出城。方戍跟于庆隆还有严西宽在外面等,马亲随花钱进城去雇了辆车出来。几个年轻人很顺利地坐上马车,赶往县里。
而他们已经走了两个时辰时,杨平才见着能联系土匪的人。他许了十两银,对方便把他带去了伏虎山。他被带着绕了许多山路也没见着个寨子,倒有两名长得也不是多壮硕的汉子蒙着面,坐在树顶问他:“你想求我们办什么事?”
杨平说与他去见一个人。
这二人当中的瘦子跃下树:“你说去见就见?先说说什么事。”
杨平说想买一人的命。一个普通的农家哥儿,不管用啥法子,弄死就行。
瘦子上下打量杨平:“想买命?那可至少得这个数。”
他伸开五根手指,掌心翻了一次。
“一、一百两?!这么多!”
“嫌多你可以回去。”
“不不不不不,这、这主要出钱的人不是我,这我拿不得主意。您要是觉着这买卖能做,那便去咱镇上的皮子铺里见个人。”
“见人可以,你要细细说说要买的是个什么样的命。是贵命,还是贱命。若是敢有一句谎,我们去办事出了麻烦,你们可得偿命。”
杨平吓得连连摆手:“不敢瞒二位爷。那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哥儿。不过太细的我不清楚,您得到镇上见了真正的买主才能知道。”
瘦子问:“什么时辰?”
杨平说了个时间,瘦子便示意他可以走了。
下午,杨凤在皮子铺里等。没多久,铺子里挂了歇业的牌子,之后她便看到窗口坐下一人。她只能看见那人瘦削的背影,想再往前却被掌柜的拦住。她听对方要一百两银子才肯接她的生意,这还不包括她弟之前给的定金,于是张口便道:“他个贱种哪值这么多银子?”
瘦子说:“值不值不是你说了算。干还是不干。不干留下二十两,你便可以走人。”
杨凤当然想干,可是一百两银子实在是太多。除非她把地卖了,不然她根本就凑不出来!
可若是真把地卖了,那她这辈子也就完了。吴家也绝不会再留她。
“就不能再少点?”
“就这个数。”瘦子说,“不过你若是实在拿不出,倒还有个法。”
“啥法?”
“别买他的命。”瘦子道,“既然他是个哥儿,清白总是要的。我们把他捉到寨子里关上几日再放出去,他也没脸见人了,是寻死还是赖活着,那就看他自个儿。”
“这要多少?”
“一半。”
“五十两?!”
“怎么?还嫌多?嫌多你找别人去。”
“不不!我出!”
杨凤咬咬牙:“只要你们真能把人捉到手给我瞧见,我出这钱!这人叫于庆隆。我知道他每日里都要从下溪村到上溪村,都是早早地去,与他夫君一起,下午再回来。你们在路上把他劫了准行。”
瘦子道:“我再问一遍,他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哥儿?”
杨凤担心说方戍是秀才,这人便要加价钱,咬定道:“是!他夫君虽是个汉子,可也弱不禁风。”
瘦子挥挥手。掌柜的便告诉杨凤:“回去等信儿。”
天擦黑的时候,于庆隆一行人便到了县城。到底是高一级的城池,城门都比镇上修得气派许多。
这里进城也收钱,不过一人只收两文,别在发带间,进去时稍稍蹲一下,守城门的差役便会把钱取走。
于庆隆跟方戍把钱互相别好,进了城之后便直接找到以往住过的客栈。这客栈离德馨书舍较远,但胜在便宜,也还算干净。
方戍要了两间客房,安顿下来之后四人围坐一起随便吃了些,之后便给书起了个名字,叫《摘月记》。名是严西宽起的,他说这样的名才能引人遐想。
于庆隆还不甚了解当地的情况,便听了严西宽的。之后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未来居士。
几人颇觉迷惑。这里的笔者确是常以什么居士,什么散人,什么客之类自居。只是这“未来”居士是何意?
没来过?
严西宽问:“小于兄弟此号可有何深意?”
几人深知哥儿写的东西大多时候很难被认可,更别说是个农家哥儿,哪怕是真写得不错,许多人也都是带着偏见去看待的,所以在外便决定都称于庆隆为“小于兄弟”,同时也瞒住未来居士是个哥儿的事。
于庆隆道:“倒也没什么深意,只是时时提醒自己,对外不可说我来过此地。”
是这样么?
严西宽总觉着好像不是这般。
方戍更觉得不像。他鬼使神差地想到了他这位夫郎曾玩笑一般,提到过自己是老天爷派来帮助他的“仙人”。
细想来,他们第一次见面起,他的隆哥儿可不就在帮他?他帮他搬了石头,还帮他做有趣的木玩。还帮他救出好友,打跑吴家人等等。
还有,早先他夫郎明明被人说胆子小得很,可实际他认识以来胆子颇大。并且传言他夫郎不敢说话,实际却是十个人捆一起也未必说得过他夫郎。
他夫郎还学啥都极快,还会做许多连他都没有见过的东西。
还会写仙哥儿与落魄秀才的话本。
难不成……
难不成他夫郎真的是仙人下凡?!
那“未来”二字可有多重词意。除了寻常见的“将来”之外,《魏书·释老志》中还有作“来世”解释。
怪不得不想要孩子,莫不是怕往后分开时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