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这事确实有些少见,他们也只是听说过却从未见过。
于大有和周月华来的时候就想着,多半不能成。
“要不要先问问秋哥儿是咋想的呢?”周月华道,“兴许他不想这样。”
“他个小辈问他做啥?”白立山说,“一起办便一起办!”
“当家的,你说真的?”
“一口唾沫一个钉,就按大有兄弟说的办。”
周月华道:“那我们回去可就按这准备起来了。”
白立山说行。
这实在是过于顺利。但于大有跟周月华不约而同想到,顺也没什么不好。
而他们走后,白吴氏便小声问:“当家的你咋就应了呢?这方家是啥家底,他于家啥家底?到时候瞧着还不得让咱们秋儿显着嫁的不好?”
“话可不是这么说。庆隆哥儿都被退了好几回婚了,这万一又被退,那可真真是嫁不出去了。再说这万一被退了,那彩礼钱不也得跟着退?那你说咱家冬儿咋办?依我说,提前也好,庆隆哥儿早嫁出去早安生。”
“那到时候是先让庆隆哥儿出门子还是先让咱秋儿去他于大家?”
“那自然是咱秋儿先去于大家。庆业是大的,总不能大的让小的。”
“这还差不多。”
白晚秋起先看于家那么一早来人,心里惴惴不安的,就怕婚事又有了什么变动。可一听只是合办,便狠狠松口气。他可不管合办不合办,只要能让他跟他庆业哥在一起,咋的都行。
事情便彻底敲定下来。于庆隆去学习的时候把消息带给莫大夫。莫大夫笑道:“我猜着你也得同意。”
于庆隆问:“为啥啊师父?”
莫大夫说:“哪个爱学习的孩子不想多个好老师?方戍那里书多,又可教你许多我都教不了的学问,我猜着你想早些成亲。”
今天梁莫没在,被他爹娘带出去一起上山了。于庆隆想着反正没别人,大方应道:“师父您猜对了。我可馋他书了。我也不知道他有多少书,只是猜着应该有不少。”
秀才可不是那么好考的,更何况是十几岁考上秀才,他不是不好奇方戍那里的布置和摆设。
不知会不会有书架,若没有的话,他或许可以找二哥帮忙打一个。
莫大夫说:“晌午过后方家许会来人,届时我与他们说一声。”
于庆隆说:“多谢师父。”
莫大夫摆了摆手:“昨日我与你讲过‘何为药’,你可还记得?”
“记得,”于庆隆说:“天地万地皆可为药。”
“怎么讲?”
“万物秉天地之气而生,却因所秉之气不同而各有其偏。人乃万物之灵,其秉承之气与天地丝毫不爽。病之生皆因有其偏。或偏阳偏阴,或偏寒偏热,用万物物性之偏救其偏,故为药【1】。”
“好。往后你且记住,与人相处之道便如以物性之偏治其偏,需懂得治偏之理方可长久。”
“我明白了,多谢师父。”
下午,于庆隆回去之后没多久,方丁满就来找莫大夫。他们方家人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三天两头的往莫大夫家跑,他觉着他这脸皮都已经练出来了。
他将两坛子酒放在桌上擦擦汗:“不瞒您老说,我养了方戍这么个孩子,都快被他闹得没得脾气了。只不知我大有兄弟家咋说?”
莫大夫道:“他们同意了,白家也同意了。你们就按着三家一起办来准备就成。可我说句讨嫌的话,这样一办,两个哥儿同日出嫁,乡亲们看在眼里心中难免有个对比,所以还是要尽量多花些心思才好少生嫌隙。”
方丁满道:“您老说的是。我与戍儿他娘也合计过,这样一办,大有兄弟家必得忙活不开。所以我们想着多雇几个人来帮忙,多带些酒菜来,到时让大有兄弟家迎亲迎得体面些,我家戍儿来接亲时他和隆哥儿也不至落了话柄。”
莫大夫笑道:“还是你们想得周到。那便这么办。顶好个姻缘。我这徒儿聪慧得很,往后你们方家必不会后悔。”
方丁满闻言自然很高兴,抱了抱拳道:“借您老吉言。那我这就回了,还要赶着去准备。”
想到回去之后告诉儿子这事成了,儿子不定怎么夸他,方丁满感觉脚底下都轻快得很。
然而到家却发现,约好了这会儿该在家等的方戍没在,倒是方山在。
“方山,戍儿人呢?”
“又去打柴去了。”方山笑说,“原是送了第三捆之后要回来,可于家的小哥儿与少爷说了几句话,少爷便说他还要再去打一捆柴送去,以缓解他激动的心情。”
方丁满狐疑:“于家哥儿说什么了?”
方山说:“于家哥儿说要问少爷一个问题,少爷便让他问了。于家哥儿问的是,若往后十一日天晴,十一日天阴,十日有雨,少爷还能来喝几碗水。少爷说,他还能再来喝六十六碗。于家哥儿说少爷说的对。少爷一听可高兴坏了,说是还要再去打捆柴,还让我回来禀您一声。”
方丁满细一琢磨便懂了。于庆隆这不就是告诉方戍,还有三十二日便可成亲么!什么十一日天晴十一日天阴十日有雨!
这两个小子!合着让他跑腿,他们倒在那里享受成果!
方丁满非常不满。
晚上方戍回来,他便道:“你说你,那你咋不干脆自个儿去问庆隆哥儿?你一问兴许他直接就同意了呢,你还要我去劳动莫大夫,我这张老脸皮都快掉到地上了。”
方戍说:“那怎么成?隆哥儿还未与我成亲,这未出嫁的哥儿哪能自个儿说要提前嫁去夫君家?这要是让外人知道定要损了他的名声,笑话他不知羞。”
方丁满这一听更气了:“哦!那你俩隔着栅栏在那儿打暗号就不羞了?!”
“这有何羞?您都说了是暗号,旁人猜不出的。”
“怎会猜不出?我都猜出来了!”
方戍说:“那是因为父亲您睿智。旁人哪行呀?”
方丁满的火气瞬间消下去,歪头打量儿子:“是、是这样么?”
方戍非常肯定道:“当然,儿子岂会骗您?”
方丁满满意地笑笑:“咳,倒也是。这隆哥儿也聪慧得很,知道这样告诉你结果。不错。”
方戍重重点头:“正是如此。那您歇着,儿子赶紧去洗洗,明儿还要忙呢。”
方丁满说:“去吧去吧。”
说完坐在炕上,想想还觉着挺美。
方吴氏站门口嗑了半天瓜子,听全了,这时道:“当家的,若我没记错,你与我成了亲之后也去考了三回,却都没考中秀才。”
“是啊,你干啥突然说这个?”
“没啥。”她只是忽然想明白了,为啥儿子能中,老子中不了。这脑子转得还是不一样快。
“这下好啦,咱抱孙子的日子又提前了。”方丁满伸手,“别光你自个儿嗑啊,给我也来点儿。”
“喏,磕吧,就这些了。”
方丁满接过来一看,一共就三粒。可他剥开第一粒,却是个空的。还好后面两粒都很满。
方吴氏拍拍手,拍掉皮渣灰渣:“要不我再给你抓把花生去?”
方丁满说:“不用了。我去看看戍儿那屋炕修得咋样。这两个壮小伙,炕可得弄结实点!”
方吴氏说:“你不用去,我刚看过了。”
“咋样?结实吗?”
“保管三头牛都跺不塌!”
-----------------------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哥儿隆哥儿,明日便要成亲了[让我康康]
庆隆:咳,当真背得动我[问号]
方戍:我现在力大无比,明日我都能把你举起来[哈哈大笑]
庆隆:[捂脸笑哭]
方戍:明日成亲,求姨姨们来参加婚礼,带点营养液和评论来喜庆喜庆,谢谢啦[害羞]
【1】参考《景仰山医学三书》
第35章
三家同办喜事的消息很快把周围几个村子传了个遍。
有人羡慕有人酸。
在此期间上溪村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有流氓去了于家老宅, 又是打又是砸,说是让还赌债。
老于太太吓得不轻,把多半数的钱掏出来还债。结果于大贵回来之后不领情, 还闹了一顿, 怪老太太扛不住事, 遇到点吼吓就往外掏钱。老太太拿起笤帚打人, 却反被恼火钱没了的于庆发打了一顿。她气得一病不起卧了炕。于庆喜得知后,就去把三房的人告上了衙门。
衙门没多久便来人,把事情打听明白之后将于大贵跟于庆发拿了, 并且以不孝的罪名关了起来。
三房的又哭又闹让老太太掏钱把于大贵跟于庆发保出来。老太太没有能再往外拿的钱, 又被吵得不堪忍受, 只得嚷着要去二房那院。
于大有和周月华来的时候就想着,多半不能成。
“要不要先问问秋哥儿是咋想的呢?”周月华道,“兴许他不想这样。”
“他个小辈问他做啥?”白立山说,“一起办便一起办!”
“当家的,你说真的?”
“一口唾沫一个钉,就按大有兄弟说的办。”
周月华道:“那我们回去可就按这准备起来了。”
白立山说行。
这实在是过于顺利。但于大有跟周月华不约而同想到,顺也没什么不好。
而他们走后,白吴氏便小声问:“当家的你咋就应了呢?这方家是啥家底,他于家啥家底?到时候瞧着还不得让咱们秋儿显着嫁的不好?”
“话可不是这么说。庆隆哥儿都被退了好几回婚了,这万一又被退,那可真真是嫁不出去了。再说这万一被退了,那彩礼钱不也得跟着退?那你说咱家冬儿咋办?依我说,提前也好,庆隆哥儿早嫁出去早安生。”
“那到时候是先让庆隆哥儿出门子还是先让咱秋儿去他于大家?”
“那自然是咱秋儿先去于大家。庆业是大的,总不能大的让小的。”
“这还差不多。”
白晚秋起先看于家那么一早来人,心里惴惴不安的,就怕婚事又有了什么变动。可一听只是合办,便狠狠松口气。他可不管合办不合办,只要能让他跟他庆业哥在一起,咋的都行。
事情便彻底敲定下来。于庆隆去学习的时候把消息带给莫大夫。莫大夫笑道:“我猜着你也得同意。”
于庆隆问:“为啥啊师父?”
莫大夫说:“哪个爱学习的孩子不想多个好老师?方戍那里书多,又可教你许多我都教不了的学问,我猜着你想早些成亲。”
今天梁莫没在,被他爹娘带出去一起上山了。于庆隆想着反正没别人,大方应道:“师父您猜对了。我可馋他书了。我也不知道他有多少书,只是猜着应该有不少。”
秀才可不是那么好考的,更何况是十几岁考上秀才,他不是不好奇方戍那里的布置和摆设。
不知会不会有书架,若没有的话,他或许可以找二哥帮忙打一个。
莫大夫说:“晌午过后方家许会来人,届时我与他们说一声。”
于庆隆说:“多谢师父。”
莫大夫摆了摆手:“昨日我与你讲过‘何为药’,你可还记得?”
“记得,”于庆隆说:“天地万地皆可为药。”
“怎么讲?”
“万物秉天地之气而生,却因所秉之气不同而各有其偏。人乃万物之灵,其秉承之气与天地丝毫不爽。病之生皆因有其偏。或偏阳偏阴,或偏寒偏热,用万物物性之偏救其偏,故为药【1】。”
“好。往后你且记住,与人相处之道便如以物性之偏治其偏,需懂得治偏之理方可长久。”
“我明白了,多谢师父。”
下午,于庆隆回去之后没多久,方丁满就来找莫大夫。他们方家人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三天两头的往莫大夫家跑,他觉着他这脸皮都已经练出来了。
他将两坛子酒放在桌上擦擦汗:“不瞒您老说,我养了方戍这么个孩子,都快被他闹得没得脾气了。只不知我大有兄弟家咋说?”
莫大夫道:“他们同意了,白家也同意了。你们就按着三家一起办来准备就成。可我说句讨嫌的话,这样一办,两个哥儿同日出嫁,乡亲们看在眼里心中难免有个对比,所以还是要尽量多花些心思才好少生嫌隙。”
方丁满道:“您老说的是。我与戍儿他娘也合计过,这样一办,大有兄弟家必得忙活不开。所以我们想着多雇几个人来帮忙,多带些酒菜来,到时让大有兄弟家迎亲迎得体面些,我家戍儿来接亲时他和隆哥儿也不至落了话柄。”
莫大夫笑道:“还是你们想得周到。那便这么办。顶好个姻缘。我这徒儿聪慧得很,往后你们方家必不会后悔。”
方丁满闻言自然很高兴,抱了抱拳道:“借您老吉言。那我这就回了,还要赶着去准备。”
想到回去之后告诉儿子这事成了,儿子不定怎么夸他,方丁满感觉脚底下都轻快得很。
然而到家却发现,约好了这会儿该在家等的方戍没在,倒是方山在。
“方山,戍儿人呢?”
“又去打柴去了。”方山笑说,“原是送了第三捆之后要回来,可于家的小哥儿与少爷说了几句话,少爷便说他还要再去打一捆柴送去,以缓解他激动的心情。”
方丁满狐疑:“于家哥儿说什么了?”
方山说:“于家哥儿说要问少爷一个问题,少爷便让他问了。于家哥儿问的是,若往后十一日天晴,十一日天阴,十日有雨,少爷还能来喝几碗水。少爷说,他还能再来喝六十六碗。于家哥儿说少爷说的对。少爷一听可高兴坏了,说是还要再去打捆柴,还让我回来禀您一声。”
方丁满细一琢磨便懂了。于庆隆这不就是告诉方戍,还有三十二日便可成亲么!什么十一日天晴十一日天阴十日有雨!
这两个小子!合着让他跑腿,他们倒在那里享受成果!
方丁满非常不满。
晚上方戍回来,他便道:“你说你,那你咋不干脆自个儿去问庆隆哥儿?你一问兴许他直接就同意了呢,你还要我去劳动莫大夫,我这张老脸皮都快掉到地上了。”
方戍说:“那怎么成?隆哥儿还未与我成亲,这未出嫁的哥儿哪能自个儿说要提前嫁去夫君家?这要是让外人知道定要损了他的名声,笑话他不知羞。”
方丁满这一听更气了:“哦!那你俩隔着栅栏在那儿打暗号就不羞了?!”
“这有何羞?您都说了是暗号,旁人猜不出的。”
“怎会猜不出?我都猜出来了!”
方戍说:“那是因为父亲您睿智。旁人哪行呀?”
方丁满的火气瞬间消下去,歪头打量儿子:“是、是这样么?”
方戍非常肯定道:“当然,儿子岂会骗您?”
方丁满满意地笑笑:“咳,倒也是。这隆哥儿也聪慧得很,知道这样告诉你结果。不错。”
方戍重重点头:“正是如此。那您歇着,儿子赶紧去洗洗,明儿还要忙呢。”
方丁满说:“去吧去吧。”
说完坐在炕上,想想还觉着挺美。
方吴氏站门口嗑了半天瓜子,听全了,这时道:“当家的,若我没记错,你与我成了亲之后也去考了三回,却都没考中秀才。”
“是啊,你干啥突然说这个?”
“没啥。”她只是忽然想明白了,为啥儿子能中,老子中不了。这脑子转得还是不一样快。
“这下好啦,咱抱孙子的日子又提前了。”方丁满伸手,“别光你自个儿嗑啊,给我也来点儿。”
“喏,磕吧,就这些了。”
方丁满接过来一看,一共就三粒。可他剥开第一粒,却是个空的。还好后面两粒都很满。
方吴氏拍拍手,拍掉皮渣灰渣:“要不我再给你抓把花生去?”
方丁满说:“不用了。我去看看戍儿那屋炕修得咋样。这两个壮小伙,炕可得弄结实点!”
方吴氏说:“你不用去,我刚看过了。”
“咋样?结实吗?”
“保管三头牛都跺不塌!”
-----------------------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哥儿隆哥儿,明日便要成亲了[让我康康]
庆隆:咳,当真背得动我[问号]
方戍:我现在力大无比,明日我都能把你举起来[哈哈大笑]
庆隆:[捂脸笑哭]
方戍:明日成亲,求姨姨们来参加婚礼,带点营养液和评论来喜庆喜庆,谢谢啦[害羞]
【1】参考《景仰山医学三书》
第35章
三家同办喜事的消息很快把周围几个村子传了个遍。
有人羡慕有人酸。
在此期间上溪村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有流氓去了于家老宅, 又是打又是砸,说是让还赌债。
老于太太吓得不轻,把多半数的钱掏出来还债。结果于大贵回来之后不领情, 还闹了一顿, 怪老太太扛不住事, 遇到点吼吓就往外掏钱。老太太拿起笤帚打人, 却反被恼火钱没了的于庆发打了一顿。她气得一病不起卧了炕。于庆喜得知后,就去把三房的人告上了衙门。
衙门没多久便来人,把事情打听明白之后将于大贵跟于庆发拿了, 并且以不孝的罪名关了起来。
三房的又哭又闹让老太太掏钱把于大贵跟于庆发保出来。老太太没有能再往外拿的钱, 又被吵得不堪忍受, 只得嚷着要去二房那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