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都想着,要不要再弄小几万斤的大米回来。
  几万斤米,拜托盛鸿焱师兄帮个忙,问题不大。
  但仔细想想,还是觉得不妥当。
  玉米是大家都没吃过的,而且还是打碎了的,拉到外地去,大家都只当是一种远方来的新鲜粮食,买回家尝尝鲜,肯定也是有人愿意的。
  更别提这玉米碎的味道是真的还不错。
  但是另一个世界的大米,拉过来就是降维打击了。
  他从前作为太子,吃到的皇庄贡米,都比不上那边的大米,不说口味,就说那粒粒都晶莹剔透的品相,就已经远超于这个世界的所有大米了。
  拿过来太打眼了。
  要是被有心之人拿捏,想用这种米去讨上面的欢心,他们这里的事情,估计就得暴露出去了。
  还是太危险了一些。
  现在能多出几十万斤的粮食,也够了。
  “对了,师弟今天过来,是找我有什么事情?”
  粮食的事情说完了,自然要说知青的问题了。
  君秋澜也没觉得不好意思什么的,直接把今天村里发生的事情说给了段文听。
  段文听了也是火冒三丈:“简直是岂有此理。”
  下放那些读书人,也是为了让他去民间,真正地体会百姓的疾苦,一会回来,从小吏做起,也能先顾虑到百姓。
  之后他们还准备多开放几个部门,需要的小吏还不少,他都打算好了,优先从这些知青里面选择。
  可万万没想到,这些读书人简直是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肚子里的墨水没有半碗,下乡去的第一件事情,居然就是欺压百姓,还瞧不起农人,嫌农人脏臭。
  “师兄,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个例,恐怕还得要好好查一查,重新做一次筛选。”
  段文心头也难过,这些人真的是枉读圣贤书了。
  知青的选择,他先是选了书院里的学生。
  就像君秋澜想的那般,能在书院读书的,学识都还尚可,也基本上都有了秀才的功名。
  下乡去,也不需要他们做农活儿,就是让他们去教人读书识字,甚至都不需要他们教授多么高深的学问,教基础就够了,有天赋的学生,筛选出来,他们官府这边另有安排。
  段文其实考虑得不少。
  整个边城都比较穷苦,富裕一些的,也都是商籍,但是商籍从前不能科举,也不会浪费时间去书院读书。
  其他能考上书院的,要么是家底儿不错的,要么是凭本事通过书院考核的。
  他优先考虑的,依旧是那些家境稍微差一些的,多给他们一份机会,未来也能好好效力。
  可没想到还是会出这样的事情。
  “师弟对此事可有见解?”
  君秋澜刚才在路上就跟父亲讨论过一些了,“每个村子的知青,不少于两名,起一个互相监督的作用,下放的读书人,不要局限于功名,不管是秀才,童生,或者是商户子弟,只要通过师兄的考核,都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他们现在当然是更偏向穷苦百姓的,想让穷苦百姓们多一些福利待遇,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
  但是作为管理员,就算心里是这么想的,却也不能这么做,至少要在制度上,做到公平公正。
  再则,就违背他们想要打造人人平等的世界的初衷了。
  段文叹了口,“还是我想岔了,这事情,我再琢磨琢磨,找苏先生那边的智囊团也商量一番。”
  君秋澜颔首,“我们要发展这个世界,一定是全面发展,以后必然也会出现穷人和富人的区别,这个是没有办法彻底改变的,我们要做的,是让穷人不再自卑,富人也不再高高在上。”
  这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提升。
  到时候大家都能吃饱穿暖了,才能有更深层次的追求。
  段文点点头,“我明白师弟的意思了,我也是担心另一个问题,以后都读书了,恐怕没有那么多人愿意种田了。”
  君秋澜忍俊不禁,“段师兄跟我父亲想到一起去了。”
  君郁笑了笑,“民以食为天,现在的粮食,本就不足以让大家吃饱饭,我们会担心这个问题,也是必然的。”
  现在只能混一个勉强温饱。
  真到以后,种田的农人少了,那田地岂不是荒废了,要说靠买粮食吃,这也不踏实啊。
  万一有个天灾人祸的,就像今年这般,手里没有粮食,百姓心里都发慌。
  好在儿子给他解释过了,君郁现在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他们现在要搞的是发展。
  提高粮食的产量,是一种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也是一种发展。
  有经验的老农,学了读书识字,也能把自己一生的种田经验写下来,而不是靠口口相传,然后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些书籍记录,进行实验,进行改进。
  一亩地的产量,哪怕是只多五十斤,也算是一种进步了,一亩地多五十斤,那整座城呢,整个国家呢,又能多出来多少的粮食了?
  也要给农人们释放出一种信号,泥腿子,读书也是有用的。
  君郁心里有盘算了,也想跟段文好好聊一聊。
  等到把村里知青的事情解决了,他也要去做儿子的代言人的。
  君秋澜看了一眼时间,他今天得去赴宴,就不多留了。
  “剩下的事情,段师兄和我父亲一起商议吧,或者可以把苏先生那边的同志们也叫过来,大家人多力量大,总能琢磨出一个更完善的办法,还有,段师兄,我们边城的法律,也得要改进一下了,先不要太过于激进,从原有的基础上整改,然后再拓印出去售卖,或者每个村子都发一本。”
  法律的问题,是君秋澜一直都关心的问题。
  不光是很多当官的凭感觉给罪犯判刑,还有很多村子,也存在滥用私刑的问题。
  比如同一个宗族的,某一个人犯了什么事情,大部分的解决方案都是让族老们出面,商量要如何处置这个人。
  根本就不会经过官府。
  甚至是有的私刑已经到了酷刑的地步。
  这个问题,肯定是要去解决的。
  皇家跟世家拉平衡,地方官又何尝不需要跟这些地方宗族拉平衡呢。
  他们要推翻世家,就先从底层开始整改吧。
  段文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师弟尽管放心,等新的律法出来了,会先给你看看。”
  君秋澜颔首,“过几日,我再送几本书过来,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另一个世界的法律,还是比较完善的,十分有参考价值。
  法治社会,就是这么来的。
  进去了交代完,也没再耽误时间,跟段文辞行过后,抱着君白送就往家里赶。
  天太热了,君白送本来就胖乎乎,再加上君秋澜也是个大小伙子,体温偏高,到半路上,君白送就挣扎着要下地。
  君秋澜抱着大胖小子,“乖一点,等下回去给你吹空调,给你开罐罐。”
  君白送是聪明的,很多基础的词汇,他都是听得懂的。
  君秋澜继续说,“今天还准备带你去看以前救了你的爸爸,你还记得吗?就是你经常能在手机里看到的那个人。”
  君白送:“喵呜~!”
  君秋澜就当他听懂了,从家里回到出租屋,手机又是一阵响动。
  君秋澜难免心虚,大家时常都联系不上他,久而久之,也不是个办法啊。
  晚上去赴约的时候,颜景还问起了这个问题。
  “怎么我感觉经常打你电话都打不通?”
  -----------------------
  作者有话说:加更成功,今天总共更新一万一,大家快表扬我。[比心][比心][比心][比心]
  我又要开始码明天的更新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94章 盒子
  颜景问这个问题的时候, 君白送已经蹲坐在他怀里吃三文鱼冻干了。
  父子俩都一样,更喜欢海鲜。
  君秋澜面不改色,“有时候也需要个人的独处空间, 我习惯性地关机了,从前没有手机, 不也照样生活吗?”
  颜景也就是随口问问。
  他闭关研究电影的时候,也会关机, 杜绝一切的外界打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
  他抱着君白送:“这家伙最近是不是瘦了点儿?”
  君秋澜颔首:“太胖了也不好,虽然他是个实心的宝宝,一身腱子肉,但是对他的身体也是一种负担,最近天气越来越热, 带他去村里跑了几天, 我想着稍微瘦一点也好。”
  颜景笑了笑:“你这样才算是科学养猫。”
  别看猫咪都是喜欢找个地方,一趴就是一天,但实际上猫咪的精力是很旺盛的。
  城里确实是不方便带猫出去, 街上的情况太复杂了。
  村里就要好很多,猫咪出去扑蝴蝶, 跟其他小猫咪一起追追打打, 运动一下才健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