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悦跟他说的,艺人是要注重身材管理的。
  他现在也就是年轻,代谢高,所以不容易长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变慢了,就容易长肉了。
  作为艺人,就算长胖两三斤,在镜头里都会十分明显。
  柳悦还提议过给他办一□□身卡,但他想到他在短视频里刷到的那些肌肉男,还是拒绝了。
  也就是房子太小了,也就只能打一套简单的拳法,要不然他还能舞剑,也算是健身了吧。
  次日。
  君秋澜先给清珩师父打了个电话,老爷子还在睡觉了。
  “怎么早,什么事情?粮食那边不是搞定了吗?再要粮食的话,可能就要想别的办法了。”
  清珩还迷迷糊糊的,但说出来的话,还是担忧自己小徒儿的事情。
  一个人单枪匹马地行走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不容易。
  他之前都想过,要不然把君秋澜的事情跟颜淮说一说。
  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颜淮也是个心善之人,有颜淮帮衬,说不定君秋澜在山下的生活能顺利很多。
  但是两人都是不愿意暴露自己秘密的人,他掐算了一下,也是还没有到时间。
  机缘到的时候,两人自然就能说通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造化,他们修道之人,也不能过分插手。
  君秋澜把颜景的嘱托说了,让他下山吃饭。
  清珩老爷子啧了一声,“颜淮那老头儿给我发信息了,吃饭不是下午吗?这大清早的,我再睡会儿,你也再睡会儿吧,别仗着年轻就不好好休息,睡觉是很重要的。”
  话音刚落,君秋澜就已经在听筒里听见了呼噜声了。
  差点儿没忍住就笑出了声儿。
  挂断电话,他又出门去超市,给家里添置了一些食物。
  现在爹娘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宋彦也还要看店,家里基本上都是一个没人的状态,有时候甚至都没有开火。
  娘忙起来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是在食堂里跟学生们一起对付一口。
  宋彦那边,因为有三婶子在那边做蛋挞和小蛋糕,有时候也会顺便把饭做了,将就吃几口。
  只有他爹,在村里教学,每天都得自己管吃的,还好家里现在高科技多,他爹也学了一点做饭,能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
  君秋澜就想着,还是给家里多准备一些方便吃的食物。
  反正现在有冰箱了,食材买回去,放几天也是新鲜的。
  都收拾好了,君秋澜又想到今天要去见颜景,把君白送带过去。
  万一颜景突然提出要来看看君白送,他该怎么说呢?
  他都已经去过颜景家里了,请朋友过来做客,也是应该的。
  他就打算把君白送先带过来再说。
  还好当初颜景给君白送买的玩具猫爬架都还在这边的出租屋,古代的那一套,都是他自己在网上买的。
  家里不见君白送的身影。
  君秋澜无奈笑了一下。
  爹娘是不是太宠他猫儿子了?
  每天去上班还带着猫。
  现在就寄希望于,今天是爹把君白送给带到学堂去了。
  学堂就在村里。
  君秋澜把冰箱收拾好了之后,简单给家里做了个卫生,才出发去了学堂。
  结果他刚到门口,就听见父亲在跟人吵架。
  父亲是再温润不过的性子了,居然还有人能跟他吵起来,也是个稀奇了。
  君秋澜敲门进去,“爹,发生什么事情了?”
  他见有一个陌生的男子,看穿着打扮,像是个读书人,应当就是上面安排过来的下乡知青了。
  君郁也难得情绪外放,脸色都被气红了。
  “既然是上面安排下来的知青,就该好好教学生读书。”
  君秋澜抬眸,看着面前趾高气昂的书生。
  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被捧得太高了。
  普通的教书匠,从前都是读不下去书的书生才做的事情。
  要么是家里贫困,实在是没钱读书了,就在村里收几个孩子,能赚点钱,也还有希望继续读下去。
  这一类算好的,比如村里原本的教书秀才。
  另一种就是成绩太差,继续读上去也毫无希望,但他们穿上了长衫,再也没办法去地里刨食,于是就做起了教书育人的买卖。
  正经教孩子读书识字,赚些钱也没什么。
  但面前这个书生,恐怕是想又当又立。
  做了教书先生,又看不起读书的人都是泥腿子出身。
  君郁缓了口气,“这位张先生,来了好几日了,每日就是在学堂指点江山,学生主动向他请教,他也只会说孺子不可教,你教都没教,如何说学生孺子不可教了?”
  还不止这些。
  村里人要管读书人的住处,马忠也想着人家来教书,还要教村民们识字,也很是不容易,就让村里有孩子在学堂上学的家庭,大家一起分摊一下先生的一日三餐。
  结果呢,这张书生,日日都要有肉吃。
  村里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次肉,就他一个人矜贵,还想天天吃肉。
  来了这么多天了,没有教村民们识一个字也就罢了,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还不认真,看不起学生。
  今日的冲突,便是他上课直接让孩子们开始背书,他自己坐在台前,翻起了画本子。
  刚好村学里最聪明的孩子,有一个知识点不懂,就想着平时他们都能请教君先生和原本的先生,就鼓起勇气上去了。
  结果没想到被数落了一顿,用词还极其恶劣,难听。
  刚好被君郁给碰上了。
  也就是这么给吵起来了,教书先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老师就有为学生答疑的义务。
  张书生冷哼了一声,“本就是村里的泥腿子,我可是官府亲自任命的教书先生,以后也是吃皇粮的,这些泥腿子,能有机会识字就不错了,还妄图校考先生的学问?”
  说着,他还看了君秋澜和君郁一眼:“我记得你们,你们一年多以前,是不是还去我们书院应聘了?就你们这样的,还想做书院的先生?我可是听说了,你们从前都是被流放过来的犯人。”
  说着,他还看向村里过来凑热闹的村民。
  “哟,你们可要多注意了,让这种人教书,以后可别教出一个罪犯,自己被杀头被流放就不说了,别到时候还连累的九族。”
  君秋澜都快被气笑了。
  当时他跟段文师兄说过这个事情之后,也就预料到可能会出现如今这种情况。
  但是没想到,这种情况直接在他们村里发生了。
  “段知府任命知识青年下乡,是为了教化百姓,教孩子读书识字,帮助村民学会认字,不是让你来这里当皇帝的。”
  张书生嗤笑:“我可是通过了官府考核才分配到这里来的,村民们要读书识字,孝敬一下先生,不是应该的吗?”
  君秋澜摇摇头,与这种人是说不清的。
  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样的高度,然后用他丰富的经验来打败你。
  “都散了吧。”他看着村民:“过几日会换个先生过来,大家也不用紧张,在新的先生没有交接好之前,我父亲还是会在这里教书的。”
  因为有村秀才的追捧,村里人还是相信君郁的学问的。
  特别是村里本就有不少是流放过来的,君郁什么水平,他们心里也有点儿数,留在村里教书,都是大材小用了。
  随便换个童生过来,教孩子读书识字,也是绰绰有余了。
  赶过来的马忠听了这个事情,也是头秃得很。
  前两日他就觉得这个书生不太行,但读书人嘛,清高一点是应该的,只要他能好好教导孩子,抽空的时候,能教村里人也识几个字,大家尊敬着就行了。
  至于吃肉的事情,马忠也都准备去想个办法解决呢。
  “马叔,知青的事情,我会去跟段知府商议的。”他又睨了一眼张书生,“这个人,你们先看管着吧,交给段知府处置。”
  好像也是个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张书生心里有点儿虚了,但他还是梗着脖子,“我可是段知府钦命过来的,身上还有功名,容不得你们这种泥腿子冒犯。”
  说着就想走,马忠有了君秋澜这句话,心里就有了底气。
  当初君秋澜极冠的时候,知府亲自过来,与君秋澜一家谈笑甚欢的景象,他都还记得呢。
  而且今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城里有了这么多变化,他也不是傻子,也猜到一点儿事情。
  他招呼了两个村里的大汉,“把他给我捆了。”
  君秋澜看着村民们,心中也有几分感慨。
  读书识字,谁小的时候没想过呢,因为家贫,无力支撑高昂的读书费用。
  前段时间,村里公布了官府要派人来教书,不光是教孩子,也教村民,愿意学的,都可以过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