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是朝廷的锅,是那些拿着笔杆子,在朝堂上打嘴仗的大官。
  给皇帝妃子,修建行宫都有钱,只有到发军饷,要赈灾,就一句话,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王二叹气:“拿不到足量的军饷不说,饭都吃不饱,还是霍将军人好,才没让我们饿着肚子打仗。”
  君秋澜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
  “以后都会好起来的。”
  他跟王二保证:“以后大家都能吃饱饭,都能穿上新衣裳,也能领到饷银。”
  王二笑了笑,“那我可就当真了,我们同乡出来参军的,当年一共来了十二个人,现在还有七个人活着,我是不成了,这条腿上战场会拖累战友,能在这里做个门卫保安,我就很满意了。”
  君秋澜也笑:“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王二还是摆手,“要啥梦想啊,现在能吃饱不说,每天都能沾到油水,宋校长也说了,一年四季,每一季都给我们发一套保安服,工钱也是每月准时发放,这就够了。”
  君秋澜听着王二的话,脸上也带着笑容。
  学校里两百个女学生,一队保安,还有几个从慈幼院那边过来的孤寡婆子做饭扫洒,每日包三餐饭,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当时娘亲也跟他说过,这些女学生个个都面黄肌瘦的,还是得让大家补充点油水,每日中午那一餐,都是用猪肉跟蔬菜一起炖煮出来的。
  虽然分到碗里的肉可能就几片,却也好过他们从前一年到头都吃不到荤食的情况了。
  都会好起来的。
  君秋澜在网上看过部队的食堂,可不只是吃饱这么简单,甚至还要保证大家的营养均衡,肉蛋奶,一样都不能少。
  他们现在条件有限,慢慢来吧。
  跟王二闲聊了一阵,娘亲和许莲婶子就坐着宋彦的驴车到了。
  娘亲最近有事情做了,日子充实了,感觉脸上的气色都好了很多。
  “澜儿怎么在这儿?”
  君秋澜含笑:“昨晚宿在了苏先生那边,今早就顺便过来看看。”
  宋熙容看他脸上的疲色,也猜到他是一夜没睡了。
  “回家去吧,学校都挺好的,我们管得过来。”
  女学生们都可听话了,上午学文化也都很认真,即便是没有天赋,学几个字都要抓耳挠腮的,但她们有用功努力。
  下午干活儿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
  香皂肥皂的制作方式不难,与传统的胰子也有些相似,大家都知道学校管了她们吃住,还要教她们文化,个个干活儿都很认真。
  “来都来了,娘还是让我进去看看吧。”
  宋熙容莞尔:“走吧走吧。”
  所谓的女校,也是租用了城里的一座空宅子。
  宿舍就是大通铺,条件有限,一间屋子要住的人不少。
  二百个学生,分成了四个班,除了宋熙容和许莲,以及田夫人,她们还聘请了几个之前来帮忙的夫人小姐。
  不说别的,她们原本就识字,现在就是摸索着教学,只教学生认字,这还是能胜任的。
  女学生们也早就起来了,自发去了教室读书背书。
  见到君秋澜的时候,大家还有些好奇呢。
  他们学校,除了门卫保安,全都是女子,而且保安都是不能进第二道门的,怎么突然进来一个男的。
  有一部分人之前是被君秋澜面试过的,知道他是宋老师的儿子。
  宋熙容走进了学堂:“这是我儿子,他今天就是来看看,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缺的,需要补充的,有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
  姑娘们面面相觑,现在她们过的都是神仙日子了,哪里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君秋澜见问不出什么,干脆自己去转了转。
  宿舍可以稍微整改一下,大通铺还是太挤了,按照每间屋子睡的人数,恐怕夜里都不能翻身。
  冬日里,挤着还能说一句暖和,这大夏天的,又没有风扇空调,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如何能安心休息?
  上下铺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帘子一拉,也能让姑娘们稍微有一点私人空间。
  还有教室这边,弄几块黑板应该不错。
  时下教书,大多都是夫子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先把书上的内容背下来,然后再对照书本上的内容,去认识这些文字,再学会去写。
  这么教书,实际上也没有问题,但是有一块黑板,夫子也能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等等。
  教学的内容,还是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能把这上面的字全部认完,就相当于常用字算是学会了,以后不至于做一个文盲了。
  君秋澜琢磨了一下,基础数学也得教,加减乘除,日常运用也极其广泛。
  其他的,他也看了看,把需要补足的,都给记录了下来。
  学生们已经开始上课了,君秋澜站在窗外,看着母亲神采飞扬的模样,他也不自觉地挂上了笑容。
  就应该要是这样的。
  每一个人,都得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娘亲这一年多以来,改变也挺大的。
  虽然娘亲已经强过许多当下的妇人了,但骨子里,依旧觉得应该以夫为天,相夫教子,才是她应该要做的事情。
  君秋澜作为受益者,其实没办法去评判这种情况的对错。
  家里的家务活,他们一家向来都是分担着一起做的,又加上了许多高科技,这也导致娘亲总觉得自己没有事情干了。
  之前君秋澜就看过一个观念,要让家里的老人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所以他之前才提出让娘亲帮他做衣裳。
  娘亲也做得很开心,可他就自己一个人,娘亲很快就把他一年四季的衣裳都做出来了,特别是有了缝纫机之后,速度就更快了。
  毕竟在现代这边的衣裳款式都简单,也不需要复杂的刺绣。
  爹和婉儿的衣裳也都做了不少。
  说来说去,母亲还是在为儿子,为丈夫,为女儿去奉献自己,这样的精神是伟大的,但君秋澜更想让母亲去做自己。
  是的,他的母亲首先是宋熙容,然后才是君郁的夫人,他君秋澜和君舒婉的母亲。
  现在,母亲终于有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看到母亲充实快乐的样子,君秋澜真心为她感到开心呢。
  他没打扰母亲上课,又去别的教室听了听大家的教学,心里有了成算,这才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他还跟王二打了个招呼,王二的妻子刚好过来给他送了点东西。
  “我就先走了,下回再来。”
  王二笑呵呵的:“下回也得等宋校长来了之后你再来吧,不管你是谁,反正我是不会单独放你进去的。”
  君秋澜忍俊不禁,“这是应该的。”
  转过身,他又琢磨起一个问题,另一个世界,经常能在各个地方看到军人优先,也包括退役军人。
  驴车宋彦在用,君秋澜还是走着回去的。
  任谁也想不到,他们现在做着造反的事情,他这个正主还住在村里,进城都得要靠走路呢?
  君秋澜想到这个,也是没忍住乐呵了一下。
  这样挺好的。
  到家的时候,刚好碰到马忠过来找他,手上还拿着红薯。
  “这个是你之前给我的,这个是我从地里挖起来的,怎么感觉不太一样。”
  君秋澜忍俊不禁:“没有问题,品种稍微有一点儿区别,其他的都不影响。”
  马忠这才放心了,就是欲言又止的。
  君秋澜看懂了,“马叔是有什么事情吗?”
  马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是个什么政策,我怎么没太能听懂呢。”
  君秋澜:“马叔进来说吧。”
  “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个不错的政策,时下,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他们过来,也是为了给大家扫盲的,不需要过多的时间,每日抽小半个时辰,学几个字就行,能学得进去的就学,学不进去的就算了。”
  虽然是扫盲,但也不是强制性的,只能说让大家尽可能地不要做个睁眼瞎罢了。
  实在是不感兴趣,学不会,也不会勉强。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做这些知识青年,去传播他们的思想政策。
  时下,信息传达不方便,很多消息都是有滞后性的,但他们统一安排人,统一传递就会稍微好一些。
  君秋澜继续说:“这也是不收费的,过来的读书人,是由官府统一发放月银的,村里就给他找个住处就行。”
  马忠一听,也是连忙拍手叫好。
  读书识字啊,村里的泥腿子,以后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还不用花钱。
  他知道君秋澜的母亲在城里开了一所女校,让女学生们做工抵扣学费,君郁这边,同样也在村里教书,现在,连他们普通人都有机会了。
  这一家子人都了不得啊。
  君秋澜笑了一下,“马叔,不用这么激动,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