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19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下来,年轻人又用有些傲娇的语气说道:“我们公社每家每户分六百块钱只是平均的,我们里水沟村因为入股的时候入的多,所以我们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上千块钱。”
  “比如我家,我家在服装厂有10个股份,这次分红就分到了1500元钱。
  所以这次来省城,我一次性就买了电视机,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洗衣机等等电器……”
  “我的天,你竟然分了一千五啊!六分之一个万元户了!”有人惊叹。
  “这还不算啥,我们村有一户人家,入股的时候入了74股,这次分红一股分150,你们算算她能分多少。”
  “74股,一股分150,那就是一万一千多,我的天!直接就成了万元户了。”有人惊叹。
  “小伙子,你们公社服装厂每年都分红吗?”有人问。
  “那肯定啊,李老师说了,我们是股东,如果大部分股东都要求分红的话,服装厂是必须分红的。”年轻人说。
  “小伙子,你多大了?”有人朝里水沟的年轻人问。
  “我啊,我今年19。”年轻人说。
  “小伙子你结婚了吗?”有一个大妈朝年轻人问。
  “这,这个……还没有。”被问到婚事,小伙子多少就有些脸红了。
  “小伙子,我看你这个人挺好的,要不阿姨给你介绍一个城里姑娘?”大妈朝年轻人说。
  “这,这个,不用了,不用了。”年轻人连忙摆手。
  “这么大的人了,男婚女嫁都是正常的,我给你说,我们城里的姑娘个个都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的……”
  “张勇,走了。”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听到这个声音,年轻人连忙朝所有人说道:“我们要走了。”说完转身就朝卡车跑去。
  见到年轻人逃也似的跑开,刚刚要给他介绍对象的大妈顿时遗憾的叹了一口气。
  不多久,在很多人的目光注视下,几辆卡车离开了。
  卡车这天下午离开,当几辆卡车回到小安乡里水沟村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回来了!回来了!”
  “大家快来搬东西了,所有人都出来搬东西了。”
  几辆卡车回到村里时,顿时就惊动了村里所有人。
  不多久,村部的晒谷场上,几辆卡车就被无数村民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先把东西卸下来,然后我点到名字的人,就上来领东西,所有东西都买回来了,大家不要着急,每个人都有的。”
  里水沟村村长李宝权朝所有人喊话。
  在村长李宝权的组织下,很快,村民们井然有序的开始卸车,然后被念到名字的人领取自家的东西。
  两个多小时后,车上的所有东西才被发完。
  “保国,帮我家调一下电视。”
  “宝国在家吗?能不能帮忙调一下电视?”
  这天,李可灼三叔李宝国成了大忙人。
  因为之前李可灼买回来的电视都是他管理,加上李可灼教了他一些调整电视和天线的办法,所以全村除了李可灼之外,就他最熟悉怎么填电视信号。
  当然,全村这次买了好几十台电视,全都让三叔李宝国调也不现实,所以李宝国找了一群人跟着他学。
  只要大家都会了,他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里水沟村村民去省城买回来很多电器的事情,随着人们口口相传,很快就被全乡的人知道了。
  顿时,无数人纷纷跑到里水沟村来看稀奇。
  这些人来到里水沟村,最先看到的,就是很多人在路上学自行车的身影。
  这次里水沟村买了五十多辆自行车,所以很多人都在晒谷场上学车,场面非常热闹。
  除了自行车之外,就是很多人家都树起了高高的天线。
  这些,自然就是买了电视机的家庭弄的。
  在电视机还没有买回来之前,这些家庭的男人就准备好了假设天线的木头。
  只等电视机一到,不到两天时间,说走天线就全部假设了起来。
  对于前来看热闹的其他村村民,里水沟村村民都是热情的招待。
  有些更是一一向外村人介绍自己买的东西是什么,怎么怎么好用等等,当然这其中不乏炫耀。
  里水沟村买了这么多电器,这也让很多外村人羡慕不已。
  “王厂长,厂里能不能帮我们弄一些票?我们也想买电视机买自行车买手表。”
  这天,很多人找到了服装厂的厂长王昌平。
  “这一个两个我还能想办法搞到一些票,但是这么多人,我上哪儿给你们搞票去啊?”王昌平无奈说道:“再说了,里水沟的人买电视机,那是李老师帮他们弄到的票,我可没有李老师那么大的能耐。”
  ------------
  第270章 好东西
  ps:错别字明天改。
  “不对,厂长,咱们厂这今年给国家赚了那么多外汇,怕是有几百万美元了吧,我们就要一些票买点电视机啥的都不行吗?”
  “再说了,你给我们分那么多钱,但是没有票我们那钱买啥啊?”
  “对啊,我家这次分了六百多块钱,但是这些钱有啥用啊,买不到电视机,也买不到自行车。”其他人也附和。
  “厂长,你向上面反应一下,帮忙弄一些票吧,咱们给国家创汇那么多,难道买台电视机都不允许吗?”
  听到大家的花,王昌平想了想后说道:“那行吧,我把这件事和上面反应一下,看看能不能帮大家弄一些票来。”
  第二天,王昌平就坐车前往了成里。
  “爸,事情就是这样的……”王昌平想到了自己正在当副县长的老爸王友明。
  “这件事我帮你和书记说一下,以服装厂今年创汇的量,应该是能够申请一些票的。”
  第二天,王友明就找到了县府书记。
  王友明以为很容易,结果却并不乐观。
  县府书记知道小安乡服装厂的情况后,只能向上面申请。
  主要是服装厂的股东太多了,有六百多户。
  如果只给其中一部分人弄票,肯定是不行的,要么就给所有人都弄到票,要么就谁也别答应,不然肯定闹得没完没了。
  市里得知小安乡服装厂的事情后,也没有擅自做决定,而是把情况反应到了省里。
  省里得知小安乡服装厂给乡民发了五十万元分红,并且现在申请各种工业券的时候,也都非常吃惊。
  “这小安乡服装厂这样做明显不合理,给村民分的钱也太多了,咱们国家一线城市工人的工资都才四五十块钱。
  这个小安乡公社服装厂一次性就给社员家庭分红了一线城市一个熟练工人一年的工资,这太不合理了。”会议上,一个中年男人朝所有人说。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有人朝中年男人问。
  “我觉得应该把这俩服装厂收为国企……”
  听到这话,一个老者打断了他的话:“不妥,服装厂是人家小安乡公社全体社员共同出钱创办的一家公社企业,我们要是一句话就把人家的东西没收了,这和土匪有啥区别?”
  “我们可以给那些社员一些适当的补偿。”中年男人说。
  “不妥,咱们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改革开放,并且支持地方乡镇企业发展。
  我们不能因为人家乡镇企业赚钱多,就眼红想要收归国有,如果咱们真按你说的那样做,那么到时候必定会引起极坏的结果,上面也必定会追责……”
  “那不如我们把这件事汇报上去吧,看看上面是什么态度,我们按照上面的意思办就行了。”一个老者朝所有人说。
  “我赞同老许的意见。”
  “我也赞同。”
  在省里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后,小安乡公社服装厂的事情,很快就被汇报了上去。
  在这个年代,像小安乡公社服装厂这样一次性给所有村民分红好几百上千的,几乎是绝无仅有。
  普通村民,一次分红竟然比一线城市熟练工人一年的工资还要多,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去年,三万人才因为投机倒把被判了刑,虽然小安乡公社服装厂属于乡镇企业,但是这个乡镇企业一下子给这么多村民分红这么多,总让人有点投机倒把的感觉。
  而且有些投机倒把被判刑的人,一年也赚不到一千块钱。
  就在省里把小安乡服装厂分红的事情汇报上去后,很快,上面就做出了指示——同意小安乡乡民购买工业品的需求。
  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小安乡服装厂是合法的,上面认同了小安乡服装厂的分红。
  就在上面下达指示后的第二天,央视的采访车就再次朝湘省赶了过来。
  在上面的指示下达后,几天后,小安乡公社服装厂迎来了县府书记的视察。
  “欢迎钱书记前来视察。”王昌平热情的和一个中年男人握手。
  这个中年男人,正是去年才上任的县府书记钱正升。
  王昌平的父亲是王友明,王友明现在就算是跟着钱正升混,所以李昌平在钱正升看来算是自己人。
  “昌平同志,你带我到厂里转转吧。”钱正升笑着朝李昌平说。
  “好勒。”李昌平答应一声,就带着钱正升朝厂里走去。
  “钱书记,这边,还有那边,都是咱们厂的厂区。”李昌平一边走一边给钱正升介绍。
  “咱们服装厂厂有多少工人?”钱正升问。
  “我们厂目前有两千三百多名工人,这些工人有一些以前县里服装厂的,一些是从周边乡镇招收的,更多的还是从其他地方快要经营不下去的服装厂挖来的师傅。”李昌平解释说。
  “嗯,和我了解的差不多。”钱正升点点头。
  这两年,随着李丽娟在海外越发走红,李可灼设计的服装也是越来越受到国外很多有钱人的追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