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183节
听到李可灼的话,央视记者还有工作人员们都是唏嘘不已。
“李老师,你回到农村后,就一直在专心搞教育吗?”央视记者朝李可灼问。
“是的,回到农村后,我觉得对不起母亲,还有一直支持我的乡亲们,是我让他们失望了,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在家乡帮助我的乡亲们。”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搞教育,教育是最容易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渠道,只要我培养的人才多,家乡自然而然就能变的更好,我算啥报答乡亲们对我的支持。”
“所以后来我就和我妈说,我说我要教书,最后我妈就找到了我们学校的朱校长,让我在公社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听到李可灼的话,央视记者问:“我记得你们小安乡公社当时只有小学吧,你后来是怎么教出那么多大学生的呢?”
听到记者的话,李可灼笑着说道:“这个其实挺简单的,因为我妹妹当时是在读高二,而且马上就要高考了。
我觉得,就凭我妹妹的那点知识基础,根本不可能考的上大学,所以我就在高考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天天给她补课。”
“最后高考的时候,她考上了重点大学,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竟然对教育这么有天赋,所以从那之后,我又找了一些学生跟在我身边学习。”
听到李可灼的回答,央视记者又问:“听说你在教书期间自己遍了一套教材,是这样吗?”
“是的,我觉得人教版的教材有些地方不够通俗易懂,所以就结合教材自己编了一套更加详细的。”李可灼回答说。
“李老师你真是厉害,我听说你编写的教材马上就要被新华书店出版了,是这样吗?”央视记者问。
“是的,我编写的教材会在下个月在新华书店上架销售。”李可灼点点头。
“李老师,听说你在教书的第二年,就自己出钱买了一套水力发电机组,并且花了好几万元。
根据我们对你写作期间的查询,我们发现您当时似乎没有几万块钱的稿费。
而且除了买水力发电机组,你还买了价值好几万的个人计算机,以及岛国最新款的喷墨打印机,你能解释一下你的资金来源吗?”央视记者朝李可灼问。
听到央视记者的问话,李可灼想了想说道:“其实我除了写之外,还创作了很多歌曲。
李丽娟大家应该都认识吧!她的大部分歌曲都是我给她写的,我和她是合作关系,当时买水力发电机还有个人计算机都是和李丽娟合作赚的钱。”
最后李可灼说道:“而且赚的这些钱我都有缴税,所以我的资金来源是完全合法的。”
听到李可灼的回答,央视记者惊呆了。
她惊讶问道:“你竟然就是给李丽娟创作歌曲的人!这……”
这个事情简直太惊人了。
随着李丽娟成为国际巨星以及世界流行天后以后,关于给她创作歌曲的子灼先生,也是成为了无数人关注的焦点。
只是李丽娟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从来没有和别人透露给她写歌的人是谁。
在所有人看来,如果没有给李丽娟创作歌曲的子灼先生,就不可能有李丽娟如今的成功。
如果把子灼先生创作的歌曲拿给另外一个人唱,那么另外一个人也同样有机会成为国际巨星,由此可见子灼先生的重要性。
现在李可灼竟然爆出自己就是给李丽娟创作歌曲的子灼先生,,这怎么能够不让央视记者吃惊呢。
“李老师,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你真是给李丽娟创作歌曲的人吗?”央视记者朝李可灼问。
“这我有什么好骗你的呢?你问一下李丽娟就知道了,这要是假的,很容易就被戳破的,而且我在人民文学写过一本《多难兴邦》的,用的笔名也是子灼,这些都是各种查询到的。”李可灼解释说。
“这,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
就在这时候,一旁一直看着记者采访李可灼的朱校长说话了。
她朝央视记者说道:“记者同志,这件事我知道,在李老师还没有和李丽娟合作的时候,他就在学校创作了一首歌曲,而且很受学生们的喜爱。”
“哦?什么歌曲?”记者好奇问。
“就是一首儿歌,我当时是教小学生的,所以就创作了一首儿歌给他们唱。”李可灼解释说。
“儿歌?李老师你能现场唱一段让我们听听吗?”央视记者提出要求。
“这,可以啊。”李可灼点点头。
“李老师,要不我帮你去拿吉他过来?”一旁的朱校长问。
“李老师还会弹吉他?”央视记者惊讶。
“不仅会弹吉他,李老师还会很多乐器,比如钢琴,二胡,笛子,口琴,埙等等。”朱校长朝记者说。
“你们等一下,我去帮李老师拿吉他。”
很快,朱校长就帮李可灼从音乐室拿来了吉他。
音乐室,是李可灼自己掏钱买乐器办的一个教室,主要是培养肖龙还有一些有乐器天赋的学生。
为此,李可灼还让省里安排了几个专业的音乐老师过来。
“李老师,你给我们来一段你写的那首儿歌吧!”央视记者朝李可灼说。
------------
第251章 我要去见她
“两只老虎爱跳舞,小兔子乖乖拔萝卜……我和小鸭子学走路,童年是最美的礼物……”
在所有人面前,李可灼一边弹吉他一边唱歌。
与此同时,央视工作人员也是操作着摄影机,把李可灼边弹边唱的样子录了进去。
李可灼边弹边唱,他的表情,就像是他的面前有一群孩子听他唱歌一样。
一首歌唱完,李可灼放下吉他朝央视记者点点头。
啪啪啪!
央视记者给李可灼鼓掌。
“李老师,没想到你竟然还有音乐方面的才华,真是厉害。”说完还朝李可灼竖起了大拇指。
听到央视记者的话,一旁的朱校长连忙说道:“李老师厉害的地方多着呢,李老师不仅在音乐方面很厉害,他在培养运动员方面也非常厉害。
今年9月,在魔都举办的第五届全运会上,李老师培养的4个学生拿到了6枚比赛金牌,而且这几个学生明年还会代表国家去征战洛杉矶奥运会呢……”
“李老师还有几个学生在全运会拿到了金牌?”央视记者诧异问。
“是的,这件事魔都电视台有报道,不过只是报道了孙秀兰一个人,另外几个学生并没有报道。”朱校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
“这……这是真的吗?”央视记者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记者同志,我可以把那几个学生叫过来,你可以亲自问一下他们。”朱校长朝记者说。
“那,也行。”央视记者点点头!
“那你们等我一会,我这就去叫人。”朱校长风风火火的跑了。
“先等一会吧。”央视记者示意工作人员先关掉摄像机,以免浪费。
十几分钟后,朱校长带着孙秀兰还有罗森,龙娟,周媛几人来到了会议室。
几人的到来,立马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所有人第一时间就把目光看向了这几个孩子胸前的一样东西,那是全运会金牌。
其中孙秀兰最引人注目,她脖子上挂着三块金牌。
“叔叔阿姨你们好!”孙秀兰几人朝记者还有工作人员打招呼。
“你们好。”央视记者也朝孙秀兰几人打招呼。
然后他朝孙秀兰说道:“孙秀兰,我认识你,你是女子一百米两百米以及四百米的短跑冠军,还打破了三项亚洲记录。只是我没想到你竟然还是李老师的学生,这着实让我很惊讶。”
“这……”孙秀兰不知道怎么说好。
“孙秀兰同志,你跟着李老师训练多久了?”记者朝孙秀兰问。
“训练两年多了吧。”孙秀兰乖巧回答。
“才训练两年多就能打破亚洲记录,你真厉害。”央视记者朝孙秀兰夸了一句。
然后他的目光又看向另外几个人。
“李老师,你能够给我介绍一下你的这几个学生吗?”央视记者朝罗森李可灼说。
“这个当然没问题。”李可灼点点头,然后介绍说道:“这个学生叫罗森,是今年全运会的五千米长跑冠军。”
“这个学生叫周媛,是女子20公里竞走的全运会冠军。”
“最后这个学生叫龙娟,是第五届全运会女子马拉松冠军。”
“所以他们明年都会代表国家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吗?”记者朝李可灼问。
“是的。”李可灼点点头。
“李老师,你是真厉害,不仅教出你三届高考状元以及那么多大学生,又是个大作家,还是李丽娟的专用歌曲创作人,现在你竟然还教出了几个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的学生。你的优秀让我实在是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都……”央视记者朝李可灼夸奖说。
“这,我并没有那么厉害,其实都是学生们自己的天赋好。”李可灼实话实说。
就在这时,一旁的朱校长又插话说道:“记者同志,李老师除了你说的这些,他对我们本地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呢。”
听到朱校长的话,央视记者好奇问:“李老师还对本地做出了很大贡献?不知道是什么贡献?”
“是这样的,记者同志,你来我们小安乡公社,是不是觉得我们小安乡公社很富裕?”
“是这样的,我在你们这边看到了很多家庭都就盖砖瓦房,还有很多新房正在盖,这和其他地方比确实非常富裕。”央视记者点头。
他们一路过来,就发现小安乡公社是周边最富裕的地方。
“那就没错了。”
朱校长点点头,然后朝记者说道:“记者同志,其实在以前,我们小安乡公社是十里八乡最贫困的地方,我们这里都是大山,路也不好走。
但是自从前年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公社办了服装厂后,公社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变得富裕了起来……”
随后,朱校长绘声绘色的和央视记者讲述了一下公社办服装厂的经过,更是强调了李可灼在这里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比如李可灼给公社借了几十万办厂。
可以说没有李可灼拿钱,公社服装厂就办不起来,小安乡公社的人也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富裕。
“没想到李老师还能帮助家乡富裕,李老师,我对你很佩服,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记者的采访很顺利,下午央视的采访车就离开了小安乡公社。
“李老师,你回到农村后,就一直在专心搞教育吗?”央视记者朝李可灼问。
“是的,回到农村后,我觉得对不起母亲,还有一直支持我的乡亲们,是我让他们失望了,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在家乡帮助我的乡亲们。”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搞教育,教育是最容易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渠道,只要我培养的人才多,家乡自然而然就能变的更好,我算啥报答乡亲们对我的支持。”
“所以后来我就和我妈说,我说我要教书,最后我妈就找到了我们学校的朱校长,让我在公社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听到李可灼的话,央视记者问:“我记得你们小安乡公社当时只有小学吧,你后来是怎么教出那么多大学生的呢?”
听到记者的话,李可灼笑着说道:“这个其实挺简单的,因为我妹妹当时是在读高二,而且马上就要高考了。
我觉得,就凭我妹妹的那点知识基础,根本不可能考的上大学,所以我就在高考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天天给她补课。”
“最后高考的时候,她考上了重点大学,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竟然对教育这么有天赋,所以从那之后,我又找了一些学生跟在我身边学习。”
听到李可灼的回答,央视记者又问:“听说你在教书期间自己遍了一套教材,是这样吗?”
“是的,我觉得人教版的教材有些地方不够通俗易懂,所以就结合教材自己编了一套更加详细的。”李可灼回答说。
“李老师你真是厉害,我听说你编写的教材马上就要被新华书店出版了,是这样吗?”央视记者问。
“是的,我编写的教材会在下个月在新华书店上架销售。”李可灼点点头。
“李老师,听说你在教书的第二年,就自己出钱买了一套水力发电机组,并且花了好几万元。
根据我们对你写作期间的查询,我们发现您当时似乎没有几万块钱的稿费。
而且除了买水力发电机组,你还买了价值好几万的个人计算机,以及岛国最新款的喷墨打印机,你能解释一下你的资金来源吗?”央视记者朝李可灼问。
听到央视记者的问话,李可灼想了想说道:“其实我除了写之外,还创作了很多歌曲。
李丽娟大家应该都认识吧!她的大部分歌曲都是我给她写的,我和她是合作关系,当时买水力发电机还有个人计算机都是和李丽娟合作赚的钱。”
最后李可灼说道:“而且赚的这些钱我都有缴税,所以我的资金来源是完全合法的。”
听到李可灼的回答,央视记者惊呆了。
她惊讶问道:“你竟然就是给李丽娟创作歌曲的人!这……”
这个事情简直太惊人了。
随着李丽娟成为国际巨星以及世界流行天后以后,关于给她创作歌曲的子灼先生,也是成为了无数人关注的焦点。
只是李丽娟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从来没有和别人透露给她写歌的人是谁。
在所有人看来,如果没有给李丽娟创作歌曲的子灼先生,就不可能有李丽娟如今的成功。
如果把子灼先生创作的歌曲拿给另外一个人唱,那么另外一个人也同样有机会成为国际巨星,由此可见子灼先生的重要性。
现在李可灼竟然爆出自己就是给李丽娟创作歌曲的子灼先生,,这怎么能够不让央视记者吃惊呢。
“李老师,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你真是给李丽娟创作歌曲的人吗?”央视记者朝李可灼问。
“这我有什么好骗你的呢?你问一下李丽娟就知道了,这要是假的,很容易就被戳破的,而且我在人民文学写过一本《多难兴邦》的,用的笔名也是子灼,这些都是各种查询到的。”李可灼解释说。
“这,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
就在这时候,一旁一直看着记者采访李可灼的朱校长说话了。
她朝央视记者说道:“记者同志,这件事我知道,在李老师还没有和李丽娟合作的时候,他就在学校创作了一首歌曲,而且很受学生们的喜爱。”
“哦?什么歌曲?”记者好奇问。
“就是一首儿歌,我当时是教小学生的,所以就创作了一首儿歌给他们唱。”李可灼解释说。
“儿歌?李老师你能现场唱一段让我们听听吗?”央视记者提出要求。
“这,可以啊。”李可灼点点头。
“李老师,要不我帮你去拿吉他过来?”一旁的朱校长问。
“李老师还会弹吉他?”央视记者惊讶。
“不仅会弹吉他,李老师还会很多乐器,比如钢琴,二胡,笛子,口琴,埙等等。”朱校长朝记者说。
“你们等一下,我去帮李老师拿吉他。”
很快,朱校长就帮李可灼从音乐室拿来了吉他。
音乐室,是李可灼自己掏钱买乐器办的一个教室,主要是培养肖龙还有一些有乐器天赋的学生。
为此,李可灼还让省里安排了几个专业的音乐老师过来。
“李老师,你给我们来一段你写的那首儿歌吧!”央视记者朝李可灼说。
------------
第251章 我要去见她
“两只老虎爱跳舞,小兔子乖乖拔萝卜……我和小鸭子学走路,童年是最美的礼物……”
在所有人面前,李可灼一边弹吉他一边唱歌。
与此同时,央视工作人员也是操作着摄影机,把李可灼边弹边唱的样子录了进去。
李可灼边弹边唱,他的表情,就像是他的面前有一群孩子听他唱歌一样。
一首歌唱完,李可灼放下吉他朝央视记者点点头。
啪啪啪!
央视记者给李可灼鼓掌。
“李老师,没想到你竟然还有音乐方面的才华,真是厉害。”说完还朝李可灼竖起了大拇指。
听到央视记者的话,一旁的朱校长连忙说道:“李老师厉害的地方多着呢,李老师不仅在音乐方面很厉害,他在培养运动员方面也非常厉害。
今年9月,在魔都举办的第五届全运会上,李老师培养的4个学生拿到了6枚比赛金牌,而且这几个学生明年还会代表国家去征战洛杉矶奥运会呢……”
“李老师还有几个学生在全运会拿到了金牌?”央视记者诧异问。
“是的,这件事魔都电视台有报道,不过只是报道了孙秀兰一个人,另外几个学生并没有报道。”朱校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
“这……这是真的吗?”央视记者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记者同志,我可以把那几个学生叫过来,你可以亲自问一下他们。”朱校长朝记者说。
“那,也行。”央视记者点点头!
“那你们等我一会,我这就去叫人。”朱校长风风火火的跑了。
“先等一会吧。”央视记者示意工作人员先关掉摄像机,以免浪费。
十几分钟后,朱校长带着孙秀兰还有罗森,龙娟,周媛几人来到了会议室。
几人的到来,立马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所有人第一时间就把目光看向了这几个孩子胸前的一样东西,那是全运会金牌。
其中孙秀兰最引人注目,她脖子上挂着三块金牌。
“叔叔阿姨你们好!”孙秀兰几人朝记者还有工作人员打招呼。
“你们好。”央视记者也朝孙秀兰几人打招呼。
然后他朝孙秀兰说道:“孙秀兰,我认识你,你是女子一百米两百米以及四百米的短跑冠军,还打破了三项亚洲记录。只是我没想到你竟然还是李老师的学生,这着实让我很惊讶。”
“这……”孙秀兰不知道怎么说好。
“孙秀兰同志,你跟着李老师训练多久了?”记者朝孙秀兰问。
“训练两年多了吧。”孙秀兰乖巧回答。
“才训练两年多就能打破亚洲记录,你真厉害。”央视记者朝孙秀兰夸了一句。
然后他的目光又看向另外几个人。
“李老师,你能够给我介绍一下你的这几个学生吗?”央视记者朝罗森李可灼说。
“这个当然没问题。”李可灼点点头,然后介绍说道:“这个学生叫罗森,是今年全运会的五千米长跑冠军。”
“这个学生叫周媛,是女子20公里竞走的全运会冠军。”
“最后这个学生叫龙娟,是第五届全运会女子马拉松冠军。”
“所以他们明年都会代表国家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吗?”记者朝李可灼问。
“是的。”李可灼点点头。
“李老师,你是真厉害,不仅教出你三届高考状元以及那么多大学生,又是个大作家,还是李丽娟的专用歌曲创作人,现在你竟然还教出了几个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的学生。你的优秀让我实在是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都……”央视记者朝李可灼夸奖说。
“这,我并没有那么厉害,其实都是学生们自己的天赋好。”李可灼实话实说。
就在这时,一旁的朱校长又插话说道:“记者同志,李老师除了你说的这些,他对我们本地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呢。”
听到朱校长的话,央视记者好奇问:“李老师还对本地做出了很大贡献?不知道是什么贡献?”
“是这样的,记者同志,你来我们小安乡公社,是不是觉得我们小安乡公社很富裕?”
“是这样的,我在你们这边看到了很多家庭都就盖砖瓦房,还有很多新房正在盖,这和其他地方比确实非常富裕。”央视记者点头。
他们一路过来,就发现小安乡公社是周边最富裕的地方。
“那就没错了。”
朱校长点点头,然后朝记者说道:“记者同志,其实在以前,我们小安乡公社是十里八乡最贫困的地方,我们这里都是大山,路也不好走。
但是自从前年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公社办了服装厂后,公社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变得富裕了起来……”
随后,朱校长绘声绘色的和央视记者讲述了一下公社办服装厂的经过,更是强调了李可灼在这里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比如李可灼给公社借了几十万办厂。
可以说没有李可灼拿钱,公社服装厂就办不起来,小安乡公社的人也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富裕。
“没想到李老师还能帮助家乡富裕,李老师,我对你很佩服,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记者的采访很顺利,下午央视的采访车就离开了小安乡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