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圣医 第39节
“不了,遇到这样的人,我也想见见。”江大师摇头道。
朱正泰点了点头,问道:“那您还有别的要求吗?”
“暗中寻找就可以了,一定记着不要让他察觉。”江大师道。
“我记下了。”朱正泰点头道。
“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你必须尽快找到他,我也就不留你了,赶紧回去吧。”江大师淡淡道。
听到江大师的话,朱正泰赶紧站起身,道:
“好的,这次冒犯了江大师,多谢江大师谅解,那我就先告辞了。”
“嗯,梅子,帮我送送朱总。”江大师道。
“不用,江大师,不用麻烦梅子小姐。”朱正泰道。
“不麻烦,朱总,请。”梅子却并没有听他的话,而是微笑道。
见梅子坚持,朱正泰也没再多说什么,朝江大师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走到大门口的时候,朱正泰转过身道:“梅子小姐,请留步,告辞了。”
梅子微笑点头,目送着朱正泰上车离开。
上车后,等车开出一段,朱正泰忽然问道:“阿荣,刚刚的事情你怎么看?”
“朱先生,我觉得江大师说话有些言不由衷。”陈荣声音沉稳道。
“哦,怎么说?”朱正泰坐直了身体道。
“我感觉您是当局者迷,而我以旁观者的角度,刚刚一直在想江大师的话,觉得他或许还有别的用意,而且肯定跟那个帮文彬算命的青年有关。”陈荣虽然说着话,但开车依然很平稳。
听到陈荣的话,朱正泰沉思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才道:“这么说来,这次文彬的事情还可能跟他有关?”
“这只是我的一点猜测,至于具体是什么样,我也不太清楚。”陈荣摇了摇头道。
而此时,梅子回到客厅,在江大师面前站定。
“你觉得他会相信我的话吗?”江大师看向梅子道。
“回先生的话,梅子觉得那个朱总可能会相信,但他的那个保镖似乎看出了点什么,因为在您说话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目光在闪烁。”梅子恭敬道。
江大师微微一笑,道:“看出来就看出来吧,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刚刚震慑了他一下,谅他也不敢再来生事,只要找到人,这一切都不值一提了。”
说完后,江大师道:“你现在联系罗逢春,让他也寻找那个青年,注意不要让他惊动那人。”
“是,先生。”梅子微微鞠躬,随后退了出去。
第81章 这人怎么这么像我哥?
坐在中医科走廊的椅子上,刘连再次跟朱越他们讲起了上午的案例。
刘连来自于传承森严的奇门世家,自然不会大方到将所有毫不保留的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说出,所以,上午刘连在诊断室并没有解释的太详细。
而现在就他们几个人,无论是高浩还是朱越,都对他帮助极多,在课堂上为了他还跟翁方亮起了冲突,现在翁方亮连两人一起算上了,刘连心怀愧疚,自然不可能对他们藏私。
至于汪诚忠,刘连上午只是随口一说,他如果有心,刘连倒不介意给他讲一些,但如果他如果没当一回事,刘连也不会跟他多说。而中午汪诚忠抢着付钱,让刘连感觉这人还算不错。
倒不是说刘连不舍得一顿饭,而是有他自己的坚持,无论何时,他与人结识、相交,首看品性,品性恶劣之人,他一概嗤之以鼻。
刘连道:“失眠不寐的原因有很多,病机也比较复杂,精神、气血、脏腑功能的不调都可能导致,所以在查诊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确保没有一点遗漏的地方。”
看到朱越几人点头,刘连继续道:“上午李阿姨的病情,通过仔细查诊,以及询问,可以知道她是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而外在的表露就是舌质稍淡,舌苔白腻,脉象也细弱,在辩证上,就可以确定是心阴亏损、气血亏耗,以致神不守舍,胆虚不眠。”
听到刘连的话,朱越点了点头道:“听你这么一说,再对照以前学的,我也就清楚多了。”
“是啊,谁能有咱们这么好的待遇,还能吃小灶,嘿嘿。”高浩笑道。
而汪诚忠点了点头,问道:“连哥,你开的那个方子,有什么讲究吗?”
刘连笑了笑,道:“方子其实也是规规矩矩开的,只要辩证清晰,开方就不会太难,就算有个别出入,影响也不会太大。”
刘连顿了顿,道:“我以丹参、朱寸冬、酸枣仁、远志和炙甘草来养心顺脉,茯神和生龙齿来安神,再加以温胆汤加减,有利于除烦入寐,这样一来,内外相协调,才能标本兼治。”
听完后,朱越三人都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高浩忽然一拍大腿,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朱越也点了点头,道:“确实没有太过特别的地方,就是规规矩矩的对症下药,但就是这样,才能恰到好处。”
“嗯,其实这就跟救火一样,只有找到火源,才能尽快将大火扑灭,如果找不到,那就是东泼一点水,西盖一层土,对整个全局没有太大的改善。”刘连想到昨天的大火,有感而发道。
朱越几人都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汪诚忠忽然道:
“对了,说到大火,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在金晨大厦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死了三个人,我今天早上看了那新闻,惨,太惨了,还都是孩子……”
“我昨儿夜晚就看到了,听说要不是中间有个青年上去救出来三个孩子,再晚一会儿,那三个孩子也要窒息而死,实在太惊险了。”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朱越诧异道。
高浩翻了翻白眼,道:“你那个时候跟嫂子还不知道在哪儿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哪有功夫关注这个。”
朱越瞪了高浩一眼,道:“就你话多!”
刘连却一怔,他昨天虽然身在现场,但却并不知道里面还有三个孩子,想到三条活生生的生命就在自己身旁消失,他心里叹了口气,神色也有些黯然起来。
而此时,在信义市西沙区一处老式职工家属区里,一栋陈旧的家属楼一楼的一户客厅里,一家三口人正在吃午饭,饭菜很简单,三个人都没说话,客厅里只有电视里传来的声音。
“昨天夜晚将近八点,本市金晨大厦十二楼突发火灾,火灾造成三名儿童死亡,以及多名儿童、成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请看现场报道。”新闻播音员语气冷静的道。
随即画面切换到了火灾现场,画面里到处一片漆黑,一片烧过的痕迹。
“观众朋友们,我现在在火灾现场,这里就是发生火灾的十二楼,当时孩子们已经来了不少,都在等待上课,突然火灾发生,老师带着孩子们朝外逃生,但还有几个孩子受到惊吓,留在了里面,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有一名青年,不顾大火,毅然冲进火灾现场,从里面救出了三名儿童,连他自己也受了伤。”
“不仅如此,据当时在楼下围观的群众介绍,在楼下发生拥挤踩踏的时候,也是这名青年奋不顾身的救人,并帮被踩伤的群众治疗,这样的青年,当之无愧是我们信义市的楷模!”
听到新闻里的声音,吃饭的三人都停了下来,关注的看着电视画面。
而电视屏幕里,在女记者说完后,画面再次被切换了场景,是在一个救护车旁边,依然是她,握着话筒道:
“在我身后的,就是这次从火灾中救出三名儿童的青年。”
随着她说完,镜头对准了救护车上躺着的青年,正是刘连。
“咦,爸、妈,你……你们快看,这……这个人怎么这么像我哥?”正在吃饭的女孩突然叫道。
听到女孩的声音,坐在旁边的中年女人也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随即脸色一变:“是三儿,是他,他怎么跑那儿去了!”
因为火势太大,刘连当时脸上也被蹭了不少黑色,要不是非常熟悉他的人,还真没法认出来,但作为他的母亲,陶慧芝怎么可能认不出自己的儿子?
陶慧芝的话也让中年男人皱起了眉头:“这小子,不好好上学,跑那里去干什么!嫌命长了!”这就是刘连的继父——杨红军。
“爸,哥他这是做好事,您怎么能这么说!”女孩不满的道,而她就是刘连同母异父的妹妹——杨晓宁。
“哼,做好事,做好事,把命丢了就好了!我养他这么大不是让他去送死的!”杨红军将桌上杯里的酒一口喝尽,筷子一摔,冷着脸走了。
看着杨红军怒气冲冲的样子,杨晓宁和陶慧芝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陶慧芝低声道:“小宁,你晚上放学后去学校看看你哥,我有点不放心。”
“嗯,我知道了,妈。”杨晓宁道,随即不满的道:“哥也真是的,这么长时间都不回来,还真把这个家忘了啊!”
“好了,你别说了,赶紧吃饭,吃了饭去上学。”陶慧芝往杨晓宁碗里夹了些菜,叹了口气道。
第82章 年轻人要踏实一点!
下午刘连他们在另外一个诊断室观摩,只不过,不知道是这两个医生没有让学生上手的习惯,还是别的原因,从始至终都让刘连几人成了看客,只有观,却并没有摩,而摩就是上手。
刘连几人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早就极为郁闷,高浩更是脸拉下来了,只有汪诚忠依然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好奇的一直在那儿看。
“下一位。”其中一个年轻一些的医生道。
说他年轻,只是相较于另外一个医生,但他的年纪却跟蔡胜差不多大了,三十多岁,他叫周继成,而另外一个医生是女性,叫邱文华,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
周继成话音刚落,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小女孩眼睛半睁着,看起来有些木讷无神,而且身形极为瘦弱。
除了这两人,还有一个中年女医生跟他们一起过来的。
“邱医生,这个孩子半身不遂,还持续发烧,在我们儿科这么久也不见好转,我们主任说让他来你们这儿看看。”中年女医生道。
“哦,好的,张医生,你们先坐。”邱文华道,随后看这个张医生,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你先跟我说说。”
张医生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病历袋放到桌上,抽出一沓检查、化验单道:
“这个孩子发病已经有五个月了,基本上每天都是下午发热,体温在39到40度之间,而且右边的胳膊僵硬,左眼也已经开始外斜视了。”
张医生取出一张胸片,指着上面道:“最开始检查,胸片显示的是右侧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所以我们就安排她住院,用链霉素、雷米封之类的药进行治疗。两个月后,小姑娘的体温开始慢慢恢复正常,我们又给她拍了一次胸片,就是这个,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看着张医生手中的两张胸片,邱文华点了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不过既然又送来中医科,肯定病情又有了新的变化,邱文华问道:“然后呢?”
张医生叹了口气,道:“本来我们也以为快好了,谁知道上个月再次发起了高烧,体温直接升到了40度以上,不仅如此,还嗜睡、喷射性呕吐、神志不清,偶尔还一阵阵的抽搐。”
“我们立即进行检查,发现她瞳孔等大等圆,对光的反射也很迟钝,还出现了项强和克尼格征阳性,右侧也出现巴彬斯基征阳性。抽血化验,她的白细胞数也偏高,淋巴反应迟缓,腰穿脑脊液压力升高,化验脑脊液细胞数也偏高,糖五管试验也呈弱阳性,通过这些,我们主任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听着张医生的叙述,刘连脑袋里一片浆糊,因为这一堆西医的术语听得他头都大了,一个都听不懂,就算是诊断结果的结核性脑膜炎也让他听得云里雾里。
既然听不懂,刘连也不再费神的听她讲述,而是走过去,用自己的方法上下打量。
张医生和邱文华看了刘连一眼,都没有理会他,张医生继续道:
“经过我们的抢救,小姑娘神志苏醒了,体温也比之前下降了不少,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什么问题?”邱文华道。
张医生指了指小姑娘的右手和右腿,道:“我们发现,她的右肢瘫软无力,右腿也抬不起来,走路需要人搀扶,右上肢上举也受限。”
张医生抓住小姑娘的右手,道:“邱医生,你看,就像这样,她的右手一直握着,根本伸不开,而且左眼依然向外斜视,精神迟钝,言语也不清。不仅是这些,她夜里睡觉也一直不能安定,还经常盗汗,虽然我们继续用抗痨药物和脉通液来治疗,但每天下午的体温依然持续在37到38度,到现在已经有40多天了。”
听到张医生的话,邱文华和坐在她对面的周继成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头,这病的确有些棘手,不过既然送到他们中医科,他们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算不能治好,也至少得做点什么,要不然其他科室肯定会说中医科无能。
“我先诊断一下再说吧。”
邱文华摸了摸小姑娘的右手和右腿,拉起来掂了掂,随后凑过脸,微笑道:“小姑娘,把嘴张开,让我看看你的舌头好不好?”
小姑娘微微朝后缩了缩,似乎有些畏惧。
就在这时,一直没吭声的小姑娘的父亲道:“医生,还是我来吧。”
说着,他低下头,柔声道:“丫头,乖,把舌头伸出来吧?”
朱正泰点了点头,问道:“那您还有别的要求吗?”
“暗中寻找就可以了,一定记着不要让他察觉。”江大师道。
“我记下了。”朱正泰点头道。
“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你必须尽快找到他,我也就不留你了,赶紧回去吧。”江大师淡淡道。
听到江大师的话,朱正泰赶紧站起身,道:
“好的,这次冒犯了江大师,多谢江大师谅解,那我就先告辞了。”
“嗯,梅子,帮我送送朱总。”江大师道。
“不用,江大师,不用麻烦梅子小姐。”朱正泰道。
“不麻烦,朱总,请。”梅子却并没有听他的话,而是微笑道。
见梅子坚持,朱正泰也没再多说什么,朝江大师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走到大门口的时候,朱正泰转过身道:“梅子小姐,请留步,告辞了。”
梅子微笑点头,目送着朱正泰上车离开。
上车后,等车开出一段,朱正泰忽然问道:“阿荣,刚刚的事情你怎么看?”
“朱先生,我觉得江大师说话有些言不由衷。”陈荣声音沉稳道。
“哦,怎么说?”朱正泰坐直了身体道。
“我感觉您是当局者迷,而我以旁观者的角度,刚刚一直在想江大师的话,觉得他或许还有别的用意,而且肯定跟那个帮文彬算命的青年有关。”陈荣虽然说着话,但开车依然很平稳。
听到陈荣的话,朱正泰沉思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才道:“这么说来,这次文彬的事情还可能跟他有关?”
“这只是我的一点猜测,至于具体是什么样,我也不太清楚。”陈荣摇了摇头道。
而此时,梅子回到客厅,在江大师面前站定。
“你觉得他会相信我的话吗?”江大师看向梅子道。
“回先生的话,梅子觉得那个朱总可能会相信,但他的那个保镖似乎看出了点什么,因为在您说话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目光在闪烁。”梅子恭敬道。
江大师微微一笑,道:“看出来就看出来吧,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刚刚震慑了他一下,谅他也不敢再来生事,只要找到人,这一切都不值一提了。”
说完后,江大师道:“你现在联系罗逢春,让他也寻找那个青年,注意不要让他惊动那人。”
“是,先生。”梅子微微鞠躬,随后退了出去。
第81章 这人怎么这么像我哥?
坐在中医科走廊的椅子上,刘连再次跟朱越他们讲起了上午的案例。
刘连来自于传承森严的奇门世家,自然不会大方到将所有毫不保留的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说出,所以,上午刘连在诊断室并没有解释的太详细。
而现在就他们几个人,无论是高浩还是朱越,都对他帮助极多,在课堂上为了他还跟翁方亮起了冲突,现在翁方亮连两人一起算上了,刘连心怀愧疚,自然不可能对他们藏私。
至于汪诚忠,刘连上午只是随口一说,他如果有心,刘连倒不介意给他讲一些,但如果他如果没当一回事,刘连也不会跟他多说。而中午汪诚忠抢着付钱,让刘连感觉这人还算不错。
倒不是说刘连不舍得一顿饭,而是有他自己的坚持,无论何时,他与人结识、相交,首看品性,品性恶劣之人,他一概嗤之以鼻。
刘连道:“失眠不寐的原因有很多,病机也比较复杂,精神、气血、脏腑功能的不调都可能导致,所以在查诊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确保没有一点遗漏的地方。”
看到朱越几人点头,刘连继续道:“上午李阿姨的病情,通过仔细查诊,以及询问,可以知道她是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而外在的表露就是舌质稍淡,舌苔白腻,脉象也细弱,在辩证上,就可以确定是心阴亏损、气血亏耗,以致神不守舍,胆虚不眠。”
听到刘连的话,朱越点了点头道:“听你这么一说,再对照以前学的,我也就清楚多了。”
“是啊,谁能有咱们这么好的待遇,还能吃小灶,嘿嘿。”高浩笑道。
而汪诚忠点了点头,问道:“连哥,你开的那个方子,有什么讲究吗?”
刘连笑了笑,道:“方子其实也是规规矩矩开的,只要辩证清晰,开方就不会太难,就算有个别出入,影响也不会太大。”
刘连顿了顿,道:“我以丹参、朱寸冬、酸枣仁、远志和炙甘草来养心顺脉,茯神和生龙齿来安神,再加以温胆汤加减,有利于除烦入寐,这样一来,内外相协调,才能标本兼治。”
听完后,朱越三人都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高浩忽然一拍大腿,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朱越也点了点头,道:“确实没有太过特别的地方,就是规规矩矩的对症下药,但就是这样,才能恰到好处。”
“嗯,其实这就跟救火一样,只有找到火源,才能尽快将大火扑灭,如果找不到,那就是东泼一点水,西盖一层土,对整个全局没有太大的改善。”刘连想到昨天的大火,有感而发道。
朱越几人都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汪诚忠忽然道:
“对了,说到大火,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在金晨大厦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死了三个人,我今天早上看了那新闻,惨,太惨了,还都是孩子……”
“我昨儿夜晚就看到了,听说要不是中间有个青年上去救出来三个孩子,再晚一会儿,那三个孩子也要窒息而死,实在太惊险了。”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朱越诧异道。
高浩翻了翻白眼,道:“你那个时候跟嫂子还不知道在哪儿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哪有功夫关注这个。”
朱越瞪了高浩一眼,道:“就你话多!”
刘连却一怔,他昨天虽然身在现场,但却并不知道里面还有三个孩子,想到三条活生生的生命就在自己身旁消失,他心里叹了口气,神色也有些黯然起来。
而此时,在信义市西沙区一处老式职工家属区里,一栋陈旧的家属楼一楼的一户客厅里,一家三口人正在吃午饭,饭菜很简单,三个人都没说话,客厅里只有电视里传来的声音。
“昨天夜晚将近八点,本市金晨大厦十二楼突发火灾,火灾造成三名儿童死亡,以及多名儿童、成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请看现场报道。”新闻播音员语气冷静的道。
随即画面切换到了火灾现场,画面里到处一片漆黑,一片烧过的痕迹。
“观众朋友们,我现在在火灾现场,这里就是发生火灾的十二楼,当时孩子们已经来了不少,都在等待上课,突然火灾发生,老师带着孩子们朝外逃生,但还有几个孩子受到惊吓,留在了里面,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有一名青年,不顾大火,毅然冲进火灾现场,从里面救出了三名儿童,连他自己也受了伤。”
“不仅如此,据当时在楼下围观的群众介绍,在楼下发生拥挤踩踏的时候,也是这名青年奋不顾身的救人,并帮被踩伤的群众治疗,这样的青年,当之无愧是我们信义市的楷模!”
听到新闻里的声音,吃饭的三人都停了下来,关注的看着电视画面。
而电视屏幕里,在女记者说完后,画面再次被切换了场景,是在一个救护车旁边,依然是她,握着话筒道:
“在我身后的,就是这次从火灾中救出三名儿童的青年。”
随着她说完,镜头对准了救护车上躺着的青年,正是刘连。
“咦,爸、妈,你……你们快看,这……这个人怎么这么像我哥?”正在吃饭的女孩突然叫道。
听到女孩的声音,坐在旁边的中年女人也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随即脸色一变:“是三儿,是他,他怎么跑那儿去了!”
因为火势太大,刘连当时脸上也被蹭了不少黑色,要不是非常熟悉他的人,还真没法认出来,但作为他的母亲,陶慧芝怎么可能认不出自己的儿子?
陶慧芝的话也让中年男人皱起了眉头:“这小子,不好好上学,跑那里去干什么!嫌命长了!”这就是刘连的继父——杨红军。
“爸,哥他这是做好事,您怎么能这么说!”女孩不满的道,而她就是刘连同母异父的妹妹——杨晓宁。
“哼,做好事,做好事,把命丢了就好了!我养他这么大不是让他去送死的!”杨红军将桌上杯里的酒一口喝尽,筷子一摔,冷着脸走了。
看着杨红军怒气冲冲的样子,杨晓宁和陶慧芝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陶慧芝低声道:“小宁,你晚上放学后去学校看看你哥,我有点不放心。”
“嗯,我知道了,妈。”杨晓宁道,随即不满的道:“哥也真是的,这么长时间都不回来,还真把这个家忘了啊!”
“好了,你别说了,赶紧吃饭,吃了饭去上学。”陶慧芝往杨晓宁碗里夹了些菜,叹了口气道。
第82章 年轻人要踏实一点!
下午刘连他们在另外一个诊断室观摩,只不过,不知道是这两个医生没有让学生上手的习惯,还是别的原因,从始至终都让刘连几人成了看客,只有观,却并没有摩,而摩就是上手。
刘连几人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早就极为郁闷,高浩更是脸拉下来了,只有汪诚忠依然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好奇的一直在那儿看。
“下一位。”其中一个年轻一些的医生道。
说他年轻,只是相较于另外一个医生,但他的年纪却跟蔡胜差不多大了,三十多岁,他叫周继成,而另外一个医生是女性,叫邱文华,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
周继成话音刚落,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小女孩眼睛半睁着,看起来有些木讷无神,而且身形极为瘦弱。
除了这两人,还有一个中年女医生跟他们一起过来的。
“邱医生,这个孩子半身不遂,还持续发烧,在我们儿科这么久也不见好转,我们主任说让他来你们这儿看看。”中年女医生道。
“哦,好的,张医生,你们先坐。”邱文华道,随后看这个张医生,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你先跟我说说。”
张医生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病历袋放到桌上,抽出一沓检查、化验单道:
“这个孩子发病已经有五个月了,基本上每天都是下午发热,体温在39到40度之间,而且右边的胳膊僵硬,左眼也已经开始外斜视了。”
张医生取出一张胸片,指着上面道:“最开始检查,胸片显示的是右侧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所以我们就安排她住院,用链霉素、雷米封之类的药进行治疗。两个月后,小姑娘的体温开始慢慢恢复正常,我们又给她拍了一次胸片,就是这个,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看着张医生手中的两张胸片,邱文华点了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不过既然又送来中医科,肯定病情又有了新的变化,邱文华问道:“然后呢?”
张医生叹了口气,道:“本来我们也以为快好了,谁知道上个月再次发起了高烧,体温直接升到了40度以上,不仅如此,还嗜睡、喷射性呕吐、神志不清,偶尔还一阵阵的抽搐。”
“我们立即进行检查,发现她瞳孔等大等圆,对光的反射也很迟钝,还出现了项强和克尼格征阳性,右侧也出现巴彬斯基征阳性。抽血化验,她的白细胞数也偏高,淋巴反应迟缓,腰穿脑脊液压力升高,化验脑脊液细胞数也偏高,糖五管试验也呈弱阳性,通过这些,我们主任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听着张医生的叙述,刘连脑袋里一片浆糊,因为这一堆西医的术语听得他头都大了,一个都听不懂,就算是诊断结果的结核性脑膜炎也让他听得云里雾里。
既然听不懂,刘连也不再费神的听她讲述,而是走过去,用自己的方法上下打量。
张医生和邱文华看了刘连一眼,都没有理会他,张医生继续道:
“经过我们的抢救,小姑娘神志苏醒了,体温也比之前下降了不少,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什么问题?”邱文华道。
张医生指了指小姑娘的右手和右腿,道:“我们发现,她的右肢瘫软无力,右腿也抬不起来,走路需要人搀扶,右上肢上举也受限。”
张医生抓住小姑娘的右手,道:“邱医生,你看,就像这样,她的右手一直握着,根本伸不开,而且左眼依然向外斜视,精神迟钝,言语也不清。不仅是这些,她夜里睡觉也一直不能安定,还经常盗汗,虽然我们继续用抗痨药物和脉通液来治疗,但每天下午的体温依然持续在37到38度,到现在已经有40多天了。”
听到张医生的话,邱文华和坐在她对面的周继成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头,这病的确有些棘手,不过既然送到他们中医科,他们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算不能治好,也至少得做点什么,要不然其他科室肯定会说中医科无能。
“我先诊断一下再说吧。”
邱文华摸了摸小姑娘的右手和右腿,拉起来掂了掂,随后凑过脸,微笑道:“小姑娘,把嘴张开,让我看看你的舌头好不好?”
小姑娘微微朝后缩了缩,似乎有些畏惧。
就在这时,一直没吭声的小姑娘的父亲道:“医生,还是我来吧。”
说着,他低下头,柔声道:“丫头,乖,把舌头伸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