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271节
嘴巴开合无言,眼珠子乱窜难定。
中南医院近些年来,骨科发展迅猛,不说一部分特色屹立于世界之巅,可也真的弯道超车到了全国的前列,甚至成了标杆。
郑炯来找方子业,是因为方子业这个最大的标杆想要把这个标杆给扔掉!
郑炯不敢说方子业还能不能有新的突破,他的潜意识已经做了回答。
应该可以,而且是大概率可以。
可郑炯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方主任。”
郑炯的思维已经被压榨得有点阻滞,说话断续:“我们能不能委婉一点?”
“先顾好眼前,既要照顾到目前来我院就诊患者的需求,又考虑到新病种的治疗探索?”
方子业道:“郑主任,您说的是非常对的。”
“既要又要,肯定是我们医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每个医院的发展大计。”
“但既要又要,不能单独论于个人。而应该用在一个集体上。”
“是一群人去既要,另外一群人去又要。”
“如果让一个人既要又要,那思想从根本上就不纯粹了,就没有办法集中心力了。”
“就好像郑主任您,如果我既要求您具有医疗机构的具体行政管理,还需要具有某个专科技术的总体细节评定能力?”
“您往哪边去发展?”
“能不依托组建本院的专业评审团么?”
“您在为某个医生进行手术授权的时候,自己去看他到底够不够资格么?”
郑炯快速回道:“方主任,这两件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方子业则也快速回道:“郑主任,这两件事的性质可能不一样。”
“但是,如果要一个人同时会行政管理和专业能力评估,是有可能做得到的。”
“如果要一个人分心不同的病种还要去搞科研,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出科研成果!~”
“我们华国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这么多年。”
“有多少精彩艳绝的前辈,都倒在了中途?为什么您就觉得我方子业一定能行,且一定要行?”
“您不是为难我么?”
“我比他们聪明多少啊?”
“之前,我做那么多课题的时候,我都是一心一意的!您如今要我分心,我做不到!”
“我们骨科谴派委任我作为新病种治疗方案的研发工作,我也同意,也欣然接受,还是愿意做这件事。”
“也只能相对纯心地做这么一件事。”
“如果郑主任您实在是有异议的话,去找我们骨科的主任说吧,我们新院区的骨科,依旧隶属于本院区的骨科……”
“邓主任和宫主任两个人,让我既要又要的话,我就这么做。”
“如果没有让我既要又要的话,那我就做我自己的。”
“很简单的事情。”
郑炯带上了脾气:“那现在来我们新院区就诊的这么多患者怎么办?他们罹患疾病,腿脚不便,就是奔着方主任你来的,你就置之不理?”
“这么多病人!~”
“你方子业可以做得到心安理得的不理会?”
“就让他们求你不得,又来举报你?”
方子业说:“我很同情他们,其实也愿意帮他们。”
“但说句关上门才能说的话,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是贪心过剩者。”
“如果他们没有权或者没有钱,他们干不出来只找我方子业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家庭支持不了他们如此‘耽搁’等待!”
“郑主任,我们新院区,目前之所以这两类患者的数量更多,您考虑过根本原因么?”
“是其他病种的患者不够多吗?”
“并不是!~”
“是因为我们把创伤性功能障碍和创伤性毁损伤两个病种吃透了,而且做得好,所以才出现了病例集群效应。”
“不代表,就是这两个病种的患者更多。”
“其他且不论,就我们创伤外科,目前会面临截肢的病种,依旧不在少数!”
“他们来了没用!”
方子业说到这里,轻轻地敲了敲桌面,强调道:“郑主任,你懂吗?”
“来了也没用。”
“所以你看不到!”
其实,方子业也并不觉得,自己放弃之前的两种手术,就有多么高大上,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方子业从不愿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这其实也只是方子业的一己私欲,就是一定程度的,尽可能地多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这只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方子业自己想做!
方子业既然通透了自己这样的想法,就从不会标杆自己是道德标兵。
郑炯沉默了,吴夷临也沉默了。
他们认定了方子业的话,因为方子业说的是事实。
方子业才又道:“而郑主任你们,更加关心的都是肿瘤等特殊患者的死亡率数据,从来不会关心骨科的截肢率相关数据。”
“因为你们不是骨科的医生,所以你们不关注没关系,但我自己是骨科的医生,我得关注。”
“很多人都只是关心残疾人的数量。”
“如果只是想着如何提升他们的保障,而不去从根本上地想减少残疾人的数量,没有用的。”
“这时候,既要又要,是一部分人去想着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生活保障,另一部分人,想着让正常人尽量不变成残疾人。”
“第二条路,只有大环境,还有我们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纠正。”
“想要纠正、减少这个冰冷的数据,就要有人去开始做,至少是开始。”
“功能重建术和毁损伤保肢术,不是没有人做,有人在做,而且我已经看过很多台手术,我觉得他们做的都非常不错了。”
“……”
郑炯二人离开后,胡青元一边将肯德基的袋子提起,略不解地偏头:“师父,你不是说你要被pua么?”
“我怎么感觉,刚刚是郑主任他们被师父你pua了?”
胡青元仔细地回顾了一遍谈话内容,再次认可了自己所说是事实。
“pua嘛,无非就是站在某种角度对其他角度进行狂轰乱炸。”
“你师父也被p了啊,只是我们p的角度不同,没有输赢之分。”方子业背着手解释。
“我去找地方眯一会儿,你怎么安排?”
“师父,我打算去科室的医生休息室,下午一点四十分,我打你电话。”胡青元已经知道方子业的门诊坐诊习惯是提前开诊半小时。
“眯一会儿吧,养养神。”
“今天给你指出来的查体问题,你回去之后再好好补,不用现在就马上花时间去查漏补缺。”
“你不是记不住内容,而是没有形成固定的套路与系统。”
“查体术在教材书上,是分散的,不固定的。或是集群的,不是特异性的。”
“每一种病种除了有教材上的一套查体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习惯,这些东西,等师父有空了就整理给你。”方子业交代。
胡青元摇头道:“师父,那不用。”
“是我学习,不是你灌我,您只要在我每次查体的时候,提醒我哪些忘了,哪些没做,或者需要再做哪些就好了。”
“我自己整理套路。”
胡青元紧随方子业身侧,压低了声音:“毕竟师父您现在是阅诊视野早就超过了教材、指南。”
“我整理好之后,再发给我的师兄弟们。”
方子业脚步轻轻一顿,而后才继续往前走:“这样也好。”
方子业自思自己的积极性不比胡青元差,好学心、努力程度也不亚于胡青元。
但自己与胡青元比起来,在学习方法、学习思路上,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兰天罗、洛听竹都与胡青元不同,他们不是方子业的学生,所以方子业无法站在‘上位者’角度去观察他们的攀爬过程,自然不会那么细心地去注意他们爬楼的时候怎么抬脚、一步跨多少。
但方子业在胡青元身上看到了这些……
所谓学霸,就是其他人把你玩、躺平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所谓学神,就是其他人在你觉得十分晦涩的知识点上,看起来如同1+1=2这么简单。
如果一个学神,还有学霸的习性,那就是传奇。
至少也是学霸中的“小极品”……
新院区才新建,但主任办公室里也是有一个独立休息“小床”的。
不用去医生休息室与住院医师一起挤,不用怕被占了躺着休息的位置,这就是每个病区主任‘带头大哥’的固有特权之一。
方子业进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兰天罗在薅方子业的茶叶,他看到了方子业进来后,也只是给方子业再多泡了一杯。
而后快速解释一句:“师兄,我得去眯一会儿。”
“你伴着茶水休息?”方子业多问一嘴。
住院总很忙,忙着急诊,忙着会诊,忙着休息,忙着吃饭等一切。
兰天罗的声音从门外绕进:“去工作的时候来一口,避免精神不佳影响状态。”
个人有个人的习惯。
中南医院近些年来,骨科发展迅猛,不说一部分特色屹立于世界之巅,可也真的弯道超车到了全国的前列,甚至成了标杆。
郑炯来找方子业,是因为方子业这个最大的标杆想要把这个标杆给扔掉!
郑炯不敢说方子业还能不能有新的突破,他的潜意识已经做了回答。
应该可以,而且是大概率可以。
可郑炯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方主任。”
郑炯的思维已经被压榨得有点阻滞,说话断续:“我们能不能委婉一点?”
“先顾好眼前,既要照顾到目前来我院就诊患者的需求,又考虑到新病种的治疗探索?”
方子业道:“郑主任,您说的是非常对的。”
“既要又要,肯定是我们医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每个医院的发展大计。”
“但既要又要,不能单独论于个人。而应该用在一个集体上。”
“是一群人去既要,另外一群人去又要。”
“如果让一个人既要又要,那思想从根本上就不纯粹了,就没有办法集中心力了。”
“就好像郑主任您,如果我既要求您具有医疗机构的具体行政管理,还需要具有某个专科技术的总体细节评定能力?”
“您往哪边去发展?”
“能不依托组建本院的专业评审团么?”
“您在为某个医生进行手术授权的时候,自己去看他到底够不够资格么?”
郑炯快速回道:“方主任,这两件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方子业则也快速回道:“郑主任,这两件事的性质可能不一样。”
“但是,如果要一个人同时会行政管理和专业能力评估,是有可能做得到的。”
“如果要一个人分心不同的病种还要去搞科研,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出科研成果!~”
“我们华国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这么多年。”
“有多少精彩艳绝的前辈,都倒在了中途?为什么您就觉得我方子业一定能行,且一定要行?”
“您不是为难我么?”
“我比他们聪明多少啊?”
“之前,我做那么多课题的时候,我都是一心一意的!您如今要我分心,我做不到!”
“我们骨科谴派委任我作为新病种治疗方案的研发工作,我也同意,也欣然接受,还是愿意做这件事。”
“也只能相对纯心地做这么一件事。”
“如果郑主任您实在是有异议的话,去找我们骨科的主任说吧,我们新院区的骨科,依旧隶属于本院区的骨科……”
“邓主任和宫主任两个人,让我既要又要的话,我就这么做。”
“如果没有让我既要又要的话,那我就做我自己的。”
“很简单的事情。”
郑炯带上了脾气:“那现在来我们新院区就诊的这么多患者怎么办?他们罹患疾病,腿脚不便,就是奔着方主任你来的,你就置之不理?”
“这么多病人!~”
“你方子业可以做得到心安理得的不理会?”
“就让他们求你不得,又来举报你?”
方子业说:“我很同情他们,其实也愿意帮他们。”
“但说句关上门才能说的话,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是贪心过剩者。”
“如果他们没有权或者没有钱,他们干不出来只找我方子业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家庭支持不了他们如此‘耽搁’等待!”
“郑主任,我们新院区,目前之所以这两类患者的数量更多,您考虑过根本原因么?”
“是其他病种的患者不够多吗?”
“并不是!~”
“是因为我们把创伤性功能障碍和创伤性毁损伤两个病种吃透了,而且做得好,所以才出现了病例集群效应。”
“不代表,就是这两个病种的患者更多。”
“其他且不论,就我们创伤外科,目前会面临截肢的病种,依旧不在少数!”
“他们来了没用!”
方子业说到这里,轻轻地敲了敲桌面,强调道:“郑主任,你懂吗?”
“来了也没用。”
“所以你看不到!”
其实,方子业也并不觉得,自己放弃之前的两种手术,就有多么高大上,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方子业从不愿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这其实也只是方子业的一己私欲,就是一定程度的,尽可能地多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这只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方子业自己想做!
方子业既然通透了自己这样的想法,就从不会标杆自己是道德标兵。
郑炯沉默了,吴夷临也沉默了。
他们认定了方子业的话,因为方子业说的是事实。
方子业才又道:“而郑主任你们,更加关心的都是肿瘤等特殊患者的死亡率数据,从来不会关心骨科的截肢率相关数据。”
“因为你们不是骨科的医生,所以你们不关注没关系,但我自己是骨科的医生,我得关注。”
“很多人都只是关心残疾人的数量。”
“如果只是想着如何提升他们的保障,而不去从根本上地想减少残疾人的数量,没有用的。”
“这时候,既要又要,是一部分人去想着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生活保障,另一部分人,想着让正常人尽量不变成残疾人。”
“第二条路,只有大环境,还有我们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纠正。”
“想要纠正、减少这个冰冷的数据,就要有人去开始做,至少是开始。”
“功能重建术和毁损伤保肢术,不是没有人做,有人在做,而且我已经看过很多台手术,我觉得他们做的都非常不错了。”
“……”
郑炯二人离开后,胡青元一边将肯德基的袋子提起,略不解地偏头:“师父,你不是说你要被pua么?”
“我怎么感觉,刚刚是郑主任他们被师父你pua了?”
胡青元仔细地回顾了一遍谈话内容,再次认可了自己所说是事实。
“pua嘛,无非就是站在某种角度对其他角度进行狂轰乱炸。”
“你师父也被p了啊,只是我们p的角度不同,没有输赢之分。”方子业背着手解释。
“我去找地方眯一会儿,你怎么安排?”
“师父,我打算去科室的医生休息室,下午一点四十分,我打你电话。”胡青元已经知道方子业的门诊坐诊习惯是提前开诊半小时。
“眯一会儿吧,养养神。”
“今天给你指出来的查体问题,你回去之后再好好补,不用现在就马上花时间去查漏补缺。”
“你不是记不住内容,而是没有形成固定的套路与系统。”
“查体术在教材书上,是分散的,不固定的。或是集群的,不是特异性的。”
“每一种病种除了有教材上的一套查体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习惯,这些东西,等师父有空了就整理给你。”方子业交代。
胡青元摇头道:“师父,那不用。”
“是我学习,不是你灌我,您只要在我每次查体的时候,提醒我哪些忘了,哪些没做,或者需要再做哪些就好了。”
“我自己整理套路。”
胡青元紧随方子业身侧,压低了声音:“毕竟师父您现在是阅诊视野早就超过了教材、指南。”
“我整理好之后,再发给我的师兄弟们。”
方子业脚步轻轻一顿,而后才继续往前走:“这样也好。”
方子业自思自己的积极性不比胡青元差,好学心、努力程度也不亚于胡青元。
但自己与胡青元比起来,在学习方法、学习思路上,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兰天罗、洛听竹都与胡青元不同,他们不是方子业的学生,所以方子业无法站在‘上位者’角度去观察他们的攀爬过程,自然不会那么细心地去注意他们爬楼的时候怎么抬脚、一步跨多少。
但方子业在胡青元身上看到了这些……
所谓学霸,就是其他人把你玩、躺平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所谓学神,就是其他人在你觉得十分晦涩的知识点上,看起来如同1+1=2这么简单。
如果一个学神,还有学霸的习性,那就是传奇。
至少也是学霸中的“小极品”……
新院区才新建,但主任办公室里也是有一个独立休息“小床”的。
不用去医生休息室与住院医师一起挤,不用怕被占了躺着休息的位置,这就是每个病区主任‘带头大哥’的固有特权之一。
方子业进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兰天罗在薅方子业的茶叶,他看到了方子业进来后,也只是给方子业再多泡了一杯。
而后快速解释一句:“师兄,我得去眯一会儿。”
“你伴着茶水休息?”方子业多问一嘴。
住院总很忙,忙着急诊,忙着会诊,忙着休息,忙着吃饭等一切。
兰天罗的声音从门外绕进:“去工作的时候来一口,避免精神不佳影响状态。”
个人有个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