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22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洛听竹其实既为方子业开心,又心疼方子业。
  其实方子业比她也大不了很多,但一步一步地,却承受着这么大的压力。
  洛听竹更知道,方子业的压力,不仅仅是临床,不仅仅是新院区。
  还有学生,还有师弟,还有那次神秘的会议。
  这些压力,都需要一点一点地去释放!这一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主要还是方子业身边,可用的人太少了。
  能跟得上方子业节奏的人,并不多!
  洛听竹拉着方子业往回走,也没有多说废话,并没有开口打扰方子业的唠叨,做好的就是陪伴。
  陪着方子业一起跨年。
  翌日,洛听竹依旧做着陪伴。
  陪方子业一起去接人,陪方子业与曾多勤教授吃饭,陪方子业接通电话,陪方子业一起招呼科室里的人吃饭。
  陪着方子业一起再次难以入眠,陪着方子业一起失眠,陪着方子业一起读各项规定。
  元旦这一天,是节假日,方子业却几乎没有休息。
  1月2日,新年第一天。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周四。
  洛听竹是六点起床的,却发现,此刻方子业已经起床做好了早餐,而且还一直看着手机里的文件。
  “师兄,你都没有睡多久啊?”
  “算了,睡不着,可能过了今天,才会真正的安稳入睡。”方子业摇头。
  “我煮了点面条,一起吃点不?”
  “吃完你再去睡个回笼觉,我去简单地参加一下剪彩仪式,就得去门诊的诊室坐冷板凳了。”方子业道。
  “好!~”洛听竹笑着靠近,穿着毛茸茸睡衣的她,一奔一跳来到方子业的对侧,而后做了好几个可爱的动作,歪来歪去地逗方子业开心。
  看到洛听竹这样,方子业久违一笑,拉了拉自己的嘴角:“保持开心,保持微笑,迎接新的一天,嘻嘻……”
  七点不到,方子业就出门而去,洛听竹则继续收拾房间,其实她也睡不着,不过她也没有跟着方子业一起去新院区,避免看到方子业的尴尬面。
  新院区启动,不便大庆,就只有门诊诊区一个非常简单的剪彩仪式。
  而后,各个专科的负责人就快速地赶回了自己所在的病区,简单地搞了一个交班、庆祝仪式后!
  方子业与曾多勤教授二人就赶紧赶去门诊坐诊了。
  两人才刚出门,就听到有细碎的声音远远传来:“毛教授,你听说了吗?骨科这次是真的稀奇啊。”
  “副教授带着教授开一个新科室。搞得好像医院是他家开的一样。”
  叫毛教授的人声音讪讪:“你说的是骨科的方子业吧?近一年听他名字都快起茧子了,毕竟一朝得势。”
  “别人都不需要家里有关系,自己的人脉就是关系…毕竟直通天听嘛……”
  “爬得快,摔起来也会很疼。骨科自己都不心疼,我们瞎闹腾什么?看戏就行啊?”
  曾多勤听了,赶紧看了方子业一眼,压低声:“小方,你别多想,邓勇教授是你师父。不可能捧杀你的。”
  方子业点头,并未在意。
  毕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们说的也是事实。
  第721章 门诊满号!
  路上,曾多勤教授偏头看了一眼方子业笑着道:“方教授,你信不信?你今天的号百分之百会满诊?”
  “应该不会吧?八点才开放号源。”方子业笑着道。
  “你看看。”曾多勤非常自信地努了努嘴。
  方子业拿起一看,果然看到50/50的号已经被清空。
  这么一来,方子业这个拖家带口人,脸上才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与此同时,微信大群里面,新院区的廖院长还在发信息提醒:“请各位坐诊教授务必注意坐诊质量,一定不要为了病区的占床率、手术量、住院患者量随意收治患者。”
  “我们要先维稳,再求进。”
  “新院区一年内,各个专科只会统计占床率,不会有住院率等相关要求。”
  “我们要谨记王院长的要求,良性发展新院区……”
  曾多勤感慨道:“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们都老咯。”
  方子业同样看了一下曾多勤教授的挂号量,才只有20/50!
  方子业解释道:“曾老师,你这才是真正的口碑,我最多算是弯道超车走了捷径。”
  “目前靠着其他人的猎奇心理撑着,如果功能重建术已经发展到如今骨病科的规模,就不会有几个人来找我了。”
  曾多勤是本专业内的,还是本院人士,了解的蹊跷更多:“那可未必,真有懂行的人,如果推荐亲戚看病,可不一定推他们挂教授号。”
  “走了,去门诊了。”
  曾多勤与方子业二人同时加快了步速,径直往门诊楼的外科诊室方向而去。
  新院区刚开放,坐诊的门诊医生数量是不少的。
  一些本院的名医,都会在新院区的门诊开设一天门诊,以分流一波患者,同样也为挂不到号的患者多开放一些号源。
  这样做自然会给临床医生增加工作压力,可为了新院区的发展,倒也没有多少教授拒绝。
  比如说骨科的杜新展教授,王兴欢教授、神经外科的窦乾淼教授等,都会在今天的下午,来到新院区坐诊半日……
  方子业进到外科诊区后,发现楼层的就诊人数非常少,也就是三两个人。
  更多的是导诊护士以及分管排队顺序的护士。
  骨科门诊诊室并不多,这会儿导诊护士还在喊号:“骨科方子业、曾多勤教授的1号到10号在不在?”
  “骨科方子业、曾多勤教授的1号到10号在不在?”
  本来楼层就没有几个人,自然没有人回应她。
  “曾教授,方教授…”护士认得方子业与曾多勤,看到二人过来后就赶紧打招呼,而后翻了翻手:“暂时没人来。”
  曾多勤点头:“很正常,八点才开始放号,有人挂号了都是幸运,住得近的未必挂在上午,挂上号的也不能马上闪烁瞬移过来。”
  “这里有打开水的地方么?”曾多勤背着单肩包,包里有他坐诊的三件套。
  方子业只是带了一个保温杯,没有泡枸杞也没有泡茶。
  “有,门诊诊室里就有!~”导诊护士伸手解释。
  方子业则道:“小姐姐,等会儿我的病人来了,如果人数不太多,不管是上午的号还是下午的号,都让他们直接进来吧。”
  “如果来的人超过了五个,才按照上下午的挂号顺序开始排队。”
  “辛苦了。”
  导诊护士小姐姐看起来就比方子业年轻,估计也就二十五六岁,虽然已经“熟了”,可比起方子业来讲,年纪就要小了四五岁。
  “好的,方教授。”导诊护士点头如筛。
  只是心里有小人晃动——
  那几个小骚蹄子说的是对的,方教授好高好帅,气质好好,年少有为,年少多金……
  就可惜方教授有女朋友了,更可惜方教授的女朋友特别漂亮,特别可惜方教授的女朋友才貌双全。
  方子业已经习惯会有小姑娘的目光跟着自己拉丝,所以方子业走向诊室的脚步平稳无宕,转头还道:“曾老师,中午一起就近吃饭。”
  “看情况吧,要是时间不允许,一起吃外卖也行,晚上一起出去吃点。”曾多勤回道。
  门诊系统刚开放,来就诊的人不多,就算是有人现场挂到了号,也未必会定位来骨科。
  方子业坐着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患者上来,就到了曾多勤教授的诊室里。
  门诊楼虽然是新建的,但正因为是新建,所以诊室里配套的一次性水杯供应充足。
  方子业自己拿着一次性水杯,讨了一杯茶:“曾老师,你这茶叶从哪里买的?味道清淡又浑厚。”
  “能不能给我个渠道?”
  “好啊!~我推给你。”曾多勤马上拿起手机开始翻找。
  曾多勤这样的教授买茶,一般都是找熟人买,并不会在网上买。
  不过,两人正发送名片和介绍方子业给曾多勤认识的茶商熟人时,有人敲了敲门。
  “请问?这里是骨科门诊吗?”一个大概十八九岁的少女轻敲门。
  方子业闻言抬头,发现对方格外紧张和羞赧。
  立刻将手机一收,站起来:“这里是骨科门诊,你是找曾教授吗?进来吧。”
  女孩本能地以为方子业是曾多勤教授的助手,她一边走进,手里还拿着校医院的片子袋:“我找曾教授。”
  “曾教授,我只挂到了十一点多的号,但我就在附近读书,就赶过来了,她们都说我可以先进来看诊……”女孩的逻辑解释能力比较清晰。
  曾多勤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不舒服?”
  “我叫乐沅,乐是快乐的乐,沅是沅水的沅。挂的是上午十一点三十五分的号。”乐沅自我介绍。
  “我本来是没有哪里不舒服的,十一月份的时候,学校里的健身房打折,我就去办了一张卡,锻炼了半个月后发现膝盖很痛,就去校医院里检查。”
  乐沅说到这里,瞬间感觉委屈巴巴,双眼晶莹:“检查照了片后,校医院里的医生说我可能长了个坨……”
  “我是十二月三十号检查的,三十一号挂不上号,一号休息。二号的号也挂不到,是我同学告诉我这里新开了一个医院,可能挂得到号……”
  “我?”
  十八九岁,应该就是大一大二的样子,健身是为了健康和保持身材,能去健身代表有一定的自律性,也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
  突然检查出来个坨坨,肯定觉得天都塌了。
  方子业此刻已经做好了“助手”工作,将她的校医院就诊记录与平片都拉出了片子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