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19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英山已经有了决定,劝说的责任尽到了,再多说也没有用,而且宁海青也不是个傻子,自然知道,有时候就是要赌一把的。
  想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冒点风险怎么行?
  杜英山的声音适时而至:“你看看人家刘煌龙,就非常果断干脆,看到机缘就毫不犹豫地抓住,即便这些选择会带来诸多质疑。”
  “以他的能力、资质、积累,安分地待在协和医院把钟教授熬退休,就可以全盘接收现在协和医院的一切。”
  “别人一个三十多岁的教授,都没有你这么多顾虑。”
  “不要脸有多种层次!”
  杜英山觉得宁海青还是太过于年轻和保守,便多送了几句。
  宁海青闻言,脸色猛地一惊。
  仔细地回味了一下刘煌龙的选择,的确够魄力。
  放下手外科接班人的身份不要,直接跑来中南医院的创伤外科暂居,之后更是在找到了手外科的漏洞后,便毫不犹豫地出手。
  刘煌龙是个爱恨分明的人。
  虽然说,当年刘煌龙的博士学位是被已经清退的老教授给‘送走’的,但程序要走完,手外科的几位正高都肯定默许过。
  那可是刘煌龙一辈子的前程,别人都动刀子在刘煌龙的脖子上了,刘煌龙也不会和老一辈人客气。
  刘煌龙并不是没有能力的人,或者能力一般者。
  是当年那样情况下,通过了专业考核硬核实力留院读博的猛人,在他那个年代,全国任何一家医院的博士都任他挑选,他选择了中南医院,你还翻我,那刘煌龙能不记仇?
  如今的刘煌龙,也算是富贵还乡,而且趁着机缘,将手外科带到了新的一个高峰。
  下一次专科实力综合评比时,明面上的综合排名都会提升不少,真实的综合水平铁定能够进到全国的前十五!
  专科前三十排名的,有一个算一个,必须都是相对知名的医院,都有知名的教授带队,不是什么凑人数的臭鱼烂虾。
  而且这份成就还才刚开始,刘煌龙还年轻。
  现下,也是骨病科的一个好时机。
  当然,宁海青都这么一把年纪了,也不会学着年轻时候的中二发言,搞一个鼓舞人心或者其他的保证词。
  ……
  “林教授,郑教授,江教授,孙教授!~”中午,方子业与袁威宏、张元聪一起走进包厢后,方子业先叫了客人,而后才叫自己本院的老师。
  人群中,魔都六院林辕教授的大耳朵依旧醒目,不过既往看起来很强势的他,如今少了几分厉气,林辕教授身侧,郑海东教授依旧伸着修长的脖子,哈哈带笑,儒雅如初。
  “方教授,快过来坐。”林辕教授客气招呼。
  林辕目前是魔都六院的骨科行政主任,目前与他陪坐着的是杜新展教授,但另外一个位置还空着。
  方子业赶紧摆手道:“林老师,我年资浅,可不敢为了耍威风,等师父们秋后算账,耳朵都要揪坏掉。”
  “我觉得门口挺好的,空调风太热。”方子业选择了一个就近的空位就不动脚了。
  虽然方子业坐过去也没错,可方子业没有装逼癖好,本院的老师都在的情况下,方子业并不想太过于出风头。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一向是方子业的准则。
  如果高调做事与低调做人必须冲突的时候,方子业才会选择放弃后者,与老师们都冲一冲。
  邓勇也帮着道:“郑教授,您请坐,小方说得实在。”
  “不能太乱了分寸。”
  “再说这就是一个私人的小聚会,没有这么多讲究。”
  郑海东也没有继续纠结,靠着林辕教授就坐了下去。
  即便是魔都六院骨科,国手级人物也就两三个,他坐这里,没有任何人敢有意见。
  众人客气一番都纷纷落座后,林辕教授才道:“杜教授,你们中南医院可是人才济济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方便,再送几个学生过来呢?”
  “张元聪也非常优秀。”
  张元聪就是中南医院出身,目前一直在魔都六院做到了副教授,也的确科室里年轻一辈比较显眼的人了。
  杜新展教授对此自然是应对如鱼得水:“林教授,您快别戳我痛处了。”
  “我们家底小,能留住元聪,我和邓勇还有之前的董耀辉老教授就一直觉得痛心疾首,可比不过林教授你们家大业大啊。”
  “我还想着,如果林教授您不嫌弃的话,送几个博士过来。”
  “我照单全收!”杜新展打着包票。
  说起董耀辉,郑海东教授倒是熟悉,开口问道:“杜教授,我听说,董教授退休之后,为了救人?这可太遗憾了啊。”
  杜新展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董老师做专业做得踏实,为人更是高尚,品行端庄,是我们的好老师!”
  “只可惜我们中南医院福缘比较薄,没有能把董老师留住。”
  杜新展的措辞讲究,恰到好处。
  一个老人,为了救人下江溺亡,这种人,不管放在什么局面,都是值得尊敬的。
  董耀辉是邓勇的老师,他此刻也双目微红道:“我师父的确走得比较突然,本想着他能颐养天年,我还能多拜访几次的。”
  “只是没想到,自他退休之后,我只去看了他一次,便再也没机会了。”
  “现在就只能靠着单打独斗,以后还多希望林教授还有郑教授多多照拂。”
  邓勇是很聪明的,林辕只是为了找一个话茬,但这个话题太过于沉重,如果一直深陷其中,便很难拔出来。
  他必须要作为扭矩,将话题抽出。
  郑海东道:“邓教授,董老教授虽然已经仙逝,但他的孙儿辈可也不得了啊?”
  “更何况,董老教授之前的很多理念和想法,都长存于世。”
  “我到现在,都不得不佩服董老教授的远见,竟然能在十几年前,就想到人工智能与义肢结合,产出人工智能假肢。”
  “这样的思维,常人难及!~”
  作为创伤外科和骨科的人,最近不可能不知道人工智能义肢课题,而在这个课题中,出现了多年课题都不曾出现过的画面。
  那就是课题主要承接人,有姓名(已故)称号。
  方子业虽然把课题交给了同济医院,但是在课题贡献里面,非常详细地标注了每个人的贡献,董耀辉老教授的思维开创以及一些心得积累,占着不可忽略的贡献度。
  人工智能假肢,肯定是未来数十年骨科领域内极端患者功能康复的主要承载方向。
  即便是有毁损伤保肢术,也不能完全避免截肢的发生。
  断肢再植术再牛逼,也肯定有植不上去的。
  只要骨科还存在,就有截肢病人,那么这些患者以后的功能康复的方向,就得往人工智能恢复方向靠近。
  因此,林辕教授提及董耀辉老教授也不是随便乱提的。
  邓勇听到这里,表情变得酸溜溜。
  因为董耀辉老教授是他的恩师,但这些东西,董耀辉老教授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他有点嫉妒方子业。
  虽然理解是自己太菜,做不了踏实的科研。
  老师是老师,他是最懂自己的,也是知道自己是怎么往前“进步”的,索性就不给自己压力。
  但他是自己的老师啊。
  方子业将邓勇的表情变化收入了眼底,轻声道:“我师爷的一些想法的确比较超前,只可惜,以后也没有被耳提面命的机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跌跌撞撞下,也只能远求外援。”
  “说起来,这个课题能够成功,还得多谢谢江教授。听段宏教授说,江利明老师在课题的推进过程中,帮着提了很多关键的好点子。”
  同济医院与魔都六院的关系十分好,而且段宏教授与江利明教授的私交更甚,虽然比不过段宏与邓勇,也不是一般的同道交情。
  江利明教授不是创伤外科的,是手外科的,因此对于上下肢的行走功能等了解比较全面,人工智能假肢在设计的过程中,江利明教授提供了很多基础的素材和思路指点。
  “方教授,你这话就有点夸大了,我与段宏是聊过一段时间,但也称不上关键。”
  “最主要是董教授的点子够好,思维够超前,还有方教授你的联络链子搭建得够好,框架扎实,我们充其量就只是填猪肚子的。”江利明教授非常低调。
  方子业忙道:“江教授,您要这么谦虚的话,那我就是最口嗨的那个人了。”
  “口嗨完了,还当起了甩手掌柜,根本不负责。”
  “我还想着以后多和江教授您多多请教一些东西的了。”方子业笑着朝着江利明教授鞠了个躬。
  “聊什么?”
  “你不找刘煌龙了?”江利明非常耿直地补了一句,而后看向杜新展教授等人。
  刘煌龙今天有事正好没来!
  江利明的话,让场面上的氛围暂时略尬。
  林辕更是翻了翻白眼,方子业都说了要找你聊了,你为什么非要把后话给堵死了呢?
  方子业万一真的顾忌本院人不和你聊了,那不是口嗨血亏?
  方子业注意点到了杜新展等人的目光,笑着道:“自然是都要聊的。”
  方子业接着看向郑海东老师:“郑老师,我和您认识得最早,您应该知道我这个人,是最喜欢找人请教的。”
  “去年做毁损伤手术时,还多亏了郑老师指点和投喂,这才有了我方子业的今天。”
  “我们的联系也一直都没断。”
  郑海东可比江利明坏多了:“没有断,但后来也就没怎么开始了。”
  方子业瞬间成为了焦点。
  口嗨但不负责的渣男,把别人的‘聊出水’就跑了。
  “不过我和小方的确认识得比较早,方教授做事踏实,为我们创伤外科的发展也助力不少。”
  “更关键的是,方子业是很大度的,在合作方面,从来不吝啬。”
  “并不像很多人那般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学会似的。”
  “只可惜,我与方教授合作的点子相对比较浅,好东西都被别人给吃走了。”郑海东趁机阴阳怪气,觉得方子业有了好事,都没想到魔都六院。
  亏得他还觉得方子业是个忘年交。
  与他一起认识方子业的张岳教授,现在可是发展得风生水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