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94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青元认真地想了想,回道:“一个很好的老师!”
  “就这些?”这不是周元琪想要的答案。
  周元琪以为胡青元会说方子业的个人魅力很强。
  “师父就是一个好的老师呀,他教我很多学术的问题,让我有机会参与一些很有意思的实验。”胡青元说得本分。
  “那方教授平时给你发研究生补贴么?”
  “发多少呀?”周元琪想知道好老师是怎么个好法。
  “我现在才是本科,一个月八百,到了研究生之后,因为要规培,有医院的补贴,就只发六百了。”胡青元如实回。
  “好吧,挺抠的。”周元琪压低了声音。
  听周元琪这么一说,胡青元就不乐意了:“发多少不都一样么?就只是零花钱而已。”
  “京都大学的导师可能会相对大方些。”周元琪隐晦地表达。
  胡青元不再答话!
  一个月八百和一千八有区别么?
  ……
  等方子业出门后,周元琪就赶紧闭上了嘴。
  周元琪带着方子业和胡青元到了就餐所在楼层后,方子业就往张利民教授所在的桌子旁而去了。
  周元琪完成任务后道:“胡师弟,这里是自助的早餐,你自己去打饭吧!~”
  “你老师可能顾不上你了,坐在我老师旁边的那位,是科学院大学的梅教授,是目前国内仅次于我导师的另外一位教授。”
  胡青元点头跟着周元琪走开。
  打好饭后,胡青元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距离方子业不是很远。
  因此可以隐隐听到张利民教授以及梅教授还有几位不知名的教授夸赞自己老师的声音,而自己的老师也没有太谦虚。
  只是相互寒暄了一阵后,才把话题聊到了别处……
  胡青元还要继续听时,没想到周元琪还就坐在了他的正对面,坐下后还稍微打理了一下自己的空气刘海。
  胡青元的眉头稍皱,低头开始干饭。
  周元琪则是偷感很足地问:“胡师弟,能不能问一下,你的导师能不能带博士后啊?”
  “我导师的博士后流动站名额已经满了,目前国内从事这方面的专家非常少,所以博士后流动站其实……”
  专业于搞科研的,在博士毕业后,有一段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经历也比较关键。
  一是收入高,二是一个跳跃的平台。
  博士后流动站的年薪一般都比正式入职某高校要高一点五倍左右的。
  “这个我还没听说过,我的导师今年才升了博导,明年的情况我也不知道。”胡青元摇头。
  “那方教授目前的研究大方向大概在哪些领域呢?他做的基因测序也是肿瘤相关么?”周元琪继续问。
  合不合适进入到博士后流动站,也要看科研的大方向是否一致。
  “我师父研究的方向可多了,临床就有不同的病种,比如说糖尿病足、骨缺损的治疗!”
  “基础科研的话,除了基因测序之外,还有肿瘤的化疗等……”胡青元说道。
  周元琪一听,就抬头看了胡青元一眼,发现胡青元并不像是在说谎后,就立刻不再多问了。
  这是个‘全能大佬’!惹不起!
  一般人,不会专精或者擅长这么多玩意儿,如果存在的话,那一定都是沽名钓誉之徒。
  胡青元也不多回答什么。
  “胡师弟你呢?”将吃完时,周元琪还看胡青元不想说话,便追问。
  “mirna的测序,我老师的子课题之一。”胡青元回道。
  “你老师怎么这样啊?就不能专精一门么?”
  “朝三暮四,不过都是浅尝辄止。”周元琪强调。
  胡青元吃得快,已经吃完了,他在等方子业站起来,才好跟在方子业身后。
  “周师姐,您是觉得我老师不擅长学术么?”胡青元的心态很偷感。
  你要不要重新组织一下语言?看看你的老师都做了些啥,再说这种话?
  真要比起课题的临床实用性,你老师做出来的课题总量,都未必有我老师做出来的这么丰盛!
  只是研究意义,可能你的导师深入的程度和积累比我老师才更厚。
  周元琪也觉得自己可能说错了话:“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网上关于方教授的信息和资料太少了。”
  “总觉得有点?”
  胡青元知道对方将名不副实给吞了回去,但胡青元依旧心态平稳:“我反正觉得我老师挺好的,师姐你不用再打听了。”
  胡青元用了打听这个词。
  两人正说着,隔壁传来了比较高亮的声音:“方教授?方教授您也来了这里呀?”
  “可真是没想到。”
  方子业本来在和张利民教授等人在聊天,贸然听到一个稍微有点熟悉的音色闯进,也是忙转头。
  看向来人,方子业发现自己根本不认识对方。
  但来人谭宏伟是认识张利民教授的,张利民教授也认识他:“谭教授和方教授也认识呀?”
  方子业听到了对方的姓,才明白这是之前给他打过电话的华国科学院基础研究所的谭宏伟教授。
  也就是京都协和医院基础研究所的负责人之一!
  “谭教授您好。”方子业站起来伸手,与之对握。
  谭宏伟来后,张利民对面的谭孟然教授就果断地端起了餐盘让位。
  他虽然也是教授,而且也是谭教授,可和谭宏伟比起来,还是可以让一让这位基础研究非常深入的老前辈的。
  距离会议开场还有不少的时间,而且很多事情都有副教授们在那边主持,所以张利民也不着急。
  谭伟宏给谭孟然道谢后,大大方方地离了人群坐下,而后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与方子业是怎么认识的:
  “张教授,我和方教授之所以认识,是他之前给我们基础科研的很多课题组都埋了一颗超级大雷。”
  “而且这颗雷,目前都还没有被拆解掉,我们很多课题组都没办法结题。”
  张利民也搞肿瘤,自己的学生谢书阑也被方子业影响了,因此这件事他也知情。
  便说道:“梅教授,这件事你也清楚吧?”
  科学院大学的梅教授也是做肿瘤基因测序的,当然略知一二,梅教授身材清瘦,此刻摸着下巴憨笑:“我是不敢提。”
  方子业的那件事情,不说做得绝对好,但也没有人明着敢说方子业做得不地道。
  方子业搞自己的科研,不是为了其他课题组可以成功结题而服务的。
  方子业不是针对一个人,是针对了所有的科研组,与肿瘤有关的课题组,那你如果私人站出来和方子业对着干,或者对方子业说三道四,起步就先输了。
  不过这件事的确对很多课题组都有影响,梅教授自己也狠狠地研究过方子业发表的那篇文章,目前不敢对其“打假”。
  谭宏伟教授闻言道:“这种事情还是不细聊了吧,方教授的学术造诣,深不可测。”
  “方教授,不知道我上次给您提议的那件事,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啊?”
  “我们基础医学院,是一直扫榻以待的。”
  谭宏伟是真的主打一个不要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先发制人地说起了他挖墙脚的事情。
  张利民脸略一黑,这种他都不敢做的事情,谭宏伟不仅做了,而且还这么官宣?
  “谭教授,谢谢您的好意啊,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还是觉得我现在工作的单位挺好的。”
  “因此就只能辜负谭教授你的美意了。”方子业微微拱手道。
  方子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拒绝如此干脆,不给他自己留后路,也是谭宏伟没想到的。
  “方教授,反正这些话一直有效,待遇也一直都可以谈。”
  “方教授不妨多考虑一段时间。”
  谭宏伟接着道:“张教授,您给我下的任务,我可是一直都谨记于心的啊。”
  张利民一个人,同时身兼多个单位的职务,不仅是京都大学实验室里的主任,在协和医院里也有挂职,两边都吃得开,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左右逢源’者之一了。
  而且,张利民教授与协和医院基础实验室里的很多团队都有合作,毕竟谢书阑就是在协和医院的国家重点肿瘤实验室里工作。
  张利民点头道:“如果谭教授你真的可以把方教授给找来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之前,我们课题组有一个比较难的学术问题,我和谭孟然教授都没在意,但我的研究生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
  “上周方教授分享完,他这周一就做了,现在还真的得到了一些预示性的效果。”
  “这是真的牛!~”
  “我都佩服。”张利民也不吝啬对方子业的夸奖。
  说的话也没有特别奉承,他和谭孟然的确没把方子业的话放在心上,只是他的学生之一放心上了,而且这么去尝试了!
  一尝试结果还对了!
  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这都代表方子业非常有功力,至少可以与他张利民等人坐而论道!
  谭宏伟教授道:“张教授,能把基础肿瘤科研领域搅混水的,没点大闹天宫的本事岂不是早就被镇压了。”
  “我对方教授的学术能力从不怀疑。”
  “……”
  一行人而后又把话题移向了别处,主要就是在探讨,基因测序,究竟还有什么可以开发的地方,有什么不可以开发的地方。
  可不可以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模型,直接推测可能存在的基因组。
  目前国外已经有了这样的人工智能,国内再下场,会不会就是白白浪费钱之类的高大上课题……
  做课题,除了要讲究先进性,还要讲究时效性,经济性,至少从宏观角度,站在张利民教授等人的位置,必须要考虑这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