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6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科室里来了一个疑难杂症,所以查房就多耽搁了一会儿。”
  “让你久等了。”
  方子业忙道:“王老师,我也刚到。”
  王兴欢却不吃这一套:“隔壁已经有人发信息给我了,你都到了有二十分钟。”
  “里面坐。”王兴欢一边打开办公室门,一边邀请方子业进。
  方子业规规矩矩地走了进去,目光只是随意地扫量了一下制式的办公室,并无特殊的地方。
  王兴欢坐下后,就将自己的办公包放了下来,看着方子业还站着,就说:“小方,坐啊?”
  “我们又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不必这么拘谨。”
  方子业这才规规矩矩地坐在了王兴欢对面的沙发椅子,笑问:“王老师,你今天特意来找我是有什么事么?”
  王兴欢双手十指交叉,杵在了下巴上:“的确是找你有点事。”
  “小方,你先把门关上吧。我刚忘记关了。”
  方子业起身照做。
  返身还没有坐下,王兴欢就道:“我听人说,小方你今年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而且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低。”
  “小方,你给我透一个底,你到底有没有搞点什么小动作?”
  “这里就你我两个人。”
  方子业闻言一愕,马上意识到王兴欢这么问并不是在针对和怀疑自己,而是在保护自己。
  王兴欢此刻的脸上,满是纠结,一双浑浊的眼睛,刺出的目光仿佛有无穷的穿透力,直勾勾地看向了方子业——
  大家都是搞临床的,大家又都是搞科研的。
  你说你几年憋出来一篇jama、bmj这样的文章,那无可厚非,中南医院这样的平台依托得起这样的成就。
  但你如果是下面条一般的,将高分文章捆成一包,多少有些过分。
  “王老师,您为什么这么问?”方子业知道王兴欢话里有话。
  第490章 被吓到!
  方子业的产出太高,高到科研科的同事都不得不向他汇报此事。
  科研领域挺复杂的,全世界各地被撤稿事件层出不穷。
  身份跨越也大,上至各国院士,再到专家教授,还有一些走邪道的学生……
  以此滋生出的相关产业链更是丰沛。
  王兴欢谨慎道:“子业,你有没有买卖过数据之类的东西?”
  是数据但又不仅限于数据。
  数据、图片如果出现雷同之后,会有无数人盯上你,而一旦被盯上,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连这一行都混不下去。
  医院里好不容易出现的好苗子,王兴欢并不希望方子业在此折戟沉沙。
  方子业摇摇头,将每个字都收入了耳里,回味一阵后道:“王老师,我知道您的意思是我做课题的跨度稍微有点大。”
  “但我对文章里面的每一个数据,基本都有记忆,而且我发表的文章,所有的原始数据,全在我这里有底稿!”
  “这些数据也都是我们自己搜集的!”
  方子业的文章跨度当然大,从动物试验的新模型,再到基础科研领域的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再到骨折的新分型定义。
  毁损伤的临床课题。
  方子业回完后,看到王兴欢眉头紧锁,依旧道:“王老师,并且,我们课题组目前仍在不断地搜集数据,我们今年应该还有几篇文章发表。”
  既然是坦诚,方子业不怕给自己累一些厚度,因这些都是即将必然发生的事情。
  “你这是掏到宝藏了么?”王兴欢很是意外地讲了一句。
  甚至说完之后,为了压住内心的骇然,不自然地拉开了左手边的抽屉,从里面取出来了一包黄鹤楼。
  点了一根,不避嫌地任烟雾缭绕。
  医院里,发表一篇十分以上的article类型文章,就值得宣传科作一篇小作文在公众号或者是官网上进行报导。
  如果一个课题组有两篇十五分以上的文章,医院里应该要进行一个专访。
  可方子业所在团队,完全超离了这个标准和概念。
  这样的概念,甚至连王兴欢这个院长都觉得有点恐惧了。
  有一俗语,被捧得越高,摔得越疼。
  方子业能理解王兴欢不是骨科专业的人,所以不明白现在他们做的临床课题的现实意义。
  其实不论是毁损伤还是功能重建术,都已经足够让省级宣传部门沸腾,只是目前那些人可能还没有反应。
  兴许也有反应,但又被科室里的一些住院病人压住了,避免资源太少,到时候他们反倒争夺不过。
  而昨天刚刚出炉的“微型循环仪”,乃是创伤外科的重大变革,它虽然是模仿了国外体外循环仪的原理,只是将其改良。
  但依旧值得被历史记忆。
  “算是吧,我遇到了一群很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依托于医院的信任,多给了课题组一些课题经费。”
  “但我们组也没有辜负医院的信任和厚赐,在能力范围之内,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地做了一些事情。”
  “也稍微做出来了一些成绩。”方子业并未全盘回答。
  方子业相信,王兴欢叫自己来,就肯定知道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
  仅一点。
  如果自己课题组没有搞出来点有震撼力的东西,魔都六院为何会让方子业过去会诊手术?
  同济医院为何会让自己过去会诊手术并教学讲座?
  鄂省医学会创伤外科分会为何会组织出来一场专场的答疑讲座?
  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
  王兴欢吸了一口烟,深入肺底,而后又缓缓吐出。
  在烟雾导致的短暂缺氧,尼古丁的“兴奋”刺激下,王兴欢淡淡地点了点头:“在你来之前,我已经和你们科室的杜教授、邓教授聊过好多次。”
  “固然,他们非常认可子业你的能力,也很高看子业你所做出来的临床课题。”
  “但即便是杜教授和邓教授,都很费解。”
  “在有数据的情况下,你们是如何这么快就产出这么多文章的。”
  “写文章也是一件非常耗费心力的事情。”
  王兴欢十分怀疑,方子业所在的课题组,是在用课题经费支出到外面的公司,让公司代笔。
  这样的代笔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
  方子业闻言马上笑了:“王老师,这个问题您就更不用担心了,我们的文章从来没有找过润笔。”
  “只是我们课题组有一个师弟非常擅长此道,可能统计数据对他而言会相对比较慢。”
  “但只是写文章的话,他就像是母语写作者一般的顺畅。”
  方子业又注意到王兴欢还有其他问题,方子业就又道:“我还有一个师弟,对数据统计、数据分析,非常擅长……”
  王兴欢:“……”
  ‘咳咳咳!’王兴欢可能是一下子吸烟吸得太猛,猛地呛咳了好几声。
  忍不住直接将烟屁股往烟灰缸里一摁,嘴巴微张:“你们课题组从哪里搞到了这么多的人才?”
  好家伙。
  一个方子业作为前锋冲锋陷阵,一个师弟以数据统计功底修生养息,还有一个擅长写作的人排兵布阵。
  这tm纯粹的一个科研文章产出的流水线就此出炉了。
  方子业继续解释:“我来我们医院考研的那一届,我是成绩最差的,面试综合成绩倒数第一,我师父资历浅薄,就只能带我。”
  “我师弟是我们科室的领导见他可怜,所以赏给他第二年优先挑选。”
  “我另外一个师弟是我师父用一年不升职称来换得的。”
  袁威宏的确忍住了一年没升职。
  不然的话,去年袁威宏拿下优青课题后,就该是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了。
  所谓无巧不成书,王兴欢此刻的嫉妒已经不在方子业身上,而在那一个莫名的老师身上了。
  有这么几个能干的学生。
  单独拧出来一个就可以独挡一面,三人聚在一起,他得多爽?他最后会被推到哪一步去?
  王兴欢吧唧了几下嘴,又上下扫量了方子业一阵。
  方子业的个子不高,也就是一米七八左右,长得清秀,气质沉稳,不卑不亢。
  如今因为底蕴足够,更不需要吹一个字的牛逼,显得谦虚恭谨,实则十分舒驰,没有丝毫的紧张。
  方子业能紧张啥,身上压着的文章把他王兴欢都可以砸死,就方子业现在取得的科研产出,即便是顶级的专家老教授,都未必敢和方子业抗衡。
  一些老院士,或许在久远的岁月累积下,比方子业的积累会更多一些……
  “那你们投稿?”王兴欢最后问了一句。
  方子业道:“不不不,王老师,现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课题组是接受的约稿。”
  “当然也有投稿,只是投稿的数量并不多而已。”
  约稿一般都是顶级大佬的代名词,也只有顶级的专家和教授,在业内非常有名望的人,才有这样的待遇。
  杂志社之所以这么做,是为提高期刊的含金量,提升影响因子。
  方子业的课题组如今竟然能够成为这样顶级期刊的约稿。
  这tm就难怪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