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61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然的话,与他们竞争正高的对手,不会乐意看到他们光明正大地升到教授的。
  你tm做一台手术,病人哼哼唧唧一台,你还想当主任医师和教授?
  方子业靠近手术台后,看到了手术的场景,内心暗自一凛。
  手术台上,的确是标准的周围神经损伤并肌肉萎缩、肌肉粘连的患者,如今拟行的正是上肢的功能重建术。
  而且,段宏教授等人,基本上将前期的所有松解都做完了,包括肌肉粘连的松解术。
  然则,做到这一步后,段宏教授和宋东海教授两人都发现,下一步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好像怎么做都对,又好像怎么做都不对。
  “子业,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和宋教授两人的想法就是,将尺神经的近端进行转位术,然后对有需要的肌腱指点进行转位重建。”
  “但宋教授又说,这样的手术,最好是分两期来进行,一期不要进行这么多,还有就是……”段宏分析完了暂时的情况,也把他自己的打算讲了出来。
  段宏非常专业,基本功扎实得可怕,比自己的师父邓勇更强。
  而且,宋东海教授的实力应该也不容小觑,再加上聂明贤和吴轩奇二人,方子业非常确信,这一台手术即便自己不来,他们也可以下台,让患者的功能有一定的助益。
  而且,功能的康复程度,不会亚于正常水平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百分之三十已经不低了,能来做功能重建术的,基本都是行动不便,甚至没有功能的患者。
  上肢的功能重建术不比下肢功能重建术,下肢的重建术非常简单。
  一个正常人,并不需要足趾有抓握、旋转等功能,并不需要踝关节翻来翻去。
  但上肢不行!
  手功能,是人体最复杂的功能之一,手功能的重建术,涉及到的理论、解剖,都是最复杂的。
  而且手的活动度,是人体最活跃、最复杂的器官,没有之一!
  其他任何器官的活动度,都不如手这么强。
  段宏教授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这很意外吗?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复杂,复杂到即便是段宏教授这么大的知识体系,都难以通透。
  方子业闻言后,眉头紧皱在了一起,上台靠近了手术台后,仔细地核检了一遍患者现在的基本情况。
  “臂丛神经的上臂中段到前臂近段有损伤,肌肉萎缩严重,涉及到前臂诸肌。”
  “手掌部的肌肉组织未检,未松解……”
  “血管的状态也有畸形。”
  “皮肤状态……”
  这么仔细地审视了大概五分钟后,方子业往后退了两步,一边摘掉手套,一边表情非常凝重地说:“段教授,我要看一下患者的完整核磁和ct。”
  “最好还有神经肌电图的相关资料,然后,我还得好好考量一下这个手术的后续!~”
  说完,方子业眨了眨眼睛,表情非常平静,语气也不是那种卖弄嚣张。
  如果不做这些前期准备,方子业现在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他需要再好好整理一下患者的基本情况,因为有些情况,肉眼直视下都不知道患者的机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段宏却非常理解:“需要我们和你一起下台再做一个小的术前讨论吗?”
  “这样最好!”
  方子业说完才解释:“段教授,其实我是打算从十月份开始再进行上肢功能重建术的,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研究上肢的毁损伤保肢术工作。”
  “功能重建术脱离于保肢术,又高于保肢术。”
  “我到现在,也都还没有做过一台上肢功能重建术。所以我也还需要整理一下思路。”
  心里骂街了。
  你们这tm哪里是让我来会诊优化的,这是来逼我进步的啊?
  弯道超车不成翻车了,这时候要我临时救场子,还好我等会儿可以酌情加点,不然的话,也就只能草草收尾了。
  当然,方子业这一刻,看到了所有顶级医院的拼劲!
  段宏没有错的。
  正如郭海超所说,方子业包括所有中南医院的骨科人员,都是毁损伤和功能重建术的专家,最后依旧做不完哪怕整个汉市或者鄂省的相应病例。
  其他人还是要努力学习!
  段宏打算弯道超车前,就做足了弯道翻车的准备,而这样的准备,即便往后推二十年,都不一定是所有医院能具有的配置……
  第478章 超纲就是主场
  方子业下台之后,吴轩奇并未动。
  但段宏以及钟文渊和龙源三人,都是退步跟着下了台。
  手外科的宋东海教授与赵乐教授对望了一眼,也是跟着下了台。
  “方医生,楼下有麻醉科的示教室,里面安静,且有比较专业的阅片投影。”钟文渊距离方子业最近,第一时间就给方子业解释了可以去的地方。
  方子业道谢说:“谢谢钟老师!~”
  紧接着又解释:“段老师,对这一台病例不是很了解,所以要耽搁大家时间了。”
  段宏的声音依旧敦厚朴实:“做手术之前,肯定是要先了解好患者的基本资料的,是我们先考虑不周。”
  “子业,这边……”
  一行人都重新洗手之后,便整齐地往楼下麻醉科的示教室方向而去。
  麻醉科的示教室里,有连接医院阅片系统的电脑,还有投影仪。
  龙源一路小跑先到示教室,等方子业段宏等人到时,龙源已经将核磁和ct的页面都调取了出来。
  而且还有一个远程蓝牙连接的触碰板,龙源就将其放在了方子业的身前,并细声解释这个东西该怎么用。
  方子业看到龙源这般模样,也想到了自己师父以前在请外院顶级专家会诊时要做的事情。
  那时候,自己都没有帮忙的权限,全程都是自己的师父袁威宏在处理这些细节性的问题,这是对外院专家的一种尊重。
  不仅仅是来者是客,还有就是对技术的尊崇!
  外科是最讲技术的医学学科之一!
  方子业在慢慢阅片的时候,钟文渊和龙源二人还是非常专业地在旁配补着患者的病历资料。
  配补,不是一股脑地将所有的病史资料全部砸出来,而是非常有节奏地将需要的,与影像学资料相关的病史以及体检结果一一平述而出。
  这需要非常高端的知识功底!
  龙源与自己的师父同龄,但比袁威宏要大上一岁,与刘煌龙差不多大,目前只是副教授。
  可龙源的知识积累,却与钟文渊这个老牌的副教授相当了,可谓也是相当猛!
  没办法,这里是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几乎拥有鄂省所有天才收割的优先权!
  就好比协和医院这样的顶级医院,拥有最顶级天才的招生优先权一样,能够留院这里的,基本都不是凡人。
  方子业一边听着两人的讲解汇报,一边细细地观察着患者的臂丛神经以及其复杂的分支,然后再看每条神经的延续,更细小的分支。
  而这个时候,段宏等人就没有把自己的阅片结果拿出来干扰方子业的想法。
  而是非常有素质地等待着方子业的阅片结束,过一会儿要他们发言的时候,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是正经的术前讨论,术中讨论,而不是那种形式主义。
  对于这样的超困难和复杂的病种,术前的讨论,不止要经历一次,十次八次也不为过!
  终于,在方子业将最后一张ct成像以及三维重建的结果看完之后,方子业道:“这个患者术前的情况,很复杂。”
  “如果要考虑到手功能的全方位康复的话,我的建议是这台手术,要分两个阶段去操作。”
  “第一个阶段,是重建肘部与前臂的功能!~”
  “手指和腕关节的功能,我建议是二期再做,这样可以避免患者比较大的功能康复负担。”
  “病去如抽丝,也不能操之过急……”
  “下肢的功能重建术,之所以可以一期直接重建,是因下肢的功能相对比较简单,活动度的范围也相对局限!~”
  “段老师,您觉得呢?”方子业讲了自己的想法后,还是客气地问了一下段宏的意见。
  段宏听后主动介绍说:“这位是我们医院手外科的宋东海教授!”
  之前郭海超只是给方子业讲过台上有宋东海与赵乐,方子业又不知道他们谁是谁。
  以前的方子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搞学习,除了创伤外科的几位知名专家略有耳闻外,其他亚专科的教授基本不认识。
  “宋老师好!~”方子业微微低头打了个招呼。
  宋东海意会到段宏是想让自己接话,毕竟功能重建术的主要业务还是手外科在承担。
  “功能康复负担,这个词形容得很好。”
  “子业,你的意思是,我们之前之所以不知道手术该如何行进,是因为同一时间考虑的因素太多,反而影响了手术节奏?”
  “我们不应该一期考虑直接重建所有功能?”
  宋东海拆析到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内容后,谨慎提问。
  方子业点了点头:“嗯,我个人还是觉得应该循序渐进,贪多嚼不烂。”
  宋东海教授毕竟是专业的,马上回问:“但是方医生,如果我们一期不直接重建,二期再行功能重建时,发现患者的部分功能已经完全无法重建,这时候该怎么办?”
  “那时候想要综合考量所有的因素,都已经来不及。”
  宋东海教授的话肯定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医学越来越考虑整体性的因素。
  分期重建,固然可能逐步减小手术难度,但最后的手术质量,肯定没有一气呵成那么丝滑。
  “宋老师,我同意您的说法,但我个人还是觉得。”
  “我们在为患者作考虑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他术前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抓住最好这两个字眼不放。”
  “对于完全没有功能的患者而言,他仅有肘部的功能,就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