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519节
手术的流程没走到绝对乐观状态时,问问题是浪费时间且不讨喜的。
残肢保留装置的研发,是断肢栽植术的第一步,处理残肢是断肢栽植术的第二步,处理好残肢后,进行高质量的断肢再植术,才算是走到了顺畅的手术流程……
刘煌龙虽然号称是最年轻的教授,资质最牛的手外科教授之一,但也从来没有做过截肢术后再行断肢再植术的手术,此刻甚至他内心深处,都还没能明白过来其中的原理。
方子业操作时看到了两双四只迷茫的眼神,才稍微解释了一句:“我个人的理解是,在截肢术后处理残肢端时,应该是远端动脉的血运作为锚点。”
“一边观察血运的来处,一边观察血运的去处。”
“在血运通畅之后,我们就可以将体外循环仪取出,然后完成动脉端的缝合。”
“静脉端的缝合可以时间稍微延长,甚至二期进行缝合都是可行的。”
“肢体发生节段性坏死后,我们最怕的就是裂解的细胞液通过血液循环入体,导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但我们在静脉回流端,加了一个小型的血液透析的仪器!”
“这样回流的血液,至少异常电解质浓度等异常的浓度会被透析仪过滤掉……”
“贤哥自主改建的这个小型透析仪,就是关键了。”
聂明贤闻言催促道:“业哥,别商业互吹了,赶紧操作吧。小型透析仪虽然关键,也要会用。”
“不会打牌的人,给一把稍微需要点技术含量的天牌都得输。”
聂明贤说完抬头,双眼充满着被‘鞭笞’地渴求。
你别夸我,你狠狠地虐我呗,让我知道,你技术非常厉害,然后好让我学。
这满满的求知欲,明亮的瞳孔,仿佛一把利剑刺向了方子业的识海深处。
对比方子业见过的所有人,包括洛听竹,包括兰天罗在内,没有一个人泛出过能类比聂明贤此刻的求知欲这么‘欲’的眼神。
聂明贤的天才和优秀,果然有其背后的逻辑和定义。
“我暂时理解的断肢再植术的残端处理,依旧是考究和挪用了毁损伤的血运重建术的理念……”方子业继续开始慢慢解释。
……
也不知道过了十几分钟还是二十几分钟。
台上的手术正酣时,手术室的脚踏式感应气压门被踩了开,刘煌龙等台上的人目不转睛,没被影响,但守在计时面板旁的钟业伟却有点佯怒。
手术室可不是参观室,不请自来的外客。
钟业伟只是站了一个马步就重新坐下来了。
门口传来的邓勇教授的声音,正是最近两天他打电话祈求过最多的一位教授的音色。
“张教授,郑教授,这一间手术室,就是我们创伤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室了。”
“我昨天和今天都没参与查房,所以并不知道里面在开展什么手术,有可能就只是我们医院最常见的手术,两位教授别见笑啊。”邓勇一边走进,一边伸手引两人从外走来。
进来的两人等高,甚至连身材都格外相似的干瘦。
其中一人的脖子修长!
另外一个人的脖子就相对较短,但脸很长,另类地拔高了自己的身高。
邓勇话落,另外两人走进,而后三个人同时都在手术室的门口站定。
包括邓勇在内,三人都略有些目瞪口呆。
可邓勇毕竟是组内人,所以一眼就看出来,现在是刘煌龙带着方子业在做拟在八月份才会正式常规开展的‘临床断肢栽植术’。
目前这个技术是不成熟的,还在理论筹备阶段,团队打算七月份在老鼠身上尝试一批后,再挪用进临床的。
“邓教授,这是在干嘛?”邓勇知道的问题,来自华西医院的长脖子张岳教授并不清楚,自带烟嗓音的他,声线非常粗。
手术台上的造型,自认见多识广的张岳也是闻所未闻。
这是创伤外科的手术台,你们开展断肢再植?而且还是这么大一条腿!
郑海东教授则是揉了揉眼睛后,靠前几步,踮着脚尖看了两眼,而后又垫着脚尖蹑手蹑脚退了几步。
摆着头:“还是没看明白!也不是之前方医生分享的毁损伤。”
邓勇想了一下,才解释道:“郑教授,张教授,这是我们团队的后续一个临床课题,叫断肢栽植术。就是如果患者因病情紧急,无法远程周转,便可以在地级市医院,或者其他医院先行截肢术保住性命。”
“而后再转运来我们医院,将截掉的肢体再重新再植回去。”
“这是我们团队基于毁损伤课题、功能重建临床课题后,再续建的另一个临床课题。”
邓勇说话的时候,台上的刘煌龙等人都非常有素质的“高冷”不言,连头都没瞥,仿佛进来的人,就不是邓勇,更不是什么教授,只是无关人员。
手术无关人员,其实就是无关人员。
这是一台非常高要求的手术,丝毫大意不得。
因此,只有邓勇和麻醉科的教授发现,另外两个年纪接近五十岁的大教授,如同一个萌新小姑娘一样地在原地一个激灵,萌萌哒地甩了甩头后,纷纷抬着下巴,眯着眼睛,露出显目的鱼尾纹。
郑海东提左手,做成了半个爱心状,不过并非是与人拼接爱心,而是抓着头顶,抓得直到稍微有点痛了,才停下转动长脸,吞了两口唾沫后喉结都没出现。
道:“邓教授,你们团队真的是深藏不露啊。如果我们不进这手术室里挖,还不知道方医生今天分享的内容,其实只是在地下室是吧?”
郑海东教授的声音,刺激到了出神的张岳教授神魂归位!
“嘶!~~~”
“呼~!~”
“嘶!~”
……
深呼吸了三口来回之后,就转身打算往外,一口**:“郑教授,我们要不走吧,再不走就要成翘嘴了。”
“吃又吃不到,不认真学又学不来的。”
“就好像单身汉吃了药,浑身上下只剩下鸡儿难受!”
郑海东闻言转头,给张岳竖起了大拇指。
这比喻真恰当。
第431章 t0层奇迹
邓勇跟着转身的张岳与郑海东二人身后,轻声学着张岳的**口音:“张教授,郑教授,还不着急走嘛!~”
张岳来自川省的川大华西医院,郑海东教授则来自魔都交大附属六院。两人在全国的江湖地位,比邓勇要更高。
如果这一次的鄂省年中学术会议是中南医院主办,创伤外科分会是邓勇广邀各大医院的知名教授,都未必能请得来这张郑二人。
教授是正高,邓勇也是主任医师,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圈子不一样,教授之间的圈子也不太一样,基本上很难跨圈,什么样的圈子内部人员之间才会相互玩。
张岳和郑海东二人这一次之所以来中南医院,主要还是被方子业分享的“毁损伤”课题给钓来的。
张岳的烟嗓音再次响起,沙哑但又高昂,脚步未停,身缓前行:“郑教授,若这一台手术是刚刚方医生分享的毁损伤手术,我还停着看一会儿。”
“可我刚看了几眼,方医生操作主刀的手术,和单纯毁损伤的关系不大啊。”
“走路都还没学会,想着跑只会摔跟头,这个坑我不跳。”
张岳能混到教授级,得多鸡贼;纯粹找虐的事情,已经不是他这个级别的教授该做的事情了。
人到中年,且到了教授级别的天命之年,人生规划早已定型。张岳自己有自己想要搞的手术,想要去研究的病种方向。
可以猎奇地来中南医院看毁损伤治疗到底是怎么运转,但要耗费精力、心血,甚至叫停自己的科研项目去学习当一个复刻机,这怎么可能呢?
就算是要学,也只能让下级过来学,让他们在人生轨迹还没有定型之前,多几条备选的路径。
郑海东非常认可张岳的想法:“张教授看得通透啊,我刚也暗窥了一下手术进程。”
“按照方医生分享的毁损伤进展流程,应该是由‘下肢’毁损伤的保肢术,转功能重建术,再进上肢的保肢术与功能重建术,慢慢推出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再铺课题去其他单位试点成功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
“这是一个正常的流程,可显然,邓教授的团队是有备而来,在研课题的进度与分享课题的进度差距有点大啊。”
在研课题,是你在做的课题。
分享课题是你已经做出来,能够拿出来给别人讲课、分享的课题,多是成熟的课题,至少是自成体系,可以自圆其说。
两者需要的前期知识储备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医学不是儿戏,外科更不能儿戏。
邓勇也放慢步速跟上两只‘滑溜溜’的老泥鳅,讪笑一下:“看来我们团队是没有机会得到两位教授的指点了。”
“我们团队的子业还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把前几年去过泰国参加亚洲骨科学术会议时讲课的张教授请来交流一下就好了。”
张岳目光轻轻一闪,轻偏转头:“这话是你邓教授说的,还是方医生说的啊?”
邓勇则脚步微微一顿:“张教授,能容我开个实话玩笑么?”
“你说。”张岳抬右手。
“当时张教授你分享的时候,我都不在分会场。知道你在研创伤后疤痕修复这个亚方向的,就是子业,而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
“在我的印象里,张教授你做的更多的是骨折畸形愈合之后的矫形……”邓勇的话有点实诚,也有点伤人。
郑海东轻笑起来。
其实这也正常,很多教授,包括郑海东在内,也经常会借着学术会议之名出去旅游,将自己的讲课内容分享完之后,就直接溜溜球。
这是能理解的事情。
只是当着张岳的面开这么个玩笑,就有点太耿直了。
张岳的眼里只剩下尴尬,轻叹一口气:“看来我得多提升自己的讲课水平,不然的话,连国内的同行都吸引不了,还去国外给别人讲课,着实有点贻笑大方。”
“不过邓教授,子业怎么会对疤痕修复这一块感兴趣呢?疤痕修复,其实是创伤外科、手外科以及美容整形外科的间性手术,并不属于临床性的治疗系术式了。”
疤痕修复,出现更多的地方就是美容整形医院。目前很多三甲医院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只是美容和整形,并不符合‘非盈利性’医院的初衷,进入到这个行当后,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更多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美容不属于医疗!
美容术式也不是治疗性的术式。
“这个我暂时不太清楚,但子业的确这么讲过。而且,现在子业还是住院总阶段,提前看了张教授您这次分享的内容不是瘢痕修复方向后,就没请假去现场了。”邓勇解释。
张岳主攻的方向自然不是创伤后的瘢痕修复和瘢痕愈合,主要还是畸形愈合,下肢畸形的截骨矫形术。
这一次的学术会议,受段宏教授的邀请,张岳分享的就是股骨畸形愈合后的截骨矫形术相关的话题。
残肢保留装置的研发,是断肢栽植术的第一步,处理残肢是断肢栽植术的第二步,处理好残肢后,进行高质量的断肢再植术,才算是走到了顺畅的手术流程……
刘煌龙虽然号称是最年轻的教授,资质最牛的手外科教授之一,但也从来没有做过截肢术后再行断肢再植术的手术,此刻甚至他内心深处,都还没能明白过来其中的原理。
方子业操作时看到了两双四只迷茫的眼神,才稍微解释了一句:“我个人的理解是,在截肢术后处理残肢端时,应该是远端动脉的血运作为锚点。”
“一边观察血运的来处,一边观察血运的去处。”
“在血运通畅之后,我们就可以将体外循环仪取出,然后完成动脉端的缝合。”
“静脉端的缝合可以时间稍微延长,甚至二期进行缝合都是可行的。”
“肢体发生节段性坏死后,我们最怕的就是裂解的细胞液通过血液循环入体,导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但我们在静脉回流端,加了一个小型的血液透析的仪器!”
“这样回流的血液,至少异常电解质浓度等异常的浓度会被透析仪过滤掉……”
“贤哥自主改建的这个小型透析仪,就是关键了。”
聂明贤闻言催促道:“业哥,别商业互吹了,赶紧操作吧。小型透析仪虽然关键,也要会用。”
“不会打牌的人,给一把稍微需要点技术含量的天牌都得输。”
聂明贤说完抬头,双眼充满着被‘鞭笞’地渴求。
你别夸我,你狠狠地虐我呗,让我知道,你技术非常厉害,然后好让我学。
这满满的求知欲,明亮的瞳孔,仿佛一把利剑刺向了方子业的识海深处。
对比方子业见过的所有人,包括洛听竹,包括兰天罗在内,没有一个人泛出过能类比聂明贤此刻的求知欲这么‘欲’的眼神。
聂明贤的天才和优秀,果然有其背后的逻辑和定义。
“我暂时理解的断肢再植术的残端处理,依旧是考究和挪用了毁损伤的血运重建术的理念……”方子业继续开始慢慢解释。
……
也不知道过了十几分钟还是二十几分钟。
台上的手术正酣时,手术室的脚踏式感应气压门被踩了开,刘煌龙等台上的人目不转睛,没被影响,但守在计时面板旁的钟业伟却有点佯怒。
手术室可不是参观室,不请自来的外客。
钟业伟只是站了一个马步就重新坐下来了。
门口传来的邓勇教授的声音,正是最近两天他打电话祈求过最多的一位教授的音色。
“张教授,郑教授,这一间手术室,就是我们创伤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室了。”
“我昨天和今天都没参与查房,所以并不知道里面在开展什么手术,有可能就只是我们医院最常见的手术,两位教授别见笑啊。”邓勇一边走进,一边伸手引两人从外走来。
进来的两人等高,甚至连身材都格外相似的干瘦。
其中一人的脖子修长!
另外一个人的脖子就相对较短,但脸很长,另类地拔高了自己的身高。
邓勇话落,另外两人走进,而后三个人同时都在手术室的门口站定。
包括邓勇在内,三人都略有些目瞪口呆。
可邓勇毕竟是组内人,所以一眼就看出来,现在是刘煌龙带着方子业在做拟在八月份才会正式常规开展的‘临床断肢栽植术’。
目前这个技术是不成熟的,还在理论筹备阶段,团队打算七月份在老鼠身上尝试一批后,再挪用进临床的。
“邓教授,这是在干嘛?”邓勇知道的问题,来自华西医院的长脖子张岳教授并不清楚,自带烟嗓音的他,声线非常粗。
手术台上的造型,自认见多识广的张岳也是闻所未闻。
这是创伤外科的手术台,你们开展断肢再植?而且还是这么大一条腿!
郑海东教授则是揉了揉眼睛后,靠前几步,踮着脚尖看了两眼,而后又垫着脚尖蹑手蹑脚退了几步。
摆着头:“还是没看明白!也不是之前方医生分享的毁损伤。”
邓勇想了一下,才解释道:“郑教授,张教授,这是我们团队的后续一个临床课题,叫断肢栽植术。就是如果患者因病情紧急,无法远程周转,便可以在地级市医院,或者其他医院先行截肢术保住性命。”
“而后再转运来我们医院,将截掉的肢体再重新再植回去。”
“这是我们团队基于毁损伤课题、功能重建临床课题后,再续建的另一个临床课题。”
邓勇说话的时候,台上的刘煌龙等人都非常有素质的“高冷”不言,连头都没瞥,仿佛进来的人,就不是邓勇,更不是什么教授,只是无关人员。
手术无关人员,其实就是无关人员。
这是一台非常高要求的手术,丝毫大意不得。
因此,只有邓勇和麻醉科的教授发现,另外两个年纪接近五十岁的大教授,如同一个萌新小姑娘一样地在原地一个激灵,萌萌哒地甩了甩头后,纷纷抬着下巴,眯着眼睛,露出显目的鱼尾纹。
郑海东提左手,做成了半个爱心状,不过并非是与人拼接爱心,而是抓着头顶,抓得直到稍微有点痛了,才停下转动长脸,吞了两口唾沫后喉结都没出现。
道:“邓教授,你们团队真的是深藏不露啊。如果我们不进这手术室里挖,还不知道方医生今天分享的内容,其实只是在地下室是吧?”
郑海东教授的声音,刺激到了出神的张岳教授神魂归位!
“嘶!~~~”
“呼~!~”
“嘶!~”
……
深呼吸了三口来回之后,就转身打算往外,一口**:“郑教授,我们要不走吧,再不走就要成翘嘴了。”
“吃又吃不到,不认真学又学不来的。”
“就好像单身汉吃了药,浑身上下只剩下鸡儿难受!”
郑海东闻言转头,给张岳竖起了大拇指。
这比喻真恰当。
第431章 t0层奇迹
邓勇跟着转身的张岳与郑海东二人身后,轻声学着张岳的**口音:“张教授,郑教授,还不着急走嘛!~”
张岳来自川省的川大华西医院,郑海东教授则来自魔都交大附属六院。两人在全国的江湖地位,比邓勇要更高。
如果这一次的鄂省年中学术会议是中南医院主办,创伤外科分会是邓勇广邀各大医院的知名教授,都未必能请得来这张郑二人。
教授是正高,邓勇也是主任医师,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圈子不一样,教授之间的圈子也不太一样,基本上很难跨圈,什么样的圈子内部人员之间才会相互玩。
张岳和郑海东二人这一次之所以来中南医院,主要还是被方子业分享的“毁损伤”课题给钓来的。
张岳的烟嗓音再次响起,沙哑但又高昂,脚步未停,身缓前行:“郑教授,若这一台手术是刚刚方医生分享的毁损伤手术,我还停着看一会儿。”
“可我刚看了几眼,方医生操作主刀的手术,和单纯毁损伤的关系不大啊。”
“走路都还没学会,想着跑只会摔跟头,这个坑我不跳。”
张岳能混到教授级,得多鸡贼;纯粹找虐的事情,已经不是他这个级别的教授该做的事情了。
人到中年,且到了教授级别的天命之年,人生规划早已定型。张岳自己有自己想要搞的手术,想要去研究的病种方向。
可以猎奇地来中南医院看毁损伤治疗到底是怎么运转,但要耗费精力、心血,甚至叫停自己的科研项目去学习当一个复刻机,这怎么可能呢?
就算是要学,也只能让下级过来学,让他们在人生轨迹还没有定型之前,多几条备选的路径。
郑海东非常认可张岳的想法:“张教授看得通透啊,我刚也暗窥了一下手术进程。”
“按照方医生分享的毁损伤进展流程,应该是由‘下肢’毁损伤的保肢术,转功能重建术,再进上肢的保肢术与功能重建术,慢慢推出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再铺课题去其他单位试点成功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
“这是一个正常的流程,可显然,邓教授的团队是有备而来,在研课题的进度与分享课题的进度差距有点大啊。”
在研课题,是你在做的课题。
分享课题是你已经做出来,能够拿出来给别人讲课、分享的课题,多是成熟的课题,至少是自成体系,可以自圆其说。
两者需要的前期知识储备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医学不是儿戏,外科更不能儿戏。
邓勇也放慢步速跟上两只‘滑溜溜’的老泥鳅,讪笑一下:“看来我们团队是没有机会得到两位教授的指点了。”
“我们团队的子业还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把前几年去过泰国参加亚洲骨科学术会议时讲课的张教授请来交流一下就好了。”
张岳目光轻轻一闪,轻偏转头:“这话是你邓教授说的,还是方医生说的啊?”
邓勇则脚步微微一顿:“张教授,能容我开个实话玩笑么?”
“你说。”张岳抬右手。
“当时张教授你分享的时候,我都不在分会场。知道你在研创伤后疤痕修复这个亚方向的,就是子业,而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
“在我的印象里,张教授你做的更多的是骨折畸形愈合之后的矫形……”邓勇的话有点实诚,也有点伤人。
郑海东轻笑起来。
其实这也正常,很多教授,包括郑海东在内,也经常会借着学术会议之名出去旅游,将自己的讲课内容分享完之后,就直接溜溜球。
这是能理解的事情。
只是当着张岳的面开这么个玩笑,就有点太耿直了。
张岳的眼里只剩下尴尬,轻叹一口气:“看来我得多提升自己的讲课水平,不然的话,连国内的同行都吸引不了,还去国外给别人讲课,着实有点贻笑大方。”
“不过邓教授,子业怎么会对疤痕修复这一块感兴趣呢?疤痕修复,其实是创伤外科、手外科以及美容整形外科的间性手术,并不属于临床性的治疗系术式了。”
疤痕修复,出现更多的地方就是美容整形医院。目前很多三甲医院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只是美容和整形,并不符合‘非盈利性’医院的初衷,进入到这个行当后,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更多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美容不属于医疗!
美容术式也不是治疗性的术式。
“这个我暂时不太清楚,但子业的确这么讲过。而且,现在子业还是住院总阶段,提前看了张教授您这次分享的内容不是瘢痕修复方向后,就没请假去现场了。”邓勇解释。
张岳主攻的方向自然不是创伤后的瘢痕修复和瘢痕愈合,主要还是畸形愈合,下肢畸形的截骨矫形术。
这一次的学术会议,受段宏教授的邀请,张岳分享的就是股骨畸形愈合后的截骨矫形术相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