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484节
他再下场与别人均分机会,那就真没得玩了。
所以啊,有时候没必要真正坚持原则性的‘公平’,总有人要享受不公,比如说聂明贤。
“那可是你说的啊,你负责给李博士还有严博士他们解释啊?”聂明贤明显也想多参与急诊手术了。
因为今天与方子业配合,刚学的清创术,让聂明贤的‘手瘾’过足了。
技术到了一定火候后,做手术和操作,都是有瘾的。
“放心吧,贤哥。”
“兄弟们都知道你是副高,对你也都蛮尊敬,并不需要我仗势欺人。”方子业解释一句。
而后,聂明贤正要说话时,门口却响起了敲门声。
“师兄…”正是洛听竹的声音从外传进。
闻言,聂明贤本要再和方子业多聊几句,可马上就戛然而止了。
聂明贤拍了拍方子业的肩膀,而后主动地拉开门。
“师…聂师兄。”洛听竹的语气转了至少九十度,从温柔转成了紧张,而后再恢复平静。
“我去医生休息室休息,你进去吧。”聂明贤错过后,双手随意地比划了一下。
洛听竹这一次没有脸红,也没有听聂明贤的话,闻言而是转身,把胸口前的粉红色零食包摘了下来:“聂师兄,我来是给师兄送点东西的,我还要去吃宵夜。”
“我放下东西就走!~”洛听竹说着躬身把零食包放在了住院总办公室门口,接着又示意聂明贤不用去医生休息室。
聂明贤狐疑一二,可洛听竹放下东西再与方子业解释了一句,就真的走了。
长裙及膝,款步而行,并未疾走,也没有刻意放慢速度,只是她捧着手机显然是在和方子业聊着些什么。
方子业主动走出了门:“贤哥,进来一起吃点东西,喝口饮料吧。”
“现在我还是那个立场,该吃吃,该喝喝,不然等会儿想吃都没得吃了。”
聂明贤这才又走进了住院总办公室,若有所思地鼓了鼓腮帮子:“子业,说实话,我刚出门时还在想,你得羡慕我的自由。”
“可现在,我倒是有点羡慕你了。”
方子业闻言臭美了一句:“我也觉得自己蛮幸福的。贤哥你肯定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说着,方子业的内心又稍微凛动了一下。
刚刚洛听竹委托方子业帮她给聂明贤转诉一下,希望可以拿到聂明贤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种求学、求教的心态,与个人感情无关。
只是吧,洛听竹这般行为,有点让方子业想起了最初遇到的洛听竹。那时候,她初来乍到创伤外科。
那时候,邓勇教授这里是僧多粥少,基本没有多少课题经费,洛听竹还得自己去申请课题做实验,那时候的她,经常熬夜……
“倒也是,来吧,让我沾一沾你们的福气,尝尝你们撒的狗粮味道。”聂明贤坐下来后,拿出来了一个鸭爪子就开始啃了起来。
聂明贤的动作越是随意,就证明他在这个团队的代入感就越深。
啃了几口,方子业递过去一瓶饮料。
聂明贤打开饮料瓶盖,喝了一口,再咬了一口鸭爪,一边咀嚼一边问:“子业,你怎么不一次性地把你优秀的点都透出来呢?这一次又一次地,仿佛是密室逃脱一样。”
“贤哥,你确定我如果一次性地把自己所有的技能阐述出来不是交浅言深,不是特意装逼?”
方子业说完,周身一正:“贤哥,相互交往,一般都是基于好奇与互补。”
“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相互互补的交往,基本上都只是酒肉关系。”
方子业解释着。
如果现在,有一个比方子业大了二十岁的院士,站在方子业面前一阵叭叭叭他到底有多牛逼,方子业也只会想,你牛逼你牛逼呗,我不吃你家饭,你爱怎么牛逼怎么牛逼,我离了你我还吃不了饭了啊?
但如果说,有一个比方子业大了二十岁的超级大牛,就在方子业的附近游走,与方子业相处时间比较长,也有了一定的善意,那方子业肯定会主动积极地靠上去,看能不能寻求一些学习机会。
这就是求学阶段和求职阶段的差别。
在求学阶段,学历提升,是方子业的必需品,否则方子业就进入不到一个门槛里,根本没办法留院中南医院,只能去地级市医院。
去了地级市医院想要再走出来难度有多大?
看看吴轩奇就知道了,再看看聂明贤就知道了,他们同样需要补足自己的学历。
聂明贤便不再接话。
等两人再开口时,又聊到了下一个话题去了。
……
一处烤肉店的包厢里,一群博士闷头开始吃肉,两个服务员帮忙烤肉。
邓勇和刘煌龙二人,则是动了两筷子之后,就好像没再有吃东西的欲望。而是在攀谈了起来。
袁威宏是偶尔动一筷子,然后以下级的身份建议着:“邓教授,刘教授,我觉得我们团队目前的发展趋势特别好。”
“一个团队,无非就是教学、前进方向、课题积累这么几块。”
“教学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话题,暂且不提。前进的方向,这就有点多了。”
“临床科研、基础科研、临床科研中的专利载体等诸多方向,我们都可以展开详细去进行研究。”
“就目前,我通过统计我们组内的潜在课题时,就发现,我们现在至少有八九条可以趋进的大方向,一些细小的分支,就根本不用去谈了。”
“而因刘教授与聂明贤的参与,我们团队进一步展示了厚积薄发的力量……”
袁威宏先铺垫了一番,而后才把话题落地。
“刘教授,我先详细地说明一下,我们可以行进的大课题和子课题啊。”
“大课题方向,一,骨折的重新分型与手法复位适应征与手术适应征的重新定义。”
“二,骨肉瘤的基础科研,抗肿瘤特殊靶点的寻找。”
“三,基于敲除hk2裸鼠的生物学与生理学习性改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探索hk2作为肿瘤敲除靶点的生物安全性、生命安全性。”
“四、毁损伤课题。”
“五、毁损伤术后功能重建课题。”
“六、断肢栽植术。”
“七、单肢体体外循环仪器的探索和研究……”
“八、骨肉瘤……”
袁威宏先探讨了自己和方子业为基点的一些课题,而后才把邓勇教授大团队的课题也纳入到了考虑范围内。
袁威宏先表了态:“邓老师,刘老师,这些课题,我们团队的所有人,只要有兴趣的,都是可以择方向而循进。”
袁威宏现在的课题数量多了,组内的人手不足,就只能打开大门,让邓勇教授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否则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浪费了前期研究的积累。
听到袁威宏这么列举,饶是刘煌龙算是见多识广了,也是颇为咂舌。
这真的是一个组的小团队可以拥有的课题方向数量,而不是一个科室的超级团队?
厚积薄发四个字,再贴切不过了。
“一个子业,可以至少顶三个中等规模团队了!~”刘煌龙感慨唏嘘。
第417章 主治与新起航!
时间如水。
五月一晃而逝。
方子业从考场走出后,就第一时间拿出手机,关闭飞行模式后开始阅读未读信息。
特别熟悉的人,都知道方子业参加主治的理论上机考试,并未打扰,倒是有一条来自黄凯的未读信息。
方子业特意看了看秦葛罗与王元奇二人的聊天页面没有未读信息后,再清理了一遍短信信箱。
才站在了一辆校园内部的共享单车旁,一脚跨上去先占用后给黄凯回复信息。
“凯爷,我们团队五月份还在做功能重建手术的回溯,因此并未主动接收新病例,主要还是为了保证手术质量更大化。”
“六月份中旬吧,你过来找我们医院的刘煌龙教授看看,仔细评估是否适合进行功能重建手术……”方子业的回复相对谨慎。
自从方子业给黄凯提议过,刘煌龙教授来到了中南医院后,组里面有打算做功能重建的术式,黄凯就经常给方子业发信息打探相关的消息。
只是,方子业一直都在忙,且组里面经过了探讨之后,并不决定短期内就大规模地接受相应的病例,广开门诊收治进院。
而是希望精打细磨几份病例并完成了一月、三月随访之后,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开设功能重建专科门诊。
这是为了病人负责。
自然,在这个期间,如果科室里遇到了毁损伤的患者,还是常规收治,只是不会主动地去邀约一部分病人转诊到中南医院来。
主动和被动,是两个概念。
回复完信息,扫码打开了车锁之后,方子业就骑车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正门口去坐地铁回医院。
这个点,学校还是考场,六月初还是毕业季,又是周末,就别想着打车了,有这个等打车的时间,坐地铁都快到汉市大学附近了。
校园内的共享单车,在校园外是无法还车的,方子业只能在校门口的一个停车区域把车锁好后,出校门再更换了另外一辆电动车,一路骑到了地铁口,随人流走了进去……
坐手扶梯时,方子业看到了黄凯的回信。
但看着手扶梯的长度不长,估计打字的时间都不够,因此在下了手扶梯后,方子业逐渐散出人群,靠着围墙慢步低头回信。
“凯爷,你到时候到了医院后,先给我打电话吧,不方便挂号就直接到科室里看,你的情况我已经和刘教授汇报过了。”
“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方便的话,从恩市照了ct和核磁过来,记得给影像科的老师们说一声,要把神经肌肉平面截面切好,或者你直接把所有的层面都拷贝到u盘里带来,我们需要详细地评估一下。”
方子业打完字,抬头再沉吟了一下,忽然偏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零食包。
转头一看,赫然是洛听竹不知道什么时候行进在自己身侧,身着斑点白色长裙,笑靥浅浅。
“你什么时候来的?”方子业错愕着顿步。
“你怎么知道我会进这个地铁口呢?”
方子业没想到洛听竹会过来接自己,自己都是成年人了啊,直接回去就好了啊。
“师兄你猜?”洛听竹卖了个关子。
所以啊,有时候没必要真正坚持原则性的‘公平’,总有人要享受不公,比如说聂明贤。
“那可是你说的啊,你负责给李博士还有严博士他们解释啊?”聂明贤明显也想多参与急诊手术了。
因为今天与方子业配合,刚学的清创术,让聂明贤的‘手瘾’过足了。
技术到了一定火候后,做手术和操作,都是有瘾的。
“放心吧,贤哥。”
“兄弟们都知道你是副高,对你也都蛮尊敬,并不需要我仗势欺人。”方子业解释一句。
而后,聂明贤正要说话时,门口却响起了敲门声。
“师兄…”正是洛听竹的声音从外传进。
闻言,聂明贤本要再和方子业多聊几句,可马上就戛然而止了。
聂明贤拍了拍方子业的肩膀,而后主动地拉开门。
“师…聂师兄。”洛听竹的语气转了至少九十度,从温柔转成了紧张,而后再恢复平静。
“我去医生休息室休息,你进去吧。”聂明贤错过后,双手随意地比划了一下。
洛听竹这一次没有脸红,也没有听聂明贤的话,闻言而是转身,把胸口前的粉红色零食包摘了下来:“聂师兄,我来是给师兄送点东西的,我还要去吃宵夜。”
“我放下东西就走!~”洛听竹说着躬身把零食包放在了住院总办公室门口,接着又示意聂明贤不用去医生休息室。
聂明贤狐疑一二,可洛听竹放下东西再与方子业解释了一句,就真的走了。
长裙及膝,款步而行,并未疾走,也没有刻意放慢速度,只是她捧着手机显然是在和方子业聊着些什么。
方子业主动走出了门:“贤哥,进来一起吃点东西,喝口饮料吧。”
“现在我还是那个立场,该吃吃,该喝喝,不然等会儿想吃都没得吃了。”
聂明贤这才又走进了住院总办公室,若有所思地鼓了鼓腮帮子:“子业,说实话,我刚出门时还在想,你得羡慕我的自由。”
“可现在,我倒是有点羡慕你了。”
方子业闻言臭美了一句:“我也觉得自己蛮幸福的。贤哥你肯定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说着,方子业的内心又稍微凛动了一下。
刚刚洛听竹委托方子业帮她给聂明贤转诉一下,希望可以拿到聂明贤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种求学、求教的心态,与个人感情无关。
只是吧,洛听竹这般行为,有点让方子业想起了最初遇到的洛听竹。那时候,她初来乍到创伤外科。
那时候,邓勇教授这里是僧多粥少,基本没有多少课题经费,洛听竹还得自己去申请课题做实验,那时候的她,经常熬夜……
“倒也是,来吧,让我沾一沾你们的福气,尝尝你们撒的狗粮味道。”聂明贤坐下来后,拿出来了一个鸭爪子就开始啃了起来。
聂明贤的动作越是随意,就证明他在这个团队的代入感就越深。
啃了几口,方子业递过去一瓶饮料。
聂明贤打开饮料瓶盖,喝了一口,再咬了一口鸭爪,一边咀嚼一边问:“子业,你怎么不一次性地把你优秀的点都透出来呢?这一次又一次地,仿佛是密室逃脱一样。”
“贤哥,你确定我如果一次性地把自己所有的技能阐述出来不是交浅言深,不是特意装逼?”
方子业说完,周身一正:“贤哥,相互交往,一般都是基于好奇与互补。”
“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相互互补的交往,基本上都只是酒肉关系。”
方子业解释着。
如果现在,有一个比方子业大了二十岁的院士,站在方子业面前一阵叭叭叭他到底有多牛逼,方子业也只会想,你牛逼你牛逼呗,我不吃你家饭,你爱怎么牛逼怎么牛逼,我离了你我还吃不了饭了啊?
但如果说,有一个比方子业大了二十岁的超级大牛,就在方子业的附近游走,与方子业相处时间比较长,也有了一定的善意,那方子业肯定会主动积极地靠上去,看能不能寻求一些学习机会。
这就是求学阶段和求职阶段的差别。
在求学阶段,学历提升,是方子业的必需品,否则方子业就进入不到一个门槛里,根本没办法留院中南医院,只能去地级市医院。
去了地级市医院想要再走出来难度有多大?
看看吴轩奇就知道了,再看看聂明贤就知道了,他们同样需要补足自己的学历。
聂明贤便不再接话。
等两人再开口时,又聊到了下一个话题去了。
……
一处烤肉店的包厢里,一群博士闷头开始吃肉,两个服务员帮忙烤肉。
邓勇和刘煌龙二人,则是动了两筷子之后,就好像没再有吃东西的欲望。而是在攀谈了起来。
袁威宏是偶尔动一筷子,然后以下级的身份建议着:“邓教授,刘教授,我觉得我们团队目前的发展趋势特别好。”
“一个团队,无非就是教学、前进方向、课题积累这么几块。”
“教学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话题,暂且不提。前进的方向,这就有点多了。”
“临床科研、基础科研、临床科研中的专利载体等诸多方向,我们都可以展开详细去进行研究。”
“就目前,我通过统计我们组内的潜在课题时,就发现,我们现在至少有八九条可以趋进的大方向,一些细小的分支,就根本不用去谈了。”
“而因刘教授与聂明贤的参与,我们团队进一步展示了厚积薄发的力量……”
袁威宏先铺垫了一番,而后才把话题落地。
“刘教授,我先详细地说明一下,我们可以行进的大课题和子课题啊。”
“大课题方向,一,骨折的重新分型与手法复位适应征与手术适应征的重新定义。”
“二,骨肉瘤的基础科研,抗肿瘤特殊靶点的寻找。”
“三,基于敲除hk2裸鼠的生物学与生理学习性改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探索hk2作为肿瘤敲除靶点的生物安全性、生命安全性。”
“四、毁损伤课题。”
“五、毁损伤术后功能重建课题。”
“六、断肢栽植术。”
“七、单肢体体外循环仪器的探索和研究……”
“八、骨肉瘤……”
袁威宏先探讨了自己和方子业为基点的一些课题,而后才把邓勇教授大团队的课题也纳入到了考虑范围内。
袁威宏先表了态:“邓老师,刘老师,这些课题,我们团队的所有人,只要有兴趣的,都是可以择方向而循进。”
袁威宏现在的课题数量多了,组内的人手不足,就只能打开大门,让邓勇教授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否则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浪费了前期研究的积累。
听到袁威宏这么列举,饶是刘煌龙算是见多识广了,也是颇为咂舌。
这真的是一个组的小团队可以拥有的课题方向数量,而不是一个科室的超级团队?
厚积薄发四个字,再贴切不过了。
“一个子业,可以至少顶三个中等规模团队了!~”刘煌龙感慨唏嘘。
第417章 主治与新起航!
时间如水。
五月一晃而逝。
方子业从考场走出后,就第一时间拿出手机,关闭飞行模式后开始阅读未读信息。
特别熟悉的人,都知道方子业参加主治的理论上机考试,并未打扰,倒是有一条来自黄凯的未读信息。
方子业特意看了看秦葛罗与王元奇二人的聊天页面没有未读信息后,再清理了一遍短信信箱。
才站在了一辆校园内部的共享单车旁,一脚跨上去先占用后给黄凯回复信息。
“凯爷,我们团队五月份还在做功能重建手术的回溯,因此并未主动接收新病例,主要还是为了保证手术质量更大化。”
“六月份中旬吧,你过来找我们医院的刘煌龙教授看看,仔细评估是否适合进行功能重建手术……”方子业的回复相对谨慎。
自从方子业给黄凯提议过,刘煌龙教授来到了中南医院后,组里面有打算做功能重建的术式,黄凯就经常给方子业发信息打探相关的消息。
只是,方子业一直都在忙,且组里面经过了探讨之后,并不决定短期内就大规模地接受相应的病例,广开门诊收治进院。
而是希望精打细磨几份病例并完成了一月、三月随访之后,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开设功能重建专科门诊。
这是为了病人负责。
自然,在这个期间,如果科室里遇到了毁损伤的患者,还是常规收治,只是不会主动地去邀约一部分病人转诊到中南医院来。
主动和被动,是两个概念。
回复完信息,扫码打开了车锁之后,方子业就骑车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正门口去坐地铁回医院。
这个点,学校还是考场,六月初还是毕业季,又是周末,就别想着打车了,有这个等打车的时间,坐地铁都快到汉市大学附近了。
校园内的共享单车,在校园外是无法还车的,方子业只能在校门口的一个停车区域把车锁好后,出校门再更换了另外一辆电动车,一路骑到了地铁口,随人流走了进去……
坐手扶梯时,方子业看到了黄凯的回信。
但看着手扶梯的长度不长,估计打字的时间都不够,因此在下了手扶梯后,方子业逐渐散出人群,靠着围墙慢步低头回信。
“凯爷,你到时候到了医院后,先给我打电话吧,不方便挂号就直接到科室里看,你的情况我已经和刘教授汇报过了。”
“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方便的话,从恩市照了ct和核磁过来,记得给影像科的老师们说一声,要把神经肌肉平面截面切好,或者你直接把所有的层面都拷贝到u盘里带来,我们需要详细地评估一下。”
方子业打完字,抬头再沉吟了一下,忽然偏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零食包。
转头一看,赫然是洛听竹不知道什么时候行进在自己身侧,身着斑点白色长裙,笑靥浅浅。
“你什么时候来的?”方子业错愕着顿步。
“你怎么知道我会进这个地铁口呢?”
方子业没想到洛听竹会过来接自己,自己都是成年人了啊,直接回去就好了啊。
“师兄你猜?”洛听竹卖了个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