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45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也想多做点东西啊,好的课题就是文章,好的文章就可能产出新的工具,这都是我们当医生梦寐以求的。”
  “只是,每个人的精力实在是有限的!~”
  ……
  陈明昊从创伤外科走了,走得很是不爽。
  骨科大楼的楼下,陈明昊还又遇到了没有离开的林妍一家三口。
  林妍很紧张地问:“陈教授,我今天是不是说错话了?邓教授交给我的任务,我是不是办砸了?”
  林妍脸色略白,满脸愧疚。
  陈明昊闻言,心里骂了两圈,但又能怎么办?
  林妍是病人啊,病人如果什么都懂了,她还需要医生么?她就是医生了啊!
  “没事儿,没这么严重,林妍,你出院后就只要好好休息。”
  “邓教授也不过是和你开了个玩笑,哪里真能给你任务啊。”
  “不要当真啊,方医生本来就是非常成熟的创伤外科医生,你让他放弃本来的专业来我们血管外科,这不是让他扬短避长么?”
  “没有这样的道理。”陈明昊安抚着。
  紧接着又解释:“以后啊,说这种话的时候,尽量不要当着其他专科的病友说。”
  “来医院里看病的,没有谁比另外一个病种的患者高贵,也不能说哪个专科的医生就比另外一个专科的医生更有意义。”
  “知道吧。”
  “医生虽然不好讲你,但其他的病友和家属骂起人来,那是不会管你身体是不是不舒服的!”
  林妍赶紧点头,再次道歉后,一家三口才打车离开……
  陈明昊则是又叹了几口气。
  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路被堵死了。
  病人一知道,邓勇就知道了,邓勇知道了,就铁定没有邓海波什么事儿了……
  第404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
  因手术早已错过了饭点,下午三点,方子业和熊锦环吃的是烤肉饭。
  两人匍匐在医生休息室的桌子上,一人坐一边的下铺,熊锦环吃饭如刨,因肚子饿狠狠补进嘴巴几大口后,吞咽而下:“业哥,我们aa吧?”
  “a个屁啊,就十几块钱,你要不点个咖啡吧。”
  “转来转去的也麻烦。”方子业吃饭的速度也不慢,只是没有熊锦环那么快。
  没有了急会诊任务,方子业也多了一份享受美食的心思。
  烤肉饭当然有味道,只是前面几个月,方子业吃任何东西都只是为了补充能量,能吃就猛猛地开吃。
  “那行,业哥。”方子业点明了方向,反而是熊锦环最爱的。
  “环哥,你博士期间的文章发了几篇啊?”方子业随口一问。
  熊锦环目前博士一年级末,很快就要成为博士二年级的师兄,博士期间的毕业论文要求,总是要提上了日程。
  “一篇吧,工作量还是很难积累的。”
  “我师父也想累积大文章。”熊锦环谨慎地回。
  想起这个,熊锦环就羡慕道:“唉,到了这一步,才知道业哥你以前拼杀文章的时候,肯定相当不易。”
  “全脱产了三个月,听起来时间很长,但要积累四五十个工作量,肯定也是日夜难安的。”
  熊锦环的分析还是比较客观的。
  方子业的刻苦,众所周知啊,在硕士阶段,基本就把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都压榨殆尽,那时候的长进快不快且不论,能够写出来几篇‘英语作文’,纯粹是压榨着自己的所有时间。
  写文章不容易的,想要拼凑出来一篇sci的全文,成熟的工作者,也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那时候肯定会占据方子业很大的时间环。
  等到能顺利毕业之后,方子业才放开手脚地醉心于临床,精进快速,而后再一飞冲天了。
  “一篇一区的么?那也够了呀。”方子业笑道。
  自己硕士阶段被师父袁威宏投喂了一篇一区的if5分的文章,那属于是恩赐,用受宠若惊四个字完全不夸张。
  专业型博士毕业的要求才是一篇二区sci或者两篇三区sci,一篇一区的文章,足以送国内任何一个高校的医学专业博士顺利毕业。
  “那也要看怎么用。”熊锦环的饭盒里余留的米饭已经不多,肚子也填了七八分饱,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毕业够用,但找工作,还差了蛮多。”
  熊锦环说完,还悄悄地注视着方子业的眼神与表情:“我与源培比,估计都是鸡蛋碰石头。”
  方子业听了,目光瞬间一闪。
  “真的。”熊锦环直起背,笑靥灿烂:“业哥,这本来就是一个事实,我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只有认识到了差距,才有可能填补沟壑。”
  熊锦环的潜意思就是,李源培和你方子业一个大团队,你随便给他挂点东西,以你们大团队的科研产出速度和效率,我和他玩文章能玩出个蛇皮。
  如果你方子业非要推李源培一把的话,我熊锦环即便是有病区主任作为后盾,也是送菜。
  熊锦环的语气里只有平叙,没有阴阳怪气。
  方子业也就只能无奈地说:“环哥,这个我没办法,我们大家都是跟着老板混的。老板怎么安排,我也听命行事。”
  与王元奇一届的刘正钧,是没能留院的,但是王元奇被邓勇保去了急诊科周转。
  同样的,董耀辉老教授组的戴银生,也是离开了中南医院,如今也不知道去哪里就职了……
  熊锦环点头,笑了笑:“业哥,我们换个话题吧。”
  “以前我不信缘分这个词,现在我倒是觉得,人生十分,七分天注定!”
  “我们都只能不羞不恼,一切经历,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熊锦环的表情里多了几分洒脱。
  人生不可能再回头,熊锦环也不能回到数年之前,选择邓勇教授作为老师,然后再读邓勇教授的博士。
  方子业就主动地掠过了这个敏感的话题,而是改口问:“锦环,听说,你有一位叫郑天乐的师弟,还不错啊?”
  郑天乐,是韩元晓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一年级将结束,与彭隆副教授的学生林沂黄、张子曦的学生郭若盾同一届。
  但郑天乐,属于是一年级内,非常出众的宜人了。
  抛开科研文章数量不谈,郑天乐的操作综合能力,比兰天罗都还要更强两分,是非常有可能闯过硕士阶段对标的练功房的种子选手。
  “天乐啊,还行吧,我现在回头去看,有点小打小闹。”
  “但想要闯破硕士阶段的练功房,还需要继续努力。”
  “业哥,其实天罗的长进速度是最快的了,他以前可不是我们临床专业出身啊。”熊锦环把话题转移到兰天罗上。
  方子业闻言就说:“天罗的备选路径太多,他自己都没有想好要走哪条路。”
  “我们就不聊他了吧,其他的兄弟们,基本都是只能靠着临床吃饭的!”
  “哒哒哒!”
  “哒哒哒!~”
  说曹操曹操到,兰天罗快速地敲响医生休息室的门,紧接着兰天罗就提着袋子说:“师兄,给下住院总办公室的钥匙呗,我去换几瓶饮料。”
  方子业侧着屁股把口袋里的钥匙拿出来,递给了兰天罗:“你买了多少饮料了啊?”
  “不多不多的师兄,我放完之后,就去实验室了啊。”兰天罗匆匆离开。
  紧接着又给方子业还了住院总办公室的钥匙后,端着一瓶饮料,就往科室外冲了去,看起来是精力无限。
  熊锦环看着兰天罗的背影,端的羡慕无比。
  ……
  吃完了午饭后,熊锦环也离开了医生休息室。
  方子业也就移步去了医生办公室,看看有没有什么余留的任务,比如说审核组内的常规医嘱啊,或者是看看下级医师们整理的出院病历的顺序等。
  之前,这些任务都是洛听竹在帮忙的,不过,似乎洛听竹离开后,李源培和严志名师兄二人,也是做得滴水不漏。
  方子业看了十张床位的在架病历和医嘱,根据现有的指南来看肯定没问题,但要根据科研前沿进展的话,还能微调。
  不过对于其他人而言,微调这些医嘱,意义不大。
  方子业如果不是因微调医嘱能拿到学识点,估计也不会花费这么多心思。
  再看了五本出院病历,顺序、签字等都一一完善,等待方子业签字的就是病历质控这一栏,签下方子业的名字即可。
  这也就是一个小时多的事情。
  下午,三点。
  熊锦环从医生休息室走到住院总办公室后,推开门,看到方子业正匍匐在桌子上看文献,便问:“业哥,今天好像没那么忙啊。”
  熊锦环是非常专业的医生,因此很闲这样的词汇,都会找一个替代词。
  “嗯,是啊!”
  “谢教授坐诊创伤中心急诊门诊,大部分的病种他都能搞得定,先继续休息吧。”
  “看看文献也极好的,我都好几个月没怎么看过文献了。”方子业倒是耐得住寂寞。
  主要是方子业都忙了很久了,好不容易有一点空闲的时间,休憩一下,有一种说不出的闲庭惬意。
  “嗯,倒也是。”
  “没病人就多看书吧。”熊锦环也咧嘴一笑后,关门又回头。
  方子业则是看着门口方向若有所思——
  熊锦环如今为了学习的机会,是真的能豁出去啊,生怕自己遇到了急诊手术不叫他……
  当天下午五点,方子业仍然是没有遇到急诊病人,于是就‘回家’了一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