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37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方子业脱掉了无菌手术衣,摘下了无菌口罩,出门后先在洗手池旁洗了手,再扭了扭脖子和腰,听得咔咔几声,感觉僵硬的关节略舒缓后,才往手术室外走。
  通过广播叫来了女孩的父母到术中谈话室后,方子业将刘煌龙教授建议的情况予以了说明。
  父母在外面,除了干着急之外,肯定还是通过各种关系网在打听自己女儿的治疗希望与可能性,只是得到的结果?
  方子业的话,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
  女孩的父亲已经赶到,穿着得体大方,西装革履衬衫,只是此刻的发型已经被他搓得格外凌乱,喉结耸动,嘴巴干涸:“方医生,您的意思是说,我女儿现在的损伤,目前可以期待一下,把脚的形态保下来,但功能是否能恢复,只能下一次手术再说?”
  “对!~”方子业点头。
  “这样的选择,会行二期手术,增加小孩的手术负担,但应该有更多的恢复几率。自然,经济负担也会相对增加…”
  “毕竟需要二次麻醉…”
  方子业的声音被男人打断,非常果决:“方医生,您不必刻意提醒经济的问题,只要不是天文数字,几十万百万这样子,我们都能负担得起。”
  “甚至于,在一定条件的允许下,你们可以优先选择更好的,比如说进口的缝针缝线、机械或者材料之类的,这都是可以的。”
  “如果说,你们在术中,可以临时请一些专家会诊费用,我们都是愿意承担的……”
  男人,用最朴素的语气,用此刻最“无能”地形式,体现着自己的父爱。
  在手术前,根据女孩母亲的口述,就能想得到女孩的家境不错。
  汉市本地人,而且还能承担得起艺术生的费用,去上私教课,家境不会很差。
  方子业继续解释:“费用肯定不如您说的这么高,自然,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或许几万块钱对您来说不值一提,但我们医院,包括我自己,都遇到过几万块钱需要多家拼凑,借款等情况。”
  “我们医生有告知义务,其实,现在的治疗,不完全是经济的问题。也不是请会诊专家的问题。”
  “实际上,您女儿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华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创伤外科领域,都属于难治性的病种……”
  “邀请专家过来做手术,那要是非常成熟的术式,专家们有一定自信可以拿得下的手术,才有机会通过远程技术援助,完成对肢体的抢救。”
  “所以,请专家?意义不会很大,不会有人答应,我们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这要解释清楚,不是中南医院傲娇,而是你找不到合适的人。
  不管是积水潭还是魔都六院、华西这样的骨科顶级医院,也不会有教授愿意以‘会诊’手术的名义,拿着高额的出场费,最后不远千里地来做个截肢术拿钱走人。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处理不了的病种,你出钱没用的。
  “那就,先按照方医生您的选择来吧,能好尽好,实在不能好的话,不管怎么样,这也是我们的女儿。”
  “尽力了。”男人回应了一声。
  方子业点头。
  术中的手术细节发生改变,其实没有改变‘保肢术’大术式的方向,至于具体的手术术式,手术细节。
  tm的这样的病种,连标准化治疗方案都没有,哪里有成熟术式?
  你能告诉我第一代光刻机叫什么名字?
  因此就没有手术方式的修改,也不必重新签字。
  方子业又再次赶回……
  只是在回手术室的路上,方子业略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根据今天刘煌龙教授告知的一些东西,让方子业重新认识了当前的外科手术术式架构,或者说,一个病种的治疗推进历程。
  原则早就写在了教科书上,与抢救生命一样。
  先救命,再治病。
  同样的,毁损伤的治疗,先保肢,后保功能。
  在抗生素未发现启用之前,在清创缝合术未彻底发展起来之前,四肢的创伤,一律都是截肢处理以保命。
  在血管外科未发展成熟之前,动脉血栓取出术的术式未开发前,下肢的动脉血栓形成,都是截肢保命。
  在断肢再植术未发展成熟之前,断肢的治疗,就是残端缝合保命。
  在肿瘤切除术,也叫做病损清创切除术未发展成熟之前,骨科肿瘤患者,也是截肢保命。
  医学上的每一个新病种,最开始都没有一个相对应的成熟术式去处理他们,那时候,都是靠着最朴素的基本功去处理,以保命为基础。
  所以说,其实在新病种面前,人人平等,大家依靠的都不是高精尖端的奥妙外科操作,就是外科最基础的基本功去对应。
  然后一步步地开发出来,与新病种对应的专科术式,成熟手术。
  当然,在新病种面前,也是不平等的。
  教授们的基本功,至少是核心基本功,一般都会比普通医生更牛掰,所以,他们在处理起新病种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有更大的容错空间。
  基于此,方子业再看向自己面板上的两个5级技能,心情就相对舒畅起来。
  清创术5级、缝合术5级。
  这是外科最基础的两个基础操作,在面临未知病种时,它能释放的潜能是巨大的。
  而这样的病种,一旦可以成熟地推进出治疗方案,对患者,对开发者自身,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自然,若是血管缝合术和神经缝合术等属于手外科的专科操作,现下成熟应用于手外科的专科操作的熟练度,也能到5级的话,肯定会对毁损伤的处理有更优解,更能从容应对。
  但没办法,学识点有限。
  不过,即便是有限,冲不去5级,方子业还是又选择将神经缝合术等操作,加点到了4级的熟练度。
  神经缝合虽然被刘煌龙教授接了过去,但是,未必方子业就没有机会操作啊,万一刘煌龙教授看得起自己的缝合术基本功,也让自己参与一两条神经的缝合,那不又是更多的学识点了么?
  再加上,方子业还有一个巨大的底蕴!
  手法复位术5级。
  这是很多很多创伤外科的教授,都达不到的熟练度水平,因此,自己这一次回去,在缝合了血管,优先让肢体残端通血之后,自己再打理骨折残迹时,所能够爆发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段宏教授前段时间会往中南医院放一例毁损伤,其实就是看中了自己的手法复位术水平;后来没有再放,估计就是那个毁损伤的患者,康复并不算好。
  肢体存活了,但活得不够好,与恩市的黄凯一样,目前属于半身不遂状态,肢体活下来,只是一个装饰品。
  而这一次,方子业可以和刘煌龙教授,擅长手外科神经方面病种处理的刘煌龙教授合作,说不定,可以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潜力和后劲。
  第345章 没事吧?邓教授!
  “子业,你的手法复位,也是有点东西的吧?这么复杂的骨折碎块,给你玩成了超速积木拼凑。”
  “咦?手法复位术,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人定义过什么叫登堂入室哈?也好像没什么人表演。”刘煌龙教授的眼力还是毒辣的。
  方子业闻言,一边操作,一边就说:“刘老师,这手法复位术啊,是我在恩市里学习的时候,跟着一位老中医学习过的,所以有一部分蕴含了中医的理念。”
  “目前的水平还行。”
  方子业不骄傲。
  但袁威宏此刻已经读懂了刘煌龙的内心,也猜测出了刘煌龙意图的他,赶紧说:“刘教授,子业的手法复位术,堪称一绝啊。”
  “我们组的基础课题,以此为基准,衍生出的对于骨折重新分型的纯数据分析课题,就发表在了bmj上,后续也是我们基础课题组的重点研发项目。”
  “以此为地基,结合我们传统医学的手法复位优势,重新对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案进行分类定义,是我们小课题组的下一个目标。”
  袁威宏这么说话间,就连方子业的目光都是狠狠地闪烁了几下。
  师父?我怎么不知道?
  当然,这是自己的恩师,比起吹牛逼,比起炫耀,tm的至少是中南骨科一绝。
  北海一叶。
  刘煌龙的脑子又是瞬间宕机。
  仔细地思考了一圈,刘煌龙将信将疑问:“子业,你可别说?你这手法复位术,也摸到了常人难及的门槛,甚至打破了常规啊?”
  方子业知道,自己的师父袁威宏,从来不无缘无故的装逼,此刻既然选择装了,就有深意。
  便半谦虚地说:“刘老师,其实也不是常人难及,而是我们丢掉了很多东西,恰不巧,我又刚好在那位老中医的指点下,将它们捡了起来。”
  以前,方子业对于中医的手法复位术,也是不置可否。
  但现在,越是体会,越是觉得,自家国家的老祖宗,能够在x线未发展起来前,总结出来那么多的复位手法,堪称牛逼。
  虽然很可能,因为科技水平的限制,导致了他们对一部分操作手法技术的神化、但这样的思维、理论中的精华,特别是对力量的划分机制,其实都是非常独到,且可以学习的。
  刘煌龙沉默下来。
  隔壁,关启全副教授,也同样沉默下来。
  方子业见两人不说话,就招呼自己的师父:“师父,再拿个骨钳,固定一下这里的骨质,然后我们需要加一个钛网、骨水泥塑形支撑。”
  “不然的话,这距骨,就完全没办法撑起来了。”
  距骨,是踝关节与足部比较重要的骨性支撑,它若没了,谈功能重建就是耍流氓。
  画人先画骨,人要站得直,骨首先得硬,得正。
  看着方子业和袁威宏的玲珑配合。
  刘煌龙又是唏嘘感慨:“还真是祖师爷追着喂饭吃呀。”
  “威哥,你们医院怎么不想着,给子业提提业务呢?整天就让他做清创缝合、小骨折这样的术式?”
  可惜了啊?!
  5级的基本功,搞这样的小病种,这不是金饭碗装屎,一片黄?金丝楠木烧饭,拆航母造锅圈?
  袁威宏赶紧道:“刘教授,这,这真不是我们不重视啊。”
  “子业今年才二十八。”
  “去年硕士毕业,今年博士毕业,如今刚好到住院总的位置,这就算再跳,也得跳得缓和些,不然万一高度太高,摔坏了,我们也舍不得呀……”
  袁威宏的声音,格外宠溺。
  一下子蹦的太高,比如说直接给方子业主治医师的权限,3级手术术式一大堆地胡塞猛塞。
  将方子业的手术权限倒是塞了起来,这万一出了点问题,到时候追责起来,算谁的?
  把方子业毁了,邓勇和袁威宏岂不是苦胆水都得悔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