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36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神经传导速度就是ncv:一般情况下,大鼠尾神经的传导速度应该在 25 - 50 m/s的范围内。”
  “动作电位幅度就是apa,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关启全的语气并没有夸张,没有加大任何情绪。
  但这样的成绩,只需要用最客观的数据来形容,就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思维上限!
  普通人,想要将这些数据所代表的具体意思记住,就需要耗费非常多的精力,更何况是将这些数据,全都尽量管控在正常的数据范围内?
  刘煌龙教授听完,就略谦虚说:“关哥,你也别把我吹得太狠了,您所说的水平,要是魔都六院和华山医院的那几位教授,倒是有可能。”
  “我还差了段位呢。”
  “反正也是闲着没事,在这样的大佬面前,大家都是一起菜鸡互啄。子业,你虽然是创伤外科出身,但算起来仍然是我们骨科大家庭。”
  “多了解多尝试,总归是没有错的,这断尾动脉的缝合,我听人说,你之前也做过,那么这断尾续接,你要是不好完成的话,你就只完成神经和血管缝合!”
  “我来亲自给你配台……”刘煌龙教授说着,就亲自给方子业切尾巴。
  也是切了五刀,包括在体的那一段,正好是六段。
  方子业闻言,就解释说:“刘老师,这个机会肯定很宝贵,不过我开始操作之前,还是要先告个罪,我现在是住院总,如果有急会诊的话,我可能得丢持针器。”
  “毕竟有任务在身上!~”
  方子业即便是刚将缝合术加点到5级,心里对自己的缝合术操作非常有信心,可看到这么多,不特别懂的专业数据面前,方子业也觉得没底。
  如果刘煌龙教授是怪他多事的话,方子业宁愿现在道个歉。
  只是,现在都已经到了这一步,哪里有方子业的退让空间?
  “任务是任务,家事尚且不可误临床,更何况是练功房里面的学习和表演?”
  “医学不容炫技,但练功房可以!~”
  “来来来,关哥,你陪着子业一起操作一下呗,顺便大家也再次学习一下小鼠的断尾再植!”刘煌龙的口吻一直都很谦虚。
  关启全虽然是副教授,但年纪比刘煌龙还要大。
  刘煌龙叫他关哥,是从关启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的,如今继续这么叫,倒也不是寒碜人。
  关启全闻言,点了点头,也就硬着头皮开始操作起来。
  反正在刘煌龙面前,他当背景板和衬托板不止一两次,也不止一两年。
  只要老大们,还有老教授们不当面丢脸就行了。
  目前,刘煌龙的缝合术是‘超然’之下第一人,除了少数几位教授可以镇压,其他人,包括几位老教授最巅峰,也包括如今正处于巅峰的倪耀平,也只能遗憾败阵。
  方子业其实就只是个被叫来的陪衬,他既是刘煌龙拖延时间的理由,也是手外科想要拖延时间的一个缓冲。
  因此,大部分人,都是将目光看向了关启全所在方向。
  关启全,也是不负众望,一边操作,一边教学,权当是在上课,操作只求稳当,不求与刘煌龙教授攀比的效果。
  当然,这里面的人,除了朱卫国!
  朱卫国之前是拉方子业在一边,做出的承诺,也没和外人说,包括温东方。
  刘煌龙曾经是自己人,现在是外人,但方子业永远是中南的一份子,因此,不必要将方子业的狂言,提前公之于众。
  如果方子业不能用实力打败别人,那么这狂言就永远不必外传。
  如果方子业可以用硬实力将别人镇压,那么这狂言即便不在,也自然有人会将其盖在方子业的头衔之上。
  温东方都不必知道方子业和朱卫国老教授之间的约定。
  缝合术的操作,到了‘登堂入室’的四级后,其实缝合的表面效果,已经很难再看出什么区别了,都很强。
  细节的差距,则并非肉眼可评。
  方子业的缝合速度,还要比关启全更快。
  只是再快,也是将近四十分钟才缝合完六段尾巴的神经和血管缝合。
  而且,就在方子业即将完成缝合时,住院总的老式电话响了起来。
  “滴滴滴滴滴!”
  “滴滴滴滴滴!”
  响声配合震动,显得非常魔性。
  旁边,有人帮方子业看了一眼备注,说:“方师兄,是急诊科的电话……”
  方子业操起针,快速勾完最后一针,最快速度打结!
  然后没剪线,就直接将手里的器械给扔掉了,快速摘掉了手套同时,侧耳贴向老式住院总手机:“创伤外科,好!”
  “毁损伤是吧?行。”
  “马上来!”方子业已经脱了手套。
  接过一位手外科师弟举起的电话,先挂掉,而后说:“不好意思啊各位老师,打扰了!”
  “没事,你去忙吧。”旁边,刘煌龙教授见目前拖延时间的目的已经达到,如今时间已经到了四点多。
  再一会儿,自己就可以来个接崽遁走。
  方子业就已然跑了出去,不敢耽误急会诊。
  然则,就在方子业离开了练功房后不久,方子业所在操作台的各种数据浮现而出。
  所有人都是笑脸而去,僵脸难收,心情难受,所有人的声音,包括聊天、谈话、讨好、奉承、八卦等声都不约而同的戛然而止……
  第338章 小青年‘传奇’序列
  “即时血液通畅率99%!”
  “通血速度:0.25-0.26ml/min!(毫升/分钟)”
  “re2300-2350!”
  “湍流体积比:8%”
  “渗血:无!”
  “ncv:35-36m/s!”
  “apa:16-17mv!”
  “sncv:25-27m/s”
  “mncv:37-39m/s。”
  “……”
  血管的整体通畅率达到了98%和99%,在数值上,的确只相差了百分之一。
  但如果这个值是五个乘积的结果,然后再相差了有1%!其实,整体水平,是存在着质地的差别。
  断肢再植,分很多种。
  比较好的,就是单纯的两段切断后再植。
  可临床中的患者从来不按照教科书生病,不乏有两段甚至多段,在这种时候,到底能不能行保肢术,就要看个人的功力了。
  目前,手外科非常常规的断指再植术,就是两段到三段的成活率比较高,如果再多的话,其实还是建议断肢就近包埋处理。
  而这,只是一个通量。
  “裸鼠尾动脉的理论数值是0.2-0.3ml/min,但书上是不是好像说,这个变量越小越好啊?”一个小硕士,看到更接近教科书领域的现场,便忍不住这么问。
  80%断尾动脉缝合通畅率,就是他们遥不可及的目标。而这还是两到三段动脉缝合术后。
  99%的动脉即时通过率,那更是梦中情术,一旦达到,就直接可以跨过练功房的标准,再水几篇文章,留院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方子业的年纪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现在搞出来了这样的数据,而且还是创伤外科的。
  这硕士说完,都可以想象,接下来一段时间,科室里的教授们的震怒和压迫。
  都没人说话的情况下,突然有人发出声音,自然是会引起所有人关注的。
  变量越小,代表着缝合的效果越稳定,这在手外科属于基础知识。
  没人责怪他,只是左右看了一眼,发现方子业装完逼还跑了!
  更过分的是,他的逃跑理由非常正当!
  急会诊啊。
  莫说是刘煌龙了,就算是院士在这里,方子业要去跑急会诊,你能说不让他去?
  如果你敢说这话,你就算是院士,也会被舆论冲得一塌糊涂,这是底线。
  刘煌龙此刻的表情有点难看。
  毫无疑问,自己尽全力立下的高门槛,就在方子业的缝合术后参数出来的这一刻,被踏得粉碎。
  但刘煌龙也是一位学者,学者的前提就是要诚实,尊重事实:“变量差距越小,证明缝合术后的通量越稳定。”
  “不仅仅是血液通过速度,也不仅仅是血液通畅率。”
  “在大鼠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正常范围通常约为 15 - 40 m/s。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控制在变量差距5以内,就不得了了,一般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算达标。”
  “sncv:25-27?”刘煌龙喃喃且迷茫着起来。
  2的参数差距,绝对是不当人的标准。当前,国内能够达到这样的缝合效果的,几乎没有几个。
  断肢再植术,能做下来的人,在华国不说有一万,但也有一千多人可以完整地完成整个流程,且可以让断肢存活。
  但存活是有质量的。
  瘫痪活着,没有任何活动功能,偶尔动弹一下,有肌肉自主收缩,和有轻微的自主活动与正常活动……
  这个跨度,其实相当大。
  “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正常范围通常约为 25 - 60 m/s…”
  刘煌龙自言自语解析了一阵,终究是改了口:“这方子业到底什么成分?”
  或许,刘煌龙要表达的是身份,但身份已经不足以理解方子业了,因此改用了成分这两个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