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31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一来,他占据的就是创伤外科的本身资源,导致创伤外科的留院人数,天生少了一个。
  假如说,方子业明年再毕业,再留院,其实是最为合适的。但方子业就偏偏不这么选,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师父为何会同意这样的资源浪费。
  方子业非常仔细地审视着王元奇师兄的话后,也是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点过分。
  但找工作这件事,本来就没有谦让和不谦让的说法,大家各凭本事。
  谁都不欠谁的。
  方子业没有用王元奇的钱,也不是吃了王家的米,更不是其他师兄们养大的,方子业的毕业,也不是依靠了几个师兄弟们,方子业目前的很多成就,多是小师门闯出来的成绩。
  那么,方子业凭什么要给你让路?凭什么要做一个最优选?
  每个人所以为的最优选,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于方子业而言,早一年毕业,就可以早一年升职,可以提前把职称升高之后,早点地把自己的能力,都开发出来,对病人对自己,都是好事。
  同样的,方子业在思考了这件事后,又在考虑另外一件事。
  这件事,与自己的师父袁威宏有关系。
  以前的袁威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书写时,目标只为了中标。
  但是现在,袁威宏的投标目的,已经不一样了。
  他不仅是要中标,而且还想朝着重大课题项目进军,甚至啊,袁威宏近期,因为是拿到了优青的帽子之后,张口闭口,讲究的都是大项目,大课题,要长线发展,做大文章。
  什么小课题,小风向,小帽子,不要去搞,要沉得住气……
  袁威宏甚至偶尔还在说,他必须要随时做好,万一邓勇教授内退或者是往其他地方出走之后,他可以第一时间顶起来的多方面准备。
  方子业有问过自己的师父袁威宏,‘师父,你有考虑过跳槽吗?’
  袁威宏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他就算是要跳槽,也至少要恢复了楚老教授的荣耀之后,再风风光光地,带着所有的东西离开,而不是学着自己那两个师兄的样子,灰溜溜地,夹着尾巴走。
  这或许是袁威宏内心深处的一种执念。
  当然,方子业考虑这些,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去评判袁威宏的选择利弊好坏,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自己是袁威宏,自己会怎么选?
  方子业的想法也是一样的。
  我可以自己走,但绝对不能是被逼走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
  狭路上,就是看谁逼得厉害呗?
  时间缓缓而逝,方子业随着动车组列车的推移,一步一步地,慢慢跨越将近千里的距离,赶往汉市,准备一步跨进去,有些人觉得是苦海的大冤种位置。
  也准备跨过去,很多人觉得,是天堂,是梦想之地的围城之中。
  也准备进入到有些人觉得,这是地狱的地方,这里充满着医疗纠纷和各种凶险的医疗行业——
  不如早早地改行,成为一个赚钱的职业玩家。
  方子业只知道,这将是自己即将面临最大历练的位置和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自己的成长速度、学识点获取速率,将会到达一个新的高潮……
  第287章 新官上任
  方子业到汉市的时候,并未有人前来接送。
  或许是时间真的不凑巧,方子业的到达点,正好是洛听竹还在实验室里忙活不停时间点,因此,方子业也就只能自己往回赶。
  从巴县到汉市的高铁,不仅仅只停留在高铁站,也有在火车站停留的。
  地铁可以直接抵达中南医院站!
  方子业出站后,赶到老式小区出租屋时,洛听竹正好匆匆地赶回,在一路小跑着。
  方子业见状,已经走进步梯的他,又往回撤了两步。
  洛听竹看到了方子业后,才停了小跑的动作,老远地就用带着棉手套的手摘下了口罩,对着方子业笑。
  两人然后才一起上楼,并且巴拉巴拉地开始聊天。
  日常互问一圈后,两人马上决定出去觅食。
  选择的地点就是,汉街附近的一家西餐厅,打算再去吃一顿牛排。
  毕竟,在国外的时候,两人是经常吃牛排的。
  很快到了一家餐厅,方子业点了一个惠灵顿,洛听竹点了一份8oz的和牛后,再点了一份猪肉卷和水果沙拉。
  紧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时间了。
  “师父不会被下掉带组教授的位置吧?”虽然方子业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希望,洛听竹最近一段时间,打听到更优质的消息。
  洛听竹先喝了一口水:“老师不会退掉带组教授的位置。”
  “我们大团队里面,真正适合做科研的老师是袁威宏老师,而不是邓勇老师,这一点邓教授非常清楚。”
  “想要拿到杰青甚至更进一步到长江学者,必须要自己擅长,而不是团队擅长,不然的话,到时候做一个报告,就可能露馅,到时候面子上还更加不好看。”
  “只是说,邓教授要做出来这样的架势,让整体的团队,让医院相信,整个大团队有这样的风向,这样更利于袁威宏老师以后的向前冲。”
  “临床的核心,仍然还是由邓勇教授来承担。”
  洛听竹说到这里时,还四处看了一眼,而后才道:“再说了,目前科室里的一众高级职称里面,董耀辉老教授已经年纪大了,他并不适合高强度的劳动。”
  “韩元晓教授升正高的时间节点并不久,对于很多新术式的理解,也还不够通透和深入,偶尔还需要老师指点一二。”
  “除非医院想要放弃骨科中的创伤外科这个基础学科,不然的话,老师就不可能被退下去。”
  洛听竹的确是打听到了更客观的一些处境,一些一般人,都不会详细去考虑的处境。
  方子业听了,憨厚一笑:“我还以为韩教授的很多手术,做得也和邓勇教授一样好呢。”
  韩元晓是正高,是教授,是主任医师。方子业压根就没有去怀疑过一位正高的实力。
  莫说正高了,就连副高和资深主治,方子业也不敢去怀疑他不会什么呀。只能是猜测。
  洛听竹听了这话,马上意会了方子业的意思,而后八卦着说道:“师兄,你还真别说,目前,仿佛只要一个人升了正高,就好像是无敌了似的。”
  “他到底会些什么,不会些什么,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都没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了,仿佛会默认,一个正高职称,比如说主任医师和教授,就应该什么都会,什么都万能。”
  “然而,实际上,应该是各人有各人的擅长才是。”
  “目前也有专家注意到了这件事,在想办法解决着,只是这件事的影响甚远,不好直接执行。”
  “就好比,在职称评审的时候,如果专业实力好的,能够提供一些高难度术式的所有视频材料到国家手术质量审核平台,可比拟高质量的文章。”
  洛听竹说完,又喝了一口水,仿佛是水做的一般,喝完水后,还可可爱爱的用舌头搜刮了一圈唇周。
  方子业见服务员不在周边,主动给洛听竹重新倒满,追问:“这怎么想办法解决啊?”
  “有的人,就是靠着职称混着、挂着名。”
  “除非是能够想办法把很多人的能力标准化什么的,不然的话,就不可能能够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
  方子业觉得洛听竹所说的这个想办法解决,是非常不靠谱的事情。
  目前,对于教授的擅长专业领域的划分,是根据他的亚专科划分的。
  比如说,创伤外科的教授,更精通于创伤外科的手术,关节外科的医生,更加擅长关节外科的手术。
  但至于,创伤外科的a教授和b教授,谁在骨盆重建术方面更甚一筹,谁又在毁损伤治疗上更有优势,则是没有具体的评定模式。
  好像是默认了,一个创伤外科的教授,就必然在创伤外科的所有手术术式上,非常擅长,除非是他主动说,自己做不好这样的术式,然后推荐你去往别处。
  这样的话,除了他自己,其他人还都不好说,就算是同行,也都不好说,如果是同事的话,因为面子的关系,就更加不好说了。
  “但是?”
  “我听老师说,我们医院,好像即将走向微改革的路线。”
  “我们骨科,目前有五科三室,两中心。”
  “专科的行政主任,实验室的主任,以及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不能再兼任,要实行临床主管和科研主管的分离制度。”
  “五个亚专科肯定好理解的,三室两中心,就是三个实验室,一个骨肿瘤研究中心,一个是骨材料研究中心。”
  “首先,杜新展教授,就会作为表率,先让出来骨材料研究中心总负责人的位置,成为二把手,把科研主任的位置,让给年轻人。”
  “然后就是,骨肿瘤亚专科的杜教授,也是主动地会卸下亚专科主任的位置,然后专心的去到骨肿瘤的研究中心,成为研究中心的主任,不再统管临床,而只会在临床带组。”
  “骨肿瘤的主任,将会由曾多勤副教授接任。”洛听竹说到这里,稍微一顿。
  方子业听了,颇为愕然:“曾教授,他一个副高,接任骨肿瘤主任的位置,那胡教授没有意见?”
  骨肿瘤专科,其实与创伤外科的带组设置,大同小异,就是三个组。
  行政主任杜教授,前任主任肖教授,另外一个正高胡教授。
  并且,方子业还知道,在目前的行政主任杜教授的组里面,还有一个正高,跟着杜教授混的正高。
  相当于骨肿瘤专科,有四个正高。
  然而,现在可好,这些正高,都不是行政主任了,变成了副教授成了科室里的行政主任?
  这tm是不是要看看,哪位院长或者是省委里面有没有姓曾的了吧?
  而且,这种事情,当年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就这位杜教授,以前就是因为竞争行政主任失败之后,去了省肿瘤,导致目前鄂省肿瘤医院的骨肿瘤专科,发展得非常好,居于全省的第七位了。
  “这个就暂时不知道了。”
  “反正目前,透露出来的消息,就是这个。曾多勤副教授,即将接任骨肿瘤亚专科的行政主任位置。”
  “师兄,其实你还应该注意到,曾多勤副教授的年纪,才三十七岁哦。而他已经在副高的位置上,待了四年多,马上就快第五年了,预计三十八岁,就可以升任教授职称。”
  方子业闻言脸色一滞,能够在三十三岁升任副高,本身就不同一般。
  骨肿瘤专科的科研产出,相对比其他专科更加容易一些,可以在三十八岁就升正高,说明这位曾教授的天赋和能力,格外不同一般。
  当然,如此想起来,那位刘煌龙教授,是真的牛掰啊。
  是科研产出最难的手外科出身,比袁威宏只大了一岁,目前才三十六岁,就已经是正高职称,而且早早地就拿到了优青的帽子,估计现在准备冲击杰出青年的帽子吧。
  “所以是胡教授和宁教授,是主动让位了?”
  “这心腹是真宽广啊!~”方子业闻言内心一叹。
  其他先不说,如果是这位曾教授非常有能力,而胡教授和宁教授,愿意不参与竞争,把位置让给更适合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