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第53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的目光自他身上一番打量,“啊,没错,您瞧您衣衫湿透了,奴才让人给您备热水,沐浴更衣,以免染了风寒。”
  陆昭言顿悟:“沐浴更衣……还是你想的周到!你月钱该涨涨了,回头自己和账房说!”
  “啊?”
  贾管事更懵了。
  殿下没事儿吧?
  突然变化这么大,他有些怕呀。
  殿下不怪罪他得罪过少爷了?
  殿下还夸他了?
  陆昭言闷头冲进雨里。
  “二哥……哎哟!”
  刚拉开房门的明王被撞了个倒仰。
  陆昭言风风火火地进屋:“我要沐浴更衣。”
  “哦。”
  明王也刚换了衣裳,古怪地问自家哥哥,“你是要来……我房里洗?”
  陆昭言风轻云淡地说道:“没有,我就和你说一声,你也可以理解为,我在和你炫耀。”
  明王一脸懵逼:“炫耀啥?你儿子吗?”
  陆昭言昂起头:“不。”
  是岳父。
  第522章 翁婿相见
  明王:“二哥你受什么刺激了?你儿子受封个麒麟,不至于吧?”
  贾管事小声对明王道:“他还给我涨月钱了,说我办事周到。”
  “你办事周到个屁呀!”
  “算了,讲了你也不懂。”
  陆昭言拍拍明王的肩膀,大步流星地走了。
  明王一头雾水:“贾管事,他方才……是在和我显摆他儿子?”
  贾管事讪讪:“好像是有那么个意思。”
  不显摆儿子,还能显摆啥?
  陆昭言坐在热气腾腾的浴桶中:“给本王挑一套最得体的衣裳。”
  屏风后的贾管事一惊:“……挑?”
  不是,您不是一直随便穿穿的吗?
  咋还挑上了?
  儿子封个麒麟,变化这么大的吗?
  还注意起自己的仪容了?
  陆昭言更衣完,对着铜镜照了又照:“这一身,去见长辈,不失礼吧?”
  “长辈?”
  贾管事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太子能有啥活着的长辈。
  呸呸呸!
  陛下与宸妃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只是太子入宫见他俩,从不这般折腾啊。
  许是如今知道为儿子谋画了,要出去拜会德高望重的皇族宗亲们了。
  “不失礼的,殿下。”
  贾管事笑着道,“要给您准备见面礼吗?”
  “已经准备好了。”
  陆昭言抱着桌上的匣子往外走。
  看到匣子的一霎,贾管事震惊得一个劈叉:“殿下!这个见面礼会不会太贵重了?”
  全大梁仅此一个啊!
  陆昭言叹气:“我还觉得轻了呢。”
  贾管事快哭了:“您到底要去见谁呀?”
  陆昭言没有回答,而是自己撑着伞出了院子。
  苗王坐在堂屋的主位上,优哉游哉地翘着二郎腿。
  阮青、阮翎从麻袋里揪出一个五花大绑、被堵了嘴的中年男子,不是荀家的管事又是谁。
  苗王当初大闹相府时,曾见过他。
  “他叫啥?”
  苗王问阮青、阮翎。
  阮青道:“叫程有成。”
  苗王道:“泼醒他!”
  阮翎去院子打了一桶水,哗啦泼了程有成一脸。
  程有成一个激灵坐起身:“饶命!饶命!饶……苗王?”
  他挣扎着间,见到了坐上的苗王,简直怀疑自己在做梦。
  他的左手掐了掐自己右手,疼得他龇牙咧嘴。
  竟然是真的。
  他被苗王绑了?
  苗王给阮青使了个眼色。
  阮青给了程有成一脚,冷声问道:“说,谁把你带到梁国的?”
  “我说!我说!”
  程有成跪在苗王面前,老老实实交代。
  原来太上皇下旨抄了相府时,他恰巧在外采买,半路上见到去抄家的金吾卫,吓得赶紧逃出了京城。
  作为荀相国的心腹管事,朝廷四处通缉他。
  他东躲西藏,不敢住客栈,也不敢去驿站,只能将自己打扮成乞丐,躲避官兵的搜查。
  就这样过了好些日子,突然有个人找到他,说能带他离开大周。
  “我就跟来了。”
  阮青问道:“你可知他是谁?要带你去做什么?”
  “不知。”
  “不知你还跟人走?”
  程有成哭丧着脸道:“我……我不走也是等死啊!倒不如先跟着他混一混,再伺机逃离。”
  阮青拔出了弯刀。
  程有成吓得半死:“我我我……我其实猜到了他可能是与相国有来往……兴许是想从我这儿捞点儿啥……我发誓!我知道的全说了!再无一丝隐瞒了!”
  苗王摆了摆手。
  阮翎将人拖出去,关进了柴房。
  阮青道:“他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无法通过他去揭发晋王。”
  这正是晋王的狡诈之处。
  若是提前告诉程有成,是让他指证陆沅,恐怕给程有成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跟来大梁。
  而一旦到了梁帝跟前,他不想犯下欺君之罪便只能揭发陆沅。
  晋王打的一手好算盘。
  只可惜遇到了苗王。
  不仅干翻了那些想要拦截陆沅的刺客,更是派阮青、阮翎掳走了程有成。
  “逮住就够了。”
  苗王是懂知足的。
  何况真让程有成送到梁帝跟前,揭发的是晋王还是臭小子还不一定呢。
  “臭小子,怎么就给自己捏造了一个假身份呢?”
  苗王牙疼。
  阮青已经打听清楚了,答道:“阿沅少爷那会儿也是不知情。”
  王女一直说少爷的爹死了,谁能想到人家不仅活的好好儿的,还当上了大梁太子呢?
  “再者,以苗疆与西南的关系……”
  后面的话,阮青就没说了。
  苗疆与西南当年也曾惺惺相惜过,约定了共同抵御邻国,不曾想老苗王投靠了大周。
  老秦王感觉遭到了背刺,好在他与大周的关系不差,投靠大周总比投靠别国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