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第400节
“去外面守着。”
“是。”
大内高手出了书房。
贾管事带着府医正要进去,大内高手抬手拦住了他:“殿下只召了府医。”
贾管事瞪了他一眼,心有不甘地走下台阶。
府医进入书房后,先给陆昭言行了一礼:“太子殿下。”
陆昭言用眼神示意了陆沅。
府医会意,放下药箱,上前为陆沅把脉。
把完脉,府医眉心一蹙,转身对陆昭言禀报道:“殿下,小的要为这位公子宽衣诊查。”
陆昭言点头。
府医解开陆沅的衣衫,检查了陆沅有无皮外伤或是隐含的中毒迹象。
府医虽不认识陆沅,可对方既然能在太子的书房,躺在太子小憩的地方,身份定然不同寻常。
一番仔细的诊查下来,已过去了一刻钟,府医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看得出他颇费了一番功夫。
“如何了?”
陆昭言问。
府医拱手,微微喘息道:“启禀殿下,这位公子暂无大碍,只是劳累过度昏睡过去了。”
“你说他倒在我面前是昏睡?”
“这……虽听起来有些夸大,但事实的确如此,这位公子的脉象并无内伤或中毒迹象,也非突发顽疾,只是……”
“但说无妨。”
“这位公子的身上有多处陈年旧伤,手骨像是被打断过。”
府医是多年老大夫了,其医术不在太医之下,他为陆沅摸骨时能摸到极为细微的骨痂。
一般来说,只有断骨处才会生出骨痂,且会伴随着患处的痊愈而逐渐消失。
这位公子的骨痂,没点儿经验的老大夫也是摸不出的。
偏偏府医曾是军营的大夫,深谙外伤之道。
“小的揣测,这位公子的手骨断过……且不止一次。”
反反复复打断,反反复复结痂,甚至可能有那么一丝丝永久的错位,这才导致了难以磨灭的骨痂残留。
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陆昭言复杂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陆沅的脸上。
端看他一身洒脱不羁的样子,是断断猜不到他曾经受过这般苦难的。
反反复复地断,是摔断还是被人恶意打断?
“何时断的?”
陆昭言问。
府医迟疑地说道:“这……恕小的医术浅薄,无法给出准确的推断,只是据小的多年行医经验,这位公子受伤时,年纪尚小。”
年纪尚小……陆昭言蹙眉。
不论此人是谁,小小年纪便反复遭受断骨之痛——
“此外。”
府医见太子殿下的脸色似乎不大好看,犹豫着后面的话要不要说。
陆昭言示意他说下去。
府医将从陆沅身上搜出的一个药瓶递给陆昭言:“若小的没有认错的话,这里头装的是九炎丹,九炎丹最早出自巫山,是用作治疗冻伤所用。”
“他冻伤了?”
陆昭言望了望屋外的阳光,“三月了。”
府医道:“这不是普通的九炎丹,而是加入了赤灵芝的九炎丹,是专治寒症的。”
“你是说,他有寒症?”
陆昭言眉头皱得更紧。
一身伤势不说,还患了寒症,这小子是怎么长大的?
府医又道:“不过,许是服用了九炎丹的原故,他体内的寒症几乎痊愈了。”
陆昭言道:“几乎,那就是还没彻底痊愈?”
府医哪儿敢把话说满?
如果痊愈了,他身上应当不会随时携带九炎丹。
可他的脉象,又不大能诊断出寒症了。
总不会是故意装病博得太子同情吧?
这位太子表面宅心仁厚,其实也挺宅心仁厚的。
可仁厚归仁厚,太子又不蠢。
在他面前耍心机,太子能买账吗?
“去开个方子。”
陆昭言淡淡吩咐。
府医脑子里正思索着,闻言下意识脱口而出:“药死他?”
陆昭言无语地睨了他一眼。
府医恨不能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居然在太子面前分神,罪该万死。
“咳咳。”
他忙清了清嗓子,拱手道,“小的这就去开个安神补气的方子。此外,小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陆昭言道:“讲。”
府医语重心长地说道:“正所谓‘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已顺’,这位公子切不可再辛劳过度,思虑过重,否则再多的药方也是惘然。”
“思虑过重?”
陆昭言实在不明白,一个看似养尊处优之人何以会集创巨痛深、寒症、辛劳、忧思于一身?
这小子从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第412章 赖上爹了
府医开了方子,依照府上的惯例把方子交给贾管事,再由贾管事安排人去拿药。
贾管事看着手里的方子,一万个不可置信:“咋给开上方儿了呢?不是骗子么?”
“老孙,啥情况?”
他问府医。
府医嘴严,道了句“你去问太子殿下吧,我只是个看病的”,便挎着药箱走掉了。
有些事儿不能掺和,也掺和不起。
这大抵正是太子殿下愿意留他在府上的原故。
贾管事越想越觉着事态超出了自己的掌控,那小子在府外差点儿被自己给捏死,而今他却进了太子书房,还被太子好生医治。
自己这是要完呐!
贾管事深感大事不妙,着急忙慌地去了后厨,找到正在点菜的方嬷嬷。
“老姐儿!”
他进屋,拉住方嬷嬷的手腕将人拽出了厨房。
方嬷嬷气得半死,一边捶他,一边骂道:“撒手!你个不规矩的,今日放肆到姑奶奶头上了!”
“老姐儿,轻点儿轻点儿!打折了!”
贾管事挨着揍,把人带到了一处假山后,四下看了看,确认无人才总算撒开了方嬷嬷的手。
方嬷嬷抬手一个大耳刮子呼过来。
贾管事求饶地托住她的小臂:“老姐儿,有急事求你!等我说完,你再揍我成不?我给你负荆请罪!”
方嬷嬷见贾管事确实是一副有事相求的样子,冷冷地抽回手:“再有下次,饶不了你!说!”
“是是是。”
贾管事是府上说一不二的管事,可与将太子奶大的方嬷嬷相比,还是不敢妄自称大的。
他满脸惊恐地说道,“我的老姐儿,出大事儿了!”
方嬷嬷捂住心口:“殿下出事了?”
贾管事赶紧摇头:“不是殿下,殿下好好儿的。”
不能咒殿下,千万不能!
方嬷嬷猜了猜:“郡王?不能啊,我刚从郡王的院子过来,郡王在念书,那模样,与殿下年轻时一个样。”
提到郡王,方嬷嬷满眼都是欢喜,仿佛是在说自己的亲孙子似的。
贾管事挠挠头:“该从何说起呢?”
他原地转了个圈儿。
方嬷嬷瞧他这副着急上火的样子,嫌弃地说道:“你是驴吗?拉磨呢!”
“是。”
大内高手出了书房。
贾管事带着府医正要进去,大内高手抬手拦住了他:“殿下只召了府医。”
贾管事瞪了他一眼,心有不甘地走下台阶。
府医进入书房后,先给陆昭言行了一礼:“太子殿下。”
陆昭言用眼神示意了陆沅。
府医会意,放下药箱,上前为陆沅把脉。
把完脉,府医眉心一蹙,转身对陆昭言禀报道:“殿下,小的要为这位公子宽衣诊查。”
陆昭言点头。
府医解开陆沅的衣衫,检查了陆沅有无皮外伤或是隐含的中毒迹象。
府医虽不认识陆沅,可对方既然能在太子的书房,躺在太子小憩的地方,身份定然不同寻常。
一番仔细的诊查下来,已过去了一刻钟,府医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看得出他颇费了一番功夫。
“如何了?”
陆昭言问。
府医拱手,微微喘息道:“启禀殿下,这位公子暂无大碍,只是劳累过度昏睡过去了。”
“你说他倒在我面前是昏睡?”
“这……虽听起来有些夸大,但事实的确如此,这位公子的脉象并无内伤或中毒迹象,也非突发顽疾,只是……”
“但说无妨。”
“这位公子的身上有多处陈年旧伤,手骨像是被打断过。”
府医是多年老大夫了,其医术不在太医之下,他为陆沅摸骨时能摸到极为细微的骨痂。
一般来说,只有断骨处才会生出骨痂,且会伴随着患处的痊愈而逐渐消失。
这位公子的骨痂,没点儿经验的老大夫也是摸不出的。
偏偏府医曾是军营的大夫,深谙外伤之道。
“小的揣测,这位公子的手骨断过……且不止一次。”
反反复复打断,反反复复结痂,甚至可能有那么一丝丝永久的错位,这才导致了难以磨灭的骨痂残留。
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陆昭言复杂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陆沅的脸上。
端看他一身洒脱不羁的样子,是断断猜不到他曾经受过这般苦难的。
反反复复地断,是摔断还是被人恶意打断?
“何时断的?”
陆昭言问。
府医迟疑地说道:“这……恕小的医术浅薄,无法给出准确的推断,只是据小的多年行医经验,这位公子受伤时,年纪尚小。”
年纪尚小……陆昭言蹙眉。
不论此人是谁,小小年纪便反复遭受断骨之痛——
“此外。”
府医见太子殿下的脸色似乎不大好看,犹豫着后面的话要不要说。
陆昭言示意他说下去。
府医将从陆沅身上搜出的一个药瓶递给陆昭言:“若小的没有认错的话,这里头装的是九炎丹,九炎丹最早出自巫山,是用作治疗冻伤所用。”
“他冻伤了?”
陆昭言望了望屋外的阳光,“三月了。”
府医道:“这不是普通的九炎丹,而是加入了赤灵芝的九炎丹,是专治寒症的。”
“你是说,他有寒症?”
陆昭言眉头皱得更紧。
一身伤势不说,还患了寒症,这小子是怎么长大的?
府医又道:“不过,许是服用了九炎丹的原故,他体内的寒症几乎痊愈了。”
陆昭言道:“几乎,那就是还没彻底痊愈?”
府医哪儿敢把话说满?
如果痊愈了,他身上应当不会随时携带九炎丹。
可他的脉象,又不大能诊断出寒症了。
总不会是故意装病博得太子同情吧?
这位太子表面宅心仁厚,其实也挺宅心仁厚的。
可仁厚归仁厚,太子又不蠢。
在他面前耍心机,太子能买账吗?
“去开个方子。”
陆昭言淡淡吩咐。
府医脑子里正思索着,闻言下意识脱口而出:“药死他?”
陆昭言无语地睨了他一眼。
府医恨不能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居然在太子面前分神,罪该万死。
“咳咳。”
他忙清了清嗓子,拱手道,“小的这就去开个安神补气的方子。此外,小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陆昭言道:“讲。”
府医语重心长地说道:“正所谓‘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已顺’,这位公子切不可再辛劳过度,思虑过重,否则再多的药方也是惘然。”
“思虑过重?”
陆昭言实在不明白,一个看似养尊处优之人何以会集创巨痛深、寒症、辛劳、忧思于一身?
这小子从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第412章 赖上爹了
府医开了方子,依照府上的惯例把方子交给贾管事,再由贾管事安排人去拿药。
贾管事看着手里的方子,一万个不可置信:“咋给开上方儿了呢?不是骗子么?”
“老孙,啥情况?”
他问府医。
府医嘴严,道了句“你去问太子殿下吧,我只是个看病的”,便挎着药箱走掉了。
有些事儿不能掺和,也掺和不起。
这大抵正是太子殿下愿意留他在府上的原故。
贾管事越想越觉着事态超出了自己的掌控,那小子在府外差点儿被自己给捏死,而今他却进了太子书房,还被太子好生医治。
自己这是要完呐!
贾管事深感大事不妙,着急忙慌地去了后厨,找到正在点菜的方嬷嬷。
“老姐儿!”
他进屋,拉住方嬷嬷的手腕将人拽出了厨房。
方嬷嬷气得半死,一边捶他,一边骂道:“撒手!你个不规矩的,今日放肆到姑奶奶头上了!”
“老姐儿,轻点儿轻点儿!打折了!”
贾管事挨着揍,把人带到了一处假山后,四下看了看,确认无人才总算撒开了方嬷嬷的手。
方嬷嬷抬手一个大耳刮子呼过来。
贾管事求饶地托住她的小臂:“老姐儿,有急事求你!等我说完,你再揍我成不?我给你负荆请罪!”
方嬷嬷见贾管事确实是一副有事相求的样子,冷冷地抽回手:“再有下次,饶不了你!说!”
“是是是。”
贾管事是府上说一不二的管事,可与将太子奶大的方嬷嬷相比,还是不敢妄自称大的。
他满脸惊恐地说道,“我的老姐儿,出大事儿了!”
方嬷嬷捂住心口:“殿下出事了?”
贾管事赶紧摇头:“不是殿下,殿下好好儿的。”
不能咒殿下,千万不能!
方嬷嬷猜了猜:“郡王?不能啊,我刚从郡王的院子过来,郡王在念书,那模样,与殿下年轻时一个样。”
提到郡王,方嬷嬷满眼都是欢喜,仿佛是在说自己的亲孙子似的。
贾管事挠挠头:“该从何说起呢?”
他原地转了个圈儿。
方嬷嬷瞧他这副着急上火的样子,嫌弃地说道:“你是驴吗?拉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