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他们不是很想应承这个差事。
刘邦:“今天下去朕出门闲逛,看了看咱们的制针坊,去拿一百根针来,”看向摇摇欲坠的美人,“这一天晚上把这一百根磨好,磨不好以后别出门了。”
护卫松口气,不让他们打板子或是监督美人受罚就可以。
“陛下。”美人跪了下来,夏衣单薄,膝盖接触地面钻心地疼,“陛下,您不能这样,妾身说的都是实话啊。”
刘邦把自己的袖子拽出来,冷笑了一声,“你找朕来告小凹的状,还不是怕皇后。孩子又不是朕一个人的,有本事你找皇后告状啊。”
美人:---
这位美人无比地怀疑人生,她被选到宫中,嫁给的是一个皇帝对吧,皇帝怎么能是这样的一个人呢?
刘邦处理完这一个,还没走到椒房殿呢,又有内侍冒出来跟他说皇后放后妃出宫做事,正是为了故意抓住那些后妃的错处,因为皇后说了如果有人过申时不回便要将之逐出宫廷。
这是排除异己。
刘邦点点头,看了眼这个内侍,说道:“你很有见地,跟着朕吧。”
然后来到了椒房殿,内侍还在欣喜自己就要出头的时候,他们这位陛下走到宫殿里面,见到皇后就把这些话跟她说了。
皇后看过来的那一眼,让内侍狠狠地打了一个冷颤。
刘邦吃完晚饭离开的时候,就把这个人给留了下来。
倾诉不满的美人第二天没有磨出一百根针,还被皇后约谈了,当时秦王殿下坐在旁边喝着那什么冰红茶,那得意的小眼神吓得美人都不敢抬头。
“我母后说了,在宫里谁说话的坏话就劝退,统统劝退!”
当天,小凹的宣言响彻未央宫,仅仅是只过了一晚上,宫里的狗看见他都要让路。
如果他想让陪玩,那狗累瘫了也要陪他玩到尽兴。
偏偏这么个小魔星,不仅皇后护着,鲁元公主宠着,太子殿下有时候还陪着一起玩,这锋芒比栎阳的时候可扎眼多了。
很多人看不惯,但在看到前面的美人和内侍全都折戟沉沙之后,连怒一下都不敢。
秦王这个人,可是连他的亲表哥都揍。据说那吕产当日挨揍了半声没吱,伤快好了才跟吕太公说的,然后又被吕太公给揍了一顿。
再多的不满都只能在心内腹诽,秦王也就是命好,其实人笨得不行,连一个马字都不认识。
小凹又带着刘恒去玩了,这次玩得连鞋都丢了,薄姬看到跟泥窝里扒出来的孩子一样的儿子,伤心欲绝。
欢喜的刘恒,不知道母亲为何哭泣,举着小手说明天如果小凹哥哥再来找他,他就带着母亲一起去。
薄姬发出一声悲泣,学坏只三天啊。
但小凹很快就不在长安城的皇宫嚯嚯了,他们的很多宫室都没有建立起来,更不要提什么御园了。
还是政大爷那边的咸阳宫景色丰富。
小凹早晨起来就跟爷爷说:“爷,今天我去看政大爷。”
政大爷这段时间去大汉的次数比较少,但还保持着五六天来现代一次的规律,爷爷有好多东西要给秦始皇带过去。
见小凹去咸阳,把院子里种的白菜茄子豆角辣椒黄心菜什么的,拔了一袋子,叫小凹带过去。
大力小凹一点都不觉得沉,此外还给政大爷带了一袋子玉米。
睡觉又起来后,一个肩膀扛一个袋子,飘了一下就到了色调深沉建构厚重的大秦咸阳宫。
扶苏看到已经快要长到他胸口的小凹,其实还是很小的一个孩子的小凹扛着两大袋子东西,加快脚步到跟前把袋子接了过去。
然后扶苏咬着牙,才没有把袋子摔在地上,惊奇地看着小凹,这小家伙的力气到底有多啊。
小凹:“哥,中午我们吃煮玉米。”
扶苏想说玉米虽然产量大,但现在还是一种珍贵的食物,煮着吃太浪费了,到咸阳宫打开小凹带来的袋子,满满一袋子的嫩玉米。
中午,小凹蹲在一个缠着父皇要来的陶鼎边,等着里面的水沸腾起来,将剥好的玉米一根接一根地投进去。
煮好了,先捞出来一根给扶苏。
扶苏心里暖暖的,下午便又带着他玩了一下午。
不知怎么把这小孩子感动了,握着他的手跟他说:“扶苏哥,等我再努力开辟一个时空,去把正要自杀的你救出来。”
扶苏:---
之后的两天,小凹长在了咸阳宫,把咸阳宫的猫猫狗狗狐狐豹豹祸害得不轻,嬴政忙于国事,在小凹看来是每天忙正事,不能一直打扰政大爷的,都被他拉着去咸阳县看了好几次审案。
十几年前的咸阳热闹了,二十多年后的长安却冷冷清清的。
叔孙通:不对啊,秦王小公子呢?
张良去找了刘邦询问,是不是有谁非议小凹被小凹听见了,孩子还是很容易受别人看法影响的。
刘邦:“乃公被人影响到心情他都没事儿,放心吧,去政哥的咸阳宫玩去了。”
张良:---
一日,叔孙通和张良碰面,谈及秦王在前面那几天的活跃程度,叔孙通觉得不能再放任秦王这样下去了。
“让小凹在这里上学?”刘邦面前的案上摆着奏折,一壶酒,一盘肉干,一盘炸麻花,旁边还站着一个卢绾。
其实卢绾刚才是在对面坐着的,听到叔孙通和张良在外求见,才赶紧站起来的。
叔孙通恨铁不成钢啊,瞪了卢绾一眼,当他没看见吗?竟让长安侯看这些国家大事,您是担心刚刚建立的大汉乱不起来?
而且陛下对长安侯的宠信封赏都太过,已经引起很多议论了。
第152章 是杠精
叔孙通暂且把长安侯的事情, 就说当初在栎阳大家都还不知道小公子的时候,他装作太子殿下的模样去读书,学得挺好的。
叔孙通还是想给小凹教会一些礼仪啊, 但是张良觉得小凹只要能学一些文化知识就可以。
别一有人说“朝闻道”, 他就理解成早晨听说了一条新的道路就好。
叔孙通这边的道理更充分, 日后诸侯国前来中央朝觐,小凹殿下不懂的礼仪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啊。
一面是必需的文化知识,一面是必备的礼仪知识,本来想替小凹推脱掉的刘邦都找不到借口。
“陛下,还请您同意小凹殿下入学。”
刘邦:“好吧, 朕跟他说一声。”
张良叔孙通告退。
卢绾也敢坐回去了,叔孙通的眼神太吓人。
刘邦说道:“坐, 乃公现在都是皇上了,还不能想偏着谁就是谁?”
有些人就是故意的,刘邦说让他们将卢绾和刘交一样对待,这意思还不明显吗?但最后还是传出来小凹曾经说过的那些流言。
只能说大汉某些人的嫉妒心实在是太可怕。
如此看来, 还真不能让小凹过分得肆无忌惮了。这么小的孩子,被那么多人嫉妒肯定不好呀。
刘邦跟卢绾喝着小酒, 聊了一下对小凹的教育问题, 更加坚定了让小凹来上学的决心。
暑假期间的小凹写写作业就是玩,他写作业还非常快, 爷爷又不逼着他去上各种补习班。小凹在大秦玩够了,又哼着小曲来大汉, 到这里之后飘到刘太公那儿转了一圈,虽然是想看看这边的爷爷,但也想看看刘濞那家伙最近一段时间老实不老实。
刘濞一家暂时还跟着刘太公,住在皇宫的一处宫殿。
爷爷吃完了早饭, 正在树荫里听乐人唱乐府歌,大秦就有乐府,小凹也听过政大爷那边的歌。
两边才隔了十几年的时间,虽然这中间都是战火,但歌曲的调调还是差不多的。要说变化最大的,就是大汉这边的歌词没有大秦的那么难懂。
小凹正要找个背人的仡佬出来,已经长成威武少年人的刘濞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一个小雀儿。
“祖父,这小东西会说话。”
拿着棍子戳两下,笼子里的青黄色小雀儿就说:“太上皇,太上皇。”
给刘太公逗得满脸笑容,“好好,挺好的一个小东西,自己拿着玩去。”
刘濞说道:“让它给祖父逗个趣。”
刘太公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个小身影从树后窜了出来,嚷着道:“爷爷,让我看看。我也要玩。”
小凹长这么大都以为会说话的小鸟是配音的,没想到还是他见识少了。
刘太公看见小凹,直接笑出了一脸褶子,“濞儿,给小凹玩玩。”
刘濞可烦这个没点眼色的小堂弟了,递到他跟前,冷着脸说道:“玩去吧,但这是我的鸟,你爱惜一点。”
刘邦:“今天下去朕出门闲逛,看了看咱们的制针坊,去拿一百根针来,”看向摇摇欲坠的美人,“这一天晚上把这一百根磨好,磨不好以后别出门了。”
护卫松口气,不让他们打板子或是监督美人受罚就可以。
“陛下。”美人跪了下来,夏衣单薄,膝盖接触地面钻心地疼,“陛下,您不能这样,妾身说的都是实话啊。”
刘邦把自己的袖子拽出来,冷笑了一声,“你找朕来告小凹的状,还不是怕皇后。孩子又不是朕一个人的,有本事你找皇后告状啊。”
美人:---
这位美人无比地怀疑人生,她被选到宫中,嫁给的是一个皇帝对吧,皇帝怎么能是这样的一个人呢?
刘邦处理完这一个,还没走到椒房殿呢,又有内侍冒出来跟他说皇后放后妃出宫做事,正是为了故意抓住那些后妃的错处,因为皇后说了如果有人过申时不回便要将之逐出宫廷。
这是排除异己。
刘邦点点头,看了眼这个内侍,说道:“你很有见地,跟着朕吧。”
然后来到了椒房殿,内侍还在欣喜自己就要出头的时候,他们这位陛下走到宫殿里面,见到皇后就把这些话跟她说了。
皇后看过来的那一眼,让内侍狠狠地打了一个冷颤。
刘邦吃完晚饭离开的时候,就把这个人给留了下来。
倾诉不满的美人第二天没有磨出一百根针,还被皇后约谈了,当时秦王殿下坐在旁边喝着那什么冰红茶,那得意的小眼神吓得美人都不敢抬头。
“我母后说了,在宫里谁说话的坏话就劝退,统统劝退!”
当天,小凹的宣言响彻未央宫,仅仅是只过了一晚上,宫里的狗看见他都要让路。
如果他想让陪玩,那狗累瘫了也要陪他玩到尽兴。
偏偏这么个小魔星,不仅皇后护着,鲁元公主宠着,太子殿下有时候还陪着一起玩,这锋芒比栎阳的时候可扎眼多了。
很多人看不惯,但在看到前面的美人和内侍全都折戟沉沙之后,连怒一下都不敢。
秦王这个人,可是连他的亲表哥都揍。据说那吕产当日挨揍了半声没吱,伤快好了才跟吕太公说的,然后又被吕太公给揍了一顿。
再多的不满都只能在心内腹诽,秦王也就是命好,其实人笨得不行,连一个马字都不认识。
小凹又带着刘恒去玩了,这次玩得连鞋都丢了,薄姬看到跟泥窝里扒出来的孩子一样的儿子,伤心欲绝。
欢喜的刘恒,不知道母亲为何哭泣,举着小手说明天如果小凹哥哥再来找他,他就带着母亲一起去。
薄姬发出一声悲泣,学坏只三天啊。
但小凹很快就不在长安城的皇宫嚯嚯了,他们的很多宫室都没有建立起来,更不要提什么御园了。
还是政大爷那边的咸阳宫景色丰富。
小凹早晨起来就跟爷爷说:“爷,今天我去看政大爷。”
政大爷这段时间去大汉的次数比较少,但还保持着五六天来现代一次的规律,爷爷有好多东西要给秦始皇带过去。
见小凹去咸阳,把院子里种的白菜茄子豆角辣椒黄心菜什么的,拔了一袋子,叫小凹带过去。
大力小凹一点都不觉得沉,此外还给政大爷带了一袋子玉米。
睡觉又起来后,一个肩膀扛一个袋子,飘了一下就到了色调深沉建构厚重的大秦咸阳宫。
扶苏看到已经快要长到他胸口的小凹,其实还是很小的一个孩子的小凹扛着两大袋子东西,加快脚步到跟前把袋子接了过去。
然后扶苏咬着牙,才没有把袋子摔在地上,惊奇地看着小凹,这小家伙的力气到底有多啊。
小凹:“哥,中午我们吃煮玉米。”
扶苏想说玉米虽然产量大,但现在还是一种珍贵的食物,煮着吃太浪费了,到咸阳宫打开小凹带来的袋子,满满一袋子的嫩玉米。
中午,小凹蹲在一个缠着父皇要来的陶鼎边,等着里面的水沸腾起来,将剥好的玉米一根接一根地投进去。
煮好了,先捞出来一根给扶苏。
扶苏心里暖暖的,下午便又带着他玩了一下午。
不知怎么把这小孩子感动了,握着他的手跟他说:“扶苏哥,等我再努力开辟一个时空,去把正要自杀的你救出来。”
扶苏:---
之后的两天,小凹长在了咸阳宫,把咸阳宫的猫猫狗狗狐狐豹豹祸害得不轻,嬴政忙于国事,在小凹看来是每天忙正事,不能一直打扰政大爷的,都被他拉着去咸阳县看了好几次审案。
十几年前的咸阳热闹了,二十多年后的长安却冷冷清清的。
叔孙通:不对啊,秦王小公子呢?
张良去找了刘邦询问,是不是有谁非议小凹被小凹听见了,孩子还是很容易受别人看法影响的。
刘邦:“乃公被人影响到心情他都没事儿,放心吧,去政哥的咸阳宫玩去了。”
张良:---
一日,叔孙通和张良碰面,谈及秦王在前面那几天的活跃程度,叔孙通觉得不能再放任秦王这样下去了。
“让小凹在这里上学?”刘邦面前的案上摆着奏折,一壶酒,一盘肉干,一盘炸麻花,旁边还站着一个卢绾。
其实卢绾刚才是在对面坐着的,听到叔孙通和张良在外求见,才赶紧站起来的。
叔孙通恨铁不成钢啊,瞪了卢绾一眼,当他没看见吗?竟让长安侯看这些国家大事,您是担心刚刚建立的大汉乱不起来?
而且陛下对长安侯的宠信封赏都太过,已经引起很多议论了。
第152章 是杠精
叔孙通暂且把长安侯的事情, 就说当初在栎阳大家都还不知道小公子的时候,他装作太子殿下的模样去读书,学得挺好的。
叔孙通还是想给小凹教会一些礼仪啊, 但是张良觉得小凹只要能学一些文化知识就可以。
别一有人说“朝闻道”, 他就理解成早晨听说了一条新的道路就好。
叔孙通这边的道理更充分, 日后诸侯国前来中央朝觐,小凹殿下不懂的礼仪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啊。
一面是必需的文化知识,一面是必备的礼仪知识,本来想替小凹推脱掉的刘邦都找不到借口。
“陛下,还请您同意小凹殿下入学。”
刘邦:“好吧, 朕跟他说一声。”
张良叔孙通告退。
卢绾也敢坐回去了,叔孙通的眼神太吓人。
刘邦说道:“坐, 乃公现在都是皇上了,还不能想偏着谁就是谁?”
有些人就是故意的,刘邦说让他们将卢绾和刘交一样对待,这意思还不明显吗?但最后还是传出来小凹曾经说过的那些流言。
只能说大汉某些人的嫉妒心实在是太可怕。
如此看来, 还真不能让小凹过分得肆无忌惮了。这么小的孩子,被那么多人嫉妒肯定不好呀。
刘邦跟卢绾喝着小酒, 聊了一下对小凹的教育问题, 更加坚定了让小凹来上学的决心。
暑假期间的小凹写写作业就是玩,他写作业还非常快, 爷爷又不逼着他去上各种补习班。小凹在大秦玩够了,又哼着小曲来大汉, 到这里之后飘到刘太公那儿转了一圈,虽然是想看看这边的爷爷,但也想看看刘濞那家伙最近一段时间老实不老实。
刘濞一家暂时还跟着刘太公,住在皇宫的一处宫殿。
爷爷吃完了早饭, 正在树荫里听乐人唱乐府歌,大秦就有乐府,小凹也听过政大爷那边的歌。
两边才隔了十几年的时间,虽然这中间都是战火,但歌曲的调调还是差不多的。要说变化最大的,就是大汉这边的歌词没有大秦的那么难懂。
小凹正要找个背人的仡佬出来,已经长成威武少年人的刘濞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一个小雀儿。
“祖父,这小东西会说话。”
拿着棍子戳两下,笼子里的青黄色小雀儿就说:“太上皇,太上皇。”
给刘太公逗得满脸笑容,“好好,挺好的一个小东西,自己拿着玩去。”
刘濞说道:“让它给祖父逗个趣。”
刘太公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个小身影从树后窜了出来,嚷着道:“爷爷,让我看看。我也要玩。”
小凹长这么大都以为会说话的小鸟是配音的,没想到还是他见识少了。
刘太公看见小凹,直接笑出了一脸褶子,“濞儿,给小凹玩玩。”
刘濞可烦这个没点眼色的小堂弟了,递到他跟前,冷着脸说道:“玩去吧,但这是我的鸟,你爱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