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有些老人从刚开始收土豆捡到土豆收完,能捡出来好几袋子。
刘邦带着小凹下到地里,跟前面的妇人询问是否能够来这边的田间捡土豆。
妇人好奇地看了他们父子两眼,“他们家收完了,能捡了。”
可能是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组合吧,自己回头拾了半天土豆,又回头看了他们两眼。
刘邦扒拉了两下就扒出来一个比枣大不了不少的土豆,招呼小凹:“拿着。”
妇人忍不住打听:“大兄弟,你家里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要不然不能这么大个子带着孩子来捡土豆,看看那边的几个,都是半大的孩子或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有体力的壮年人随便在城里找个活计,半天挣的都比这两天找出来的土豆多,像他们家,男人早起跟过来翻出来土豆就去城里上工,不舍得耽误一天。
刘邦说道:“家里还好,听说城外能捡土豆,我们这是来看看。”
妇人看他穿得不错,也不敢继续打听了,只是捡着向前的途中还是会扭过头来看一眼。
奇怪的两人。
小凹:奇怪的婶子。
“渣爹,我捡到一个双胞胎。”小泥手里捏着的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小土豆。
这小子刚到田里就成了个泥孩儿,回去少不了被他娘教训。
但刘邦不打算给这小子收拾,得让他娘教训教训他。刚才在家他不过随口提了一句带他们去玩,后来听了盈儿的解释又觉得还是上课重要,想改口,这小子说服他娘扭头上来就给他砸了“金口玉言”、“君无戏言”几座大山。
把他给架得高高的,非要出门玩。
好,那你就好好玩吧。
诶,人呢?
扒拉着田土的刘邦抬头一瞧,臭小子不知何时竟跑到了那头正在捡土豆的几个孩子中间。
不知在说什么,还转身指着他。
反正在眼跟前,刘邦也不催他,自己就这么捡着土豆走了过去,到那头手里仅仅是多了三五个小土豆。
“你们都是什么人家的孩子?”刘邦揣起土豆,问道。
孩子们有些拘谨,一时没有人答话。
小凹替他们回答:“渣爹,他们都是城外的孤儿。”
听说他们的爹妈不是找不见就是死了,小凹打算把他们都招到城里训练起来。
小孩子更容易信任小孩子,小凹开了个头,那些孩子里面的一个头发乱蓬蓬的才开始说话。
哪里来的,来了多少时间,捡这点土豆能不能吃饱,都说了。
刘邦看着里面还有三四岁大的,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跟着他们捡了半天的土豆,有半袋子了,问他们住在哪里之后,带着小凹走了。
刘邦跟小凹的打算一样,让人把这些孩子招到城里,不过他想的是先给饭给衣的养着,壮实了一些便训练成特种兵。
走上田埂的小凹看了看布口袋里的土豆,又看了看那些还在田地里翻找的同龄人,诶一声叹气。
刘邦很惊奇:“臭小子,你竟然还会叹气?”
小凹说道:“渣爹,我没想到有了土豆,还是会有人挨饿。”
刘邦也回望过去,揉了揉他的脑袋:“等把全国的无主荒地丈量完,咱就给他们分田地。”
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是大汉子民,都能分田。没有好田就分荒地,荒地种土豆红薯都不纳租赋总行了吧。
如果没有这么多良种,或许刘邦还没有这么大的想法,但现在只要一人有一亩地就足够完租、口粮,给全国的百姓分个四五亩的田还是能够的。
日后,刘邦还给开国之初他分下来的这些田地定了一个规矩,即无论如何不准转卖,因此又被人称为太|祖田或口粮田。
当下父子俩提着捡到的半袋土豆回城。
半路上,听到一阵欢呼声,小凹的小脚尖马上转弯,刘邦把土豆交给刚才在大路上等他们的纪信,就赶紧跟了上去。
纪信看了看那小口袋里的半袋土豆,皇上带着小公子捡人家地里的土豆就捡了这么些?
“郭巨,郭巨!”
“伏青,注意他的脚。”
“观棋不语,你们这是在耍赖。”
“谁耍赖了,是他先出阴招。”
小凹循着声音走到地方的时候,大路边这个类似小场子的地方都快打起来了。
小凹刚想上前一步,一个小豆丁就从旁边冒出来,伸着手:“想要看角力,拿一枚钱才能靠近。”
随后走来的刘邦嘿呦了一声,四下打量,道:“这儿竟然是一个小场子,什么时候开的?谁开的?有没有经过乃公的同意?”
把小豆丁都问怯场了。
这时才又有几个半大孩子走出来,问道:“什么人?”
刘邦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乃公。”
还什么人,多少年没有这么被人问一句了。
郭巨听到这个声音,咬着牙一起,将抱着自己的肩膀往下压的人弹开,笑得花儿一样地奔过来:“大人,您怎么来了?”
见老大都这个样,众小孩狐疑地看向刘邦,一步步向后退着不敢靠近了。
刘邦笑道:“郭巨,是你小子啊。你不在军中,跑到外面跟人角力来了?”
“今天休息,赚个零花钱,”郭巨一边笑一边说,转身将场子里的那些半大孩子都赶走,他自己也跑到一边拿上自己的外衣穿上,再三表示以后不会这么干了。
刘邦笑而不语,郭巨的路子挺野的,成长起来以后不可小觑。
“小公子,好久没见着您了。”郭巨又跟小凹说话,很是亲昵自然,“对了,您还见过扁炎没有。怎么说咱们都是一起共患难过来了,没事了咱们可以一起聚聚。”
小凹:“好的。不过你得跟我说你们刚才玩的是什么游戏?”
他还想多看一会儿呢,没想到郭巨让人全走了。
而年轻时就喜欢斗鸡的刘邦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单纯,连人力角斗都不知道。
政哥那会儿敢这么干的人都会抓走刑耐。如今是又复兴了起来,但胆子还不太大呢。
得让萧何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有打伤人命的必须治罪。
不过看到小凹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刘邦觉得他以后还是很有必要多把孩子带出来走走看看的。
郭巨看了看刘邦的脸色,没敢说,这可是教坏秦王,所以郭巨随便扯了两句很快转移话题:“小公子,当日您把我拉出泥潭,我还没有好好谢谢您呢,要不然我请您和您的父亲去吃土豆粉?”
小凹摇摇头:“我刚吃过午饭,不饿。你现在都住哪里啊,没事的时候去县衙找我玩呗。”
他可以跟他哥说一声,如果他不在的时候郭巨去了,就让他哥代为接待。
郭巨正是等着这一句话呢,忙高兴地应了下来,“那后日我就去找您?”
小凹说道:“好。你最好中午去,我一定有空招待你。”
“好嘞。”
第147章 孤儿营
翌日, 高高兴兴提着一小盒米糕到县衙求见小公子的郭巨,果然进去了,还没为自己前途有着落开心多久, 就被小公子邀请角力。
半个时辰后, 郭巨龇牙咧嘴地离开了。
自此, 开始了每天跟小公子陪练的日子,然而小公子勇力非凡,为了不因为太无能被小公子丢到脑后,他白天陪练习回家之后还要熬夜打桩。
一段时间下来,郭巨的胳膊肿得都不能看了。
盈儿也不知道这人为什么逞强, 被打疼了表情也不变,导致小凹对于伤到他根本就是不自知的, 人家离开的时候还开心地约着下一次角力(被打)的时间。
细心的盈儿注意到郭巨的伤口,就叫人准备了一瓶伤药送给郭巨,回头跟自家弟弟说:“小凹,你要不要歇两天在跟郭巨玩角力游戏?”
小凹还没玩够呢:“哥, 我不歇。也不能歇。”
盈儿:好吧,你到底是在忙什么呢。
小凹:“我在总结摔跤规律, 打算写个十八式, 前几天出去的时候我不是看见很多孤儿吗?我们把他们召过来,给他们练习我的十八式。”
而且他们在王合的帮助下, 还训练着四五百的特种兵呢,小凹觉得自己的十八式还能给他们用。
盈儿觉得小凹的想法总是这么紧跟实际。
不过当兄弟两个决定去城门口设置招募处的时候才发现, 那些经常在城内城外跑着寻摸点东西生活的孤儿,已经被军营招走了。
刘邦带着小凹下到地里,跟前面的妇人询问是否能够来这边的田间捡土豆。
妇人好奇地看了他们父子两眼,“他们家收完了,能捡了。”
可能是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组合吧,自己回头拾了半天土豆,又回头看了他们两眼。
刘邦扒拉了两下就扒出来一个比枣大不了不少的土豆,招呼小凹:“拿着。”
妇人忍不住打听:“大兄弟,你家里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要不然不能这么大个子带着孩子来捡土豆,看看那边的几个,都是半大的孩子或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有体力的壮年人随便在城里找个活计,半天挣的都比这两天找出来的土豆多,像他们家,男人早起跟过来翻出来土豆就去城里上工,不舍得耽误一天。
刘邦说道:“家里还好,听说城外能捡土豆,我们这是来看看。”
妇人看他穿得不错,也不敢继续打听了,只是捡着向前的途中还是会扭过头来看一眼。
奇怪的两人。
小凹:奇怪的婶子。
“渣爹,我捡到一个双胞胎。”小泥手里捏着的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小土豆。
这小子刚到田里就成了个泥孩儿,回去少不了被他娘教训。
但刘邦不打算给这小子收拾,得让他娘教训教训他。刚才在家他不过随口提了一句带他们去玩,后来听了盈儿的解释又觉得还是上课重要,想改口,这小子说服他娘扭头上来就给他砸了“金口玉言”、“君无戏言”几座大山。
把他给架得高高的,非要出门玩。
好,那你就好好玩吧。
诶,人呢?
扒拉着田土的刘邦抬头一瞧,臭小子不知何时竟跑到了那头正在捡土豆的几个孩子中间。
不知在说什么,还转身指着他。
反正在眼跟前,刘邦也不催他,自己就这么捡着土豆走了过去,到那头手里仅仅是多了三五个小土豆。
“你们都是什么人家的孩子?”刘邦揣起土豆,问道。
孩子们有些拘谨,一时没有人答话。
小凹替他们回答:“渣爹,他们都是城外的孤儿。”
听说他们的爹妈不是找不见就是死了,小凹打算把他们都招到城里训练起来。
小孩子更容易信任小孩子,小凹开了个头,那些孩子里面的一个头发乱蓬蓬的才开始说话。
哪里来的,来了多少时间,捡这点土豆能不能吃饱,都说了。
刘邦看着里面还有三四岁大的,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跟着他们捡了半天的土豆,有半袋子了,问他们住在哪里之后,带着小凹走了。
刘邦跟小凹的打算一样,让人把这些孩子招到城里,不过他想的是先给饭给衣的养着,壮实了一些便训练成特种兵。
走上田埂的小凹看了看布口袋里的土豆,又看了看那些还在田地里翻找的同龄人,诶一声叹气。
刘邦很惊奇:“臭小子,你竟然还会叹气?”
小凹说道:“渣爹,我没想到有了土豆,还是会有人挨饿。”
刘邦也回望过去,揉了揉他的脑袋:“等把全国的无主荒地丈量完,咱就给他们分田地。”
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是大汉子民,都能分田。没有好田就分荒地,荒地种土豆红薯都不纳租赋总行了吧。
如果没有这么多良种,或许刘邦还没有这么大的想法,但现在只要一人有一亩地就足够完租、口粮,给全国的百姓分个四五亩的田还是能够的。
日后,刘邦还给开国之初他分下来的这些田地定了一个规矩,即无论如何不准转卖,因此又被人称为太|祖田或口粮田。
当下父子俩提着捡到的半袋土豆回城。
半路上,听到一阵欢呼声,小凹的小脚尖马上转弯,刘邦把土豆交给刚才在大路上等他们的纪信,就赶紧跟了上去。
纪信看了看那小口袋里的半袋土豆,皇上带着小公子捡人家地里的土豆就捡了这么些?
“郭巨,郭巨!”
“伏青,注意他的脚。”
“观棋不语,你们这是在耍赖。”
“谁耍赖了,是他先出阴招。”
小凹循着声音走到地方的时候,大路边这个类似小场子的地方都快打起来了。
小凹刚想上前一步,一个小豆丁就从旁边冒出来,伸着手:“想要看角力,拿一枚钱才能靠近。”
随后走来的刘邦嘿呦了一声,四下打量,道:“这儿竟然是一个小场子,什么时候开的?谁开的?有没有经过乃公的同意?”
把小豆丁都问怯场了。
这时才又有几个半大孩子走出来,问道:“什么人?”
刘邦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乃公。”
还什么人,多少年没有这么被人问一句了。
郭巨听到这个声音,咬着牙一起,将抱着自己的肩膀往下压的人弹开,笑得花儿一样地奔过来:“大人,您怎么来了?”
见老大都这个样,众小孩狐疑地看向刘邦,一步步向后退着不敢靠近了。
刘邦笑道:“郭巨,是你小子啊。你不在军中,跑到外面跟人角力来了?”
“今天休息,赚个零花钱,”郭巨一边笑一边说,转身将场子里的那些半大孩子都赶走,他自己也跑到一边拿上自己的外衣穿上,再三表示以后不会这么干了。
刘邦笑而不语,郭巨的路子挺野的,成长起来以后不可小觑。
“小公子,好久没见着您了。”郭巨又跟小凹说话,很是亲昵自然,“对了,您还见过扁炎没有。怎么说咱们都是一起共患难过来了,没事了咱们可以一起聚聚。”
小凹:“好的。不过你得跟我说你们刚才玩的是什么游戏?”
他还想多看一会儿呢,没想到郭巨让人全走了。
而年轻时就喜欢斗鸡的刘邦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单纯,连人力角斗都不知道。
政哥那会儿敢这么干的人都会抓走刑耐。如今是又复兴了起来,但胆子还不太大呢。
得让萧何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有打伤人命的必须治罪。
不过看到小凹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刘邦觉得他以后还是很有必要多把孩子带出来走走看看的。
郭巨看了看刘邦的脸色,没敢说,这可是教坏秦王,所以郭巨随便扯了两句很快转移话题:“小公子,当日您把我拉出泥潭,我还没有好好谢谢您呢,要不然我请您和您的父亲去吃土豆粉?”
小凹摇摇头:“我刚吃过午饭,不饿。你现在都住哪里啊,没事的时候去县衙找我玩呗。”
他可以跟他哥说一声,如果他不在的时候郭巨去了,就让他哥代为接待。
郭巨正是等着这一句话呢,忙高兴地应了下来,“那后日我就去找您?”
小凹说道:“好。你最好中午去,我一定有空招待你。”
“好嘞。”
第147章 孤儿营
翌日, 高高兴兴提着一小盒米糕到县衙求见小公子的郭巨,果然进去了,还没为自己前途有着落开心多久, 就被小公子邀请角力。
半个时辰后, 郭巨龇牙咧嘴地离开了。
自此, 开始了每天跟小公子陪练的日子,然而小公子勇力非凡,为了不因为太无能被小公子丢到脑后,他白天陪练习回家之后还要熬夜打桩。
一段时间下来,郭巨的胳膊肿得都不能看了。
盈儿也不知道这人为什么逞强, 被打疼了表情也不变,导致小凹对于伤到他根本就是不自知的, 人家离开的时候还开心地约着下一次角力(被打)的时间。
细心的盈儿注意到郭巨的伤口,就叫人准备了一瓶伤药送给郭巨,回头跟自家弟弟说:“小凹,你要不要歇两天在跟郭巨玩角力游戏?”
小凹还没玩够呢:“哥, 我不歇。也不能歇。”
盈儿:好吧,你到底是在忙什么呢。
小凹:“我在总结摔跤规律, 打算写个十八式, 前几天出去的时候我不是看见很多孤儿吗?我们把他们召过来,给他们练习我的十八式。”
而且他们在王合的帮助下, 还训练着四五百的特种兵呢,小凹觉得自己的十八式还能给他们用。
盈儿觉得小凹的想法总是这么紧跟实际。
不过当兄弟两个决定去城门口设置招募处的时候才发现, 那些经常在城内城外跑着寻摸点东西生活的孤儿,已经被军营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