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没觉得。”大家呆滞地摇摇头,不明白这个人要说的是什么意思,“我看,那个想挑拨皇上他们父子关系的人是你才对。”
刘邦第一次说理没有说过别人,“我,这还跟你们说不清楚了?你们想想,秦王那么厉害---”
第142章 发飙了
摊主们———不听不听, 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秦王只是力气大,哪儿厉害了。”
“就是,再厉害还能比皇上厉害?虽然皇上被秦王保护鸭子的时候踹下去过, 但□□能打仗吗?不还是要看皇上的?”
“我看你这个人呀, 别在我们这里瞎说了。”
“对对对, 我们也别说了。其实我觉得这个人刚才说的那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说秦王踹下过皇上的确有损皇上的面子,让听见了肯定要迁怒秦王。”
刘邦就这么揣着一肚子气被赶了出来,韩信纪信想替太子和秦王解释点什么,他直接摆了摆手:“乃公还不至于小心眼到他们以为的那样, 看不得自己儿子超过老子。”
他还担心盈儿太软弱,刘家江山最后被吕家拿捏呢。
走了两步, 刘邦回头道:“纪信,让刘越去查查,戚家的人在这里还留有多少。”
看在刘煤的面子上没有处理他们,这家人就不知道怕是不是啊。
纪信刚才也差点被那些卖肉者所言吓死, 连这些人都知道的话,还不知道已经传了多久, 幸好皇上没有相信。
纪信回头叫来了刘越, 仔细地叮嘱了一番,看向正姿态悠闲地在街上散步的韩信。
这样的传言你就没有听到过, 怎么不告诉公主?
韩信表示他那几天没少呼唤小石头,还跟那些给他整理宅子的人说想见公主一面了, 搞得那些人到现在看他的眼神都不对。
当然他最后的确见了公主一面,就把这些百姓中间流传的话跟公主说了。
公主当时说会处理的,还谢了谢他,其实韩信也不知道这些话还能那么理解的。
但是在百姓们中间散布这些闲话的, 应该不是戚家的人。那戚姬都死了多久了,她留下来的老人除去那个在公主工坊做工的人,早就被皇后弄到栎阳城外面去了吧。
还能留下来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哥。”樊哙大步追上来,表情焦急。
刘邦放下草编摊上的蝈蝈,皱眉:“发生了什么事?”
樊哙看起来是个粗人,其实非常稳重,能让他这么焦急的,一定不是小事。
暮色下,家家户户的铺面正在上灯,下工后的人们脚步更加悠闲,在这悠闲之中,又一人踩着焦急的步伐而来。
张良看到刘邦,大步走来。
刘邦也不用问樊哙了,这事儿肯定是大头了。
刘邦往回走,经过张良时说道:“到外面说吧。”
*
吕雉眉心拧出一个疙瘩,放下手里的零件,棉纺厂的工匠们这段时间正在研究更高效的织布机,她因为看了很多小凹从现代拿回来的后面的宋明朝代的书,便每天都抽出时间来跟工匠们商讨下一步如何走。
这仆妇的一阵低声耳语,让吕雉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当下仍然保持着平静的态度地给工匠们指出她刚才不满意的地方,为了保证这些纺织机女子也能操作,力量机巧方面都要注意。
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讲完了,这才离开。
登上棉纺厂外面的马车,吕雉的脸迅速阴沉。
“到底是怎么回事?杀了什么人?”
车上坐的是吕媭,她在这一路上已经平静了下来,看见姐姐就将皇上傍晚进城抓了两个背后议论他们夫妻的人叫樊哙关了,他们二哥不知怎么知道了,主动过去审问,竟是三言两语之间把人杀了。
但说起这些事之后,吕媭心底的平静就又被打乱了。
“樊哙说了,皇上还要回来审问那二人,本来没有什么事的,叫二哥这么一杀,反而有了事。”吕媭说得咬牙切齿的,恨不能亲手把那个爱闯祸的二哥抓回来,左右扇他两个大耳光,“二哥一向做事不顾后果,我都不知道这件事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人的算计了。”
“什么人能算这么精准,必是二哥仗势逞凶杀了人。”越说越是恨铁不成钢,这算什么啊,小凹说的蠢人吗?
“还真是不怕聪明人绞尽脑汁就怕蠢人灵机一动。”
吕雉的目光很沉,二哥杀了刘邦要审的人,已经不是有事而是非常有事了。
吕媭听到姐姐的话,嘴唇抽动了下。
“回去先让我看看人再说。”其实刘邦是个很能放开手的人,他在外面打仗,后面这些人便能任由萧何等人来管理,不管怎么做的只要达成他的要求,他很难猜疑人。
确切来说是很难猜疑手中无兵的文臣谋士。
埋怨她把持政事的声音从一开始就有,刘邦早就有了芥蒂,更何况大哥二哥都在军中有自己的势力,后来妹妹还嫁给了樊哙。
吕雉了解刘邦,那人担心他打下来的江山最后会写上了吕家的名字。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吕雉都很有分寸。比如刘邦登基、她册封,之后封爵的时候给他的父亲封一个王爵也不算什么。
但刘邦没提,吕雉便也不提。
她所做的,刘邦也不是个睁眼瞎看不见。
两人在背后嚼舌根本来什么事都不会有,毕竟他们刘家如今站在了最高处,做什么怎么做都会很显眼,引人自觉不自觉的讨论。
旁人说什么,要查,但也不必那么在意。
比如这一次,说不定还能顺藤摸瓜抓到又冒出来的那些小心思,叫二哥这么一杀,事情彻底坏了。
现在重点已经不是别人说她吕雉如何如何,而是她吕家的人在用实际行动向刘邦说明,我们吕家在栎阳城就是一家独大。
皇上要审的人,你吕家能够提前插手进去,还说杀就杀,那么皇上在你们吕家眼里就是一个称呼呗?
刘邦和吕雉在大门外相遇,一个正要下马,一个正要下车。
吕雉看着刘邦,想说话。
刘邦头也不回的道:“有什么话回家说。”
刘嘉是半个时辰后赶来的,家里并没有别人说的那般阴云密布,阿娘的脸色虽然有点难看,但精神还好。
而阿父,竟然围着家里的石磨在哼歌。
刘嘉懵了,难道韩信是骗她的?
吕雉看见女儿回来,这样子还像是知道了什么似的,问道:“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往常的时候,哪天不是太阳落山了人还不回来。小凹跟盈儿都说想要个富婆姐姐,刚开始是鼓捣玻璃,渐渐的又开始弄肥皂、沐浴露、驱蚊药露,恨不能把天下百工能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个遍。
嘉儿也喜欢做那些东西,更是想要做到两个小家伙说的超级富婆,于是每天比她都还忙。
刘嘉看了看父亲,把母亲往旁边拉了拉:“阿娘,我听说阿父本来在逛街,樊叔叔去了说二舅舅杀了什么人,阿父就沉着脸回来了。”
吕雉勾了勾唇角,樊哙去通知刘邦,妹妹就去找自己,他们夫妻两个成个亲,那是把心眼子也成到一起了去吧。
“听谁说的?”吕雉却是先看向女儿,问道,“韩信?”
刘嘉大大方方地嗯了一声,“韩信当时正在跟阿父一起逛街。”
“韩信这小子,怎么也是个大嘴巴子。”刘邦摇着大蒲扇走过来,冷笑道,“他是怎么跟你说的?”
刘嘉如实道:“韩信说,你和母亲可能会打架。”
刘邦抽了抽嘴角,他倒是敢说,“嘉儿啊,阿父觉得韩信这个人太不稳重了,还是个大嘴巴,以后不知道还不知道会跟你瞎说些什么。我看那个雍巨野啊张敖啊都不错,趁着还没有成亲重新选一个吧。”
刘嘉心说谁能比韩信好啊,阿父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他说的这两个人可没有韩信独自领千军万马的能力。她扭头装作很忙似的:“阿父阿娘,我还得回去呢,蜀郡的郑氏需要很多肥皂和驱蚊药露,女儿得看着他们装车。”
声音还在,人已经跑远了。
刘邦问道:“郑氏,说的是那个被政哥筑怀清台以旌表的巴蜀寡妇的郑?”
郑清可是传奇人物,一个女人能够把生意做到咸阳还被政哥礼遇有加,可真是吕不韦见了都要叫一声大姐。
吕雉:“就是那个郑氏,嘉儿的肥皂在各封国贵妇之间都很受欢迎。郑氏女子众多,是嘉儿那边的定皂大户。”
刘邦回家之后都用肥皂洗手的,觉得那么个小东西一点都不显眼,竟然很受欢迎?
刘邦第一次说理没有说过别人,“我,这还跟你们说不清楚了?你们想想,秦王那么厉害---”
第142章 发飙了
摊主们———不听不听, 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秦王只是力气大,哪儿厉害了。”
“就是,再厉害还能比皇上厉害?虽然皇上被秦王保护鸭子的时候踹下去过, 但□□能打仗吗?不还是要看皇上的?”
“我看你这个人呀, 别在我们这里瞎说了。”
“对对对, 我们也别说了。其实我觉得这个人刚才说的那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说秦王踹下过皇上的确有损皇上的面子,让听见了肯定要迁怒秦王。”
刘邦就这么揣着一肚子气被赶了出来,韩信纪信想替太子和秦王解释点什么,他直接摆了摆手:“乃公还不至于小心眼到他们以为的那样, 看不得自己儿子超过老子。”
他还担心盈儿太软弱,刘家江山最后被吕家拿捏呢。
走了两步, 刘邦回头道:“纪信,让刘越去查查,戚家的人在这里还留有多少。”
看在刘煤的面子上没有处理他们,这家人就不知道怕是不是啊。
纪信刚才也差点被那些卖肉者所言吓死, 连这些人都知道的话,还不知道已经传了多久, 幸好皇上没有相信。
纪信回头叫来了刘越, 仔细地叮嘱了一番,看向正姿态悠闲地在街上散步的韩信。
这样的传言你就没有听到过, 怎么不告诉公主?
韩信表示他那几天没少呼唤小石头,还跟那些给他整理宅子的人说想见公主一面了, 搞得那些人到现在看他的眼神都不对。
当然他最后的确见了公主一面,就把这些百姓中间流传的话跟公主说了。
公主当时说会处理的,还谢了谢他,其实韩信也不知道这些话还能那么理解的。
但是在百姓们中间散布这些闲话的, 应该不是戚家的人。那戚姬都死了多久了,她留下来的老人除去那个在公主工坊做工的人,早就被皇后弄到栎阳城外面去了吧。
还能留下来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哥。”樊哙大步追上来,表情焦急。
刘邦放下草编摊上的蝈蝈,皱眉:“发生了什么事?”
樊哙看起来是个粗人,其实非常稳重,能让他这么焦急的,一定不是小事。
暮色下,家家户户的铺面正在上灯,下工后的人们脚步更加悠闲,在这悠闲之中,又一人踩着焦急的步伐而来。
张良看到刘邦,大步走来。
刘邦也不用问樊哙了,这事儿肯定是大头了。
刘邦往回走,经过张良时说道:“到外面说吧。”
*
吕雉眉心拧出一个疙瘩,放下手里的零件,棉纺厂的工匠们这段时间正在研究更高效的织布机,她因为看了很多小凹从现代拿回来的后面的宋明朝代的书,便每天都抽出时间来跟工匠们商讨下一步如何走。
这仆妇的一阵低声耳语,让吕雉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当下仍然保持着平静的态度地给工匠们指出她刚才不满意的地方,为了保证这些纺织机女子也能操作,力量机巧方面都要注意。
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讲完了,这才离开。
登上棉纺厂外面的马车,吕雉的脸迅速阴沉。
“到底是怎么回事?杀了什么人?”
车上坐的是吕媭,她在这一路上已经平静了下来,看见姐姐就将皇上傍晚进城抓了两个背后议论他们夫妻的人叫樊哙关了,他们二哥不知怎么知道了,主动过去审问,竟是三言两语之间把人杀了。
但说起这些事之后,吕媭心底的平静就又被打乱了。
“樊哙说了,皇上还要回来审问那二人,本来没有什么事的,叫二哥这么一杀,反而有了事。”吕媭说得咬牙切齿的,恨不能亲手把那个爱闯祸的二哥抓回来,左右扇他两个大耳光,“二哥一向做事不顾后果,我都不知道这件事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人的算计了。”
“什么人能算这么精准,必是二哥仗势逞凶杀了人。”越说越是恨铁不成钢,这算什么啊,小凹说的蠢人吗?
“还真是不怕聪明人绞尽脑汁就怕蠢人灵机一动。”
吕雉的目光很沉,二哥杀了刘邦要审的人,已经不是有事而是非常有事了。
吕媭听到姐姐的话,嘴唇抽动了下。
“回去先让我看看人再说。”其实刘邦是个很能放开手的人,他在外面打仗,后面这些人便能任由萧何等人来管理,不管怎么做的只要达成他的要求,他很难猜疑人。
确切来说是很难猜疑手中无兵的文臣谋士。
埋怨她把持政事的声音从一开始就有,刘邦早就有了芥蒂,更何况大哥二哥都在军中有自己的势力,后来妹妹还嫁给了樊哙。
吕雉了解刘邦,那人担心他打下来的江山最后会写上了吕家的名字。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吕雉都很有分寸。比如刘邦登基、她册封,之后封爵的时候给他的父亲封一个王爵也不算什么。
但刘邦没提,吕雉便也不提。
她所做的,刘邦也不是个睁眼瞎看不见。
两人在背后嚼舌根本来什么事都不会有,毕竟他们刘家如今站在了最高处,做什么怎么做都会很显眼,引人自觉不自觉的讨论。
旁人说什么,要查,但也不必那么在意。
比如这一次,说不定还能顺藤摸瓜抓到又冒出来的那些小心思,叫二哥这么一杀,事情彻底坏了。
现在重点已经不是别人说她吕雉如何如何,而是她吕家的人在用实际行动向刘邦说明,我们吕家在栎阳城就是一家独大。
皇上要审的人,你吕家能够提前插手进去,还说杀就杀,那么皇上在你们吕家眼里就是一个称呼呗?
刘邦和吕雉在大门外相遇,一个正要下马,一个正要下车。
吕雉看着刘邦,想说话。
刘邦头也不回的道:“有什么话回家说。”
刘嘉是半个时辰后赶来的,家里并没有别人说的那般阴云密布,阿娘的脸色虽然有点难看,但精神还好。
而阿父,竟然围着家里的石磨在哼歌。
刘嘉懵了,难道韩信是骗她的?
吕雉看见女儿回来,这样子还像是知道了什么似的,问道:“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往常的时候,哪天不是太阳落山了人还不回来。小凹跟盈儿都说想要个富婆姐姐,刚开始是鼓捣玻璃,渐渐的又开始弄肥皂、沐浴露、驱蚊药露,恨不能把天下百工能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个遍。
嘉儿也喜欢做那些东西,更是想要做到两个小家伙说的超级富婆,于是每天比她都还忙。
刘嘉看了看父亲,把母亲往旁边拉了拉:“阿娘,我听说阿父本来在逛街,樊叔叔去了说二舅舅杀了什么人,阿父就沉着脸回来了。”
吕雉勾了勾唇角,樊哙去通知刘邦,妹妹就去找自己,他们夫妻两个成个亲,那是把心眼子也成到一起了去吧。
“听谁说的?”吕雉却是先看向女儿,问道,“韩信?”
刘嘉大大方方地嗯了一声,“韩信当时正在跟阿父一起逛街。”
“韩信这小子,怎么也是个大嘴巴子。”刘邦摇着大蒲扇走过来,冷笑道,“他是怎么跟你说的?”
刘嘉如实道:“韩信说,你和母亲可能会打架。”
刘邦抽了抽嘴角,他倒是敢说,“嘉儿啊,阿父觉得韩信这个人太不稳重了,还是个大嘴巴,以后不知道还不知道会跟你瞎说些什么。我看那个雍巨野啊张敖啊都不错,趁着还没有成亲重新选一个吧。”
刘嘉心说谁能比韩信好啊,阿父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他说的这两个人可没有韩信独自领千军万马的能力。她扭头装作很忙似的:“阿父阿娘,我还得回去呢,蜀郡的郑氏需要很多肥皂和驱蚊药露,女儿得看着他们装车。”
声音还在,人已经跑远了。
刘邦问道:“郑氏,说的是那个被政哥筑怀清台以旌表的巴蜀寡妇的郑?”
郑清可是传奇人物,一个女人能够把生意做到咸阳还被政哥礼遇有加,可真是吕不韦见了都要叫一声大姐。
吕雉:“就是那个郑氏,嘉儿的肥皂在各封国贵妇之间都很受欢迎。郑氏女子众多,是嘉儿那边的定皂大户。”
刘邦回家之后都用肥皂洗手的,觉得那么个小东西一点都不显眼,竟然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