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扶苏:“李斯,在家著书已经有两年了。”
看来他们感兴趣的都是两年前的人啊。
胡亥,赵高,李斯,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这两个并不是父皇之子的小孩,到底是什么来历?
扶苏敏锐的感觉到,两年前他们三个相继被父皇厌弃疏远,跟他们两个小家伙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他们如果不是父皇的儿子,他们的父亲又是谁,父皇为什么会对他们比胡亥还更宠爱?
第119章 汜水鼎
夜色如墨, 水声激激。
马拉动车子的声音在充满大自然声音的郊外,也显得是那么安静。火苗晃动,映出车内几个人的脸。
“汉军就在前方驻扎, 不确定会不会经过定陶。”马车外黑沉沉的夜色中, 有人这么低声说。
车里一个正方脸型的男人, 说道:“再去探。”
脚步声远去,车里的男人们都看向这个坐在主位的男人。
“大哥,没有月娘在汉王身边,他能听从我们这个意见吗?”一个年轻的如此问道。
戚鳃说道:“正是因为月娘惨死,我们更要做成此事。如此也是给月娘报仇, 都别忘了,咱们戚氏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公子。”
说着看向旁边的男人, “让你们在族中挑选的与月娘长相等同的,可挑选了出来?”
男人摇摇头:“有月娘容貌的没有月娘的才情,有她才情的没有那般容貌。”
想到好好送出去跟着刘邦的女儿就那么死了,戚鳃眼底恨意翻涌, 说道:“那就找个容貌上佳的。只有长得好才能被汉王瞧上,那吕雉年老色衰, 对付她不用多有脑子的女人。”
日后, 他一定要为女儿报仇。
好好的女儿怎么就要跑到前线,即使去前线, 她是从西面的栎阳出来,又怎么会那么巧的被范增抓到?
戚鳃看向众人, “接下来我们就如此安排。”
翌日。
前行中的汉军被一行人拦住了去路,刘邦正在车里晃晃悠悠地听陆贾唠叨南北方的不平静,打完诸侯就该去打他们了怎么怎么的,一名斥候骑着快马, 从前面赶到马车边。
“王上,定陶戚氏在前面跪迎。”
刘邦忽一下坐起来,虽然他觉得戚姬死于自招,但人都死了,想到的自然都是她的好,一颦一笑的活生生一个美人,跟着他还没有几年就死了,现在她的父兄亲友还过来跪迎,说实话刘邦有一瞬间的心虚。
不过这些年练就的“帝王”心术,让刘邦迅速地把这点心虚抛在脑后。现在还能让他会升起强烈心虚感的,除了家里那娘几个也没有什么人了。
刘邦隔着车窗问道:“说没说什么事?”
斥候回:“听说有神迹要献。”
车窗被打开,刘邦微微地伸出头,看似很平静地问:“什么神迹?”
其实心里很激动,这时候出现神迹,正正好啊。要不是担心被政哥揍,他都想让政哥出来给他当一下神迹。
一刻钟之后,戚鳃等人被带到刘邦的王驾马车旁,发现刘邦还是如几年前过定陶时那样平易近人,戚氏这些男人七嘴八舌起来。
“当年的秦朝从洛阳运鼎去关内,便是从定陶南边的那条汜水上走过去的,当时途中遇到大风浪,一鼎被卷入水中,河水东流,这些年便冲刷到了定陶范围内。”
“我等初时也不在意,但自从汉王过定陶,才真正对这件事上了心,而今已经通过祭祀定下了鼎的位置,只是凭我们恐怕很难出鼎。”
“希望汉王能稍稍东南行,出周鼎于定陶。”
刘邦让谋士们商量此事,大家都同意去定陶出鼎,只有张良和陈平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是刘邦最重视的就是他们的意见。
于是又开了个小会议。
张良:“戚氏的目的恐怕不只是捞鼎。”
政哥家丢掉的鼎,刘邦自然是想找出来的,刘邦觉得,政哥家的秦王朝只有两世寿命,肯定跟人他们家的鼎不全有关。
“子房,你的意思是我们就不去了?”刘邦想给政哥证明自己其实也没有小凹说得那么没本事,瞧瞧,赢家掉的鼎,我捞出来了。
张良:---
想去捞鼎,就明说好了。
陈平说道:“捞鼎可以,但是您一定要顶住诱惑,千万不能答应戚氏的任何要求。”
他跟张良的感觉一样,戚氏此举必有他图。
刘邦轻轻松松道:“这是自然。”
陈平和张良还是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多年相处已经足够他们了解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乐意看到别人的优秀才能得到发挥,最大的缺点越是这个,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都非常容易把他劝动。
用小凹的话来说就是渣爹非常容易飘。
彭城被项羽三万人突袭,到现在都是张良心里最大的一块阴影,很怕汉王会在戚氏的吹捧下再次飘飘然做出什么比较容易带来后患的事。
接下来的两天,张良时刻不离刘邦左右,就为了避免他答应戚氏什么不好处置的事。
两天后,旌旗飘扬的汜水河畔,几十个光着膀子的健儿在水中潜伏下去又探上来,终于有一个人在河中心的位置喊道:“王上,鼎,鼎在这里。”
不以为意的武将们这一下子都震惊了。
“真的有鼎?”
“是周鼎吗?”
韩信身边是曹参,两人经常一起出征打配合,关系还不错,曹参揣着袖子问道:“大将军,你相信传说中的周鼎,真就这么巧地落在了这里?”
韩信一半信一半不信,信是因为他见过更神奇的事,不信则是因为戚氏族人主导了这一切。
那戚姬虽然死了,可他还有个儿子呢。而戚氏论出身,可比王后的吕氏深厚多了。
刘邦提着衣摆向前走了两步,喊道:“捞,快捞。”
过了足有二十几分钟,一座沾满水草的青铜大鼎被拴着草绳打捞上来,放在了岸边平整的草地上。
汉军将领们是什么反应且不论,护送王上而来的士卒们却是都很激动。
“周鼎,那就是周鼎啊。”
“听说当年还是秦始皇的父亲,去洛阳拉鼎的。”
“他们掉的鼎我们王上找到了,这皇帝合该我们王上来当。”
终于找到渣爹分流出来的这股小部队的小凹,停在半空中揉了揉眼睛。
渣爹不赶紧回去关中,这是在干毛?
“恭喜汉王,终于凑足九鼎,实乃天命所归!”一个脸型很像海绵宝宝的人忽然跪下来,就是一通彩虹屁,“汉有九鼎,国祚绵长。”
小凹赶紧强烈地在内心呼唤政大爷,好在政大爷来他们这里的功能还在,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前面。
“何事?”
小凹飘到政大爷身边,确定三天没有出现的政大爷还和上次来到大汉的时候一样精神,这才指着下面的男人说道:“他在说秦朝的坏话。”
戚鳃说完,空气中安静异常。
戚鳃不住抬头,难道他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刘邦笑道:“好,说得---”
看见政哥和小凹落在了那个鼎上,刘邦摆摆手,走了过去。
戚鳃:???
怎么不说了?
刘邦站在还沾着水草的鼎边,笑得荡漾:“怎么样啊政哥,小弟终于是把九鼎找齐了。”
其他八个鼎,其实在咸阳烧毁之前,叫项羽运走了三个,好在那么大的东西不是一两个人能搬走拿走的,现在还在彭城,他已经派人着重看护了。
等他登基后就运走。
嬴政看完了这个所谓的周鼎,不忍心告诉得意的刘邦这好像是假的。
首先本来的九鼎,当初是一同入秦了的,只不过大父在后来发现其中一个鼎是漏的,这个寓意就不太好。
大巫祭祀后说此预兆非常不吉利,跟大父说沉入水中封祭才有可能将凶兆变为吉兆。
于是这才有了沉鼎。
虽然这件事当年做得很隐秘,但这几百斤的大鼎沉水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到底还是有些流言泄露在外,不想到现在竟然传成了这个样子。
然而秦沉鼎的地方,并非是汜水,而是咸阳东北的德水,汜水所出之鼎绝对为伪造。
其次这个所谓的铜鼎,根本不是周王室铸鼎的工艺,连上面的字迹都同另外八鼎有很大的差异。
嬴政很好奇刘邦竟然没看出来。
看来他们感兴趣的都是两年前的人啊。
胡亥,赵高,李斯,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这两个并不是父皇之子的小孩,到底是什么来历?
扶苏敏锐的感觉到,两年前他们三个相继被父皇厌弃疏远,跟他们两个小家伙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他们如果不是父皇的儿子,他们的父亲又是谁,父皇为什么会对他们比胡亥还更宠爱?
第119章 汜水鼎
夜色如墨, 水声激激。
马拉动车子的声音在充满大自然声音的郊外,也显得是那么安静。火苗晃动,映出车内几个人的脸。
“汉军就在前方驻扎, 不确定会不会经过定陶。”马车外黑沉沉的夜色中, 有人这么低声说。
车里一个正方脸型的男人, 说道:“再去探。”
脚步声远去,车里的男人们都看向这个坐在主位的男人。
“大哥,没有月娘在汉王身边,他能听从我们这个意见吗?”一个年轻的如此问道。
戚鳃说道:“正是因为月娘惨死,我们更要做成此事。如此也是给月娘报仇, 都别忘了,咱们戚氏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公子。”
说着看向旁边的男人, “让你们在族中挑选的与月娘长相等同的,可挑选了出来?”
男人摇摇头:“有月娘容貌的没有月娘的才情,有她才情的没有那般容貌。”
想到好好送出去跟着刘邦的女儿就那么死了,戚鳃眼底恨意翻涌, 说道:“那就找个容貌上佳的。只有长得好才能被汉王瞧上,那吕雉年老色衰, 对付她不用多有脑子的女人。”
日后, 他一定要为女儿报仇。
好好的女儿怎么就要跑到前线,即使去前线, 她是从西面的栎阳出来,又怎么会那么巧的被范增抓到?
戚鳃看向众人, “接下来我们就如此安排。”
翌日。
前行中的汉军被一行人拦住了去路,刘邦正在车里晃晃悠悠地听陆贾唠叨南北方的不平静,打完诸侯就该去打他们了怎么怎么的,一名斥候骑着快马, 从前面赶到马车边。
“王上,定陶戚氏在前面跪迎。”
刘邦忽一下坐起来,虽然他觉得戚姬死于自招,但人都死了,想到的自然都是她的好,一颦一笑的活生生一个美人,跟着他还没有几年就死了,现在她的父兄亲友还过来跪迎,说实话刘邦有一瞬间的心虚。
不过这些年练就的“帝王”心术,让刘邦迅速地把这点心虚抛在脑后。现在还能让他会升起强烈心虚感的,除了家里那娘几个也没有什么人了。
刘邦隔着车窗问道:“说没说什么事?”
斥候回:“听说有神迹要献。”
车窗被打开,刘邦微微地伸出头,看似很平静地问:“什么神迹?”
其实心里很激动,这时候出现神迹,正正好啊。要不是担心被政哥揍,他都想让政哥出来给他当一下神迹。
一刻钟之后,戚鳃等人被带到刘邦的王驾马车旁,发现刘邦还是如几年前过定陶时那样平易近人,戚氏这些男人七嘴八舌起来。
“当年的秦朝从洛阳运鼎去关内,便是从定陶南边的那条汜水上走过去的,当时途中遇到大风浪,一鼎被卷入水中,河水东流,这些年便冲刷到了定陶范围内。”
“我等初时也不在意,但自从汉王过定陶,才真正对这件事上了心,而今已经通过祭祀定下了鼎的位置,只是凭我们恐怕很难出鼎。”
“希望汉王能稍稍东南行,出周鼎于定陶。”
刘邦让谋士们商量此事,大家都同意去定陶出鼎,只有张良和陈平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是刘邦最重视的就是他们的意见。
于是又开了个小会议。
张良:“戚氏的目的恐怕不只是捞鼎。”
政哥家丢掉的鼎,刘邦自然是想找出来的,刘邦觉得,政哥家的秦王朝只有两世寿命,肯定跟人他们家的鼎不全有关。
“子房,你的意思是我们就不去了?”刘邦想给政哥证明自己其实也没有小凹说得那么没本事,瞧瞧,赢家掉的鼎,我捞出来了。
张良:---
想去捞鼎,就明说好了。
陈平说道:“捞鼎可以,但是您一定要顶住诱惑,千万不能答应戚氏的任何要求。”
他跟张良的感觉一样,戚氏此举必有他图。
刘邦轻轻松松道:“这是自然。”
陈平和张良还是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多年相处已经足够他们了解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乐意看到别人的优秀才能得到发挥,最大的缺点越是这个,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都非常容易把他劝动。
用小凹的话来说就是渣爹非常容易飘。
彭城被项羽三万人突袭,到现在都是张良心里最大的一块阴影,很怕汉王会在戚氏的吹捧下再次飘飘然做出什么比较容易带来后患的事。
接下来的两天,张良时刻不离刘邦左右,就为了避免他答应戚氏什么不好处置的事。
两天后,旌旗飘扬的汜水河畔,几十个光着膀子的健儿在水中潜伏下去又探上来,终于有一个人在河中心的位置喊道:“王上,鼎,鼎在这里。”
不以为意的武将们这一下子都震惊了。
“真的有鼎?”
“是周鼎吗?”
韩信身边是曹参,两人经常一起出征打配合,关系还不错,曹参揣着袖子问道:“大将军,你相信传说中的周鼎,真就这么巧地落在了这里?”
韩信一半信一半不信,信是因为他见过更神奇的事,不信则是因为戚氏族人主导了这一切。
那戚姬虽然死了,可他还有个儿子呢。而戚氏论出身,可比王后的吕氏深厚多了。
刘邦提着衣摆向前走了两步,喊道:“捞,快捞。”
过了足有二十几分钟,一座沾满水草的青铜大鼎被拴着草绳打捞上来,放在了岸边平整的草地上。
汉军将领们是什么反应且不论,护送王上而来的士卒们却是都很激动。
“周鼎,那就是周鼎啊。”
“听说当年还是秦始皇的父亲,去洛阳拉鼎的。”
“他们掉的鼎我们王上找到了,这皇帝合该我们王上来当。”
终于找到渣爹分流出来的这股小部队的小凹,停在半空中揉了揉眼睛。
渣爹不赶紧回去关中,这是在干毛?
“恭喜汉王,终于凑足九鼎,实乃天命所归!”一个脸型很像海绵宝宝的人忽然跪下来,就是一通彩虹屁,“汉有九鼎,国祚绵长。”
小凹赶紧强烈地在内心呼唤政大爷,好在政大爷来他们这里的功能还在,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前面。
“何事?”
小凹飘到政大爷身边,确定三天没有出现的政大爷还和上次来到大汉的时候一样精神,这才指着下面的男人说道:“他在说秦朝的坏话。”
戚鳃说完,空气中安静异常。
戚鳃不住抬头,难道他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刘邦笑道:“好,说得---”
看见政哥和小凹落在了那个鼎上,刘邦摆摆手,走了过去。
戚鳃:???
怎么不说了?
刘邦站在还沾着水草的鼎边,笑得荡漾:“怎么样啊政哥,小弟终于是把九鼎找齐了。”
其他八个鼎,其实在咸阳烧毁之前,叫项羽运走了三个,好在那么大的东西不是一两个人能搬走拿走的,现在还在彭城,他已经派人着重看护了。
等他登基后就运走。
嬴政看完了这个所谓的周鼎,不忍心告诉得意的刘邦这好像是假的。
首先本来的九鼎,当初是一同入秦了的,只不过大父在后来发现其中一个鼎是漏的,这个寓意就不太好。
大巫祭祀后说此预兆非常不吉利,跟大父说沉入水中封祭才有可能将凶兆变为吉兆。
于是这才有了沉鼎。
虽然这件事当年做得很隐秘,但这几百斤的大鼎沉水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到底还是有些流言泄露在外,不想到现在竟然传成了这个样子。
然而秦沉鼎的地方,并非是汜水,而是咸阳东北的德水,汜水所出之鼎绝对为伪造。
其次这个所谓的铜鼎,根本不是周王室铸鼎的工艺,连上面的字迹都同另外八鼎有很大的差异。
嬴政很好奇刘邦竟然没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