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小凹:“我爹让李左车当齐相。”
刘盈跟弟弟说:“所以他才疯了。”
小凹:“那我去杀了他。”
嬴政并不会为这么一个狂生的生与否苦恼,语气平淡到好似在跟两个小家伙教授日常的吃饭喝水行为:“此人不死,他日必有人向你们父亲说今日旧事,称韩信曾有二心,不忍心杀蒯彻就是证据。但是,还用不着你一个小家伙去杀人,以后你爹不会放过他。”
小凹说道:“可是蒯彻会诡辩,而且渣爹也很好骗的。”
这是说刘邦在除掉韩信以后找蒯彻,却因为蒯彻三言两语的话放了他一条生路。
嬴政:呃,忘了史书记载,刘邦最终没有杀这个人。
所以这也是他不太满意刘邦的地方,太过注重虚名。
刘邦不杀蒯彻,或许是因为蒯彻本人只有三寸舌什么都做不成而已。
这是刘邦和他的不同。
透明的大掌在两个小家伙脑袋上轻轻拂过,嬴政的语气悠悠,“你们还小,需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希望这两个孩子,能在弥补到秦汉两代王朝都没有完成的遗憾吧。
实现真正的富民强邦。
第111章 找渣爹
蒯彻离开的半个月后, 韩信在潍水河畔斩杀了想要夺回齐国的楚国大将龙且,项佗带着残余的几千人,逃亡彭城。
追刘邦追到脾气暴躁的项羽, 是在一个小雪飘飞的早晨听到龙且战死的消息的, 瞬间就塌了脊背, 双目无神。
前几天,项伯才从九江返回,被龙且夺取的九江郡又叫英布夺了回去。
英布,是刘邦的人。
项羽执枪立在天地间,非常茫然。
他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 明明大好的局面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这样。
小雪花飘悠悠地落在项羽肩头。
范增留下来的谋士们站在不远处,愁眉不展地看着雪中的项王, 和秋冬时节的这第一场小雪。
项羽耍了一套枪,转身向主营的方向走,经过谋士们的时候,说道:“都进来, 商议一下接下来的应对方法吧。”
龙且都死了,还能有什么应对方法?
楚军中唯一一个有带兵之才的人就这么被那个韩信斩杀了, 韩信, 一个甘受胯下之辱的懦夫而已,身经百战的龙且将军, 竟然死于他的手中。
这是龙且将军的悲哀,又何尝不是一种羞辱?
项羽坐在王位上, 听着底下人的义愤填膺,只有一杯又一杯倒出来的酒,才能宣泄出他此时的烦躁。
“王上,依某人之见, 我们现在最先要做的是回彭城重整旗鼓。”
“即使在追击汉王的途中我们损失了几员大将,但我们的根基还在啊。”
“王上,应该派人去说服韩信。”
“韩信如今是那汉王的女婿,他怎么可能反汉王?”
“只是一门还没有做成的亲事而已,随时都会发生变化。”
此谋士的话刚落下,所有人都看向坐在对面的项伯。
项伯脸上一阵发热。
项羽问道:“伯父,可愿意替羽去走这一趟?”
项伯能说不愿意吗?立即起身离席,拱拳道:“臣愿往。”
谋士们看他这么干脆,又不放心了,担心这家伙会跟汉军那边达成什么协议,认为应该让人跟项伯一起去齐国说韩信。
但是这寒冬腊月的,又没有人想出远门。
吵成一团的楚军谋士们,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在他们头顶有三个透明人影。
小凹:“项羽药丸。”
嬴政:“说说。”
小凹:“都不用说,他的谋士们竟然会吵架,都白给。”
嬴政想到汉军那边的议事风格,那的确是和楚军不一样的,那边是只有刘邦一人看似不靠谱,这边是只有项羽一人看似靠谱。
但刘邦虽然不靠谱,也能压着底下的人,每人敢在议事的时候这么吵吵闹闹。
另一边的小家伙盈儿说道:“范增死了,他们群龙无首。”
嬴政揉了下这两个小家伙的脑袋,唇角微微地勾起,“你们说的都对。”
项羽完了,他每天要忙的事情有很多,按说不应该跟这么个莽夫较真,但是始皇陛下忽然发现他在这里这么多天,就是想跟小凹一样去围观名场面的,不过他只想看一幕“乌江自刎”。
楚军这边刚商议好了接下来的策略,斥候急匆匆地来报:“王上,一队汉军驰入军前,说要见您。”
项羽站起,高大的身影将立在身后的屏风架都挡住了。
项羽说道:“请进来。”
嬴政挑挑眉,项羽此人看着是宁折不弯的,但其实也懂得变通,只是脑子转圈有点慢。
小凹已经嗖一下飘了出去,随后飘在门口朝他们喊道:“是陈平。”
陈平作为汉使来着一趟,是为了要回汉王小公子。
“我们王上说,他和君上是共立义帝的交情,若非种种误会,本不该至此,如果您能把小公子送回到亲生父亲身边,楚汉自此和平共处也未尝不可。”
陈平坐在楚军营帐中,神情自如谈笑如常的模样,连不动声色的项羽都有些赞赏。
两军相持到如今,不是刘邦胜他,而是刘邦身边的这些谋臣武将,合多人之力才让他无法反制。
项羽微笑:“寡人早欲如此,多次在重要关头放了汉王,正是念着昔日情分,既然汉王如今主动请求和谈,那便和谈吧。”
陈平:---
刘盈皱着小眉头,问道:“大爷,楚王的意思是,他对我父亲有多次的饶命之恩。”
嬴政淡淡地“嗯”了一声,项羽其实真没有后人记载的那么笨。
当初刘邦集结各路诸侯偷袭彭城,项羽能只用三万人反击,能力可见一斑,如果他和韩信在战场上相遇,谁胜谁败犹未可知。
项羽说他有恩,陈平便说刘邦对他的尊重,表示汉王真的没有想要首先跟楚王对着干,那都是有小人在中间给他们增加误会。
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小凹正看得过瘾呢,觉得渣爹好聪明,找了这么多嘴替,忽然听见营帐外响起小孩的声音。
“阿姨。”
“进去吧。”这是一个女子的声音,非常柔和。
小凹窜出去,就看见一个比他低很多的小不点,抓着一个漂亮姨姨的手,不敢进去。
虞姬示意身边的侍女,将小孩子抱进去,蹲下身捏了捏他的脸蛋,笑道:“如意快进去,一会儿就出来了。”
小凹:如意?刘如意?
诶,他不是叫小煤球吗?怎么又成刘如意了?
而且,他都长这么大了!
小凹又紧跟着小煤球进去,刘盈看着被领进来的小孩儿,和来回窜的弟弟,很是无奈。
不过小孩儿看着众人时无措的模样,让刘盈有些心软。
小凹飘到他哥面前:“哥,他是刘如意,会让渣爹想废掉你的那个刘如意。”
刘盈无奈:“我知道的小凹,只有你才是我唯一的弟弟。”
但是在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对他没有恶意的时候,他也生不起对他的恶意。
陈平看着怯生生的小公子,招了招手。
刘如意一下子扭过头去,紧紧抓着侍女的手。
小孩子么,都是这样的。
陈平笑道:“小公子,你父亲派我来接你回去。”
心里暗骂戚姬太蠢,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还不知道苟活保命,也不知道小公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对汉军又有几许归属。
相遇抬眼示意了一下,侍女立即抱着怯弱的刘如意走了出去。
陈平没有不舍或者要追出去的模样,笑了笑,继续跟霸王商议和谈的条款。
小凹见刘如意是这个样,眼睛越睁越大,“哥,他比你还像女孩子,渣爹为什么说如意类他?”
刘盈提醒小凹:“他现在才一岁,还是在楚军中长大的,自然会怯弱一些。”
“是吗?”小凹挠挠头,可是爷爷说,他在半岁的时候就能把从他手里夺抢糖果或是玩具的大孩子压到地上。
商谈到最后,陈平要把刘如意带走,项羽没有同意。
项羽起身送客:“双方罢军之日,便是送还汉王之子时。”
这个霸军的日子,一商谈就又过去了两天。
汉四年十二月初,楚汉议和,以鸿沟为界,向东是项羽的,以西是刘邦的,双方约定罢兵。
同时,项羽归还了在楚军中为俘虏一年的汉王幼子。
当刘邦得知现在的小儿子名叫刘如意时,很是惊讶,戚姬曾经提过这个名字,他没有同意,没想到在楚军中还是让她改名成功了。
刘盈跟弟弟说:“所以他才疯了。”
小凹:“那我去杀了他。”
嬴政并不会为这么一个狂生的生与否苦恼,语气平淡到好似在跟两个小家伙教授日常的吃饭喝水行为:“此人不死,他日必有人向你们父亲说今日旧事,称韩信曾有二心,不忍心杀蒯彻就是证据。但是,还用不着你一个小家伙去杀人,以后你爹不会放过他。”
小凹说道:“可是蒯彻会诡辩,而且渣爹也很好骗的。”
这是说刘邦在除掉韩信以后找蒯彻,却因为蒯彻三言两语的话放了他一条生路。
嬴政:呃,忘了史书记载,刘邦最终没有杀这个人。
所以这也是他不太满意刘邦的地方,太过注重虚名。
刘邦不杀蒯彻,或许是因为蒯彻本人只有三寸舌什么都做不成而已。
这是刘邦和他的不同。
透明的大掌在两个小家伙脑袋上轻轻拂过,嬴政的语气悠悠,“你们还小,需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希望这两个孩子,能在弥补到秦汉两代王朝都没有完成的遗憾吧。
实现真正的富民强邦。
第111章 找渣爹
蒯彻离开的半个月后, 韩信在潍水河畔斩杀了想要夺回齐国的楚国大将龙且,项佗带着残余的几千人,逃亡彭城。
追刘邦追到脾气暴躁的项羽, 是在一个小雪飘飞的早晨听到龙且战死的消息的, 瞬间就塌了脊背, 双目无神。
前几天,项伯才从九江返回,被龙且夺取的九江郡又叫英布夺了回去。
英布,是刘邦的人。
项羽执枪立在天地间,非常茫然。
他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 明明大好的局面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这样。
小雪花飘悠悠地落在项羽肩头。
范增留下来的谋士们站在不远处,愁眉不展地看着雪中的项王, 和秋冬时节的这第一场小雪。
项羽耍了一套枪,转身向主营的方向走,经过谋士们的时候,说道:“都进来, 商议一下接下来的应对方法吧。”
龙且都死了,还能有什么应对方法?
楚军中唯一一个有带兵之才的人就这么被那个韩信斩杀了, 韩信, 一个甘受胯下之辱的懦夫而已,身经百战的龙且将军, 竟然死于他的手中。
这是龙且将军的悲哀,又何尝不是一种羞辱?
项羽坐在王位上, 听着底下人的义愤填膺,只有一杯又一杯倒出来的酒,才能宣泄出他此时的烦躁。
“王上,依某人之见, 我们现在最先要做的是回彭城重整旗鼓。”
“即使在追击汉王的途中我们损失了几员大将,但我们的根基还在啊。”
“王上,应该派人去说服韩信。”
“韩信如今是那汉王的女婿,他怎么可能反汉王?”
“只是一门还没有做成的亲事而已,随时都会发生变化。”
此谋士的话刚落下,所有人都看向坐在对面的项伯。
项伯脸上一阵发热。
项羽问道:“伯父,可愿意替羽去走这一趟?”
项伯能说不愿意吗?立即起身离席,拱拳道:“臣愿往。”
谋士们看他这么干脆,又不放心了,担心这家伙会跟汉军那边达成什么协议,认为应该让人跟项伯一起去齐国说韩信。
但是这寒冬腊月的,又没有人想出远门。
吵成一团的楚军谋士们,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在他们头顶有三个透明人影。
小凹:“项羽药丸。”
嬴政:“说说。”
小凹:“都不用说,他的谋士们竟然会吵架,都白给。”
嬴政想到汉军那边的议事风格,那的确是和楚军不一样的,那边是只有刘邦一人看似不靠谱,这边是只有项羽一人看似靠谱。
但刘邦虽然不靠谱,也能压着底下的人,每人敢在议事的时候这么吵吵闹闹。
另一边的小家伙盈儿说道:“范增死了,他们群龙无首。”
嬴政揉了下这两个小家伙的脑袋,唇角微微地勾起,“你们说的都对。”
项羽完了,他每天要忙的事情有很多,按说不应该跟这么个莽夫较真,但是始皇陛下忽然发现他在这里这么多天,就是想跟小凹一样去围观名场面的,不过他只想看一幕“乌江自刎”。
楚军这边刚商议好了接下来的策略,斥候急匆匆地来报:“王上,一队汉军驰入军前,说要见您。”
项羽站起,高大的身影将立在身后的屏风架都挡住了。
项羽说道:“请进来。”
嬴政挑挑眉,项羽此人看着是宁折不弯的,但其实也懂得变通,只是脑子转圈有点慢。
小凹已经嗖一下飘了出去,随后飘在门口朝他们喊道:“是陈平。”
陈平作为汉使来着一趟,是为了要回汉王小公子。
“我们王上说,他和君上是共立义帝的交情,若非种种误会,本不该至此,如果您能把小公子送回到亲生父亲身边,楚汉自此和平共处也未尝不可。”
陈平坐在楚军营帐中,神情自如谈笑如常的模样,连不动声色的项羽都有些赞赏。
两军相持到如今,不是刘邦胜他,而是刘邦身边的这些谋臣武将,合多人之力才让他无法反制。
项羽微笑:“寡人早欲如此,多次在重要关头放了汉王,正是念着昔日情分,既然汉王如今主动请求和谈,那便和谈吧。”
陈平:---
刘盈皱着小眉头,问道:“大爷,楚王的意思是,他对我父亲有多次的饶命之恩。”
嬴政淡淡地“嗯”了一声,项羽其实真没有后人记载的那么笨。
当初刘邦集结各路诸侯偷袭彭城,项羽能只用三万人反击,能力可见一斑,如果他和韩信在战场上相遇,谁胜谁败犹未可知。
项羽说他有恩,陈平便说刘邦对他的尊重,表示汉王真的没有想要首先跟楚王对着干,那都是有小人在中间给他们增加误会。
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小凹正看得过瘾呢,觉得渣爹好聪明,找了这么多嘴替,忽然听见营帐外响起小孩的声音。
“阿姨。”
“进去吧。”这是一个女子的声音,非常柔和。
小凹窜出去,就看见一个比他低很多的小不点,抓着一个漂亮姨姨的手,不敢进去。
虞姬示意身边的侍女,将小孩子抱进去,蹲下身捏了捏他的脸蛋,笑道:“如意快进去,一会儿就出来了。”
小凹:如意?刘如意?
诶,他不是叫小煤球吗?怎么又成刘如意了?
而且,他都长这么大了!
小凹又紧跟着小煤球进去,刘盈看着被领进来的小孩儿,和来回窜的弟弟,很是无奈。
不过小孩儿看着众人时无措的模样,让刘盈有些心软。
小凹飘到他哥面前:“哥,他是刘如意,会让渣爹想废掉你的那个刘如意。”
刘盈无奈:“我知道的小凹,只有你才是我唯一的弟弟。”
但是在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对他没有恶意的时候,他也生不起对他的恶意。
陈平看着怯生生的小公子,招了招手。
刘如意一下子扭过头去,紧紧抓着侍女的手。
小孩子么,都是这样的。
陈平笑道:“小公子,你父亲派我来接你回去。”
心里暗骂戚姬太蠢,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还不知道苟活保命,也不知道小公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对汉军又有几许归属。
相遇抬眼示意了一下,侍女立即抱着怯弱的刘如意走了出去。
陈平没有不舍或者要追出去的模样,笑了笑,继续跟霸王商议和谈的条款。
小凹见刘如意是这个样,眼睛越睁越大,“哥,他比你还像女孩子,渣爹为什么说如意类他?”
刘盈提醒小凹:“他现在才一岁,还是在楚军中长大的,自然会怯弱一些。”
“是吗?”小凹挠挠头,可是爷爷说,他在半岁的时候就能把从他手里夺抢糖果或是玩具的大孩子压到地上。
商谈到最后,陈平要把刘如意带走,项羽没有同意。
项羽起身送客:“双方罢军之日,便是送还汉王之子时。”
这个霸军的日子,一商谈就又过去了两天。
汉四年十二月初,楚汉议和,以鸿沟为界,向东是项羽的,以西是刘邦的,双方约定罢兵。
同时,项羽归还了在楚军中为俘虏一年的汉王幼子。
当刘邦得知现在的小儿子名叫刘如意时,很是惊讶,戚姬曾经提过这个名字,他没有同意,没想到在楚军中还是让她改名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