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5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不再对任何事都满心淡漠,常年冰冷的脸有了松动,对着小姑娘时会轻声细语……甚至连带着对自己这个生母都少了几分冷淡疏离。
  这一切变化都悄然无声,却又有迹可循。皇帝终究不再是神──而更像个人。
  可是人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私欲,私欲则会滋生贪念,尤其是在皇家这个权利的旋涡之中,稍有差池便会招致一场祸乱。
  先帝一开始就是荒淫无道的昏君么?并不是。
  刚继位的那几年,虽称不上是什么英明决断的君主,但在前朝能听进去群臣劝谏,在后宫能爱重皇后,做到雨露均沾,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后来遇见了贵妃,听信谗言疏远了贤德的发妻,才越发糊涂了起来。
  那些朝不保夕的日子,每每回想都叫太后胆颤心惊。
  原本这么多年的安稳日子过下来,已经叫太后慢慢放下了过往,但皇帝对顾瑾的用情,恍惚间让她在其身上见到了先帝的影子……
  “皇帝,你可记得先帝……”
  太后的话未曾说完,殿内的气氛瞬间冷沉,连伺候在侧的林常青和姜妤都变了脸色,缩头垂眼,尽量降低存在感。
  先帝在如今一直都是个禁忌,皇帝厌恶自己的父亲,恨不得挖坟掘墓的厌恶,这份厌恶来源于当初慈安皇后的死。
  慈安皇后是先帝元后,也是皇帝的养母,为人慈善宽和,对宫中嫔妃和皇子皇女们也都照顾有加,抱养了皇帝的那几年里对他视若己出。
  可就是这样一个为前朝后宫所称赞的皇后,最后却被先皇与贵妃联手鸩杀,甚至全族无一幸免。
  “母后!”
  皇帝目光沉沉,分明没见怒容,但却无端的叫太后有些害怕。
  “朕不是先帝,她也不会是那个贵妃。”
  他不会昏庸无道,如先帝那般纵情享乐,他的小姑娘更是乖顺纯善,与先帝的贵妃云泥之别。
  太后深知自己说错了话,也怪她一时糊涂,竟会拿先帝和皇帝相提并论。
  自己这儿子,就没有哪点是随了先帝的,估计也是萧氏皇族祖上显灵,才叫他正正好好地避开先帝的德性,方方面面都往好的长。
  “是哀家糊涂了,一时冲动说错了话。可是皇帝,贤妃膝下毕竟还有五皇子,两人又同出一族,贤妃更是做长姐的……这样是不是太下她的脸面了?”
  同是永定侯府的嫡女,又是姐妹,若顾瑾进宫时给的位分太高,那就是在明晃晃地打贤妃的脸,日后两姐妹在宫中也别想着能和睦相处了。
  “容华的位分皇帝不满意,那就贵嫔如何?比贤妃进宫时还高一等,也是我朝入宫的妃嫔中,初封位分最高的了。”
  太后试图与皇帝商量,她虽不爱管后宫的事,却也不希望还算平稳的宫廷横生波澜。
  只可惜皇帝并未打算退让。
  “位分的事情,朕意已决。”
  皇帝从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改变心意,顾瑾的妃位,他是给定了。
  太后:“……”
  太后无奈,这半天的唇舌可真是白费了。
  她已经能想象到顾瑾入宫后,众妃嫔们灰败的脸色了。
  “那便你与哀家各退一步,妃位就妃位,但封号必须要换一个。”
  皇帝还欲反驳,但太后却难得的坚持:“皇帝!哀家知道你对瑾丫头的看中,但‘宸’字意义非凡,若真以此为封号,对她也并非是什么好事。”
  太后叹道:“你不知宫中女子的妒心能有多重,给的荣宠太盛,只会叫她成了众矢之的。”
  皇帝对此不置可否,这个理由并不能说服他。
  看他这油盐不进的样子,太后咬了咬牙,憋住气,继续游说:“你想想这道旨意宣出去后,大臣们的反应,就不怕瑾丫头刚一入宫,就担上个妖妃的罪名么?”
  朝中可有不少老臣是经历过先皇末年的纷乱的,对于宠妃这两个字,都是闻之色变。
  皇帝手中捻转佛珠的速度慢了下来,似是在思索着什么,这便是开始犹豫了。
  太后心中暗喜,没想到她也有能说动皇帝的一天:“再者,你若是真不在意瑾丫头的名声,也就不会转着弯儿的来请哀家发这道懿旨了。”
  纳妃,纳的是贤还是色也有讲究。从皇帝这里下来的圣旨,多是纳色。从太后手里下的懿旨,则多为纳贤。
  一道懿旨,不仅帮忙遮掩了皇帝与顾瑾早早就已相识的内情,还能得一个因贤名选入后宫侍奉的赞誉。
  太后最后加码,承诺道:“只要皇帝同意换封号,待她入宫后,哀家定会亲自给她做脸,护她周全,任谁也别想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欺负了她去!”
  皇帝神情有些勉强:“既母后执意如此,那便换吧,您看昭字如何?”
  只要不是‘宸’,换什么太后都只有点头的份儿:“昭,明也。这个字寓意上佳,就用它罢!”
  两人商定妥当,皇帝也终于再度展颜,挥了挥手,又叫林常青拿出了一道旨意:“这一份也是儿臣早前拟的,母后直接加盖印玺吧,朕便先去忙了。”
  第93章 皇帝的筹谋
  太后:“……”
  太后目瞪口呆,直到皇帝的身影彻底消失,她才反应了过来,问着一旁的姜妤道:“这道旨意也是皇帝提前备好的?”
  姜妤强压住抽搐的嘴角:“应该是的……”
  太后的声音不由抬高许多:“所以皇帝是早知道了哀家不会同意,还特意拿出了先前那道旨意?”
  姜妤:“……”
  太后也不是傻子,气的拍案道:“皇帝这是跟哀家耍心眼呢!”
  先是拿出了一份不可能同意的诏书,用以抬高筹码,逼得太后不断妥协,节节败退,最后不仅同意了封妃和赐封号,还许出去了一份承诺。
  “陛下这是将您摸得透透的。”姜妤给她打着扇,笑道:“若陛下不用这一招,您怕是现在还正劝阻着不要封妃呢。”
  “这不也挺好?省了多少口水仗的功夫。再者,陛下有心护着顾二姑娘,娘娘您又何必跟着唱反调呢?”
  太后也知道是这么个理,但却还是为以后担忧。
  “这初封就是妃位,承宠后就立马要加封贵妃。皇帝对那小姑娘的爱重,怕是入宫第一日就会宠幸吧?”
  姜妤想了想皇帝的态度,实难反驳:“该是……该是会吧。”
  越早宠幸,便越是对新妃的重视,别人都是望穿秋水的盼着皇帝,但换成顾瑾,皇帝怕才是等不及的那个。
  按着长公主所言,顾瑾和皇帝早在去年初秋便相识了,这都快一年了才将人纳进宫,可不要着急么。
  “贵妃呐……入了宫就是贵妃,那孩子看着不是病弱的,皇帝也正值盛年,生养个皇子怕是早晚的事,那时候,又会如何呢?再往上可就封无可封了……”
  这姜妤就不敢开口了。
  贵妃之上可就是皇后了,最近皇帝在前朝狠狠打了齐国公府的脸,更贬谪了不少二皇子党的官员,动静可是不小,连带着皇后都在众妃面前抬不起头来。
  以往太后还不会多想,现在却觉得这做法怕不是简单的整顿朝纲,或许,皇帝给那小姑娘筹谋的就不是贵妃之位呢?
  太后越是深想下去,越觉得心惊。偏偏她即使觉得不妥,也无力阻拦。
  最终这一切也只化成了道沉沉的叹息。
  “唉!现下再想这些已经来不及了,早在皇帝迟迟不肯接人入宫时,哀家便该猜到的,这越爱重,走的每一步就越周全。”
  “当初皇帝啊,分明是已经把人放在心尖上了!”
  姜妤只好劝道:“娘娘也别多想,奴婢看顾二姑娘是个好的,举止有度,端方娴静,纵有陛下宠爱,也不像是个会侍宠生娇的。您呀,舒舒服服的等着抱小皇孙就是。”
  后宫里这么多年都没再添过皇子了,太后想着还不存在的孩子,也高兴的笑了。
  “是啊,哀家年纪大了,管不了那许多的事,就等着含饴弄孙了。这两人能多生几个才好,无论是小公主还是小皇子,哀家都是喜欢的。”
  *
  懿旨要明天再传,但人却是今日就派到了永定侯府。由御前得力的内侍相送,当着满侯府的面将人交到了顾瑾手里。
  “顾二姑娘金安,明日册封的懿旨便会下来,这时日太紧,免得您身边打理的人手不够,耽误了入宫的吉时,太后娘娘特意赏赐了您几个宫婢,也好帮您料理府上的杂事。”
  侯府上上下下的人都齐齐变了脸色,以前还只是流言就足够他们人心惶惶了,现在内侍都到府上了,便是将顾瑾入宫的事情做实。
  看来他们永定侯府,是真的要再出一位后妃了。
  顾瑾在众人变幻莫测的眼神中收了赏赐,谢过太后和皇帝的恩典,又叫秋彤给了内侍赏银,这才客客气气的将人送出府去。
  一转头,就见他们还正直愣愣的盯着自己。
  最后还是顾丛頫笑容僵硬的开了口:“你这孩子,口风怎么如此严实?竟都不提前与长辈们通个气,只叫我们跟外人一般胡乱猜测。”
  顾元启有些失神,那块玉佩他没有告诉旁人,阖府上下也就只有他窥探到了皇帝和顾瑾的关系。
  只是知道的越多,心里就越是难以接受。
  顾瑾淡淡道:“圣意不可揣测,不是我瞒着叔父,而是我也是今日才知。”
  她咬死了对入宫为妃的事情不知情,就算他们心中再多的不忿,也不好在宫里赏下来的人面前胡言。
  “祖母和叔父叔母若没旁的事,我就先带人回去了。”
  顾瑾的身子渐渐消失在院门尽头,李氏和顾丛頫也心神不宁的回了正院。
  “没想到这丫头竟有这样的气运,只进了几次宫,就能叫太后看上眼!”
  李氏抖着手,茶盏一个没端稳,‘啪’地摔在了地上,滚烫的茶水污了衣裳,更烫红了手背。
  顾丛頫皱着眉头,不满道:“你这慌慌张张的做什么?”
  李氏没敢说出算计顾瑾的事,这么多天下来,她连顾珍的遭遇都没敢告诉顾丛頫。
  “没……我只是担心贤妃,贤妃娘娘在宫中该如何是好?这不是在明晃晃地打她的脸么?”
  太后这究竟是如何想的?再是喜欢顾瑾,将她赐给哪位皇室宗亲都不稀奇,怎么就偏偏要给皇帝纳进后宫呢?
  是贤妃有什么举止不当的地方,开罪了太后?
  顾丛頫思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原因,心里也是担忧。
  “侯爷,您说顾瑾初封会得个什么位份?”
  李氏现在既是心虚,又担心着宫里的贤妃。
  之前还想着法的要算计顾瑾呢,结果人家闷声不吭的就要入宫了。
  湘王妃早在听见盛京城中的流言时就不敢再惦记顾瑾了,可她能及时脱身,自己却跑不了啊!这该如何是好?若顾瑾真在宫中得了势,会不会报复自己,报复贤妃?
  “位份……”顾丛頫思索片刻,道:“贤妃与她都是咱们侯府的嫡女,身份是一样的,但也还有长幼之序。太后就算再喜欢她,想来也不会越过贤妃初入宫时的位份。”
  “更何况历数各朝,鲜少会有同宗之中出了两位高位嫔妃的,多是捧一个,压一个。太后娘娘就算是为了后宫安稳,也应该会再压一压位份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