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李用和下意识握住了妻子的手,柔声道:人生于人世间,又哪能各个心想事成,不管是谁都有各自的忧虑所在,索性如今你我夫妻一体,即便有什么事,也可以共同面对,如此也算幸运了。
瑶娘自然也听出了李用和言辞间的安慰之意,一时间颇为动容,反手也握住了李用和的手,轻轻靠在了他的肩头,语气温柔:有郎君在,妾身什么都不怕。
**
宫里的崇阳县君在送走弟弟之后,第二日一早,就让人传了太医。
而景福殿这边一有动静,庆寿殿那边也立刻知道了。
原本的杨淑仪,如今的杨淑妃自然也听说了,她立刻道:这个崇阳县君,不过有了个身孕,倒真是拿起乔来了,一大早的就传了太医,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揣了个什么金疙瘩。
也不怪得杨淑妃如此酸言酸语,她因为背靠皇后,所以在宫里位份升的极快,可是即便如此,皇帝对她的感情却很一般,尤其是如今皇子大了,自住一个宫室,皇帝就更是很少来她宫里了。
而这个崇阳县君,不过一个区区县君,正经名分都没挣到一个,竟然接二连三的怀孕,这让她如何不酸。
一旁的皇后听了这话,却神色平静,甚至还招手让人给她添了茶。
如今官家子嗣凋零,好不容易有个人怀孕,金贵些也是寻常。
如今的赵官家赵恒,虽然听起来儿子已经续齿到了六皇子,可是其实前面五个皇子都早夭而亡,可以说万顷田地里就这么一个独苗,现在终于又有一个怀孕,可不就越发宝贝些吗?
杨淑妃听得这话,一时间也熄了火,可是心里也难免暗恨,怎生就她这般命好,生下了六皇子还不够,竟然又怀了身子,日后若是真再诞下麟儿,岂不是让她得意到天上去了。
且不说杨淑妃这边的幽怨之情,便说崇阳县君那边,太医听闻景福宫相召,立刻马不停蹄的赶了过去,开玩笑,要说如今宫里哪位主子最金贵,除了皇后只怕就是这位主了,一旦有个万一,莫说旁人,皇帝先第一个不放过他。
太医一来,诊脉先诊了许久,面色也是变换不定,看的一旁的崇阳县君心下发慌。
难道自己肚里这一胎真有什么毛病不成,那自己之前耽搁了几日,岂非糊涂至极!
太医,我这身子到底如何?崇阳县君忍不住问道。
太医终于收了手,叹息道:县君的身体原本就有些亏空,如今有孕在身,胎儿与母体争夺养分,以至于县君的身子骨越发孱弱,胎相也因此有些不稳。
崇阳县君一听这话,立时吓得脸色惨白,急忙道:那可有救治之法,太医,还请您救救我腹中孩儿啊!
竟是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体状况,只关心起了自己孩子的安危。
太医此时也有些心慌,皇帝命他照料崇阳县君这一胎,可是之前他诊脉都没有诊出什么端倪,如今突然发现胎相不稳,要是皇帝知道了,只怕他的下场也不会好,不过幸好发现的及时,还能弥补。
因此他立刻跪下回话:县君言重了,请县君放心,臣这就去开方子,以滋补县君元气,稳住胎相。
见着太医答应,崇阳县君的心神这才稳定了一些,她给一旁的杏娘使了个眼色,杏娘便立刻将李用和之前拿进宫里的药材以及食补方子给太医看了,道:您看看这些药材和方子可还对症?
太医告罪一声接过了东西,几样药材他只道太医院都有,县君不必费心,至于那几道食补方子,太医看了也只觉十分精妙,应当是哪家的传家之物,不过其中药性的确不同,他点出几样合乎县君的体质的道:这几样县君可以服用,但是也不必服用的太勤,以免虚不受补,每三日吃一次即可,臣也会搭配此食补方子开些药材给县君服用。
崇阳县君见他言辞有理,便也暂时信了他,点了点头道:那就一切拜托太医了。
等到太医退下,一旁的杏娘忍不住道:得亏娘娘听了李家郎君的话,否则只怕闹出大乱子。
崇阳县君自己也觉得幸运,一时间竟也对自己之前明哲保身的生存理念存了一丝疑虑。
自己分明已经做到了极致低调,不敢有丝毫沾惹六皇子,可是到头来却差点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腹中胎儿。
那自己日后还要如此吗?
崇阳县君的心情一时间有些乱糟糟的,许久之后她终于下定决心,日后行事,谨慎是该谨慎一点,但是若是事关重大,也该有所作为,否则岂非是害人害己。
太医开完方子就退下了,而赵恒这边,也很快就收到了信,知道崇阳县君胎相不稳,他心里竟也有些着急,一等处理完朝政,就急忙去了景福殿探望。
毕竟他这么大岁数了,后宫及至如今竟也就六皇子一根独苗苗,因此对崇阳县君这一胎如何看重都不为过。
皇帝去景福殿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庆寿殿,杨淑妃听完不免又是一番愤慨之意,而刘皇后此时却表现的依旧平静,对于如今的她来说,帝王的宠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她图谋的,是更大的目标。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8章 偶遇
崇阳县君这边吃了太医开的药之后, 身体慢慢变好,李用和人虽然在外头,但是大致也收到了宫里的消息。
随着六皇子的地位步步攀升, 崇阳县君这个六皇子的亲娘自然也不会差,总有想赌一把的人会上赶着巴结她, 因此崇阳县君也就听了李用和的话,略微收用了几个得用的, 好歹关键时候能传递一些消息。
李用和知道姐姐的身体没有大碍之后,也便松了口气, 心情也好了很多。
瑶娘看他这几日兴致好, 便突然提议:郎君,前几日我听母亲说,最近几日相国寺里来了一位挂单的高僧, 修为很是深厚,改日我们也过去转一转吧?
李用和听了有些惊诧:你何时也信这个了?
瑶娘语气一滞, 许久才勉强笑了笑:也就瞧个热闹,郎君要是有事,那便不去了。
自家娘子好不容易提一个要求, 李用和又怎么会拒绝,立刻道:我一介闲人, 哪里能有什么事,娘子既然喜欢, 那就去瞧一瞧。
瑶娘见他应了,面上也泛起喜色,笑着和李用和说起了这位大师有多灵验。
李用和听着听着倒是咂摸过味儿来了,说来说去,这位大师最灵验的就是求子, 既如此,那瑶娘想去的理由也就清晰可见了。
李用和一时间有些叹息。
他们成婚好几年,都没有喜信,他是知道瑶娘的压力的,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多在意这件事,可是身处这样的时代,社会自然而然的就会把这副重担压在瑶娘身上。
可是他们夫妻大夫看也看了,补药也吃过一回,却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自此李用和也就禁绝了吃药求子的事儿,没想到到头来到底是走到了求神拜佛这条路上。
想到这儿,李用和拉起了瑶娘的手,柔声道:如今你我都还年轻,身体也没什么毛病,何必这样着急,子嗣都是缘分,许是我们如今缘分未到也未可知。
瑶娘见他知道了自己的用心,一时忍不住垂泪:郎君说的虽是正理,可是如今看着旁人家都子嗣成群,我这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瑶娘喜欢孩子,这事儿李用和是知道的,她每回回娘家,看到侄子侄女都是稀罕的不成,抱在手里不愿意撒手,可是偏生他们夫妻俩及至如今还未有一个子嗣,也就怪不得她难受了。
李用和深深叹了口气,到底还是点了点头:既如此,那就去试试吧,只是若是什么喝符水的事儿,我可不许。
求于宗教,若是能求个心安也挺好的,也省了她如今满心忧虑。
见着李用和答应,瑶娘一时喜极而泣,拉住了李用和的手:郎君放心,我心里有分寸的,这次过去,也就是求一尊送子观音进门,听说经过那位大师开过光的菩萨特别灵验。
成吧,求个菩萨进门倒也没什么所谓。
**
夫妻俩准备了几日,终于选了个黄道吉日出门,而且是特意选的工作日,以免庙里人太多,去了也不便利。
岳母也听说了这事儿,因此也跟着一起来了。
瑶娘自然也听出了李用和言辞间的安慰之意,一时间颇为动容,反手也握住了李用和的手,轻轻靠在了他的肩头,语气温柔:有郎君在,妾身什么都不怕。
**
宫里的崇阳县君在送走弟弟之后,第二日一早,就让人传了太医。
而景福殿这边一有动静,庆寿殿那边也立刻知道了。
原本的杨淑仪,如今的杨淑妃自然也听说了,她立刻道:这个崇阳县君,不过有了个身孕,倒真是拿起乔来了,一大早的就传了太医,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揣了个什么金疙瘩。
也不怪得杨淑妃如此酸言酸语,她因为背靠皇后,所以在宫里位份升的极快,可是即便如此,皇帝对她的感情却很一般,尤其是如今皇子大了,自住一个宫室,皇帝就更是很少来她宫里了。
而这个崇阳县君,不过一个区区县君,正经名分都没挣到一个,竟然接二连三的怀孕,这让她如何不酸。
一旁的皇后听了这话,却神色平静,甚至还招手让人给她添了茶。
如今官家子嗣凋零,好不容易有个人怀孕,金贵些也是寻常。
如今的赵官家赵恒,虽然听起来儿子已经续齿到了六皇子,可是其实前面五个皇子都早夭而亡,可以说万顷田地里就这么一个独苗,现在终于又有一个怀孕,可不就越发宝贝些吗?
杨淑妃听得这话,一时间也熄了火,可是心里也难免暗恨,怎生就她这般命好,生下了六皇子还不够,竟然又怀了身子,日后若是真再诞下麟儿,岂不是让她得意到天上去了。
且不说杨淑妃这边的幽怨之情,便说崇阳县君那边,太医听闻景福宫相召,立刻马不停蹄的赶了过去,开玩笑,要说如今宫里哪位主子最金贵,除了皇后只怕就是这位主了,一旦有个万一,莫说旁人,皇帝先第一个不放过他。
太医一来,诊脉先诊了许久,面色也是变换不定,看的一旁的崇阳县君心下发慌。
难道自己肚里这一胎真有什么毛病不成,那自己之前耽搁了几日,岂非糊涂至极!
太医,我这身子到底如何?崇阳县君忍不住问道。
太医终于收了手,叹息道:县君的身体原本就有些亏空,如今有孕在身,胎儿与母体争夺养分,以至于县君的身子骨越发孱弱,胎相也因此有些不稳。
崇阳县君一听这话,立时吓得脸色惨白,急忙道:那可有救治之法,太医,还请您救救我腹中孩儿啊!
竟是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体状况,只关心起了自己孩子的安危。
太医此时也有些心慌,皇帝命他照料崇阳县君这一胎,可是之前他诊脉都没有诊出什么端倪,如今突然发现胎相不稳,要是皇帝知道了,只怕他的下场也不会好,不过幸好发现的及时,还能弥补。
因此他立刻跪下回话:县君言重了,请县君放心,臣这就去开方子,以滋补县君元气,稳住胎相。
见着太医答应,崇阳县君的心神这才稳定了一些,她给一旁的杏娘使了个眼色,杏娘便立刻将李用和之前拿进宫里的药材以及食补方子给太医看了,道:您看看这些药材和方子可还对症?
太医告罪一声接过了东西,几样药材他只道太医院都有,县君不必费心,至于那几道食补方子,太医看了也只觉十分精妙,应当是哪家的传家之物,不过其中药性的确不同,他点出几样合乎县君的体质的道:这几样县君可以服用,但是也不必服用的太勤,以免虚不受补,每三日吃一次即可,臣也会搭配此食补方子开些药材给县君服用。
崇阳县君见他言辞有理,便也暂时信了他,点了点头道:那就一切拜托太医了。
等到太医退下,一旁的杏娘忍不住道:得亏娘娘听了李家郎君的话,否则只怕闹出大乱子。
崇阳县君自己也觉得幸运,一时间竟也对自己之前明哲保身的生存理念存了一丝疑虑。
自己分明已经做到了极致低调,不敢有丝毫沾惹六皇子,可是到头来却差点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腹中胎儿。
那自己日后还要如此吗?
崇阳县君的心情一时间有些乱糟糟的,许久之后她终于下定决心,日后行事,谨慎是该谨慎一点,但是若是事关重大,也该有所作为,否则岂非是害人害己。
太医开完方子就退下了,而赵恒这边,也很快就收到了信,知道崇阳县君胎相不稳,他心里竟也有些着急,一等处理完朝政,就急忙去了景福殿探望。
毕竟他这么大岁数了,后宫及至如今竟也就六皇子一根独苗苗,因此对崇阳县君这一胎如何看重都不为过。
皇帝去景福殿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庆寿殿,杨淑妃听完不免又是一番愤慨之意,而刘皇后此时却表现的依旧平静,对于如今的她来说,帝王的宠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她图谋的,是更大的目标。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8章 偶遇
崇阳县君这边吃了太医开的药之后, 身体慢慢变好,李用和人虽然在外头,但是大致也收到了宫里的消息。
随着六皇子的地位步步攀升, 崇阳县君这个六皇子的亲娘自然也不会差,总有想赌一把的人会上赶着巴结她, 因此崇阳县君也就听了李用和的话,略微收用了几个得用的, 好歹关键时候能传递一些消息。
李用和知道姐姐的身体没有大碍之后,也便松了口气, 心情也好了很多。
瑶娘看他这几日兴致好, 便突然提议:郎君,前几日我听母亲说,最近几日相国寺里来了一位挂单的高僧, 修为很是深厚,改日我们也过去转一转吧?
李用和听了有些惊诧:你何时也信这个了?
瑶娘语气一滞, 许久才勉强笑了笑:也就瞧个热闹,郎君要是有事,那便不去了。
自家娘子好不容易提一个要求, 李用和又怎么会拒绝,立刻道:我一介闲人, 哪里能有什么事,娘子既然喜欢, 那就去瞧一瞧。
瑶娘见他应了,面上也泛起喜色,笑着和李用和说起了这位大师有多灵验。
李用和听着听着倒是咂摸过味儿来了,说来说去,这位大师最灵验的就是求子, 既如此,那瑶娘想去的理由也就清晰可见了。
李用和一时间有些叹息。
他们成婚好几年,都没有喜信,他是知道瑶娘的压力的,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多在意这件事,可是身处这样的时代,社会自然而然的就会把这副重担压在瑶娘身上。
可是他们夫妻大夫看也看了,补药也吃过一回,却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自此李用和也就禁绝了吃药求子的事儿,没想到到头来到底是走到了求神拜佛这条路上。
想到这儿,李用和拉起了瑶娘的手,柔声道:如今你我都还年轻,身体也没什么毛病,何必这样着急,子嗣都是缘分,许是我们如今缘分未到也未可知。
瑶娘见他知道了自己的用心,一时忍不住垂泪:郎君说的虽是正理,可是如今看着旁人家都子嗣成群,我这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瑶娘喜欢孩子,这事儿李用和是知道的,她每回回娘家,看到侄子侄女都是稀罕的不成,抱在手里不愿意撒手,可是偏生他们夫妻俩及至如今还未有一个子嗣,也就怪不得她难受了。
李用和深深叹了口气,到底还是点了点头:既如此,那就去试试吧,只是若是什么喝符水的事儿,我可不许。
求于宗教,若是能求个心安也挺好的,也省了她如今满心忧虑。
见着李用和答应,瑶娘一时喜极而泣,拉住了李用和的手:郎君放心,我心里有分寸的,这次过去,也就是求一尊送子观音进门,听说经过那位大师开过光的菩萨特别灵验。
成吧,求个菩萨进门倒也没什么所谓。
**
夫妻俩准备了几日,终于选了个黄道吉日出门,而且是特意选的工作日,以免庙里人太多,去了也不便利。
岳母也听说了这事儿,因此也跟着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