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个女生抱着课本结伴而行,频频朝岳宁和周明轩这边张望。岳宁主动挥手打招呼:“你们好。”
  “你好。”
  看着岳宁走远,女生们开始窃窃私语:“这是谁啊?这么漂亮,这么时髦,不像是我们学校的吧?”
  “我记得今天广播通知,下午两点在三号楼有个宣讲会,说是港城大学经济系的学生来交流。”
  “学生来交流?交流什么内容?”
  “什么是宣讲会啊?”
  “要不去看看?长长见识?”
  “好啊!”
  ……
  岳宁跟着朱老师走进教学楼,来到阶梯教室。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学生,这几届的大学生年龄跨度很大,有人已经三十多岁,有人则长着一张青春稚嫩的脸。不过,作为大城市的重点大学,女生头上戴着花布头箍,扎着绸带蝴蝶结,男生也不全是清一色的蓝色工装,穿着各有特色。
  岳宁转头看见黑板上写着“欢迎港城大学岳宁同学、周明轩同学前来交流“。
  朱老师走上讲台:“同学们请安静,岳宁同学是港城大学的学生,也是著名经济学家万博达教授的弟子。她不仅是港城和日本火爆的面馆'宁小厨'的老板,还经营着港城最豪华的酒楼'宁宴',同时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
  “她才二十岁左右吧?就开酒楼?”
  “还是最豪华的那种。比接待外宾的饭店还豪华吗?”
  “火爆日本?”
  “……”
  同学们的议论声几次打断了朱老师的介绍。岳宁笑着说:“朱老师,这些介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那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岳宁同学。”朱老师带头鼓掌。
  在热烈的掌声中,岳宁走上讲台:“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叫岳宁,从港城来。”
  “首先回答大家刚才关心的问题。我今年二十岁。确实开了餐饮企业,准确地说是一家餐饮管理公司,旗下有三条业务线:宁小厨面馆,类似于我们这里的为民点心店,主要供应特色小吃。比如你们熟悉的圆仔方便面,雪菜肉丝口味就是我针对江浙沪顾客特别设计的调味配方。”
  “我喜欢老北京炸酱面,里面真的有酱料包。味道很好!就是价格有点贵。”另一位同学说。
  “那个也是我研发的调味配方。”岳宁解释道,“第三条业务线就是朱老师提到的宁宴酒楼。目前在港城有两家分店,澳门的分店也即将开业。宁宴最贵的一桌十人套餐消费五万多港币。我们统计去年的人均消费是七百九十二元港币,相当于人民币两百多元。”
  台下响起一片惊叹声。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月薪也就一百多元,这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工资。
  “什么人能吃得起这么贵的饭?”有人好奇地问。
  “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既有三块五一碗的猪脚粉,也有三百多元一份的炒饭。”岳宁感慨道,“这正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她看向台下一个女生,“同学,你知道我的酒楼为什么能卖这么贵,还这么受欢迎吗?”
  女生仰头回答:“因为很好吃吗?”
  “好吃是基本要求。但能卖这么高的价格,环境和服务同样重要。”岳宁环视大家,“我们先不讨论其他因素,你们觉得我是怎么找到那些愿意花三百元吃一碗面的厨师的?”
  “高薪聘请?”
  “港城地方小,我不可能把顶尖厨师都挖来。况且我接手宝华楼时,它正面临经营危机,就算有钱,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来。”岳宁卖了个关子。
  大家期待地看着她。岳宁说:“答案是内地。内地有大量优秀人才。”
  岳宁详细介绍了她如何通过进修合作的方式,从粤城引进经验丰富的厨师,不仅挽救了宝华楼,还成功开设了宁宴酒楼。
  “锦华饭店、西郊迎宾馆,特别是国宾馆的国厨都曾到我的酒楼进修。难怪能开最高端的酒楼。”岳宁补充道。
  “哦!我明白了,你就是用内地的工资水平吸引这些厨师为你工作?这不就是剥削劳动人民吗?”
  周明轩反驳道:“你懂什么?这些厨师在港城的工资很高,听说宁宴的顶级大厨月薪过万,普通交流厨师也能拿到五六千。宝华楼的工资在港城是出了名的高。”
  “月薪过万?”同学们惊叹不已。
  按汇率计算,人家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自己在这里工作三年。
  “给这么多钱,他们进修期满后不肯回来怎么办?这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
  岳宁笑道:“我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怎么可能挖墙脚?”
  她解释说这些厨师两年合同期满后会返回原单位。
  还是刚才那位同学追问:“他们都赚到高工资了,还会愿意回去吗?”
  他似乎有意与岳宁辩论。岳宁微笑着回答:“确实有人选择不回来。但实际情况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第一批厨师明年年中培训结束,他们都会返回内地,但岗位都会有调整……”
  岳宁介绍了三位厨师的职业发展:“两年时间,他们赚到了别人三十年才能积累的收入。回到内地后,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你们说,他们回来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愿意回来,但我会尽力让最优秀的厨师留在内地发展。”
  “你说这些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因为你们都是优秀人才,我希望未来能和大家成为同学。”岳宁真诚地说,“港城大学已经和j大达成合作,将招收j大的学生。现在请我的同学周明轩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个项目,以及它与在座各位的关系。”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周明轩。”周明轩站起身,“现在由我来介绍港城大学的情况。”他环视教室,“港城大学今年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庆典。作为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我校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教师队伍中不乏欧美顶尖大学的毕业生……”
  这个年代的港城大学虽然实力不俗,但与欧美名校相比还有差距,而且目前欧美国家与中国正处于友好交往时期,很多学生更倾向于等待机会去欧美或日本留学。
  港城大学积极推动这个交流项目,但进展并不顺利。岳宁原以为是内地审批效率问题,与朱教授交流后才知道,原来是很多学生都把港大当成备胎。
  介绍完学校情况,周明轩又详细说明了交流项目的具体内容:“这个项目的缘起,还要从岳宁同学招聘翻译人员说起……”
  “原来如此!”之前一直质疑的男生突然站起来,向岳宁鞠躬,“岳同学,我为刚才提出的诸多问题表示歉意。”
  “没关系,你继续听周同学介绍。”
  “岳宁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港城作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窗口,我们成立了一家服务公司,为内地企业提供翻译、法律、进出口等服务。如果大家选择去港城学习,我们将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在学习期间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将帮助你们未来与内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就像宝华楼的厨师们,在进修期间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我们现在正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周明轩列举了一长串合作企业名单。
  “等你们完成港城的学习回内地后,就能进入这些企业,成为连接内地与港城的专业人才。”
  周明轩感慨道:“人离乡贱。我当年也曾申请英国的大学,但家境贫寒,出国读书必须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餐馆洗盘子、拖地是我们这类学生最容易找到的工作。最终我选择留在港城,没想到遇到了宁宁。读书固然重要,但能边学习边积累实用经验,还能拥有光明的前途,实在是我的幸运。”
  “那……去了港城,能留下来工作吗?”一位女生小心翼翼地问。
  岳宁解释道:“这个项目属于公派交流,原则上不支持留学生留下工作。但我们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如果在业余时间参与我们公司的实习,毕业后很可能进入周明轩提到的那些企业,有很大机会被派驻港城工作。”
  “留港工作?那收入岂不是比内地高很多?”
  “可是……资本主义社会,会不会很乱?”
  “具体该怎么申请?”
  “现在还能报名吗?”
  “港城大学对英语水平要求高吗?我英语不太好……”
  岳宁和周明轩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
  从j大出来,周明轩问道:“宁宁,我听毛纺厂的技术员说,他是纺织工学院毕业的。其实j大很好,但我们的业务涉及很多纺织企业。我们能不能与纺织工学院合作?那所学校名气不如j大,会更珍惜合作机会,而且专业更加对口。”
  “明轩,你反应真快,这个想法很好!”岳宁惊喜地说,“我们学校确实没有纺织相关专业。”
  “其他高校有相关专业,我回去借你的名义联系他们。”周明轩信心满满地说。
  岳宁点头表示赞同:“好主意,就这么办。”
  第296章 探访难民营
  跟着岳宁跑,同学们都觉得又累又开心。
  港城大学的学生,就算是家境不错,也够不上富豪级别。内地虽然穷,但是每到一个地方,酒店都是当地最好的,这些酒店比不上港城的豪华酒店,对他们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主要是吃,岳宁来了内地,自然要交流厨艺,他们就轮到品尝。那可都是内地的名厨,要不是认识岳宁,他们想都不敢想。
  而且岳宁能找到街头巷尾的不同小吃,带着他们到处吃。
  在上海他们吃了宁波菜里的海菜梗,在北京他们吃豆汁儿。天!那个味道实在难以形容。
  岳宁像是永远用不完的精力,带他们看天安门升旗,带他们爬长城,带他们游故宫。
  看着这些恢弘的建筑,历史古迹,谁的心里能不生出骄傲?
  一路上最开心的是胖强,有得吃。一路上最遭罪的也是胖强,爬长城差点趴下。
  回到港城,岳宁给大家布置了任务,给海外的合作公司写相关厂商的调研报告,还要将这些资料整理了,跟万教授商谈,写相关论文。出去这么久,公司虽然有人,大家总归积压了一大堆的工作。
  写论文这个事,岳宁交给了赵佳颖和周明轩,到时候她先过初稿,再请万教授过目。
  大家纷纷哀嚎,这是放假了吗?比读书还忙。
  岳宁大笑:“跟我在一起,你们就等着累死累活吧!”
  话虽如此,大家都觉得累但很快乐。
  岳宁趁着春季还没开学,祖孙俩再次回到粤城祭祖。
  去年一年她的生意特火,事事顺利,今年的供奉当然要加倍。看到那个架势,边上的村民都知道,那个港城的大老板又来了。
  从粤城回来,港城大学春季开学了,刚进学校,岳宁就遇到了找她谈话的校董,连忙狗腿地过去打招呼:“马教授好!”
  马教授笑看着她:“是你去上海和北京宣传我们学校了?”
  “对啊!”岳宁笑嘻嘻地说,“我的想法很简单,就像我的宁宴,我不在港城挖最好的厨师,我也挖不起。我从十亿人口的大陆引入最顶尖的厨师。我就能做港城最好的酒楼。我们港城的十大富豪,有多少老家是大陆的。港城和大陆相连,找大陆最聪明的人来,成果自然出得多。”
  马教授看着她,这个小姑娘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最清楚他的烦恼。
  港城大学现在面临多重挑战,在整个亚洲地区,日本经济繁荣,日本的多所大学,这些年在国际上的声誉节节攀升,而抓住机会的新加坡,如今也发展迅速,去年,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是雄心勃勃。
  最近台湾大学也频频传出与美国的多所高校签订了学术协议。
  亚洲其他地方的高校都有政府大力支持,港城现在前景不明朗,本港的学生都留不住,不要说如何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现在看起来,大陆学生倒真是一个很好来源。尤其是,要是多两个像眼前小姑娘这样的人才。
  马教授笑:“辛苦了。”
  岳宁从背包里拿出一袋茯苓饼:“马教授,尝尝我从北京带回来的糕点。”
  “谢了。”马教授想了一下问,“岳宁,你还记得你之前帮助的一对越南来的夫妇吗?你给他们写了一块招牌。”
  “记得,我担心他们生意好了,用料变差,后来特地又去了一趟。看到他们那家小店粗略装修了一下,河粉还是那么地道,现在生意很好,就放心了。您也喜欢吃他们的河粉吗?”岳宁问道。
  “不是。去年一整年,涌入港城的越南船民大约有十万了,虽然港城只是第一收容港,这些难民会通过港城运往其他难民接收地,但是难民涌入太快太多了。港城已经容纳不了这么多的难民。所以现在外面有不少声音要求停止接收难民。”马教授说。
  马教授是社科方面的学者,越南难民问题,岳宁也一直关注。
  南北越统一之后,北越政府对南越进行清理,当时南越有一百二十多万华人华侨。华人凭着勤劳和智慧,在东南亚相对有钱,也正是这样这些华人华侨就成了被清理的对象,来港的难民有七八成都是华人华侨。
  马教授说:“学校要组织一次探访难民营的活动,我想邀请你参加扩大影响力。”
  上辈子,越南难民是书上的一个名词。这辈子,岳宁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港城不少人反对政府无条件接收难民。岳宁其实心里也明白,港城很难容纳这么多难民。但是,她也无法支持这种观点,这些难民太惨了,而且大部分是华人华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