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0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哥哥啊!我忙死了……”岳宁叭叭叭地跟男友说这些日子忙碌的事。
  知道她忙,他说:“没必要这么拼命。”
  岳宁也知道不能把上辈子“卷“的毛病带过来,她对下属的要求都是劳逸结合,生活和工作要平衡。可到了自己头上,好像就停不下来。
  “嗯!等外嫲来了,咱们陪着外嫲好好逛逛。我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休息。”岳宁说道。
  车子到了益美新厂房门口,一条毛茸茸的小黄狗冲了出来,摇尾巴,忠义叔拉开大门,弯腰把小狗抱了起来。乔君贤开车进厂。
  岳宁下车,一排朝南的厂房,一栋朝西的办公楼,宿舍楼和食堂连在一起,围着三面,还留了一个大门口。
  中间那片地应该是留着种绿化的,现在一块块分割得清清楚楚:搭着架子的种了丝瓜、番茄;另一边是绿油油的空心菜、地瓜叶、生菜;整整齐齐的是茄子和辣椒;零星小块地上种着香葱、紫苏和九层塔。
  “春梅婶他们非要种菜,我也就随便他们了。”乔君贤把后备箱的东西拿出来。
  那条毛茸茸的小狗看见岳宁,奶声奶气地“汪汪汪“叫。
  岳宁追过去,小狗后退两步,再叫两声。乔君贤蹲下:“小黄,过来。”
  小狗噔噔噔跑过来,乔君贤揉狗头,岳宁也过去揉狗狗:“小黄啊!姐姐带你去港城,和大黑住一阵子,好不好?让大黑教你抓老鼠。”
  岳宁养大黑养久了,知道小狗怎么舒服,没两下,小狗狗已经翻过身来,肚皮让她揉了。
  “宁宁姐!”
  岳宁仰头,秀秀在办公室二楼阳台上,她飞奔下来。
  两个月没见,秀秀越发时髦了:飘带领的白衬衫配上红底黑点的及膝短裙,脚上一双黑色中跟皮鞋,比春交会上的工作人员还时髦。
  “秀秀,越来越漂亮了啊!”
  “是港城来的史小姐给我搭配的。”秀秀转了个圈,“好看吗?”
  “好看的。”岳宁拉住她的手。
  秀秀帮岳宁提箱子:“走,我们去宿舍放行李。”
  “等等。”岳宁叫住她,“忠义叔,这是咱们老家的洋芋蛋,送到厨房里。”
  “哎呦,我想这一口想很久了。这里的土豆总没那个味道。”
  “晚饭做洋芋焖饭,我还带了泡萝卜和泡椒,给你们做炖鱼。”岳宁说道。
  “好好好。”杨忠义扛着蛇皮袋往里走。
  岳宁跟着秀秀上楼,乔君贤说:“我去办公室了。”
  “去吧!我等下去食堂熬油泼辣子,你直接来食堂。”
  “知道了。”
  岳宁跟着秀秀进宿舍楼。乔君贤现在也住这儿,鹏城宾馆设施老旧,还不如这里新装修的房间,每个都有独立卫浴。
  岳宁今晚跟秀秀住一起。
  秀秀告诉她,这间房平时她一个人住,要是港城的史小姐和金小姐来了,就住这里。
  史小姐负责市场销售,主要跟欧美客户沟通,秀秀平时跟她联系,汇报订单进度,办理货品出关到港城的手续。
  金小姐是质量主管,刚开始的时候,风扇在鹏城组装后,必须到港城工厂拆包检查测试,再重新贴标发给客户。
  现在为了节省流程,这里常驻两个港城检验员,每个批次出货时,金小姐会过来住两天,按比例抽检放行。
  秀秀条理清晰地跟岳宁说这些,岳宁看到桌上她给秀秀带的英语书,惊喜地发现已经是第二册 了。
  “秀秀,你在学第二册 了?”
  秀秀从柜子里拿出第一册 ,骄傲地递给她:“我听你的话,都背出来了。第二册我也背了一半了。”
  “秀秀,你太厉害了。”岳宁捏捏秀秀的脸。
  “史小姐说如果我能把英文练好了,她就不用过来了,还有以后外国传真直接可以到我这里来,不用她再帮我翻译了再转过来。我妈说,乔先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要我们干活,我们不能丢你的脸,一定要好好干。”
  岳宁点头:“不是说要报答谁,所以要好好干,学好英语,以后能挣大钱。知道吗!”
  “我听你的。那家这次写信来,求爸妈把那个谁弄过来。我爸妈没同意。”秀秀说道,“我也觉得,我还小,要好好学本事。”
  岳宁打开行李箱,拿出那些特产:“对,他们现在看见你们家好了就想贴上来,到时候还来纠缠你,那多麻烦?”
  秀秀拿了东西,跟岳宁一起下楼。楼下就是厨房,现在有两个做饭阿姨,一个是春梅婶,还有一个是当地的阿姨。
  “婶儿、阿姨!小灶台能用吗?”岳宁指了指边上家用的燃气灶。这个灶台是为了有客人来时做小锅菜用的。
  “能。”陆春梅手里拿着洋芋蛋,“你叔把洋芋蛋送进来,说要吃一碗洋芋搅团。”
  “多做些,其他人肯定要吃。”岳宁举起一袋秦椒面,“这次西北的同志送了我好些秦椒面,还有咱们那里的花椒,我来熬油泼辣子。”
  “好。”陆春梅转身过去,又洗了几个土豆,指着一个硕大的电饭锅说,“我放电饭锅里煮,很快的。这是咱们厂里做电饭锅,他们让我可着劲儿用,看看它什么时候能用坏。”
  岳宁过去看这个电饭锅,在她眼里这个电饭锅确实古早而且简单,但是这样一只电饭锅,还是乔君贤从日本挖了技术人员回来做的呢!
  岳宁往铁锅里倒入菜籽油,花椒、八角、桂皮先放入冷油里,油温升至七成,再加入葱、姜、蒜和香菜,这些带着水分的新鲜材料一加入,锅里立刻翻滚起来。她抄起炒勺快速搅动,葱叶变色立刻关火,香料如落叶般沉入锅底,余温将最后一点水分蒸干,捞出香料。
  辣椒面、花椒面、白芝麻加上盐混合,加入白酒,搅拌成半干的料。
  油锅重新烧热,菜籽油在铁锅里翻滚,泛起细密的泡沫。她舀起一勺油淋在辣椒面上,油珠子砸在辣椒面里滋滋作响,热气裹着花椒的麻、芝麻的香。
  “怎么这么香?”窗口探进来阿根的脑袋,他惊喜地看着岳宁,“宁宁,你做油泼辣子了。”
  “用老家的辣椒面和花椒做的油泼辣子。”岳宁跟他说,秦椒辣度很低,主要就是那股子香气,最是勾人。
  “难怪这个香哦!勾得我馋虫都出来了。”
  “宁宁背了一蛇皮袋老家的洋芋来。等下放工了,你来捶洋芋。中午吃洋芋搅团。”春梅婶说道。
  “好嘞。”
  岳宁早就看到了浆水坛子,她捞出酸菜,切成了段,加了浆水,在锅里炒了浆水,再去切了韭菜段和香菜末。
  春梅婶洗好了石臼和木槌,洋芋还在煮,春梅婶跟岳宁说:“宁宁,你帮我看着洋芋锅。我要打饭去了。”
  “知道了。”
  那个阿姨走到陆春梅身边悄悄问:“春梅,不是说,这位是咱们的老板娘吗?你怎么让她给你看锅子。”
  陆春梅愣了一下,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她回头:“要不,宁宁你别看着了?”
  岳宁笑出声:“您是我婶儿,叫我做事不是应当应分的吗?我看着呢!”
  两人给工人打饭,春梅婶跟几个小杨沟的人说:“别吃太饱,等个二十分钟还有洋芋搅团。”
  “陆大姐,怎么区别对待啊?你们有吃的,我们没有?”一个鹏城本地的小伙子说。
  阿彪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想吃,等下来打,又不会不给你吃。”
  岳宁探头:“阿彪,过来打洋芋了。”
  阿彪放下饭盆,大步走了进来,阿根也去洗了手,两人进来一起捶打洋芋。
  乔君贤从楼上下来,走进来看:“打年糕呢?这我在行。”
  “不是,做洋芋搅团。”岳宁说道。
  “哦!”
  阿根说:“留一碗给你月芹婶。”
  “等下你自己留。”岳宁调料准备好,“我月芹婶肚子很大了吧?还在上班?”
  “他们施先生很好的,让月芹每天去报到一下就行了。今天是我玉馨妹子的妈来了。她得陪着,估计吃过饭就回来了。”阿根说道。
  “玉馨妹子是谁?”岳宁不记得他们小杨沟有这么一个人。
  阿根说:“你见过啊!就是被拐卖到小杨沟,卖给我们家的妹子。”
  “哦!”
  “她妈妈是农学院动物学科的教授,一个月前玉馨妹子夫妻带着孩子来看我们,刚好跟你月芹婶聊起这些。你月芹婶说数据很难拿到。玉馨妹子说她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后来就联系上了。数据拿到了,刚好施先生想要请教一些问题,你婶子就联系了卢老师过来。”阿根说,“你婶子总归要陪着。”
  岳宁想起杜兰德的保罗马上要来了,她说:“阿根叔,晚上请卢老师过来,我也想见见她。”
  “见她?”
  “关于法国鹅的养殖。我在想,你是不是可以去开一家养殖场,那样也不要丢了你的老本行。”
  “我现在这样挺好的。”阿根说道,他现在很满意了…
  岳宁说:“挺好和很好是有区别的。再说,就算是你不干,我还得找人合作干。引进朗德鹅,这个鹅怎么饲养,要专业人员指导的。”
  “好的,好的。我吃过饭就去他们厂里,跟卢老师说。”阿根点头。
  岳宁看洋芋已经打得黏稠,说:“差不多了。可以吃了。”
  他们把搅团盛进搪瓷大盆里,端到打饭窗口,发现大家都没走。
  食堂里的人,看见岳宁出现,纷纷过来排队,有人说:“老板娘亲自做的菜,在港城也是凭运气才能吃到的。”
  第239章 阿根叔的事业
  西北来的十来个人,原本想要搅团管饱,最后也只分到了两口,一个个幽怨地看着本地和港城的同事。
  “你们不是老说我们只会吃辣,这会儿怎么也吃得那么欢?”阿彪嘟囔着说。
  那个小伙子理直气壮地说:“只有一点点辣,我能吃啊!你以前没告诉我,你们的油泼辣子这么香。”
  “以前那不是用我们的秦椒做的,我也好不容易吃到家乡的油泼辣子和土豆。”阿彪委屈地说。
  以前在家的时候哪舍得放这么多料,哪有这么香?这搅团有家乡的味道,但是比家里的好吃多了。他花了大力气,捶了这么久,就吃这么一小口。
  “就是,这个辣我们也能吃。我去四川下乡的时候,吃得痔疮都出来了。”
  “我去湖南,也吃不下。”
  “别看就我们隔壁,广西也吃辣。”
  益美这些新招的工人,好几个都是返城的知青。他们一个个跟那些没有出过省,甚至连市都没出过的同事说起外地是如何吃辣。
  “这么辣,舌头都麻木了,还能吃得出什么味道?”
  “不要因为去四川下乡,就觉得别的地方的菜都跟四川菜一样,除了辣没别的味道了。”
  这话听进岳宁耳朵里,她可受不了有人这般说川菜,她说:“川菜是八大菜系之一,口味清鲜和醇浓并重,味道百变。晚上我就做川菜,太安鱼,你们吃不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