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16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可真是要命了,此时大约是六点半,这股香气飘过不宽的河道,钻进不太密封的木头窗,引得睡了一夜后肚皮空空的人们直咽口水。河对岸的人纷纷走了出来,四处张望,终于发现香味来自福运楼的后院。
  “烤金猪。”一位老爷子嗅着空气里的味道说道。
  “什么?”
  “解放前,福运楼到了年底,地炉从早烧到晚。那些宗族拜神祭祖,必然会到福运楼订一只金猪。这福运楼的地炉烧猪,你们是没吃过……”
  “没吃过烧猪,难道还没吃过他们家的烧肉?有时候皮烤得硬得能磕掉牙。”
  “最近味道好些了。说是跟港城的酒楼合作了。”
  “什么时候,我们粤城的酒楼要靠港城来带了。”
  “太香了,福运楼卖这烧猪吗?我想尝尝。”
  “一头猪,差不多是你一年的工资。”
  “……”
  渐渐地,香味开始消散,人群也随之散去。
  三头烧猪,像三只貔貅一样卧在大红盘上,猪身上盖着红纸。今天除了祭拜岳家母子俩,岳家祖孙还和罗家商量好了,要祭拜罗老爷子。福运楼的后厨,几乎全是罗长发的徒子徒孙,这会儿全都来了。
  乔君贤看着外头一辆卡车和一辆面包车,这才知道今天的阵仗有多大。内地经过这十年,一些民俗还没恢复,祖孙俩在港城采购了香烛纸礼,借了进出口公司的车,预先送了回来。
  岳宁得意洋洋地说着她的准备过程,乔君贤讷讷地说:“我以为你不迷信。”
  “鲁迅先生说过:‘广东人的迷信却迷信得认真,有魄力。’”岳宁一脸骄傲地回应。
  她这么一提,乔君贤在脑海里回顾了一遍那篇文章,问道:“文章不是在批判、讽刺广府人的迷信吗?”
  岳宁可不认同:“里面还说了你们江浙人迷信,说你们:‘迷信还是迷信,但迷得多少小家子相,毫无生气,奄奄一息。’”
  乔君贤想反驳,可鲁迅先生确实这么写过。
  岳宁这会儿已经把他拉上了面包车:“认真做事,认真生活,一年也就这么几次,认认真真迷信一次又何妨?”
  她这“认真迷信”,可把罗长发的这帮徒子徒孙累坏了。
  墓地在山上,车子开不上去,车上还有三头烤完后每只两百多斤的猪,看着就让人望而生畏。
  乔君贤一看这情形,觉得自己这个岳志荣的未来女婿此时不站出来,更待何时?乔君贤站在一头烧猪边上,问道:“谁跟我一起抬?”
  只见岳宁提了一个大背篮,篮子里垫着芭蕉叶。她走过来,把一头猪提起来,竖着放进背篓,蹲下身子,把这么一个大背篓扣在了背上,说道:“乔君贤,你看着猪,我走山路走惯了,我来背上去。”
  乔君贤看着她背着猪上山,心里想着,自己还用得着她这么照顾?乔君贤可不乐意了,他跟岳宝华说:“爷爷,您看着东西,我和阿发抬猪。”
  阿发傻呵呵地说:“不用,让她背,以前那些羊不肯回圈,全是她扛回去的。”
  “你跟我一起抬。”乔君贤拉着阿发一起抬烧猪。
  阿发懊悔多嘴,认命地跟乔君贤抬烧猪。
  三头猪,还有这么多贡品,岳宁认真诠释了鲁迅先生说的“迷信迷得认真”。
  三个坟前都磕了头,她蹲在她爸的坟前烧纸,这都已经烧了半个多小时,身后还有两大箱等着烧的元宝。
  她边烧边跟她爸聊天,从她到港城说起,讲到董晓梅也就是俞婉媚是怎么死的,还有她怎么把陆家的那位兄弟收到旗下的,甚至连阿根和葛月芹的事都说了。
  乔君贤见她手边元宝不多了,又给她添了些。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从包里拿出一沓纸:“爸爸,这些都是我实践之后调整的菜谱,我跟您说,这昆仑鲍甫,龙趸皮的发制……”
  乔君贤忍不住提醒:“宁宁。”
  岳宁抬头看他,其实她何尝不想说呢?一路上她都想着,要把人带过来给爸爸看,让爸爸放心。可真到了要说的时候,她又不敢开口了。
  莫伯伯说找对象不能太早,年纪小思想不成熟,匆匆决定一生大事,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还劝爸爸,一定要让她好好读书,读完大学再说。
  虽然那时候考大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莫伯伯信心满满,认为国家那么缺人才,高考一定会恢复。
  爸爸本就婚姻不顺,对此深有感触,再加上他一直觉得莫伯伯有大学问,说的肯定都对,自然完全同意。
  另外,爸爸临走之前有太多放不下的,尤其是在西北,女孩子十五六岁就定了人家,十七八岁孩子都抱在手里了。他生怕她一个人在生活重压下早早嫁人,荒废一辈子。
  现在,自己早早找了对象,对象是很好,可总归是没听爸爸的话。既然都决定要跟爸爸说了,那就说吧。
  岳宁说:“爸爸,我跟您说……”
  阿发这时走过来说:“宁宁,志荣叔这么多钱,花得完吗?”阿发和岳宁一起烧纸。
  “有钱了,我爸可以开个酒楼。”
  这些年不许搞封建迷信活动,物价也还没通货膨胀,她给她爸和她奶烧了这么多,应该够她爸开酒楼了吧?
  岳宁接着说:“爸爸,您开酒楼,一定要思路开阔。我跟您说,爷爷不是有一家宝华楼吗?我在宝华楼的基础上,进行了高中低三条线的布局……”
  岳宁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她的商业规划。
  乔君贤真想一脚把阿发踹走,这小子好端端过来凑什么热闹?眼见着箱子里的元宝越来越少,奶奶那边和罗老爷子那边都烧完了。
  岳宁转身扒拉看了一下,还剩下半箱元宝,此时都八点多了,大家还要回去开午市。
  “爸,我跟您说,我找对象了。就是君贤啦!他陪着爷爷去西北找我的。是爷爷的好友,乔爷爷的孙子,也是莫伯伯的外甥。乔爷爷是……”
  乔君贤听她从他爷爷介绍到他爸爸,再说到他的小姨夫就是莫维文,可就是没说他。
  岳宝华笑了笑,把箱子里的元宝全部倒在火里,说道:“志荣啊!君贤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乔家家教好,君贤品行端正,聪明,念书也好。两个孩子谈恋爱,我支持。另外,孩子们说好了,订婚结婚的事,要等宁宁大学毕业以后。你就放心吧!”
  乔君贤看向岳宝华,岳宝华慈爱地看着他。
  元宝烧完了,岳宁跟她爸说:“爸,钱尽管花,等清明我再给您烧。”
  “志荣,宁宁本事很大的,小小年纪已经是港城最厉害的大厨了!”张丽芬走了过来。
  今天也祭拜罗家老夫妻,对岳宁来说,不管当年爷爷为何去港城,罗爷爷对爸爸尽心尽力,岳宁自然敬重罗家老夫妻。祭拜罗爷爷,自然不能少了他的儿子儿媳,所以罗世昌和张丽芬夫妻俩,还有他们的小儿子罗家强一起来了。
  “算不上,只是港城的食客对我的厚爱而已。”岳宁淡淡地回应了一声,转头跟大家说,“麻烦大家仔仔细细检查一下,火都灭了吗?”
  大家在检查火,张丽芬往岳宁身边凑:“宁宁,国强上次回来可高兴了,说你真心实意教他本事。你罗爷爷对你爸爸就像亲儿子一样……”
  “罗爷爷和我爷爷师兄弟俩,心都好,都是真心实意教徒弟,这是福运楼一脉的优良风气。但是,到了罗伯伯这一代,我爸爸愿意教,却下放死在西北。罗伯伯呢?您认为罗爷爷要是在世,看到罗伯伯这么教徒弟,他会高兴吗?我相信罗爷爷希望他的徒子徒孙都能学到本事。”岳宁看向那一队徒子徒孙,又看了看罗家强,“我就在罗爷爷墓前说,福运楼所有的厨子,机会均等,凭本事争夺去港城的机会。”
  张丽芬见岳宁祭拜排场搞得这么大,本以为她信鬼神,想在公公坟前跟岳宁说,让小儿子也去港城。可她没想到岳宁会在公公的墓前,当众拒绝她。
  “我信鬼神,更信身正不怕影子斜。”
  岳宁不放心,把各处都走了一遍,确定火全熄了。她背了一只烧猪,其他人把烧猪和祭拜的吃食全部拿下山去。
  回到福运楼,岳宁切了一大块烧猪肉。下午他们就坐火车回鹏城了,地炉烤的烧猪好吃,这块带给阿根叔他们。
  剩下的那些,刚好快过年了,这年头肉都是凭票供应,哪怕是厨子,自己能吃饱,家里人可难得见荤腥,大家分一下,也算是给大家过年添点年货。
  第186章 楼家富送年礼
  楼家富在油麻地开了一家烧腊店,店里六张板桌。
  房子卖了,去掉了按揭,剩下的钱,七成给了彩玉,彩玉带着两个孩子,她手里得有点钱。
  他自己这点钱,也就够开这么一家小店。要买材料,要付水电煤,也就舍不得雇人了。
  做烧腊的好处是,可以早上做烧腊,中午只要切配,他可以看顾店面。
  他的手艺好,生意倒是很不错,一个月下来去掉成本,还能挣上两千左右。
  这和在宝华楼的时候是不能比了,那时候师傅给他们师兄弟几个至少三千往上,自己手艺好,还多一点,要四千多。
  自己不知足,丁胜强开了胜华楼,叫他喝了一顿酒自己就决定去了。想要赚钱,却没想到几个月钱没赚到,还弄得家都散了。
  上个月月底的时候,他去看孩子,给彩玉送钱,彩玉没要,说她现在一个月也有一千七八,手里还有卖房子钱,让他把钱攒,以后扩大店面。
  他陪着孩子们玩了一会儿,想来想去还是问了彩玉,到年底了,该送什么给师傅?
  往年都是彩玉替他准备好年礼,过年前师傅会抽一个晚市不营业,让他们几个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吃年夜饭。
  他们送师傅的年礼不值几个钱,师傅出给孩子们的压岁红包倒是不少。
  彩玉私下跟他说起这事,自己跟她说:“拿着吧!师傅儿子在内地,不知道是个什么状况。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内地。他把我们当成儿子养,等他年纪大了,躺病床上还不是得咱们一起去照顾?”
  这次他这么问,彩玉倒是为难了,她说:“前几天雪莲提起过,要给师傅准备年礼。原本她打算去给师傅挑一件羊绒衫,后来阿伟和阿明找阿松商量,说宁宁回来后,他们赚了不少钱,索性三个人凑一起,一个人出个三四千,凑一万,买个大件。”
  三四千?楼家富想都不敢想。
  “要不你别送了。以前我们给师傅买件外套,买两瓶酒。不管值多少钱,那都是徒弟的一片心意,他也不会有其他想法。现在你送东西上门,他老人家不知道心里怎么想。”彩玉跟他这么说。
  从彩玉那里离开,刚好经过宝华楼,想着他妈一个寡妇靠着在宝华楼洗碗养活他们姐弟俩,想着他妈患癌之后,姐姐姐夫不愿意负担他,他妈带着他去宝华楼,让师傅收留他。
  他甩了自己一个巴掌,师傅尽心尽力教他,师傅给他首付,让他按揭买房,给办酒席娶媳妇,亲爹也未必能做到这些。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只看见大师兄去大酒店做了总厨,只看见师傅把采买交给二师兄,只知道……
  师傅要不要是师傅的事,自己送不送是自己的事。刚好阿松不买羊绒衫了,自己买吧!
  楼家富去了百货公司,看了一圈才知道一件羊绒衫要两千多,他一个月才赚了两千多,要是全拿来买羊绒衫了,他日子还过不过了,他拿了一件羊绒背心,也要一千出头。
  真买下来了,他又犹豫了,不知道怎么送过去。就像彩玉说的,自己这会儿送过去,师傅怎么想?
  这么一拖就拖到了现在,再不送马上要过年了。
  还是去走一趟吧!这会儿午市结束,他收拾了店铺,出门转到后面,走进楼道上了楼梯。
  他租了底楼一个铺面,另外租了一个楼上的小房间。
  楼家富开门进去,发现自己忘记关电视机了。
  电视里正在播放《港澳厨王大赛》的决赛。
  张记的陆培德对阵坤和楼的章宏兴,昨天晚上已经播过了,现在正在重播。
  今年的这个比赛,出了一个陆培德,在这样强大的对手面前,谁遇到他,谁就输。
  自己特别倒霉,第一场就碰上他了。
  凭良心说,章宏兴的手艺还不如自己,但是他运气好,最后一场遇上陆培德,拿了这个亚军。
  让自己特别意外的是,阿明手艺进步之神速。阿明和陆培德的那场比赛,虽然输了,却是唯一一个跟陆培德分数咬得很紧的厨子。
  虽然比赛里菜色花样多,还有那个马耀星神乎其神的刀工帮了他不少忙,但是他看得出来那个只会做煲仔饭,其他都很一般的阿明,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没有陆培德,甚至只要岳宁不做陆培德的助理,这个厨王的头衔,应该就是阿明的。短时间能把阿明带出这样的手艺,师傅的这个孙女,确实是港城厨子里的无冕之王。
  楼家富关掉了电视机,他去拿了那件羊绒背心。
  下楼去骑着摩托车到了宝华楼门口,停了车子。想要往里走,想着要是见了师傅该怎么说,他不知道师傅会用什么眼神看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