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42节
岳宁却在想着另一件事:“阿姨,我刚才听您说,您是回来处理供港猪肉污染问题的。能冒昧问一句,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你阿姨负责供港生鲜,在港城联络处,专门处理供港生鲜的质量问题。”周老爷子替女儿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我在西北的时候,牛羊都是生产队一家一户散养的,然后公社统一收购。说实话,每个生产队的饲养员养出来的牛羊都不一样。比如我,大队照顾我,我养的羊就在附近山上吃草。但队里有些小组,会赶着牛羊出去游牧。这两种养殖方式养出来的羊不一样。到了公社,只按照月龄和重量来计算。但作为厨子,饲养方式不同,羊肉的风味相差很大。这种情况,咱们怎么判断、怎么分类呢?”岳宁忍不住问道。
“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所以港城现在不要我们的牛羊,他们从澳洲、新西兰、巴西等地进口牛羊,还会区分谷饲和草饲。我们向他们供应蔬菜、鸡鸭鱼和猪肉,这些都是定点饲养场供货,相对好控制一些。”
岳宁点头表示明白了,又问道:“不同养殖方式的鸡鸭,以及不同水源的鱼,口味都会有很大差异。如果是批量采购,我该如何挑选品质较好的呢?去菜市场挑选的情况我了解,我问的是批量采购的情形。”
周文婷解释道:“货物到港后,会分配给相应的经销商,而且所有的东西都有追溯体系。就像这次的猪肉,是在市场抽检中发现有问题,然后反馈给我们,我们再找到对应的屠宰场……”
岳宁一边吃饭一边询问,通过交流,她大致了解了当前供港生鲜的供应模式,也知晓在港城市场上,蔬菜、鸡鸭鱼肉的供应中,泰国和台湾地区的产品也占据了一部分份额,并非大陆产品一家独大的局面。
上辈子,港城的蔬菜和鸡鸭鱼肉绝大部分都来自大陆,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大陆的供应量会持续扩大呢?
岳宁心里想着,不知道阿根叔和葛大姐现在怎么样了。要是他们能成,自己要是能和周阿姨建立良好的关系,摸清楚供港生鲜业务的门槛,以后说不定能帮阿根叔建个养殖场呢。
周老爷子看到岳宁一边询问一边思索,便说道:“宁宁还没去港城,就已经在为宝华楼的未来经营考虑了呀?”
大家还不太熟悉彼此,此时说出来可能会显得太过功利,于是岳宁点头回应:“是啊!爷爷年纪大了,腿又有静脉曲张的毛病,我肯定得帮他。刚好阿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趁机多问问。了解得越多,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小。对于我们做酒楼生意的来说,品质控制至关重要。”
“宝华楼有你在,以后在港城肯定会越做越大。”周老爷子吃完一碗饭,正准备再盛一碗时,却看到女儿把剩下的那点饭都盛走了。心里想着本来就没算上她的份,还吃这么多,不过也只能无奈地想,谁叫这是自己的女儿呢?
周文婷听到这话,心里想到宝华楼正处于危机之中,宝华楼究竟能不能渡过难关还是个未知数。
她接着问道:“怎么没见宁宁爷爷呢?”
“我爷爷今天早上刚回港城,宝华楼出了点小状况,他得回去处理一下。”岳宁说道。
小状况?周文婷看着岳宁那稚嫩的脸庞,上面还挂着无忧无虑的笑容,看样子老爷子是不想让孩子担心。但她清楚,那恐怕绝非小事。
岳宁心里同样担忧,爷爷性格正直,真的能想办法制造话题引起关注吗?真的能把事情闹大从而解决问题吗?爷爷呀,在该放下颜面的时候,一定要果断一些才行啊。
第37章 岳宝华回港
岳宝华带着儿子的照片踏上了归途,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到达口岸。过了口岸后,徒弟阿松开车来接他回去,等抵达宝华楼时,已经是傍晚六点了。
夏天天黑得晚,宝华楼大门紧闭,而对面的胜华楼却人声鼎沸,门口的烧腊档口排着长队。
宁宁说已经安排好了,让他放手去闹。可他的个性本就不是争强斗狠之人,一辈子就只会用心做菜。要怎么闹呢?
“师傅,他们太过分了,您瞧!他们还厚着脸皮贴这种告示。”阿松指着胜华楼大门左侧墙上贴着的一张告示说道。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岳宝华走近了两步,只见告示上写着:“本店菜品干净卫生,吃出异物,赔偿五千”。
“这不是宝华楼的岳老板吗?”
“他回来了?”
“听说去内地西北找孙女了。”
“怎么一个人回来?孙女呢?”
“……”
在食客们的议论声中,岳宝华一步步往前走,来到胜华楼门口。胜华楼的伙计一看到岳宝华,立刻一溜烟跑进去告诉丁胜强。这会儿,丁胜强正急忙从后面跑出来:“师傅,您回来了?”
岳宝华没有理会他,而是径直走向那张红纸,一把将其扯了下来。
丁胜强看到他如此激动,还扯下了这张纸,心里暗自讥讽,嘴上却说道:“师傅,您这是做什么?您看清楚,这不是您的宝华楼,这是胜华楼。”
刚才岳宝华还拉不下脸,看到这张纸,想到对方陷害自己,还如此堂而皇之地贴出来,心头的怒气再也控制不住,他把红纸往丁胜强脸上一扔:“你还要不要脸?”
“师傅,您说什么呢?这是我对胜华楼的要求。我又管不了宝华楼,宝华楼吃出胶布也好,吃出铁钉也罢,甚至吃出蟑螂、老鼠,我除了为您感到难过,也无能为力。”丁胜强一脸无辜地说着,这几天他一直在宣传宝华楼能吃出胶布,进而暗示也能吃出其他东西。
岳宝华拍着胸脯说:“我岳宝华从街头摆摊开始,在旺角打拼了三十多年,别说胶布,哪怕是一根头发,客人都从未在菜里吃到过。”
“师傅,您跟我说这些没用,您得问阿松啊?您离开的时候,是他在管理宝华楼。”丁胜强摆出一副“冤有头债有主,您别找错人”的表情。
岳宝华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情:“丁胜强,先不说你刚从内地过来时我收留你、教你手艺。你赌博欠下五万赌债,是我帮你还的。当时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你别再赌了。可你还是照赌不误,甚至挪用宝华楼买菜的钱,被我发现后,我也没让你填补这个窟窿,只是把你赶出了宝华楼。没过多久,你就在宝华楼对面开了这家胜华楼。你是我教出来的,做和宝华楼一样的菜,这我没话说;你价格定得低,那是你的经营策略;你挖走楼家富,那是你给得起钱。你凭本事跟我抢生意,我一点意见都没有。但这些日子,你干了多少恶心事?”
阿松跑过来,站在岳宝华身后说:“你带着你儿子半夜三更连着三天在宝华楼门口拉屎。”
“你有什么证据?”丁胜强笑出声来,“没证据可别污蔑人。”
阿松可不管这些:“你见我们店生意好,就找不同的人打电话订座,把我们的座位订了,客人却不来。”
“跟你说了,拿出证据来!”
丁胜强往前跨了一步,作势要揪阿松,岳宝华挡在徒弟前面说:“你知道,我的鱼缸是经过风水师指点摆放的,所以你找人偷偷在晚上放水,一缸金鱼全死了。”
前面几件事,丁胜强嘴上不承认,心里却都认了。但这件事跟他毫无关系,他甚至都没听说过。而且这话从向来正直的岳宝华口中说出,丁胜强激动起来:“师傅,您别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弄死这些金鱼了?”
果然如宁宁所说,这句诬陷的话一出口,丁胜强的反应就很大。
其实,这缸金鱼是因为那天晚上新换了过滤器,一根水管松脱,从鱼缸里抽上来的水全部冲到了鱼缸外,一晚上下来,鱼缸的水没了,鱼也就全死了。岳宝华跟孙女说起这事时,觉得这缸鱼的死是个坏兆头。
宁宁眼珠子一转,说一定要把这事栽赃到丁胜强头上,让他尝尝被诬陷的滋味,主要是给报纸、电视提供些有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把事情闹大。
果然,有了让儿子到宝华楼门口拉屎、给金鱼放水这些事,大家接受起来十分容易。
岳宝华往前一步说:“你知道乔老板会来宝华楼吃我做的老鼠斑,就故意从卖鱼陈那里高价买走我预留的老鼠斑。乔老板人好,他帮我圆了场子。”
来胜华楼吃饭的食客,很多是宝华楼的老顾客。再说那天乔老板在场,还闹了起来,谁不知道这事呢?之前宝华楼大厅里鱼缸的鱼全死了,他们还说不是好兆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个丁胜强也太不地道了吧?
一句假话后面跟着一句铁板钉钉的真事,还有谁会怀疑呢?
岳宝华又向前一步,几乎贴到丁胜强身上,说道:“你趁着我去西北,阿松管着宝华楼的时候,欺负他这个老实人,在宝华楼的菜里放胶布,还让人把他打伤了。你知道楼家富跟你过去之后,宝华楼就只剩他还能撑一阵子。我刚刚得知自己的独生子死在西北,只剩下那一点血脉在西北受苦,我拼了命也要去找孩子回来。”
岳宝华声嘶力竭地大吼:“我教你做菜,帮你还赌债,你却在这个时候,在我背后捅刀子,你还是人吗?”
这一声振聋发聩,吃饭的人都愣住了。
“岳老板,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天真?”一个烫着大波浪,手里夹着一支烟,穿着大红低胸紧身连衣裙,胸前两团肉呼之欲出的女人,扭着腰从胜华楼里走了出来。
她拉开丁胜强,走到岳宝华面前,抽了一口烟,把烟雾往岳宝华脸上喷去,冷笑一声:“华叔,港城历来弱肉强食,您不会天真地指望别人等您什么都准备好了,再跟您较量吧?您不在,对手趁着这个机会吃掉您的地盘,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技不如人,可不只是指手艺,还有手段。都已经这样了,认输吧!”
岳宝华转身一把揪住丁胜强,痛心疾首地说:“你脑子能不能清醒点?当初是她想开酒楼,找到我,要跟我合作,我不愿意,她才看上了你。你去赌,输钱是他们设下的局。你为什么……”
“你说够了没有?”丁胜强大吼一声,使劲挣脱岳宝华的手,伸手一推,岳宝华踉跄几步,脚一软摔倒在地,阿松见状连忙去扶他。
“你没说够,我听够了。我给您做了十几年,我被绑的时候,我求您……”
“师傅,师傅,您怎么了?”阿松大喊。
岳宝华歪着嘴说:“阿……松。”
正在吃饭的客人看出不对劲:“快叫救护车,岳老板中风了。”
救护车还没叫,岳宝华缓了缓,把手伸给阿松,阿松扶他站了起来。
“师傅,您没事吧?”
“我没事。”
刚才说要叫救护车的客人说:“岳老板,您可别不当回事,您这是小中风,一过性的。要是不去看,接下来可能会爆发,很可能会半身不遂。”
岳宝华虚弱地点点头:“谢谢您!我马上去看医生。我不能有事,孩子还没来呢!”
胜华楼的食客中,有一些是宝华楼的老顾客,在宝华楼吃了很多年。虽然胜华楼的菜看上去差不多,价格也便宜,但他们心里还是觉得宝华楼似乎更地道。很多人原本想等岳宝华回来,再去光顾宝华楼。现在看着岳宝华的身影,不免为他感慨唏嘘:这宝华楼,还能开下去吗?
过了二十来分钟,岳宝华在阿松的陪伴下,走出了宝华楼。有人追上去问:“华叔,没事吧?”
岳宝华摇摇头:“谢谢您,我现在已经没什么事了。可能是这次跑的路太长,累着了。不管有事没事,去医院检查一下也好。”
“对对对,去检查一下,也能安心。”
师徒俩一路往外走,老街坊们听说了这事,也过来关心几句。卖麻将牌的阿伯大声说:“等华叔去医院检查好了,回来再问。”
“别耽搁华叔去医院。”
街坊们送岳宝华上车。
岳宝华到了医院,认真地跟医生沟通。宁宁知道他这些年一直忙碌,不一定定期体检,就让他趁着这次机会,好好做个全面检查。医生安排他入院检查,他便乖乖听从医生的安排。他现在有孙女了,得保重身体。他把自己头晕眼花等毛病都告诉了医生。港城公立医院资源紧张,私立医院除了收费贵些,没别的毛病。他也算是小富之人,经济上没什么压力。
阿松陪着他进病房后,先回去了。
岳宝华靠在床上,拿起电话给孙女打电话。宁宁真是细心到让他不知该说什么好,还说跟她打电话只能对暗号。他只说了“歪嘴倒地”,电话那头的她就夸他厉害。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天知道他看到宁宁给他演示小中风要怎么表现时的样子,这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鬼点子。
说完正事,宁宁说她中午在周三爷家里吃饭,碰上了在港城工作的周文婷。下午她去了友谊商店,看到有卖真丝料子,买了好几块,可惜不知道爷爷的尺寸,不然就给他做一身睡衣。
他说:“傻孩子,太费神了,找个裁缝师傅做就行。”
宁宁的笑声传来:“是啊!是啊!我现在也是个小富婆了。不过在没成大富婆之前,我可心疼电话费呢。爷爷,拜拜!”
跟孙女通完电话,岳宝华手枕着头,躺在病床上看电视。屏幕上,身穿清凉裙子的靓女正在跳热辣的舞蹈。他下床去换个频道,只见才子佳人在一起讨论着低俗话题。岳宝华心想,宁宁从小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突然来到这里,能适应吗?明明早上才分开,这会儿他又开始想孩子了。不知道手续什么时候才能办好?他也不能去催乔家,自己办的话,没两个月办不下来。
岳宝华不想听这些乱七八糟、净是些低俗内容的话,立刻换了频道。新闻画面播放的是他摔倒在地的场景,标题是“宝华楼胶布疑云:半夜带仔屙屎,弄死宝华楼金鱼”。
他知道宁宁跟乔君贤安排好了一切,可这也太快了吧?
主持人播报:旺角老店宝华楼老板回港当日,看见胜华楼张贴告示,怒撕胜华楼告示,质问胜华楼的二老板丁胜强。岳宝华声称自己从在港摆摊起,三十年来,别说胶布,就连毛发都从未出现在菜里。宝华楼一直口碑良好,向来不走低价路线,货真价实,老板手艺精湛。老食客中不乏港城名人。之前爆出胶布的新闻,港城四大才子之一杨合裕先生也曾撰文,认为以宝华楼的信誉,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天的事件来看,确实疑云重重。
接着,主持人又介绍起岳宝华的几个徒弟。他手艺最好的是前三个徒弟,很难完全排出名次。大徒弟已经是澳城一家酒店的行政总厨,如今二、三两个徒弟都在胜华楼。宝华楼里现有的三个徒弟手艺都比较一般。今天,岳宝华被推倒后就出现歪嘴的小中风迹象,恐怕以后很难再亲自掌勺。宝华楼是暂停营业几天,还是就此关闭,已经很难说了。主持人用怜悯的口吻说,以后恐怕很难再品尝到岳宝华的手艺了。
岳宝华想起昨晚跟宁宁一起和乔君贤通电话的情景。乔君贤带着他那位掌管亨通电视台的表兄蔡致远。宁宁一再强调,一定要在舆论上坐实胜华楼作恶,另外也要强调,以后即便宝华楼还在,正宗宝华楼的菜都得去胜华楼吃。要让胜华楼黑得彻底,但生意却好得爆棚。她嘿嘿笑着说:“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他享受过那样的好日子,失去的时候,才会倍感痛苦。”
宁宁小小年纪,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点子呢?
岳宝华毕竟上了年纪,连日奔波也累了,下床关掉电视机,准备睡觉。宁宁让他把医院当成宾馆,那就当宾馆吧。一切有孩子安排呢!
岳宝华在医院住了两天,报纸和电视围绕这件事争论了两天。把丁胜强和楼家富的底细,乃至那个叠码仔和二奶的背景,都像炒饭一样翻来覆去地报道。
这期间,乔二少乔君贤代表乔启明去医院探望,还对记者表达了乔启明对岳宝华支持的言论。崔老板和崔二小姐得知后,也去了医院。在两家的带头下,岳宝华的食客中有头有脸的不少人,有的亲自去探望,有的送来了花篮。这么一来,一番检查下来,发现岳宝华有轻度脂肪肝、胆固醇偏高。不过他收获了一大堆问候。才子杨合裕去医院探望后,在报纸上撰文,希望岳宝华先生能尽快康复,他想念岳老先生做的烧鹅了。
老食客们纷纷发声。比不上追求性价比的普通民众,以前大家提起宝华楼,知道那是个口味很好的酒楼。现在新闻上这些恩怨情仇被反复炒作,一看原来有那么多名人都喜欢宝华楼。胜华楼的台前老板人品不好,幕后老板是个二奶,那又怎样?他们吃的是菜品又不是人品,人家的厨子是岳宝华亲传,最好的三个徒弟,有两个都在胜华楼,这才是关键。这么一来,胜华楼反而比之前更加热闹了。
岳宝华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出了院,回到了宝华楼。
岳宝华在港岛购置了房产,有两套。他原本打算一套给儿子一家,一套自己以后养老住。平时他还是住在宝华楼,办公室隔壁就是卧室。他平时从早忙到晚,晚市结束后就直接在楼里休息了。
这两天,街坊邻居看到胜华楼天天被电视、报纸批评,可生意却好得恨不得在门口摆桌子。阿旺婶母女拆鱼都来不及,还叫了两个街坊过去帮忙。
街坊们这会儿看到岳宝华回来,都纷纷过来探望。岳宝华坐在空荡荡的大厅里,听着大家安慰的话,说道:“谢谢大家的关心,我真的没事,这次就是跑西北太累了,休息几天,等我家宁宁来了就好了。”
“华叔,宝华楼还开吧?”有个街坊问道。
岳宝华给大家递烟,让阿松拿了从粤城买的酥糖给大家吃,满脸笑意地说:“开,肯定开。等宁宁来了,宝华楼就交给她管了,我以后啊,就做个甩手掌柜。”
楼家富刚踏进门,听到这话,嘴角微微抽搐。丁胜强说他跟师傅还没完全闹翻,让他过来打听一下师傅的情况,看看宝华楼还开不开。要是宝华楼不打算开了,愿意转让的话,就开个价。
这几天,师兄看到外面铺天盖地的新闻,说没想到被这样骂,生意居然比宝华楼吃出胶布那会儿还要好。
“你阿姨负责供港生鲜,在港城联络处,专门处理供港生鲜的质量问题。”周老爷子替女儿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我在西北的时候,牛羊都是生产队一家一户散养的,然后公社统一收购。说实话,每个生产队的饲养员养出来的牛羊都不一样。比如我,大队照顾我,我养的羊就在附近山上吃草。但队里有些小组,会赶着牛羊出去游牧。这两种养殖方式养出来的羊不一样。到了公社,只按照月龄和重量来计算。但作为厨子,饲养方式不同,羊肉的风味相差很大。这种情况,咱们怎么判断、怎么分类呢?”岳宁忍不住问道。
“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所以港城现在不要我们的牛羊,他们从澳洲、新西兰、巴西等地进口牛羊,还会区分谷饲和草饲。我们向他们供应蔬菜、鸡鸭鱼和猪肉,这些都是定点饲养场供货,相对好控制一些。”
岳宁点头表示明白了,又问道:“不同养殖方式的鸡鸭,以及不同水源的鱼,口味都会有很大差异。如果是批量采购,我该如何挑选品质较好的呢?去菜市场挑选的情况我了解,我问的是批量采购的情形。”
周文婷解释道:“货物到港后,会分配给相应的经销商,而且所有的东西都有追溯体系。就像这次的猪肉,是在市场抽检中发现有问题,然后反馈给我们,我们再找到对应的屠宰场……”
岳宁一边吃饭一边询问,通过交流,她大致了解了当前供港生鲜的供应模式,也知晓在港城市场上,蔬菜、鸡鸭鱼肉的供应中,泰国和台湾地区的产品也占据了一部分份额,并非大陆产品一家独大的局面。
上辈子,港城的蔬菜和鸡鸭鱼肉绝大部分都来自大陆,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大陆的供应量会持续扩大呢?
岳宁心里想着,不知道阿根叔和葛大姐现在怎么样了。要是他们能成,自己要是能和周阿姨建立良好的关系,摸清楚供港生鲜业务的门槛,以后说不定能帮阿根叔建个养殖场呢。
周老爷子看到岳宁一边询问一边思索,便说道:“宁宁还没去港城,就已经在为宝华楼的未来经营考虑了呀?”
大家还不太熟悉彼此,此时说出来可能会显得太过功利,于是岳宁点头回应:“是啊!爷爷年纪大了,腿又有静脉曲张的毛病,我肯定得帮他。刚好阿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趁机多问问。了解得越多,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小。对于我们做酒楼生意的来说,品质控制至关重要。”
“宝华楼有你在,以后在港城肯定会越做越大。”周老爷子吃完一碗饭,正准备再盛一碗时,却看到女儿把剩下的那点饭都盛走了。心里想着本来就没算上她的份,还吃这么多,不过也只能无奈地想,谁叫这是自己的女儿呢?
周文婷听到这话,心里想到宝华楼正处于危机之中,宝华楼究竟能不能渡过难关还是个未知数。
她接着问道:“怎么没见宁宁爷爷呢?”
“我爷爷今天早上刚回港城,宝华楼出了点小状况,他得回去处理一下。”岳宁说道。
小状况?周文婷看着岳宁那稚嫩的脸庞,上面还挂着无忧无虑的笑容,看样子老爷子是不想让孩子担心。但她清楚,那恐怕绝非小事。
岳宁心里同样担忧,爷爷性格正直,真的能想办法制造话题引起关注吗?真的能把事情闹大从而解决问题吗?爷爷呀,在该放下颜面的时候,一定要果断一些才行啊。
第37章 岳宝华回港
岳宝华带着儿子的照片踏上了归途,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到达口岸。过了口岸后,徒弟阿松开车来接他回去,等抵达宝华楼时,已经是傍晚六点了。
夏天天黑得晚,宝华楼大门紧闭,而对面的胜华楼却人声鼎沸,门口的烧腊档口排着长队。
宁宁说已经安排好了,让他放手去闹。可他的个性本就不是争强斗狠之人,一辈子就只会用心做菜。要怎么闹呢?
“师傅,他们太过分了,您瞧!他们还厚着脸皮贴这种告示。”阿松指着胜华楼大门左侧墙上贴着的一张告示说道。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岳宝华走近了两步,只见告示上写着:“本店菜品干净卫生,吃出异物,赔偿五千”。
“这不是宝华楼的岳老板吗?”
“他回来了?”
“听说去内地西北找孙女了。”
“怎么一个人回来?孙女呢?”
“……”
在食客们的议论声中,岳宝华一步步往前走,来到胜华楼门口。胜华楼的伙计一看到岳宝华,立刻一溜烟跑进去告诉丁胜强。这会儿,丁胜强正急忙从后面跑出来:“师傅,您回来了?”
岳宝华没有理会他,而是径直走向那张红纸,一把将其扯了下来。
丁胜强看到他如此激动,还扯下了这张纸,心里暗自讥讽,嘴上却说道:“师傅,您这是做什么?您看清楚,这不是您的宝华楼,这是胜华楼。”
刚才岳宝华还拉不下脸,看到这张纸,想到对方陷害自己,还如此堂而皇之地贴出来,心头的怒气再也控制不住,他把红纸往丁胜强脸上一扔:“你还要不要脸?”
“师傅,您说什么呢?这是我对胜华楼的要求。我又管不了宝华楼,宝华楼吃出胶布也好,吃出铁钉也罢,甚至吃出蟑螂、老鼠,我除了为您感到难过,也无能为力。”丁胜强一脸无辜地说着,这几天他一直在宣传宝华楼能吃出胶布,进而暗示也能吃出其他东西。
岳宝华拍着胸脯说:“我岳宝华从街头摆摊开始,在旺角打拼了三十多年,别说胶布,哪怕是一根头发,客人都从未在菜里吃到过。”
“师傅,您跟我说这些没用,您得问阿松啊?您离开的时候,是他在管理宝华楼。”丁胜强摆出一副“冤有头债有主,您别找错人”的表情。
岳宝华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情:“丁胜强,先不说你刚从内地过来时我收留你、教你手艺。你赌博欠下五万赌债,是我帮你还的。当时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你别再赌了。可你还是照赌不误,甚至挪用宝华楼买菜的钱,被我发现后,我也没让你填补这个窟窿,只是把你赶出了宝华楼。没过多久,你就在宝华楼对面开了这家胜华楼。你是我教出来的,做和宝华楼一样的菜,这我没话说;你价格定得低,那是你的经营策略;你挖走楼家富,那是你给得起钱。你凭本事跟我抢生意,我一点意见都没有。但这些日子,你干了多少恶心事?”
阿松跑过来,站在岳宝华身后说:“你带着你儿子半夜三更连着三天在宝华楼门口拉屎。”
“你有什么证据?”丁胜强笑出声来,“没证据可别污蔑人。”
阿松可不管这些:“你见我们店生意好,就找不同的人打电话订座,把我们的座位订了,客人却不来。”
“跟你说了,拿出证据来!”
丁胜强往前跨了一步,作势要揪阿松,岳宝华挡在徒弟前面说:“你知道,我的鱼缸是经过风水师指点摆放的,所以你找人偷偷在晚上放水,一缸金鱼全死了。”
前面几件事,丁胜强嘴上不承认,心里却都认了。但这件事跟他毫无关系,他甚至都没听说过。而且这话从向来正直的岳宝华口中说出,丁胜强激动起来:“师傅,您别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弄死这些金鱼了?”
果然如宁宁所说,这句诬陷的话一出口,丁胜强的反应就很大。
其实,这缸金鱼是因为那天晚上新换了过滤器,一根水管松脱,从鱼缸里抽上来的水全部冲到了鱼缸外,一晚上下来,鱼缸的水没了,鱼也就全死了。岳宝华跟孙女说起这事时,觉得这缸鱼的死是个坏兆头。
宁宁眼珠子一转,说一定要把这事栽赃到丁胜强头上,让他尝尝被诬陷的滋味,主要是给报纸、电视提供些有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把事情闹大。
果然,有了让儿子到宝华楼门口拉屎、给金鱼放水这些事,大家接受起来十分容易。
岳宝华往前一步说:“你知道乔老板会来宝华楼吃我做的老鼠斑,就故意从卖鱼陈那里高价买走我预留的老鼠斑。乔老板人好,他帮我圆了场子。”
来胜华楼吃饭的食客,很多是宝华楼的老顾客。再说那天乔老板在场,还闹了起来,谁不知道这事呢?之前宝华楼大厅里鱼缸的鱼全死了,他们还说不是好兆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个丁胜强也太不地道了吧?
一句假话后面跟着一句铁板钉钉的真事,还有谁会怀疑呢?
岳宝华又向前一步,几乎贴到丁胜强身上,说道:“你趁着我去西北,阿松管着宝华楼的时候,欺负他这个老实人,在宝华楼的菜里放胶布,还让人把他打伤了。你知道楼家富跟你过去之后,宝华楼就只剩他还能撑一阵子。我刚刚得知自己的独生子死在西北,只剩下那一点血脉在西北受苦,我拼了命也要去找孩子回来。”
岳宝华声嘶力竭地大吼:“我教你做菜,帮你还赌债,你却在这个时候,在我背后捅刀子,你还是人吗?”
这一声振聋发聩,吃饭的人都愣住了。
“岳老板,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天真?”一个烫着大波浪,手里夹着一支烟,穿着大红低胸紧身连衣裙,胸前两团肉呼之欲出的女人,扭着腰从胜华楼里走了出来。
她拉开丁胜强,走到岳宝华面前,抽了一口烟,把烟雾往岳宝华脸上喷去,冷笑一声:“华叔,港城历来弱肉强食,您不会天真地指望别人等您什么都准备好了,再跟您较量吧?您不在,对手趁着这个机会吃掉您的地盘,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技不如人,可不只是指手艺,还有手段。都已经这样了,认输吧!”
岳宝华转身一把揪住丁胜强,痛心疾首地说:“你脑子能不能清醒点?当初是她想开酒楼,找到我,要跟我合作,我不愿意,她才看上了你。你去赌,输钱是他们设下的局。你为什么……”
“你说够了没有?”丁胜强大吼一声,使劲挣脱岳宝华的手,伸手一推,岳宝华踉跄几步,脚一软摔倒在地,阿松见状连忙去扶他。
“你没说够,我听够了。我给您做了十几年,我被绑的时候,我求您……”
“师傅,师傅,您怎么了?”阿松大喊。
岳宝华歪着嘴说:“阿……松。”
正在吃饭的客人看出不对劲:“快叫救护车,岳老板中风了。”
救护车还没叫,岳宝华缓了缓,把手伸给阿松,阿松扶他站了起来。
“师傅,您没事吧?”
“我没事。”
刚才说要叫救护车的客人说:“岳老板,您可别不当回事,您这是小中风,一过性的。要是不去看,接下来可能会爆发,很可能会半身不遂。”
岳宝华虚弱地点点头:“谢谢您!我马上去看医生。我不能有事,孩子还没来呢!”
胜华楼的食客中,有一些是宝华楼的老顾客,在宝华楼吃了很多年。虽然胜华楼的菜看上去差不多,价格也便宜,但他们心里还是觉得宝华楼似乎更地道。很多人原本想等岳宝华回来,再去光顾宝华楼。现在看着岳宝华的身影,不免为他感慨唏嘘:这宝华楼,还能开下去吗?
过了二十来分钟,岳宝华在阿松的陪伴下,走出了宝华楼。有人追上去问:“华叔,没事吧?”
岳宝华摇摇头:“谢谢您,我现在已经没什么事了。可能是这次跑的路太长,累着了。不管有事没事,去医院检查一下也好。”
“对对对,去检查一下,也能安心。”
师徒俩一路往外走,老街坊们听说了这事,也过来关心几句。卖麻将牌的阿伯大声说:“等华叔去医院检查好了,回来再问。”
“别耽搁华叔去医院。”
街坊们送岳宝华上车。
岳宝华到了医院,认真地跟医生沟通。宁宁知道他这些年一直忙碌,不一定定期体检,就让他趁着这次机会,好好做个全面检查。医生安排他入院检查,他便乖乖听从医生的安排。他现在有孙女了,得保重身体。他把自己头晕眼花等毛病都告诉了医生。港城公立医院资源紧张,私立医院除了收费贵些,没别的毛病。他也算是小富之人,经济上没什么压力。
阿松陪着他进病房后,先回去了。
岳宝华靠在床上,拿起电话给孙女打电话。宁宁真是细心到让他不知该说什么好,还说跟她打电话只能对暗号。他只说了“歪嘴倒地”,电话那头的她就夸他厉害。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天知道他看到宁宁给他演示小中风要怎么表现时的样子,这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鬼点子。
说完正事,宁宁说她中午在周三爷家里吃饭,碰上了在港城工作的周文婷。下午她去了友谊商店,看到有卖真丝料子,买了好几块,可惜不知道爷爷的尺寸,不然就给他做一身睡衣。
他说:“傻孩子,太费神了,找个裁缝师傅做就行。”
宁宁的笑声传来:“是啊!是啊!我现在也是个小富婆了。不过在没成大富婆之前,我可心疼电话费呢。爷爷,拜拜!”
跟孙女通完电话,岳宝华手枕着头,躺在病床上看电视。屏幕上,身穿清凉裙子的靓女正在跳热辣的舞蹈。他下床去换个频道,只见才子佳人在一起讨论着低俗话题。岳宝华心想,宁宁从小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突然来到这里,能适应吗?明明早上才分开,这会儿他又开始想孩子了。不知道手续什么时候才能办好?他也不能去催乔家,自己办的话,没两个月办不下来。
岳宝华不想听这些乱七八糟、净是些低俗内容的话,立刻换了频道。新闻画面播放的是他摔倒在地的场景,标题是“宝华楼胶布疑云:半夜带仔屙屎,弄死宝华楼金鱼”。
他知道宁宁跟乔君贤安排好了一切,可这也太快了吧?
主持人播报:旺角老店宝华楼老板回港当日,看见胜华楼张贴告示,怒撕胜华楼告示,质问胜华楼的二老板丁胜强。岳宝华声称自己从在港摆摊起,三十年来,别说胶布,就连毛发都从未出现在菜里。宝华楼一直口碑良好,向来不走低价路线,货真价实,老板手艺精湛。老食客中不乏港城名人。之前爆出胶布的新闻,港城四大才子之一杨合裕先生也曾撰文,认为以宝华楼的信誉,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天的事件来看,确实疑云重重。
接着,主持人又介绍起岳宝华的几个徒弟。他手艺最好的是前三个徒弟,很难完全排出名次。大徒弟已经是澳城一家酒店的行政总厨,如今二、三两个徒弟都在胜华楼。宝华楼里现有的三个徒弟手艺都比较一般。今天,岳宝华被推倒后就出现歪嘴的小中风迹象,恐怕以后很难再亲自掌勺。宝华楼是暂停营业几天,还是就此关闭,已经很难说了。主持人用怜悯的口吻说,以后恐怕很难再品尝到岳宝华的手艺了。
岳宝华想起昨晚跟宁宁一起和乔君贤通电话的情景。乔君贤带着他那位掌管亨通电视台的表兄蔡致远。宁宁一再强调,一定要在舆论上坐实胜华楼作恶,另外也要强调,以后即便宝华楼还在,正宗宝华楼的菜都得去胜华楼吃。要让胜华楼黑得彻底,但生意却好得爆棚。她嘿嘿笑着说:“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他享受过那样的好日子,失去的时候,才会倍感痛苦。”
宁宁小小年纪,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点子呢?
岳宝华毕竟上了年纪,连日奔波也累了,下床关掉电视机,准备睡觉。宁宁让他把医院当成宾馆,那就当宾馆吧。一切有孩子安排呢!
岳宝华在医院住了两天,报纸和电视围绕这件事争论了两天。把丁胜强和楼家富的底细,乃至那个叠码仔和二奶的背景,都像炒饭一样翻来覆去地报道。
这期间,乔二少乔君贤代表乔启明去医院探望,还对记者表达了乔启明对岳宝华支持的言论。崔老板和崔二小姐得知后,也去了医院。在两家的带头下,岳宝华的食客中有头有脸的不少人,有的亲自去探望,有的送来了花篮。这么一来,一番检查下来,发现岳宝华有轻度脂肪肝、胆固醇偏高。不过他收获了一大堆问候。才子杨合裕去医院探望后,在报纸上撰文,希望岳宝华先生能尽快康复,他想念岳老先生做的烧鹅了。
老食客们纷纷发声。比不上追求性价比的普通民众,以前大家提起宝华楼,知道那是个口味很好的酒楼。现在新闻上这些恩怨情仇被反复炒作,一看原来有那么多名人都喜欢宝华楼。胜华楼的台前老板人品不好,幕后老板是个二奶,那又怎样?他们吃的是菜品又不是人品,人家的厨子是岳宝华亲传,最好的三个徒弟,有两个都在胜华楼,这才是关键。这么一来,胜华楼反而比之前更加热闹了。
岳宝华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出了院,回到了宝华楼。
岳宝华在港岛购置了房产,有两套。他原本打算一套给儿子一家,一套自己以后养老住。平时他还是住在宝华楼,办公室隔壁就是卧室。他平时从早忙到晚,晚市结束后就直接在楼里休息了。
这两天,街坊邻居看到胜华楼天天被电视、报纸批评,可生意却好得恨不得在门口摆桌子。阿旺婶母女拆鱼都来不及,还叫了两个街坊过去帮忙。
街坊们这会儿看到岳宝华回来,都纷纷过来探望。岳宝华坐在空荡荡的大厅里,听着大家安慰的话,说道:“谢谢大家的关心,我真的没事,这次就是跑西北太累了,休息几天,等我家宁宁来了就好了。”
“华叔,宝华楼还开吧?”有个街坊问道。
岳宝华给大家递烟,让阿松拿了从粤城买的酥糖给大家吃,满脸笑意地说:“开,肯定开。等宁宁来了,宝华楼就交给她管了,我以后啊,就做个甩手掌柜。”
楼家富刚踏进门,听到这话,嘴角微微抽搐。丁胜强说他跟师傅还没完全闹翻,让他过来打听一下师傅的情况,看看宝华楼还开不开。要是宝华楼不打算开了,愿意转让的话,就开个价。
这几天,师兄看到外面铺天盖地的新闻,说没想到被这样骂,生意居然比宝华楼吃出胶布那会儿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