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第102节
“我教你练武是让你强身健体,保护亲人朋友,保护你的国家!不是为了让你拿着这点手脚功夫去作奸犯恶!倘若让我知道你小子敢拿着我教你的功夫去外面作威作福……”
“我既能教你武功,就能亲手废了你!”
靖安侯声音狠厉,说完猛地一拍手边的案几,咔嚓一声!案几应声而碎!
其他人都被吓到,估计在场的人也就只有苦夏还有心情胡思乱想,脸上泛着心疼,想着靖安侯有点败家,拜师还拍碎一个桌子,梨花木的呢!
于德从头至尾都面色严肃,听了靖安侯的话,神色半点不惧,身形不见一点畏缩,他照样跪在地上脊背挺直,直视着靖安侯的眼睛,郑重的发下毒誓,
“从今日起,我尊您一声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是晚辈犯了什么错,您怎么教导都是应该的!您教晚辈武功,晚辈感激不尽,晚辈学武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家人!
晚辈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欺软怕硬之人,晚辈断不会让自己变成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您尽管放心!只要我活着一日,一定不会让您的名声跟着受辱,若是我有一天真的做下错事,您尽管将我手筋脚筋挑了,逐出师门!所有污名全我一人担着!”
随后于德再次重重叩了一个响头,朗声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靖安侯满意的大笑出声,亲自将于德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的说,“很好,从现在起我也是个有徒弟的人了!等明日你们面圣过后我们就正式开始练武!你可有准备好?”
于德自信一笑,“随时准备着!”
苦夏他们晚上又做了一顿更加丰盛的菜肴,正式的请靖安侯吃了一顿饭,靖安侯被中午这顿饭给留住,晚上就没打算走,一直到蹭完饭又跟于德他们说了几句话,天色已经不早了,苦夏索性就把靖安侯给安排在了府上居住,反正府上有不少屋子。
第二天一大早,清风和明月这两个人把一切东西准备好,把苦夏他们挨个叫起床,侍候着洗漱。
要去面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绝对不能马虎,从穿着打扮上就有讲究,他们都是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官职在身,所以也不用穿官服之类的东西,只需要衣着干净体面,不能看起来不修边幅,毛毛躁躁的。
家里的姑娘丫头们全都被扎成了各种繁琐的头髻,之前在家里的时候大人们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她们扎头发,孩子们多数时候都是绑个马尾扎个丸子就算了事,这些孩子们也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并不在发型上花费太多的心思。
现在不一样了,这进攻面圣,怎么也得多挽上几个发髻,然后再带上两只簪花,这样既素雅又不会太过招摇。
靖安侯也跟着他们一起进了宫,他这退位的大将军本来在京城别庄养老,忽然进京怎么可能不和皇上说一声,不然到时候皇上知道了,说不定心里得瞎想,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养老生活,靖安侯可得好好珍惜。
苦夏他们收拾好,等了一会儿尹铭之如约到来,带着苦夏等人一起进了宫。
辰时的京城已经醒了,苦夏他们动身的已经算晚了。
这个时候皇上就快听完早朝,准备用早膳了。
尹铭之带着苦夏他们这个时间点过去就是皇上吩咐过,让苦夏他们一起和太后用饭。
太后早就对这位给她提供各种名贵花卉的花匠好奇了,这会儿听说苦夏来了京城,憋着个劲儿想见她呢!
一下子面见宫里最大的两位贵人,苦夏除了说倍感荣幸以外,还能说什么?
她倒不是那么想见,只想在幕后做着一个默默贡献的普通老妇人,奈何实力不允许,皇上和太后都想见她,她除了听从以外根本拒绝不了。
这些人还从来没有进过京城,皇宫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中,这次终于近距离的接触了,都卯足了劲儿瞪大着眼睛左看右看。
打入皇宫大门的那一刻开始,这些人的眼睛就好像能转三百六十度似的,全方位的看上一遍,看着一路上的红墙绿瓦,青砖铺就的石道。
道路上有很多洒水的宫女太监把青石板路清洗的一尘不染,看见尹铭之的马车经过,通通跪在地上,将头深深的埋了下去,不敢抬头直视马车一眼。
刚一进入这里,除了对于这巍峨壮丽的皇宫带来的震撼,就是有一种深深的压抑,每个人都循规蹈矩,不敢胡来一分!
这一刻起于二林他们深切的感受到了老娘在离家之前和他们再三重复过的失去自由的感觉。
等到面见皇帝的时候,这种感觉更甚,他们得了皇帝的特许,可以搭马车进入宫内,但是过了朱雀门之后,便要下来走路步行。
这宫内的路是又宽又长,偶尔还会路遇一些贵人,苦夏他们这些平民就要跪下行礼,也只有耀王才能站在原地坦然不动,跪了一遍又一遍,姿势还必须要标准不能出错,不然总感觉给家里丢人了。
还好,他们早先就听尹鸿轩尹钰弘说过,临来的时候,明月和清风也给他们临时抱佛脚培训了一通礼仪,倒也还算过关。
主要苦夏他们是尹铭之亲自领着的人,就算有人看他们不顺眼也不会下手为难。
第225章 植物杀手——太后
一直走到了辰时末,苦夏等人才终于到了皇帝准备宴请他们的地方——御花园。
要是在其他正经的地方苦夏等人一定会紧张,皇上也算是很为他们着想了,在御花园里风景秀丽,闻着花香草香,摆上一桌丰富的早膳,比在正经华丽的待客厅好受多了。
事实上确实如此,在御花园这种地方很好的安慰到苦夏等人进入到宫里以后就一直紧绷的心情。
尹铭之带头领着苦夏他们叩头拜见皇上和太后。
皇上和太后表现的很是亲民,并没有太过高高在上的架子,苦夏等人没有感觉到很多压力。
除了皇帝他们刻意降下自己身上的威势以外,还要就是皇帝是从农民起家的,太后当太后之前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人,身上哪有什么太大的架子,只不过是因为这一层身份给他们笼罩了一层光环而已。
皇帝打看见苦夏他们起,脸上就一直带着笑,更别提太后了,眼神一直围着苦夏转,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就没有落下来过。
等他们行完了礼,尹彦之摆手叫他们起身,“从前只在他人的言语和信件之中窥见老夫人的姿容,今日一见,老夫人比朕想象中的还要慈祥!真不愧民间流传的绰号!”
“绰号?敢问皇上,民妇在民间还会有什么绰号?”
一听自己在民间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绰号,苦夏来了兴趣,她这一路上怎么从来就没听过?
苦夏等人得了尹彦之的准许,一堆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皇上发了话众人一边吃着一边交流,皇上尹彦之就说,“难道老夫人没听过?有人可是说您是大地之母!”
“啥?!大地之母?!”
听到这个绰号众人都很惊讶,没想到苦夏还能得一个大地之母的称呼。
苦夏自己也觉得这个称呼颇有点羞赧,“皇上真是言重了,民妇不过就是一个会种地的老妇人,怎么就能担当的起大地之母这个称号?”
“老夫人不要妄自菲薄,以朕看来只有老夫人才担当得起这个称号,您帮助碧云国多少的百姓!要不是有您,碧云国的百姓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您这些年为国家提供的种子和育苗技术帮助了国家很多人!”
“所以老夫人,这个大地之母的称号一点都不夸张!”
尹彦之毫不吝啬的对苦夏给予夸奖,苦夏确实做了好事,确实用她自己的本事养活了不少碧云国的百姓,碧云国在那次的饥荒之中,相较前朝经历的灾荒好过不少。
朝廷中人统计过,这次灾荒中死去的人远没有上次的灾荒的一半,是有记载的历史中所有的灾荒死亡人数最少的一次!
尹彦之知道这不是他治理国家有功,完全是因为苦夏的自身实力过硬,才能帮助到整个碧云国上下这么多百姓!也让他这个皇帝松了一口气,苦夏实在是帮了他的大忙!
民以食为天,人想要活着一天都离不开食物,苦夏的存在就给碧云国提供了大把大把的粮食,皇上当然要把她奉为座上宾。
太后这时候在旁边接话道,“不只是大地之母,我看老夫人还要被称为一句群花之母!”
“我的花园里大部分的花都出自这位老妇人之手,这些花在此之前我可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只是在传说中耳闻过一些的名字,竟然能见其真容,这辈子能见到那些花,我也算死而无憾了!”
尹彦之不大高兴的打断太后的话,“母后,您活得好好的,身体健康的很,别总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什么死不死的!”
太后年纪越来越大,近两年总是有些小病小灾的,尹彦之尹铭之就格外注意着她的身体,早请安晚请安更是少不了,日常里哄着她开心,就是希望太后能多活两年。
尹铭之附和着大哥的话,“是啊,母后,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别总说这些死不死的,你这不是叫儿子们听了心里难受的慌吗!”
太后都要被这两个傻儿子的迷信程度给逗笑了,“多大的人了,你们还在乎这个?我说死了还能就真的死了?这不就是顺嘴说秃噜了,既然你们不愿意,那我便不说了。”
“老夫人,我今年六十有二了,敢问您的年纪几何?”
太后一点架子都没有,和苦夏说话的时候特别随和,就和邻居大娘一样。
和这样的人相处总是觉得舒心的,苦夏也放松下来,“民妇比太后娘娘小了几岁,才刚刚五十八!”
太后一听苦夏的年纪,更是笑眯了眼,“哎哟,那咱俩叫的近乎点,我叫你一声大妹子!你也别总是太后太后的,在这儿的都不是外人,你就叫一声老姐姐,这听着多亲切呢!”
豪爽的太后给苦夏都弄愣住了,“啊,这怕是不妥吧……”
太后毫不在意的说,“这有什么?在这儿我是太后我说了算,让你叫我姐姐,你就叫我姐姐便是!你别看这小子现在是皇帝,那也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我说什么他就得听什么!”
言语间一点都不把自己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当外人。
瞧见皇帝拿眼神瞄准,太后眼神一斜,“咋啦?我说的不对,你当了皇上就飘了?不认我这个老娘了?”
尹彦之无奈的很,自家老娘真是年纪越大玩心越重,越发任性起来,“母后说的是哪里的话,不管儿子是普通百姓还是皇上,都是您的儿子,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儿子什么都听您的!”
太后这才满意,随后和苦夏倒苦水,“那就是了,大妹子,你是不知道,自打进了宫啊,我就跟进了个蹲大牢似的!在这儿啊,人人都把我当做高高在上的太后,连一个敢和我说话的人都没有!
平时见了我不是敬着就是跪着,烦都要烦死了,我想跟他们唠唠嗑,他们一个个的就会捧着我,没一个人敢和我说话,生怕我是个大老虎,把他们给吃了!”
她想到什么又高兴起来,“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大妹子,我看你这人和其他的人不同,你见到我的时候没有旁人看见我的畏惧感,我总觉得也就有你才能和我好好说说话,听我大儿子说,你们一家人都要来京城定居了?
左右在京城,没事的时候就来我这玩玩,你教教我该怎么伺候那些娇贵的花,这么些年了,我的手就是粗,凡是到我手里的花就没有不死的!”
第226章 太后娘娘的邀请
宫里面对于太后养花这件事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太后养什么死什么,就算养一株生命力特别旺盛的野草,也能很快就让这只野草枯死!
这也是太后的宫里为什么养了一群花匠,自己非常喜欢侍弄花草,又从不亲手碰花草的原因。
不是因为她身为太后多娇贵,而且因为在太后亲手照顾的花草死了一株接着一株之后,太后就死心了。
这么好看的花,被她给霍霍了都白瞎了!还不如就请花匠来照顾,她只要能观赏观赏也就成了。
可是喜欢花的人吧,就总想动手亲手照顾,这亲手照顾来的花和是远远观赏的花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比你自己养大的孩子和看着别人家已经长大的孩子,就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太后都这么盛情邀请了,苦夏要是再推辞,可就是他小气了,既然这太后看着像是个好相与的,那么苦夏也不介意和太后走得近一些,
“太后娘娘盛情难却,民妇要是再推辞,可就是不识好歹了,民妇别的没有,就是有时间,太后娘娘您只要是想找人说话,就来知会民妇一生,民妇立马进宫来陪着太后娘娘!”
太后痛快的让自己的贴身嬷嬷拿了一块牌子递给苦夏,“不用不用,哪有那么麻烦!我给你个牌子,你什么时候想进宫了,只管拿着牌子,保准宫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拦你!”
苦夏惊喜的接过,“民妇多谢太后娘娘!”
看样子这皇家是铁了心要拉拢她的心了。
太后眼神在苦夏家的几个孩子中扫视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安安静静吃饭的小福宝身上,“这个小女娃是不是就是四伢子经常念叨的二丫妹妹?”
听见有人提她,小福宝赶紧咽下嘴里含着的饭,抬起头来看着太后娘娘,乖乖巧巧地露齿一笑,“太后娘娘好眼力,小女乳名正是二丫!”
小福宝这么一笑给太后的心尖都要融化了,脸上的笑容不禁更加慈爱,夸赞的说道,“明眸皓齿,眼神清澈,确实如四伢子说的一般,机灵可爱!”
“多谢太后娘娘夸奖,太后娘娘也好看!”
小福宝把奶奶说过的,“别人夸赞你,你也要夸赞回去”这句话深深的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这样直白的夸赞,让太后娘娘听了一愣,她还不是太后的时候,和邻里街坊的说话自然少不了互相的调笑,可是她成为太后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同她这样说话,说的那些也都是恭维话,像这样毫不遮掩,简单纯粹的夸奖,还真是头一遭!
尹鸿轩和小福宝相处的较多一些,那个时候还没有于大妮的龙凤胎,等于大妮的龙凤胎长大到会走路会说话的时候,尹鸿轩已经被皇上拉去做教育,没有机会再跟这些孩子们疯玩,自然对他们了解的没有小福宝多。
太后看了看苦夏家里其他的几个孩子,心里更生欢喜,在餐桌上吃饭都是安安静静,碗碟从不发出碰撞声,吃起来斯文秀气,不吵吵打闹,大的照顾小的,小的关心大的,看起来就很有教养。
太后看着这么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心里舒坦的很,这才是一个家里最本真的味道!
哪像他们家呀,本来他们做普通农户的时候也像这样和和气气一大家子,没有什么烦恼,最大的烦恼也就是明天的晚饭吃什么。
哪像现在,心里边弯弯绕绕的装了不知道有多少,说的一句话就装了不知道多少个意思,每天和这些人相处累都要累死了。
“我既能教你武功,就能亲手废了你!”
靖安侯声音狠厉,说完猛地一拍手边的案几,咔嚓一声!案几应声而碎!
其他人都被吓到,估计在场的人也就只有苦夏还有心情胡思乱想,脸上泛着心疼,想着靖安侯有点败家,拜师还拍碎一个桌子,梨花木的呢!
于德从头至尾都面色严肃,听了靖安侯的话,神色半点不惧,身形不见一点畏缩,他照样跪在地上脊背挺直,直视着靖安侯的眼睛,郑重的发下毒誓,
“从今日起,我尊您一声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是晚辈犯了什么错,您怎么教导都是应该的!您教晚辈武功,晚辈感激不尽,晚辈学武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家人!
晚辈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欺软怕硬之人,晚辈断不会让自己变成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您尽管放心!只要我活着一日,一定不会让您的名声跟着受辱,若是我有一天真的做下错事,您尽管将我手筋脚筋挑了,逐出师门!所有污名全我一人担着!”
随后于德再次重重叩了一个响头,朗声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靖安侯满意的大笑出声,亲自将于德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的说,“很好,从现在起我也是个有徒弟的人了!等明日你们面圣过后我们就正式开始练武!你可有准备好?”
于德自信一笑,“随时准备着!”
苦夏他们晚上又做了一顿更加丰盛的菜肴,正式的请靖安侯吃了一顿饭,靖安侯被中午这顿饭给留住,晚上就没打算走,一直到蹭完饭又跟于德他们说了几句话,天色已经不早了,苦夏索性就把靖安侯给安排在了府上居住,反正府上有不少屋子。
第二天一大早,清风和明月这两个人把一切东西准备好,把苦夏他们挨个叫起床,侍候着洗漱。
要去面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绝对不能马虎,从穿着打扮上就有讲究,他们都是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官职在身,所以也不用穿官服之类的东西,只需要衣着干净体面,不能看起来不修边幅,毛毛躁躁的。
家里的姑娘丫头们全都被扎成了各种繁琐的头髻,之前在家里的时候大人们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她们扎头发,孩子们多数时候都是绑个马尾扎个丸子就算了事,这些孩子们也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并不在发型上花费太多的心思。
现在不一样了,这进攻面圣,怎么也得多挽上几个发髻,然后再带上两只簪花,这样既素雅又不会太过招摇。
靖安侯也跟着他们一起进了宫,他这退位的大将军本来在京城别庄养老,忽然进京怎么可能不和皇上说一声,不然到时候皇上知道了,说不定心里得瞎想,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养老生活,靖安侯可得好好珍惜。
苦夏他们收拾好,等了一会儿尹铭之如约到来,带着苦夏等人一起进了宫。
辰时的京城已经醒了,苦夏他们动身的已经算晚了。
这个时候皇上就快听完早朝,准备用早膳了。
尹铭之带着苦夏他们这个时间点过去就是皇上吩咐过,让苦夏他们一起和太后用饭。
太后早就对这位给她提供各种名贵花卉的花匠好奇了,这会儿听说苦夏来了京城,憋着个劲儿想见她呢!
一下子面见宫里最大的两位贵人,苦夏除了说倍感荣幸以外,还能说什么?
她倒不是那么想见,只想在幕后做着一个默默贡献的普通老妇人,奈何实力不允许,皇上和太后都想见她,她除了听从以外根本拒绝不了。
这些人还从来没有进过京城,皇宫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中,这次终于近距离的接触了,都卯足了劲儿瞪大着眼睛左看右看。
打入皇宫大门的那一刻开始,这些人的眼睛就好像能转三百六十度似的,全方位的看上一遍,看着一路上的红墙绿瓦,青砖铺就的石道。
道路上有很多洒水的宫女太监把青石板路清洗的一尘不染,看见尹铭之的马车经过,通通跪在地上,将头深深的埋了下去,不敢抬头直视马车一眼。
刚一进入这里,除了对于这巍峨壮丽的皇宫带来的震撼,就是有一种深深的压抑,每个人都循规蹈矩,不敢胡来一分!
这一刻起于二林他们深切的感受到了老娘在离家之前和他们再三重复过的失去自由的感觉。
等到面见皇帝的时候,这种感觉更甚,他们得了皇帝的特许,可以搭马车进入宫内,但是过了朱雀门之后,便要下来走路步行。
这宫内的路是又宽又长,偶尔还会路遇一些贵人,苦夏他们这些平民就要跪下行礼,也只有耀王才能站在原地坦然不动,跪了一遍又一遍,姿势还必须要标准不能出错,不然总感觉给家里丢人了。
还好,他们早先就听尹鸿轩尹钰弘说过,临来的时候,明月和清风也给他们临时抱佛脚培训了一通礼仪,倒也还算过关。
主要苦夏他们是尹铭之亲自领着的人,就算有人看他们不顺眼也不会下手为难。
第225章 植物杀手——太后
一直走到了辰时末,苦夏等人才终于到了皇帝准备宴请他们的地方——御花园。
要是在其他正经的地方苦夏等人一定会紧张,皇上也算是很为他们着想了,在御花园里风景秀丽,闻着花香草香,摆上一桌丰富的早膳,比在正经华丽的待客厅好受多了。
事实上确实如此,在御花园这种地方很好的安慰到苦夏等人进入到宫里以后就一直紧绷的心情。
尹铭之带头领着苦夏他们叩头拜见皇上和太后。
皇上和太后表现的很是亲民,并没有太过高高在上的架子,苦夏等人没有感觉到很多压力。
除了皇帝他们刻意降下自己身上的威势以外,还要就是皇帝是从农民起家的,太后当太后之前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人,身上哪有什么太大的架子,只不过是因为这一层身份给他们笼罩了一层光环而已。
皇帝打看见苦夏他们起,脸上就一直带着笑,更别提太后了,眼神一直围着苦夏转,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就没有落下来过。
等他们行完了礼,尹彦之摆手叫他们起身,“从前只在他人的言语和信件之中窥见老夫人的姿容,今日一见,老夫人比朕想象中的还要慈祥!真不愧民间流传的绰号!”
“绰号?敢问皇上,民妇在民间还会有什么绰号?”
一听自己在民间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绰号,苦夏来了兴趣,她这一路上怎么从来就没听过?
苦夏等人得了尹彦之的准许,一堆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皇上发了话众人一边吃着一边交流,皇上尹彦之就说,“难道老夫人没听过?有人可是说您是大地之母!”
“啥?!大地之母?!”
听到这个绰号众人都很惊讶,没想到苦夏还能得一个大地之母的称呼。
苦夏自己也觉得这个称呼颇有点羞赧,“皇上真是言重了,民妇不过就是一个会种地的老妇人,怎么就能担当的起大地之母这个称号?”
“老夫人不要妄自菲薄,以朕看来只有老夫人才担当得起这个称号,您帮助碧云国多少的百姓!要不是有您,碧云国的百姓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您这些年为国家提供的种子和育苗技术帮助了国家很多人!”
“所以老夫人,这个大地之母的称号一点都不夸张!”
尹彦之毫不吝啬的对苦夏给予夸奖,苦夏确实做了好事,确实用她自己的本事养活了不少碧云国的百姓,碧云国在那次的饥荒之中,相较前朝经历的灾荒好过不少。
朝廷中人统计过,这次灾荒中死去的人远没有上次的灾荒的一半,是有记载的历史中所有的灾荒死亡人数最少的一次!
尹彦之知道这不是他治理国家有功,完全是因为苦夏的自身实力过硬,才能帮助到整个碧云国上下这么多百姓!也让他这个皇帝松了一口气,苦夏实在是帮了他的大忙!
民以食为天,人想要活着一天都离不开食物,苦夏的存在就给碧云国提供了大把大把的粮食,皇上当然要把她奉为座上宾。
太后这时候在旁边接话道,“不只是大地之母,我看老夫人还要被称为一句群花之母!”
“我的花园里大部分的花都出自这位老妇人之手,这些花在此之前我可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只是在传说中耳闻过一些的名字,竟然能见其真容,这辈子能见到那些花,我也算死而无憾了!”
尹彦之不大高兴的打断太后的话,“母后,您活得好好的,身体健康的很,别总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什么死不死的!”
太后年纪越来越大,近两年总是有些小病小灾的,尹彦之尹铭之就格外注意着她的身体,早请安晚请安更是少不了,日常里哄着她开心,就是希望太后能多活两年。
尹铭之附和着大哥的话,“是啊,母后,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别总说这些死不死的,你这不是叫儿子们听了心里难受的慌吗!”
太后都要被这两个傻儿子的迷信程度给逗笑了,“多大的人了,你们还在乎这个?我说死了还能就真的死了?这不就是顺嘴说秃噜了,既然你们不愿意,那我便不说了。”
“老夫人,我今年六十有二了,敢问您的年纪几何?”
太后一点架子都没有,和苦夏说话的时候特别随和,就和邻居大娘一样。
和这样的人相处总是觉得舒心的,苦夏也放松下来,“民妇比太后娘娘小了几岁,才刚刚五十八!”
太后一听苦夏的年纪,更是笑眯了眼,“哎哟,那咱俩叫的近乎点,我叫你一声大妹子!你也别总是太后太后的,在这儿的都不是外人,你就叫一声老姐姐,这听着多亲切呢!”
豪爽的太后给苦夏都弄愣住了,“啊,这怕是不妥吧……”
太后毫不在意的说,“这有什么?在这儿我是太后我说了算,让你叫我姐姐,你就叫我姐姐便是!你别看这小子现在是皇帝,那也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我说什么他就得听什么!”
言语间一点都不把自己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当外人。
瞧见皇帝拿眼神瞄准,太后眼神一斜,“咋啦?我说的不对,你当了皇上就飘了?不认我这个老娘了?”
尹彦之无奈的很,自家老娘真是年纪越大玩心越重,越发任性起来,“母后说的是哪里的话,不管儿子是普通百姓还是皇上,都是您的儿子,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儿子什么都听您的!”
太后这才满意,随后和苦夏倒苦水,“那就是了,大妹子,你是不知道,自打进了宫啊,我就跟进了个蹲大牢似的!在这儿啊,人人都把我当做高高在上的太后,连一个敢和我说话的人都没有!
平时见了我不是敬着就是跪着,烦都要烦死了,我想跟他们唠唠嗑,他们一个个的就会捧着我,没一个人敢和我说话,生怕我是个大老虎,把他们给吃了!”
她想到什么又高兴起来,“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大妹子,我看你这人和其他的人不同,你见到我的时候没有旁人看见我的畏惧感,我总觉得也就有你才能和我好好说说话,听我大儿子说,你们一家人都要来京城定居了?
左右在京城,没事的时候就来我这玩玩,你教教我该怎么伺候那些娇贵的花,这么些年了,我的手就是粗,凡是到我手里的花就没有不死的!”
第226章 太后娘娘的邀请
宫里面对于太后养花这件事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太后养什么死什么,就算养一株生命力特别旺盛的野草,也能很快就让这只野草枯死!
这也是太后的宫里为什么养了一群花匠,自己非常喜欢侍弄花草,又从不亲手碰花草的原因。
不是因为她身为太后多娇贵,而且因为在太后亲手照顾的花草死了一株接着一株之后,太后就死心了。
这么好看的花,被她给霍霍了都白瞎了!还不如就请花匠来照顾,她只要能观赏观赏也就成了。
可是喜欢花的人吧,就总想动手亲手照顾,这亲手照顾来的花和是远远观赏的花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比你自己养大的孩子和看着别人家已经长大的孩子,就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太后都这么盛情邀请了,苦夏要是再推辞,可就是他小气了,既然这太后看着像是个好相与的,那么苦夏也不介意和太后走得近一些,
“太后娘娘盛情难却,民妇要是再推辞,可就是不识好歹了,民妇别的没有,就是有时间,太后娘娘您只要是想找人说话,就来知会民妇一生,民妇立马进宫来陪着太后娘娘!”
太后痛快的让自己的贴身嬷嬷拿了一块牌子递给苦夏,“不用不用,哪有那么麻烦!我给你个牌子,你什么时候想进宫了,只管拿着牌子,保准宫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拦你!”
苦夏惊喜的接过,“民妇多谢太后娘娘!”
看样子这皇家是铁了心要拉拢她的心了。
太后眼神在苦夏家的几个孩子中扫视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安安静静吃饭的小福宝身上,“这个小女娃是不是就是四伢子经常念叨的二丫妹妹?”
听见有人提她,小福宝赶紧咽下嘴里含着的饭,抬起头来看着太后娘娘,乖乖巧巧地露齿一笑,“太后娘娘好眼力,小女乳名正是二丫!”
小福宝这么一笑给太后的心尖都要融化了,脸上的笑容不禁更加慈爱,夸赞的说道,“明眸皓齿,眼神清澈,确实如四伢子说的一般,机灵可爱!”
“多谢太后娘娘夸奖,太后娘娘也好看!”
小福宝把奶奶说过的,“别人夸赞你,你也要夸赞回去”这句话深深的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这样直白的夸赞,让太后娘娘听了一愣,她还不是太后的时候,和邻里街坊的说话自然少不了互相的调笑,可是她成为太后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同她这样说话,说的那些也都是恭维话,像这样毫不遮掩,简单纯粹的夸奖,还真是头一遭!
尹鸿轩和小福宝相处的较多一些,那个时候还没有于大妮的龙凤胎,等于大妮的龙凤胎长大到会走路会说话的时候,尹鸿轩已经被皇上拉去做教育,没有机会再跟这些孩子们疯玩,自然对他们了解的没有小福宝多。
太后看了看苦夏家里其他的几个孩子,心里更生欢喜,在餐桌上吃饭都是安安静静,碗碟从不发出碰撞声,吃起来斯文秀气,不吵吵打闹,大的照顾小的,小的关心大的,看起来就很有教养。
太后看着这么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心里舒坦的很,这才是一个家里最本真的味道!
哪像他们家呀,本来他们做普通农户的时候也像这样和和气气一大家子,没有什么烦恼,最大的烦恼也就是明天的晚饭吃什么。
哪像现在,心里边弯弯绕绕的装了不知道有多少,说的一句话就装了不知道多少个意思,每天和这些人相处累都要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