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第9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这几个孩子都这么害怕,好像她非让他们全跟她一起去京城一样,苦夏觉得好笑,“你们急个啥,我这不是在和你们商量,也没说非让你们都跟着我去,我还能不知道家里边有事儿?
  咱家这些东西可是我看着一点点攒下的,就算你们想扔我还不让呢!
  小妮儿说的对,几个孩子的学业耽误不得,我就先领着孩子们过去安顿,等你们啥时候把家里整顿好了,啥时候再去京城。”
  “去京城你们也别以为就是享福的,咱该干的还得干,这生意你们不会以为在北山县就完事儿了吧?去京城一样可以开展咱的生意,一样可以开酒楼,一样可以种菜!
  苦夏憧憬的说,“听说京城还有暖和的温泉,在那儿四季如春!这个地方我可是肖想了好久!有了这么一块地儿,咱们就不用再费劲地弄什么暖棚了,到时候我厚着脸皮管皇上讨要这么一块地儿,咱让京城里的人也尝尝咱四季都能吃上青菜的生活!”
  苦夏说的可别豪气!暖棚一直到现在还是不能大规模的种植,她试着教过村民们几次,可是其中的温度实在是太难把控!
  不是因为温度太高,把里面的苗子烧死,就是因为温度太低,那些苗子没有成活就已经被冻死了。
  近几年冬天的天气尤其不稳定,说不准什么时候热什么时候冷,要是在普通的室外扣一个暖棚可得有人寸步不离,眼睛一直盯着才好。
  也就他们家有苦夏这个专业人士以及小福宝的福气庇佑,才能种植好一块暖棚,这暖棚的地儿也就能供上他们一家的人吃喝,苦夏也就放弃了把暖棚向别的村民们推广。
  承灵郡这边比较偏向于北方人温度太过寒冷,如果是南方温度还能可控一些。
  这次没来得及,苦夏打算抽时间再回老家一趟,让于家庄子的人试试能不能做一个成功的暖棚出来,也让他们四季都能吃上青菜。
  听了苦夏的话,家里人也都笑了,心知他们有些过于急切,误会了老娘的意思,还以为老娘让他们全家人都去京城生活。
  京城到底是京城市比他们的小村子肯定是要繁华不少,能去京城那都是值得吹嘘的事儿,更别提去京城生活。
  上次于三林回来给他们讲了不少京城的热闹,他们也对京城这样的地方心生向往,可是家里有这么多事情牵挂着他们,他们不忍就这么抛弃这么多年所积攒下的东西去京城。
  王家村虽然不是他们的老家,可是这也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了,他们逃难来到这里,在这里扎了根,更有两个新生命在这儿长大!
  他们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家人都在这,他们的家业也都在这,他们没有理由和这个小村子见外。
  苦夏数着,“大林伤还没好,他不能走;大林媳妇儿要留下来照顾地,还要照顾大林,也不能走。二林媳妇儿有酒楼的生意不能走,小妮儿也不能走,四林又跑商队更不能走,大妮儿要留在这儿给村民们做大夫,也不走,那就只剩下二林了。”
  于四林说,“二哥,你跟着娘一起去吧,要不然娘自己一个人去京城,带着几个孩子,我们还真不大放心。”
  其他几个人也跟着劝。
  于二林挠了挠头,想着自己本来的打算,“我本来打算在家待几天就接着去给农民们传授种地的知识,可没想到咱家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也不差这几天了,先陪娘上京城安顿下来再说,不然要是真让娘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们上京,我还真放心不下。”
  家里这些人也就他闲着,他当然得跟着娘一起过去,不然万一要在路上遇到点什么事儿,上京城人生地不熟,再让谁欺负了咋整?
  别说是原主本就性格泼辣,就是苦夏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人,来到这个世界还真就没有谁能欺负得了她,也更没有人敢去欺负她,她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
  可能儿子保护老娘是本能,不管他老娘在外的性格有多厉害,儿子还是觉得他老娘柔弱可欺。
  苦夏看向家里另外的两个孙女问道,“大丫二丫,你们两个呢?你们两个是怎么想的?是要跟着奶奶一起上京,还是在家里陪着你娘他们?”
  京城里可没有女子能读书的地方,这个时代也没有这样的地方,如果谁家的女子想要读书,那也都是大户人家自己请女先生回来教,去外面读书是万万不可能的。
  在家里读书的女子还要被人说三道四,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烦都要烦死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在现代的时候,苦夏一直认为这句话的解释是说一个女子如果没有才华,一定要有很好的德行。
  但是来到这个古代,苦夏深刻的体会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就是给女性的一种束缚,它的本意就是在说,女子没有才华就是好的。
  苦夏绝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做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
  苦夏忽然想起一件事儿,“还有一个问题我要先同你们说好,去京城贵人多,礼仪规矩也多,不比在咱们小村子里自在松散。
  你们要是去了可要做好被束缚的准备,咱们在这儿爱怎么着怎么着,没有那么些麻烦事,行礼不行礼的更是没有人管,可到京城就不一样了。
  就算咱们背后有皇上撑着,可也不能太过嚣张,遇到人该拜就得拜,该跪就得跪,行走坐卧,吃饭喝水,都有礼仪章程,你们可能受得了?”
  第206章 一个砖头十一个贵人
  苦夏说的这件事儿很重要,大家伙在最大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县城里,都没出过城,遇见最大的官儿也就是小胡子郡守了。
  还有比小胡子郡守更大的四皇子尹鸿轩,他来到苦夏家,那就跟回了自己家一样,甚至比回自己家还要放松,行礼不行礼的在他这儿根本就没有!
  他不进门儿先给苦夏磕个头就不错了,根本就不让苦夏他们一大家子给他自个行礼,他总觉得他来于家为的就是放松,要是他们也给他行礼,那他以后怕是就再也不敢过来了。
  这会让尹鸿轩觉得和他待的其他地方一样让他浑身紧绷,做什么都要顾及这顾及那。
  苦夏再次强调,“我说的这件事情你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京城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一个大人物,他们的权利都比我们大,咱们就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家里边儿最大的就是刚考上举人的于才。
  举人有了当官儿的身份,但于才毕竟不是个官儿。
  有句话说,在京城这种地方一个板砖扔下去砸中的十个里有十一个都得是贵人。
  稍有不慎,咱们就不知道哪一步得罪了人,咱们在这王家村呆的自由自在惯了,去到京城处处受到束缚,家里人能不能习惯?”
  “不要以为其他的贵人都像四皇子,郡守大人一样对咱们和和气气的,那是咱们和他们交情深。
  四皇子咱们小时候救过他的命,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四王子又是个和善的人,从不对咱们摆架子,咱们才能和四皇子相处得像亲人朋友一般。
  郡守大人那是因为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朋友,还因为他是皇帝的亲信,后来三林的未婚妻牡丹姑娘认了郡守大人夫妻二人做干爹干娘,和咱们更是有了一丝亲家关系,所以才待咱们客客气气的。
  别的权贵可不像他们这样,咱们遇见的最大的官儿,是上一个承灵郡的郡守万清风。
  你们也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其他许多的权贵可都像他这样,只是伸伸手,咱们就得踩进他的坑里,再也出不来。”
  “更别提京城那种地方,很多人自视甚高,瞧不起咱们这些老百姓,去到那儿少不了要受人的白眼。
  要是他们知道皇上对咱们特殊对待,肯定还会招来其他人的眼红嫉妒,说不定又要惹下许多祸事,在京城中勾心斗角比比皆是,远没有这小山村宁静。
  四皇子也不是没有跟咱们讲过京城的故事,你们也都有所了解,我说的话不是唬你们。”
  于大妮赞同了苦夏的话,她的老师就是宫里的御医,御医见过的脏事儿可多了去了,没少拿那些案例来给于大妮讲课。
  那些后宫的娘娘们整天因为这因为那来收买御医,贾旭之可是见过不少,不过他是站在皇帝身边的,所以并不掺和那些娘娘们的斗争。
  这位贾御医是前朝留下来的,因为他手脚还算干净,医术也很高明,现任皇帝也就没有把他处置了,而是让他一直留了下来在太医院任职,这一点贾御医很感谢尹彦之这位皇帝。
  于大妮说,“老师和我说过京城里的那些事,我也才知道原来在那样繁华的地方隐藏着那么黑暗的人心,只是为了一点荣华富贵,就能手上沾着多条人命,为了地位做出什么事儿都不稀奇。
  在宫里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深意,稍有不慎,行将踏错就是一条人命!”
  于才给奶奶和姑姑各满上一杯茶水,说道,“胡先生也和我讲过,那些大人物之间勾心斗角的事儿,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胡先生就是在乡试中那位看上了于才要给他当老师的进士。
  于才在乡试过后就一直跟着这个进士在北山县读书,直到于大林受伤他才回来。
  “还有一件事儿我没跟家里说,胡先生老早就和我说要带我回京,只不过我挂念家里,一时半会儿的这才没有跟着过去。
  胡先生舍不得我也跟着我留在北山县,但不能总让胡先生跟着我,如果没有皇上的这一封信,再过几天等我爹的伤情稳定了,我打算跟家里说,要跟着胡先生去京城的。”
  于才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一股慢条斯理的劲儿,年纪越长,他身上温文尔雅的气息就越重。
  虽然才是十几岁的年纪,但也可以称得上是一表人才,“胡先生早就跟我介绍过京城的险恶,他让我做好心理准备去到进城后要面对什么样的生活。
  奶奶,我已经想好了,要得到什么总要失去些什么的,京城那种地方不比咱们家里自由自在,可见识到的东西也不是王家村能比得了的。
  不论是于先生还是胡先生,又或者是奶奶,都说过我们需要学习,我也发觉到学习的好处。
  我的学习进度在几位先生的教导下进步神速,身边的人已经跟不上我,我需要更多的人来和我一起探讨, 奶奶,如果您要去京城,我是肯定要去的。”
  听了于才和苦夏他们的话,家里其他人都沉默下来,陷入沉思。
  苦夏等人说的很对,他们自由自在惯了,无论在王家村还是在北山县,他们过得都是无拘无束的生活。
  如果去到京城受到多方束缚,他们能不能适应?看到京城的繁华,他们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小村子?
  他们会不会因为到京城受不了束缚,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就和哪个贵人吵了起来,给自己家里惹上麻烦该怎么办?
  但是在他们认真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老娘去哪儿他们就去哪儿,只要有老娘在,所有的事情都不成问题!
  反正他们家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老娘就是他们家的定海神针!只要有老娘在的地方,他们就觉得心安!
  于大林最先说道,“娘,您去吧,您就先替我们探探路,看看京城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真有那么繁华,等咱们把家里一切都安顿好了,就去京城和您会合!”
  黄逸才看胡夏的眼神望向他,笑了笑,歉意的说,“您别看我,我们一家暂时肯定是不能和您去京城的,家里的生意有二弟看着,可我也不能松手太久。
  等再在这儿待几天,我们就得启程赶回去了,爹娘那边也不能放心。
  只要我们把手里的事情全都安排好,一定去京城看您。
  我们家的生意想往外扩展一下,我觉得京城就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挑战大,收获才更大!”
  没想到黄逸才会和她说这些,苦夏倍感欣慰,她倒不是非让黄逸才他们抛下一切跟着她去京城。
  毕竟人家有家有业,有妻有子,凤栖郡离京城也挺远的,要是她真把人给带走了,黄家父母那边苦夏可过意不去。
  第207章 没见过世面的大人
  一家人或坐或站的围在房间里的桌子前,家里人有意让苦夏和黄逸才多亲近,总是把他们两个的位置挨得很近,苦夏一伸手就能摸到黄逸才的手。
  他们之间的感情缺失了很多年,苦夏总是下意识的就想摸摸他的头,摸摸他的手,将自己对他的感情传递过去。
  黄逸才对于苦夏这样的爱抚并不反感,他能体会到这简单的抚摸中带着一位母亲浓厚的感情,他并不抗拒,反而很是享受。
  苦夏握着黄逸才的手,声音特别温柔的说,“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但万事不可急切,不要让你的父母多心。你要是着急,他们还以为你多想离开呢,再惹他们伤心,那就是我的不是了。
  我已经找到了你,以后我们相处有的是时间,你放心忙你的事去,我只要知道你好好的就行,不是非得让你就守在我身边。”
  “能得到您老的理解我很开心,您放心,我把手头的事安排安排,一定带着家里人去京城看您。”
  苦夏自是没有不高兴的,和刚认回来的二儿子说完贴心话,苦夏又问起于恬珂。
  “恬柯,你想不想跟着奶奶一起去京城?”
  于恬珂唇角小幅度的向上翘,她笑了笑,直白的说,“我自然是想跟着奶奶一起去京城见识见识的,但是我舍不得离开爹和娘,所以这次我就不跟着奶奶一起去了,等什么时候爹的伤养好了,娘手头空下来了,我在跟着他们一起上京城找奶奶。”
  苦夏又问家里另外两个小姑娘的意见,“大丫二丫,你们两个要不要跟着奶奶一起去京城?”
  说实话,苦夏是想把小福宝带在身边的,她总觉得小福宝这样的小姑娘,将来一定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她去领略等她去征服,越早出去越好。
  剧情虽然并不完全,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未来小福宝一定已经走出了王家村。
  苦夏当然也不会让小福宝过的比剧情里差,不是说小村子里不好,只是这个村子的发展到底有限。
  于大丫也是,她喜欢厨艺,立志要做一位神厨,现在她才十几岁就已经是客云来客人们争着抢着想要尝一尝她手艺的大厨师。
  但是这远远不够,于大丫的手艺确实很好,但也不是到了登峰造极,无人可替代的地步,她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北山县已经没有人可以教导她,导致于大丫的厨艺再无寸进,这也是于大丫一直烦恼的地方。
  如果去到金城,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更好的厨师,甚至可以去和宫里那些御厨们切磋一下,最好的厨师都在宫里头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