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第2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大林吃的最快,三口两口一碗面条就没了,紧接着去厨房又盛了一碗,足足干了三大碗,才停了下来!
  摸着滚圆的肚子坐在门坎上,倚着门框舒适的叹了口气,他现在就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在往外冒凉气,“要是以后咱天天能吃凉面就好了!”
  刘有香刚吃了半碗,笑他,“你可真会做美梦!这白面的面条哪能天天吃啊!咱娘偶尔给你做一回解解馋就行了,哪能让咱娘天天下厨!”
  于大林一寻思,也是,能吃上一回就行了,他家现在粮食确实挺富足,但也不能顿顿吃白面面条,太奢侈了!
  于才很有抱负,看他爹对于没能天天吃上白面面条遗憾,他安慰他爹,“爹,您放心,等俺好好读书,一定能考中!到时候咱家天天吃白面面条,让你吃个够!”
  儿子想上进当爹的自然高兴,于大林听了他的话,哈哈一笑,“行嘞,爹就等着你考取个功名回来,让爹天天吃白面面条!”
  刘有香背上背着的小福宝见大人们说的热闹,自己也不忘了彰显一下存在,挥舞着小手朝刘有香手里端着的大碗面条探去,口齿不清的说着,“啊啊啊吃吃吃……”
  正在长牙的她总是爱流口水,一说话更是止不住的往出冒。
  刘有香把面条放到一边,从背后把小福宝解了下来,抱到自己怀里,用她脖子下围着的口水布擦了擦擦下巴上已经流成河的口水,哄道,“乖乖哦,面条太凉了,你还不能吃,大伯娘去给你盛碗面条汤,等你长大了再吃凉面啊。”
  小福宝又“啊啊”了两声,回应着刘有香的话,手不再朝着面条探,只是眼神还是不住的在飘着青红配菜的面条上留恋,那眨着葡萄似的大眼睛眼巴巴的望着面条的馋样儿逗笑了一大家子人。
  刘有香赶紧去厨房盛了一碗面条汤吹凉了,一勺一勺的送进小福宝的嘴里,小福宝跟着滋溜滋溜喝的也挺香,喝了大半碗,她伸手一推刘有香的勺子,表示自己已经饱了。
  刘有香抱着小福宝就夸,“咱家二丫就是聪明,咱大人说话她能听懂!”
  于二林这个傻爹肯定吹捧自己的闺女,他抱着已经空了两次的面条碗嘿嘿傻乐,“那是!也不看是谁的闺女!”
  苦夏忍不住说,“哎呦喂,你个憨老二可真能往自己脸上贴金,俺小福宝聪明,跟你有啥关系!俺都奇怪了,你这个爹傻成这样了,咱小富宝咋这么聪明?估计呀是像了你媳妇儿!你要能有你媳妇一半聪明,俺也不用天天替你愁的慌!”
  于二林眼神颇有些惊悚的看着他老娘,虽然他老娘这一段时间改了很多,不再对家里的媳妇儿打骂,但这夸奖还是破天荒头一回,从来都只叫家里的姑娘女人赔钱货的,啥时候说过他媳妇儿聪明啊!
  苦夏瞪他一眼,说道,“看啥看?俺说你没有你媳妇儿聪明你还不服气是咋的?!人家你媳妇儿现在就在酒楼里管账,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傻乐!”
  于二林确定他老娘是真心的夸奖他媳妇儿笑的更高兴了,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子后边去,“那俺媳妇儿能管账,那是俺媳妇儿厉害,俺能娶了这么厉害的媳妇儿,俺也厉害!娘能给俺娶上这么厉害的媳妇儿,娘更厉害!”
  于二林这话逗的苦夏都憋不住笑,要说于二林憨吧,他有时候还真不憨,一遇到他媳妇儿的事儿就可精明了,想来这也是李欣瑶能和他过下去的原。
  家里老娘厉害,可护媳妇儿也是真的护,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于二林尽可能的让媳妇儿和闺女不跟着他吃苦,那时候家里哪有现在这么富裕,原主这个老太太还缺德,好吃的不给闺女媳妇儿吃,只给儿子,于二林就把老娘给的好吃的偷偷的留下来给他们娘俩吃。
  趁着吃饭这会儿功夫人都挺齐,苦夏说起自己另外的打算,“俺打算在村子里建个养猪场,你们觉得咋样?”
  于文渊率先发问,“养猪场?老大姐为何想要建个养猪场?”
  读书人吃起饭来总是要文雅一些,但他吃的速度可不慢,这会儿已经抱着第二碗慢慢享受了。
  苦夏喝了一口凉面酸甜适口的汤,润润喉咙说道,“咱家现在开的酒楼,猪肉肯定是少不了,从别人那儿进货不如自己养,你们想啊,从别人那拿的猪肯定得给别人挣钱,咱要是自己养猪,不仅有猪肉,还有猪下水和猪血都能留着吃。”
  “咱这地里的地瓜秧都吃不了,这些东西喂猪可是好东西,还有各种麦糠敷料,山上的野菜坷垃,给猪喂上这猪还不得撑死!”
  “咱都不用花钱猪就养起来了,到时咱们自己家管不过来,就在村里请上两个人帮咱管,你看村里有那孤寡老人,家里人丁稀少的,咱们就雇佣他们给咱看猪圈,咱们到底是外来户,也能借着这个机会和乡里乡亲的拉近一下距离,真有个啥事儿不至于没人帮衬。”
  家里种着地,那些农作物打下来的秧子扔了就白瞎,这要是养个猪,养个鸡鸭鹅的,可就是一条龙服务,整个地里的东西都不浪费!
  苦夏这么一说,于文渊赞同的点头,“老大姐想的确实周到,仔细一想,是这么个理儿,现在家里开了酒楼吃饭按照老大姐说的酒楼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就这酒楼肯定不能只开一家,咱从别人那儿进猪肉总不是那么回事儿,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自己养猪?”
  第59章 有人闹事
  听了苦夏和于文渊的一通分析,于家其他人都觉得有道理,就算觉得没道理,他们也不敢反驳,家里一直都是老太太的一言堂,啥都是她说了算。
  苦夏知道这么回事儿,可知道和她怎么做又是一回事,她把这些人都当做自己的家人,而她做的事情影响到全家,还会拿出他们全家的资产来去做这件事情,那么就不能不通知他们私自做主。
  于大林他们不会对自己这个老娘有意见,但苦夏觉得这样做会更加让他们的这个大家庭有凝聚力,一家人的心往一块使劲,才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老太太的身体不能吃太多凉的,苦夏再怎么嘴馋,还是克制住要去再盛一碗凉面的冲动,她把小福宝抱了过来,让刘有香好好吃饭。
  苦夏双手放在小福宝的腋下,把她举到自己面前,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小姑娘好看,也不知道是小福宝本身长得喜人,还是她自己这具身体和小福宝有血缘关系的原因。
  小福宝显然也很喜欢奶奶,笑的口水不住的往外流。
  苦夏将它放在自己的怀里,用口水布给她擦了擦,替她捋了捋头发,这小福宝就是好,这么热的天,抱在怀里感觉整个人都凉快了似的,别人都热的满头大汗,她家小福宝连头发丝都没有汗湿。
  小福宝还不到一岁,长得就和年画上的娃娃一样惹人稀罕,黑葡萄似的眼睛上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皮肤又白又嫩,肉嘟嘟的脸一笑起来隐隐的酒窝浮现,简直能甜到你的心里去。
  苦夏摸着小福宝肉肉软软的手,嘀嘀咕咕的念叨,“小福宝啊,保佑奶奶的酒楼生意兴隆,发大财,奶奶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让你以后活的就和地主家的大小姐似的!”
  于大林他们见老娘又开始神神叨叨的,都是一笑没有管,因为他们自己也觉得小福宝挺神奇的,他们现在都不敢随便把福宝抱出去了,因为他们发现每次带小福宝出去都会捡到一些好东西回家。
  这回刘友香背着小福宝到地里的阴凉地方去给垄地拔草,结果拔着拔着从早就已经没有地瓜秧的地里拔了一颗大地瓜出来!
  这个大地瓜比他们之前挖出来的地瓜都大,一整个最起码得有四五斤重!
  他们都觉得神奇,老百姓对于粮食的看重不允许他们发生这么大的疏漏,他们又把地里到处翻了翻,再没有找到其他的,只能把原因归结于小福宝身上。
  像他们之前抱着小福宝出去遛弯,路边捡到比别人更多的蘑菇,捡到野鸡,野鸭的,这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要是抱着小福宝上山一趟,更是能见着自己送上门来的野鸡野兔,家里人都习惯了。
  现在他们家里每个人出门的时候,都习惯性的和小福宝打个招呼,或者摸摸她的手,借借她的福气,这样就算没有什么用处,他们自己心底里也会感觉做什么事都会很顺遂。
  与其说是小福宝的运气让他们做事顺利,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们这种正向的心态,才是让他们事事顺遂的根本。
  苦夏找了村里人盖猪圈,就像盖房子的时候,村里人互相帮忙。
  这次苦夏花了钱请的还管饭,村里的泥瓦匠立马响应,甚至还有不要钱免费帮苦夏盖猪圈,苦夏带给王家村这么多好处,他们给她家盖个猪圈,要是还要钱,多少有点没良心。
  村民们实在是热情,都要帮着苦夏免费干,苦夏没有办法,只能每天一日三餐大鱼大肉的管够,甚至还能让他们每个人把吃剩的拿到家里去。
  村民们干活干的更加伤心,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主家,这年头还能让他们顿顿都吃上肉,还让他们带回去给家里人吃,要是有这种的主家愿意雇他们,他们愿意给她免费干一辈子活!
  苦夏这边盖猪圈盖的热火朝天,县城里于四林和李欣瑶看着的酒楼也忙活得脚打后脑勺。
  “客云来”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他们从中午开始营业一直到晚上辰时末,人基本上都是不间断的。
  雇佣的十个跑堂都不够了,他们又雇佣了十个和这十个跑堂倒班,最开始的十个跑堂拿着高额的工资也忍不住小声抱怨两句,这每天忙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大热的天里甚至有体弱的人出现了中暑的情况,李欣瑶立马决定给酒楼增加人手。
  李欣瑶和于四林两个也没闲着当老板,而是跟着酒楼的活计一起工作,哪儿缺人了他们就去哪儿帮手。
  外边儿的烤炉架子由原来的三个变成了五个,烧烤师傅他们也新招了三个,后厨烧菜的师傅有五个,就这还忙不过来,每天的出餐率都顶不上酒楼一天预约的一半!
  即使一天都不可能排的上号,依然有人坚持的想在“客云来”吃上一顿饭,不为别的,就为了门外置着的五个烧烤炉子,那香味儿一直在勾引着他们,他们没办法把这香味无视掉,只要他们离开队伍一会,再回来的时候队伍就有了之前的几倍长!
  酒楼里面可以说是人满为患,即使没有酒来作陪,大家伙依然吃的很是高兴。
  于四林大声嚷嚷着让人避着自己手里这一大盆红艳艳的水煮鱼,“三号桌!三号桌的水煮鱼来了!”
  这一大盆子水煮鱼使用了一条四斤的草鱼,再加上一些娃娃菜和金针菇,豆芽等作为配菜,这一大盆就足够三四个人食用,一般来的人多的都爱点上这一道菜,热天里吃点辣的,总感觉格外的过瘾和开胃!
  放下这一桌水煮鱼,于四林口干舌燥,刚想去喝口水,结果后厨又开始喊着走菜,他只能停下往水壶那儿走的脚步,转道去了厨房。
  于四林刚端着一道香气四溢的小鸡炖蘑菇出来,就有一桌顾客传来了与旁的桌不一样的声音。
  只见那桌人是四个打着赤膊的壮汉,拍着桌子吵的脸红脖子粗!
  于四林把菜放到四号桌,说了一句“请慢用”就走向那桌打算调节一下,酒楼里又不是只有他们一桌人,还有其他的顾客在用餐,不能让他们打扰到。
  第60章 咱上头有人
  一个穿了黑裤子的壮汉拍着桌子跟其他三个人喊,“你他娘的真能胡说!客云来的菜怎么可能和醉香楼一样!客运来的比醉香楼好吃了不知多少!你少在这儿瞎胡咧咧!”
  另一个脸上长着络腮胡子的男人跟他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我就说醉香楼比这儿可便宜多了,菜都是一样的菜,凭啥这客云来就卖的这么贵!他们家的菜往里边放金子了咋的?!我非要找这个老板说道说道!”
  于四林一听,心里有了谱,知道这几个人吵架是假,来客云来闹事儿是真!
  他先去后厨和李欣瑶打了个招呼,然后打发了一个跑堂去叫人来,都安排妥当,这才走过去叫停,“哎,几位大哥咱都是来吃饭的有啥可吵?可是小店的饭食不合几位大哥的口味?”
  这几个人显然不认识于四林是谁,都以为他是普通的跑堂,他们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去去去!赶紧把你们老板给我叫来!我倒要问问他和醉香楼一样的菜,凭啥你家卖的这么贵!你倒是给我说说这菜好在哪?!”
  之前酒楼还没开业的时候,于三林来过两趟,于三林有个习惯,到了每一个地方,他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打听清楚周边的情况,以及可能和自己家产生关联的人和事,这次他家开酒楼他自然更要打听好可能会和他们有竞争关系的其他酒楼。
  醉香楼就包括在内。
  在他们客云来没出现之前,醉香楼是县里唯一的一家高档酒楼,这里普通百姓根本就吃不起,都是地主富绅才能来酒楼里吃饭,和他们客云来的定位很像。
  客云来开店才不过几天,就有了这么多人来这儿,客云来肯定是把醉香楼的生意给抢了,想必醉香楼坐不住,才派了人过来他们这闹事儿。
  于四林笑呵呵的,半点不生气,耐心的说道,“这位大哥真是说笑了,除了几样寻常的菜以外,客云来的特色菜我敢说是这县城里的独一份,醉香楼一早就存在,根本不可能和客云来的菜一样,客云来的菜要是全都和醉香楼一样,却还要价比他们贵,谁也不是傻子,我们要是做的黑心商家,哪个看不出来?”
  “咱做生意,诚信为本,说了是独家特色菜,就一定是独家特色菜,寻常的菜系要是比别家贵,是因为咱家同样的菜系肯定比别家的分量要多,不信咱现在就到醉香楼买一份回来比较比较。”
  于四林说的自信,条理清晰,来这儿吃饭的人也有去过醉香楼的,都知道是个什么价,他们来这儿一吃,也觉得客云来的菜确实味道独特,是他们在其他的酒楼从来没吃过的,其他酒楼同样的菜也确实如于四林所说,分量比别人大了很多。
  之所以份量比别人酒楼的多,是因为客云来自己家就有原材料供应,不用去别的地儿进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他们自然愿意在分量上让步,让客人吃的更实惠些。
  这桌闹事的人其中一个又说,“你小子可真是牙尖嘴里!我不想听你说话,我只想听你们老板说,把你们老板叫出来,我要和他当面说说!做生意都像他这么做,别人家还怎么做!市面上都是一样的分量一样的价钱,凭啥到你这儿分量就多了?你们让别人咋做生意?”
  于四林笑脸不变,“这位大哥此言差异,俗话说的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家饭馆同样的菜,做出来的口味都不同,有的偏咸一点儿,有的就偏甜一点。
  “咱们客云来虽然分量多些,但味道却和醉香楼完全不同,醉香楼在这县城里开了十几年,它的口味自然早就已经被大众接受,咱们客云来菜的分量是多,但也会有人为了味道过去醉香楼,其他的店也是如此。”
  这人纯属没事儿找事儿,他们自己家开酒楼,难道不知道这样可能会扰乱市场经济?只是比别人的分量多了些,可多也多不出来多少。
  那些人也能把分量提高上来,只不过他们舍不下那个钱,想多赚一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使用的餐盘都是苦夏特制的,会把这些菜品衬托的更膨胀一些,顾客自然会觉得份量比别家多了很多。
  另一个男的忽然怪叫一声,指着桌子上的一盘凉菜就大喊,“哎呀呀!你们家这菜也太脏了!大家快来看啊,这菜里边儿居然有苍蝇!”
  于四林脸上笑嘻嘻,心里已经开始mmp,就他妈的当他眼瞎吗?当着他的眼面儿把两只死苍蝇扔进菜盘子,是不是真以为他是个软柿子好欺负啊?
  于四林在心里默念着老娘教他的要以笑待人,让顾客感受到他们酒楼最真挚的欢迎,一定要有素质,素质,素质!
  想着老娘拎着棍子教他的模样,于四林总算冷静下来,没有当场掀了桌子,把菜盘子扣到这几个壮汉头上,主要估量一下之后他这小胳膊腿也打不过他们。
  于四林面上带笑,咬牙切齿的说,“几位大哥不要当我是瞎子,我眼神好的很,这么多人都在这儿看着你把两只苍蝇扔进去,非说是我们店里不干净,是以为所有人都和你们一样眼瞎吗?”
  这四个壮汉里边儿最壮实的一个,听于四林这么说话,当下就拎住于四林的领子,把他从原地滴溜了起来!
  壮汉脸上横肉一抖,拳头捏的咯吱作响,威胁道,“你个小兔崽子,敢跟老子这么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我说你这店里不干净就是不干净!敢不听老子的话,信不信老子一拳把你打扁了扔到你家锅里去!?”
  于四林被壮汉拎着,领子勒的脸通红,依然不忘了老娘的训诫,拼命挤出微笑,说道,“这位大哥,您说的话我还真不信,要不您试试?”
  “你小子还真是不怕死!今天老子就教教你死字该怎么写!”
  后厨趴着门缝的李欣瑶一看于四林估计要吃亏,赶紧招呼着几个厨师拎着家伙就想往出冲,这是苦夏告诉她的。
  他们后边有县令站着,苦夏早就预料到会有人来闹事,生意做的大倒时肯定有同行看不惯过来找茬,要是真压不住,就先叫人手用暴力手段制住,别闹出人命来就行,但这可不能跟于四林说,于四林年纪小容易冲动,还是交给李欣瑶苦夏比较放心。
  几个厨子有的拿着锅铲,有的拿着菜刀,有的拿着炒瓢就想往外冲,就在这时,门口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何人胆敢在此闹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