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716节
楚怀仲苍老的眼中泛起一抹锐利之意:“老朽想说的是之前的事情。大行皇帝驾崩仅仅四天,陆沉的亲信便能打开京城东门放锐士营入城,稍晚一些时候定北军和飞羽军出现在京城之外,这里面的蹊跷想必薛相早已洞悉,无需老朽赘述。”
值房内陷入长时间的寂静。
楚怀仲没有催促。
薛南亭望着对面墙边的书架,手指轻轻敲着扶手。
楚怀仲见状便说道:“老朽相信陆沉和大行皇帝遇刺没有直接的联系,亦承认他与李适之等人周旋是顾全大局。但是薛相应该不能否认,陆沉早就察觉到李适之的意图,否则他就不会让丁会暗中返京,而是应该以丁会的名义第一时间向大行皇帝呈上密折,讲明李适之以往的筹谋。这样大行皇帝就不会一直信任李适之,更不会让苑玉吉带领大批精锐心腹离开皇宫,只为抓一个高焕!”
薛南亭缓缓道:“可是连明达公都没有提前发现李适之的图谋。”
明达乃是李道彦的表字。
楚怀仲略显失望地说道:“明达兄离开朝堂已经两年,而李适之肯定会想方设法在他面前隐藏心思,再加上他一直针对的是陆沉,明达兄身处局外一时不察,并非不能理解的事情。陆沉则不然,李适之的诸多图谋都是冲着他去的,换做你我处在陆沉的位置上,同样会仔细思考李适之的意图。”
“思仁公……”
薛南亭凝望着老人的双眼,面上浮现一抹苦涩,喟然道:“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却让楚怀仲一时失语。
“诚如思仁公所言,陆沉某些举动已经逾越了界线,朝堂上却没人议论更没人弹劾,总不能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成了聋子瞎子,只不过是局势到了这般地步,大齐经不起再一次的动荡。”
薛南亭面露愧色,略显艰难地说道:“南亭身为左相,如何不想涤荡朝堂,扼杀一切会威胁到皇权的因素,非不愿,实不能耳。”
楚怀仲没有反驳,很显然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句话叫在其位谋其政。
他这样一个过渡性质的礼部尚书,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老人,纵然心有不甘又能如何?
所以他才开门见山,希望薛南亭作为百官之首,承担起应尽的职责,但是此刻看着薛南亭黯淡的神色,他心中那些话便再也说不出口。
他知道薛南亭是怎样的人,委实不忍继续苛责。
薛南亭垂下眼帘说道:“其实淮安郡王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即便大权在握,也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他没有插手五万禁军的各项任命,亦不曾干涉宫禁防务,朝中出现那么多空缺,他只是推了高焕一把。你我皆知他为何要这样做,毕竟户部管着边军的后勤命脉,再交给其他人,他肯定不放心。除此之外,他并无逾矩之举。”
“那么将来呢?”
楚怀仲面露萧索之意,叹道:“老朽寿数将尽,没有几年可活,等到两眼一闭的时候,这些纷扰便再也看不见,可是你们总得面对这个死局。从古至今,主弱臣强便生不测,史书之上血泪斑斑啊。”
“思仁公,我自会尽我所能护持天子。”
薛南亭敛去犹疑之色,坚定地说道:“请相信南亭之忠。”
“老朽从来不曾怀疑你对大齐的忠心,否则今天就不会找你说这些。”
楚怀仲神情凝重地说道:“老朽只是盼你早有准备,莫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是。”
薛南亭点了点头,沉声道:“我与太后私下商议过,如今最好的选择便是维持现状,先应对景国的虎视眈眈,同时耐心地等待天子茁壮成长。或许将来会出现转机,毕竟淮安郡王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若是无法转圜,我等自然也会做最坏的打算。”
楚怀仲望着他决然的神情,不由得颇为动容,起身一礼道:“老朽方才出言无状,还请薛相谅解。”
“思仁公,你这是……”
薛南亭连忙起身扶住他的双臂,神情复杂地说道:“南亭愧不敢当。”
楚怀仲老眼微红,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一切尽在不言中。
……
离开皇宫后,坐在平稳坚固的马车中,陆沉双眼微闭,回想着方才在宫里的细节。
宁太后虽然年轻,却有一种无师自通、透过现象看见本质的政治智慧,虽然不及李端那般润物无声,至少要强过李宗本的反复无常。
其实陆沉心里清楚,太后并非没有疑虑,至少定北军和飞羽军借道靖州提前南下是明摆着的事实,但她能够抓住最关键的点,在强敌窥伺、天子年幼的前提下,力争维系当前平和的局面。
对于陆沉来说,这同样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
自家事自家清楚,他现在确实拥有了自保的底气,但是还没有达到可以公然挑衅皇权的地步,除非他另起炉灶从头再来。
但是那样的话,他这些年做出的努力几乎白费,所以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他不会做出那个决定。
“团结一心应对外敌,这样也好。”
陆沉呼出一口气,喃喃自语。
马车缓缓停下,外面传来秦子龙恭敬的声音:“王爷,到了。”
陆沉从马车中出来,迈步回到已经更换门楼的淮安郡王府。
及至后宅,他隐约觉得气氛有些古怪,丫鬟们看起来都像往常一样恭敬行礼,但是她们尽皆努力低着头,似乎不敢让陆沉看到她们的面庞。
带着满心不解,陆沉径直来到正房。
如今依旧是国丧期间,还要持续将近两个月,这段时间女眷们的衣着服饰都会选择素色,没有必要在这种小事上落人口实。
林溪、厉冰雪和顾婉儿皆在,即便她们衣着素净妆容浅淡,亦是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只不过陆沉踏过门槛便停下脚步,抬手擦了擦眼睛。
他终于知道丫鬟们的古怪来自何处。
妻妾们笑盈盈地看着他,同时起身道:“见过王爷。”
这显然是她们有意为之,要知道平时家中最不讲究繁文缛节,而且这一次连林溪都站起身行了一礼。
“王……王爷?”
看似无比和谐的气氛中,响起一个怯怯的声音。
与她略显紧张的嗓音相比,她身上一袭红衣格外惹眼,与林溪等人的素色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屋内一道最独特的景色。
陆沉此刻脑海中转过无数念头,最后只憋出一句话:“洛姑娘,你怎么来了?”
洛九九怔怔地看着他,心里积蓄已久的思念、忐忑与委屈瞬间涌现,化作明亮的双眸中盈盈泪光。
林溪见状心有不忍,收起打趣这两人的想法,给厉冰雪和顾婉儿使了一个眼色,然后默契地离开。
经过陆沉身边的时候,她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理会陆沉讨好的目光,但是终究轻声嘱咐道:“你啊……别吓着她。”
陆沉连忙点头。
屋内安静下来。
洛九九双唇紧抿,双手攥在一起。
陆沉迈步走过去,来到她面前站定,抬手想要帮她擦拭脸上的泪痕,忽地停下动作,轻声道:“你等一下。”
洛九九原本酝酿好的情绪再度一窒,不解地看着他急匆匆离去。
片刻过后,陆沉大步返回,手中握着一方手帕。
洛九九看着他用那帕子帮自己擦拭脸颊,心中忽然一动,抬手抢过那方手帕,只见这帕子依然很新,平时肯定没怎么用过,上面绣着两个字。
陆,洛。
回忆瞬间浮现。
那一天她站在青山之上,朝官道上的他射去一支箭,箭上绑着她花了七天时间亲手织就的手帕。
洛九九握着帕子,抬头望着陆沉的双眼,然后扑入他的怀中。
低声啜泣。
伤感之中,又带着几分久别重逢的喜悦。
第882章 【新人】
洛九九原本只是各种情绪混杂,一时间难以自制,倒也算不上如何悲伤。
只不过哭声一起,想要停下来却不容易。
她埋首于陆沉怀中,双臂揽着他的肩膀,哭得梨花带雨延绵不止,将陆沉胸前那一片悉数染湿。
其实不怪她这般形容,毕竟距离她和陆沉上次相见已经过去一年半,虽然这期间两人互有书信往来,但是思念郁积过甚,她又怎能做到泰然处之?
即便陆沉在书信中再三向她保证,让她不必担心往后,可她身处遥远的沙州,难免会患得患失。
原本洛九九以为自己足够豁达,只求心之所喜,不奢望朝朝暮暮,因此她无比洒脱主动地向陆沉表明心迹,甚至献上女儿家最宝贵的清白。那时候她觉得即便往后不再相见,只要能够有片刻欢愉,大抵就能满足。
后来她才醒悟,一直以来高估了自己的决心,原来情之一字真能让人寸断肝肠。
无数次午夜梦醒,她便再也睡不着,披衣起床来到屋外,看着溶溶夜色中的沙州山水,情不自禁地眺望遥远的东方。
日日夜夜,周而复始。
陆沉已不再是曾经愚钝的性情,他自然明白少女为何哭泣,抬手轻抚她的后背,在她耳边轻声宽慰。
洛九九的出现十分突然,他事前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不过从这也能断定沙州没有问题,否则他肯定会提前知晓,所以他没有急着问东问西,耐心地安抚少女的情绪。
片刻过后,洛九九意识到自己现在身处何方,于是艰难地止住哭声,离开令她想念又喜欢的怀抱,看着陆沉胸前湿漉漉一片,她又忽地破涕为笑,容颜瞬间明媚。
陆沉见状便笑道:“妆容都哭花了。”
“啊?”
洛九九连忙左右看去,但是这正堂里怎会有镜子。
“随我来。”
陆沉牵起她的手,不容置疑地朝外走去。
洛九九没有抗拒,眼帘轻垂,乖巧地跟着他。
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她的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
两人来到花厅,陆沉让她稍待片刻,然后朝外走去,不多时端来一盆清水和干净的面巾,微笑道:“来,洛大小姐,我帮你洗脸。”
“你……”
洛九九欲言又止。
这会她的心情已经平复,认真打量着陆沉的外表,只见他身穿郡王常服,腰间束以玉带,头戴翼善冠,气度沉凝不怒自威。
即便是在沙州长大,对齐国的规矩和风俗不甚了解,洛九九也知道站在她面前笑容温和的男人已然位极人臣,但他似乎和当年没有太大的区别。
她听说齐国男子大多喜欢摆老爷架子,陆沉如今的地位显然胜过绝大多数人,却主动要帮她洗脸。
望着洛九九迟疑的神色,陆沉心中了然,没有趁势彰显自己如何开明,而是坦然道:“家里和外面不一样。在外人跟前终究还是要注意礼节,没有必要引人非议,但是回到家里最好轻便一些,不需要那么多严苛的规矩。告诉你一个秘密,你那两位姐姐平时绝对不会对我毕恭毕敬地行礼,我觉得这样挺好,一家人和和气气更亲近。”
毫无疑问,“家里”这个词深深触动洛九九的内心,于是她嫣然一笑,走到近前说道:“那就有劳王爷了。”
值房内陷入长时间的寂静。
楚怀仲没有催促。
薛南亭望着对面墙边的书架,手指轻轻敲着扶手。
楚怀仲见状便说道:“老朽相信陆沉和大行皇帝遇刺没有直接的联系,亦承认他与李适之等人周旋是顾全大局。但是薛相应该不能否认,陆沉早就察觉到李适之的意图,否则他就不会让丁会暗中返京,而是应该以丁会的名义第一时间向大行皇帝呈上密折,讲明李适之以往的筹谋。这样大行皇帝就不会一直信任李适之,更不会让苑玉吉带领大批精锐心腹离开皇宫,只为抓一个高焕!”
薛南亭缓缓道:“可是连明达公都没有提前发现李适之的图谋。”
明达乃是李道彦的表字。
楚怀仲略显失望地说道:“明达兄离开朝堂已经两年,而李适之肯定会想方设法在他面前隐藏心思,再加上他一直针对的是陆沉,明达兄身处局外一时不察,并非不能理解的事情。陆沉则不然,李适之的诸多图谋都是冲着他去的,换做你我处在陆沉的位置上,同样会仔细思考李适之的意图。”
“思仁公……”
薛南亭凝望着老人的双眼,面上浮现一抹苦涩,喟然道:“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却让楚怀仲一时失语。
“诚如思仁公所言,陆沉某些举动已经逾越了界线,朝堂上却没人议论更没人弹劾,总不能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成了聋子瞎子,只不过是局势到了这般地步,大齐经不起再一次的动荡。”
薛南亭面露愧色,略显艰难地说道:“南亭身为左相,如何不想涤荡朝堂,扼杀一切会威胁到皇权的因素,非不愿,实不能耳。”
楚怀仲没有反驳,很显然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句话叫在其位谋其政。
他这样一个过渡性质的礼部尚书,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老人,纵然心有不甘又能如何?
所以他才开门见山,希望薛南亭作为百官之首,承担起应尽的职责,但是此刻看着薛南亭黯淡的神色,他心中那些话便再也说不出口。
他知道薛南亭是怎样的人,委实不忍继续苛责。
薛南亭垂下眼帘说道:“其实淮安郡王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即便大权在握,也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他没有插手五万禁军的各项任命,亦不曾干涉宫禁防务,朝中出现那么多空缺,他只是推了高焕一把。你我皆知他为何要这样做,毕竟户部管着边军的后勤命脉,再交给其他人,他肯定不放心。除此之外,他并无逾矩之举。”
“那么将来呢?”
楚怀仲面露萧索之意,叹道:“老朽寿数将尽,没有几年可活,等到两眼一闭的时候,这些纷扰便再也看不见,可是你们总得面对这个死局。从古至今,主弱臣强便生不测,史书之上血泪斑斑啊。”
“思仁公,我自会尽我所能护持天子。”
薛南亭敛去犹疑之色,坚定地说道:“请相信南亭之忠。”
“老朽从来不曾怀疑你对大齐的忠心,否则今天就不会找你说这些。”
楚怀仲神情凝重地说道:“老朽只是盼你早有准备,莫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是。”
薛南亭点了点头,沉声道:“我与太后私下商议过,如今最好的选择便是维持现状,先应对景国的虎视眈眈,同时耐心地等待天子茁壮成长。或许将来会出现转机,毕竟淮安郡王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若是无法转圜,我等自然也会做最坏的打算。”
楚怀仲望着他决然的神情,不由得颇为动容,起身一礼道:“老朽方才出言无状,还请薛相谅解。”
“思仁公,你这是……”
薛南亭连忙起身扶住他的双臂,神情复杂地说道:“南亭愧不敢当。”
楚怀仲老眼微红,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一切尽在不言中。
……
离开皇宫后,坐在平稳坚固的马车中,陆沉双眼微闭,回想着方才在宫里的细节。
宁太后虽然年轻,却有一种无师自通、透过现象看见本质的政治智慧,虽然不及李端那般润物无声,至少要强过李宗本的反复无常。
其实陆沉心里清楚,太后并非没有疑虑,至少定北军和飞羽军借道靖州提前南下是明摆着的事实,但她能够抓住最关键的点,在强敌窥伺、天子年幼的前提下,力争维系当前平和的局面。
对于陆沉来说,这同样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
自家事自家清楚,他现在确实拥有了自保的底气,但是还没有达到可以公然挑衅皇权的地步,除非他另起炉灶从头再来。
但是那样的话,他这些年做出的努力几乎白费,所以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他不会做出那个决定。
“团结一心应对外敌,这样也好。”
陆沉呼出一口气,喃喃自语。
马车缓缓停下,外面传来秦子龙恭敬的声音:“王爷,到了。”
陆沉从马车中出来,迈步回到已经更换门楼的淮安郡王府。
及至后宅,他隐约觉得气氛有些古怪,丫鬟们看起来都像往常一样恭敬行礼,但是她们尽皆努力低着头,似乎不敢让陆沉看到她们的面庞。
带着满心不解,陆沉径直来到正房。
如今依旧是国丧期间,还要持续将近两个月,这段时间女眷们的衣着服饰都会选择素色,没有必要在这种小事上落人口实。
林溪、厉冰雪和顾婉儿皆在,即便她们衣着素净妆容浅淡,亦是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只不过陆沉踏过门槛便停下脚步,抬手擦了擦眼睛。
他终于知道丫鬟们的古怪来自何处。
妻妾们笑盈盈地看着他,同时起身道:“见过王爷。”
这显然是她们有意为之,要知道平时家中最不讲究繁文缛节,而且这一次连林溪都站起身行了一礼。
“王……王爷?”
看似无比和谐的气氛中,响起一个怯怯的声音。
与她略显紧张的嗓音相比,她身上一袭红衣格外惹眼,与林溪等人的素色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屋内一道最独特的景色。
陆沉此刻脑海中转过无数念头,最后只憋出一句话:“洛姑娘,你怎么来了?”
洛九九怔怔地看着他,心里积蓄已久的思念、忐忑与委屈瞬间涌现,化作明亮的双眸中盈盈泪光。
林溪见状心有不忍,收起打趣这两人的想法,给厉冰雪和顾婉儿使了一个眼色,然后默契地离开。
经过陆沉身边的时候,她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理会陆沉讨好的目光,但是终究轻声嘱咐道:“你啊……别吓着她。”
陆沉连忙点头。
屋内安静下来。
洛九九双唇紧抿,双手攥在一起。
陆沉迈步走过去,来到她面前站定,抬手想要帮她擦拭脸上的泪痕,忽地停下动作,轻声道:“你等一下。”
洛九九原本酝酿好的情绪再度一窒,不解地看着他急匆匆离去。
片刻过后,陆沉大步返回,手中握着一方手帕。
洛九九看着他用那帕子帮自己擦拭脸颊,心中忽然一动,抬手抢过那方手帕,只见这帕子依然很新,平时肯定没怎么用过,上面绣着两个字。
陆,洛。
回忆瞬间浮现。
那一天她站在青山之上,朝官道上的他射去一支箭,箭上绑着她花了七天时间亲手织就的手帕。
洛九九握着帕子,抬头望着陆沉的双眼,然后扑入他的怀中。
低声啜泣。
伤感之中,又带着几分久别重逢的喜悦。
第882章 【新人】
洛九九原本只是各种情绪混杂,一时间难以自制,倒也算不上如何悲伤。
只不过哭声一起,想要停下来却不容易。
她埋首于陆沉怀中,双臂揽着他的肩膀,哭得梨花带雨延绵不止,将陆沉胸前那一片悉数染湿。
其实不怪她这般形容,毕竟距离她和陆沉上次相见已经过去一年半,虽然这期间两人互有书信往来,但是思念郁积过甚,她又怎能做到泰然处之?
即便陆沉在书信中再三向她保证,让她不必担心往后,可她身处遥远的沙州,难免会患得患失。
原本洛九九以为自己足够豁达,只求心之所喜,不奢望朝朝暮暮,因此她无比洒脱主动地向陆沉表明心迹,甚至献上女儿家最宝贵的清白。那时候她觉得即便往后不再相见,只要能够有片刻欢愉,大抵就能满足。
后来她才醒悟,一直以来高估了自己的决心,原来情之一字真能让人寸断肝肠。
无数次午夜梦醒,她便再也睡不着,披衣起床来到屋外,看着溶溶夜色中的沙州山水,情不自禁地眺望遥远的东方。
日日夜夜,周而复始。
陆沉已不再是曾经愚钝的性情,他自然明白少女为何哭泣,抬手轻抚她的后背,在她耳边轻声宽慰。
洛九九的出现十分突然,他事前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不过从这也能断定沙州没有问题,否则他肯定会提前知晓,所以他没有急着问东问西,耐心地安抚少女的情绪。
片刻过后,洛九九意识到自己现在身处何方,于是艰难地止住哭声,离开令她想念又喜欢的怀抱,看着陆沉胸前湿漉漉一片,她又忽地破涕为笑,容颜瞬间明媚。
陆沉见状便笑道:“妆容都哭花了。”
“啊?”
洛九九连忙左右看去,但是这正堂里怎会有镜子。
“随我来。”
陆沉牵起她的手,不容置疑地朝外走去。
洛九九没有抗拒,眼帘轻垂,乖巧地跟着他。
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她的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
两人来到花厅,陆沉让她稍待片刻,然后朝外走去,不多时端来一盆清水和干净的面巾,微笑道:“来,洛大小姐,我帮你洗脸。”
“你……”
洛九九欲言又止。
这会她的心情已经平复,认真打量着陆沉的外表,只见他身穿郡王常服,腰间束以玉带,头戴翼善冠,气度沉凝不怒自威。
即便是在沙州长大,对齐国的规矩和风俗不甚了解,洛九九也知道站在她面前笑容温和的男人已然位极人臣,但他似乎和当年没有太大的区别。
她听说齐国男子大多喜欢摆老爷架子,陆沉如今的地位显然胜过绝大多数人,却主动要帮她洗脸。
望着洛九九迟疑的神色,陆沉心中了然,没有趁势彰显自己如何开明,而是坦然道:“家里和外面不一样。在外人跟前终究还是要注意礼节,没有必要引人非议,但是回到家里最好轻便一些,不需要那么多严苛的规矩。告诉你一个秘密,你那两位姐姐平时绝对不会对我毕恭毕敬地行礼,我觉得这样挺好,一家人和和气气更亲近。”
毫无疑问,“家里”这个词深深触动洛九九的内心,于是她嫣然一笑,走到近前说道:“那就有劳王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