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6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兀颜术斟酌道:“陛下,臣回京后了解过当日在皇家猎场发生的一切,四皇子所用的钩沉之毒,以及那书生所用的火药,恐怕不能说和常山郡王毫无关系。据臣所知,这两年军中只有常山郡王用过火药攻城,而且只有郡王麾下的人才懂得配置威力足够的火药。”
  “这不重要。”
  出乎兀颜术的意料,景帝淡淡道:“朕一直没有动老四,本身就是想搂草打兔子,将庆聿氏一并解决。庆聿恭或许有所察觉,即便他暗中给那书生提供一些便利,这也是人之常情。对于朕和庆聿恭来说,先前那盘棋的对弈已经结束,便没有必要耿耿于怀。若是一定要鱼死网破,朕没有必杀庆聿恭且不引起内乱的把握,他同样没有杀死朕然后掌控大局的底气,图一时意气只会便宜旁人。”
  兀颜术不禁默然。
  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天子在受伤之后面对复杂的局势,不如直接以重兵围杀庆聿恭永绝后患,哪怕会因此引发难以预料的内乱。
  景帝似是知晓他的心思,靠着椅背望着池中波澜,轻声道:“夹谷氏必须要覆灭,否则朕就不能震慑其他人,但是这个时候若逼反了庆聿氏,其他三姓乃至那些中小部族肯定不会坐视。朕当然知道怎么做最省心最痛快,然而想要维系大局就必须懂得隐忍和克制。古往今来历代王朝,不断妥协和斗争才是永恒的主流。”
  兀颜术愧然道:“臣受教。”
  景帝笑了笑,满含期许地看着他:“再者,朕还没有到油尽灯枯之时,自然不需要鱼死网破。如今大景内忧外患,很多事情朕可以解决,只是有一件事需要你为朕分忧。”
  兀颜术垂首道:“请陛下吩咐。”
  景帝不急不缓地说道:“南齐一旦收到朕受伤的消息,他们肯定会乱上一阵,说不定也会上演一场好戏。利用这段时间,你要帮朕扑灭哥舒魁的野心。朕一直没有调动西北边境的精锐大军,便是等你去那里挂帅。记住,朕给你一年时间,要彻底打痛打残代国的生力军。朕暂时不需要西北高原那片贫瘠的土地,朕只要哥舒魁再无动弹之力。”
  兀颜术深吸一口气,领命之后又问道:“陛下,臣是否要格外重用夏山军?”
  他知道夏山军的三万精锐主力一直在西北边疆驻扎。
  所谓格外重用,自然有另外一层含义。
  景帝却摇了摇头,目光愈发幽深,道:“不必,一视同仁即可。灭骨地是庆聿恭的左膀右臂,亦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倘若你区别对待,他肯定能及时察觉。你要记住,打残代军是朕唯一的要求,切莫自作主张干碍大局。”
  兀颜术立刻应道:“臣明白了,请陛下放心。”
  景帝望着他说道:“你的资历已经足够了,再有这一仗的军功打底,将来便可成为新君的辅弼之臣。”
  兀颜术连忙谢恩,同时心里泛起一阵感伤。
  天子为何要先对代国下手,兀颜术没有刨根问底,也没问天子后续的安排。
  他只知道一点,即便大景天子坐在轮椅上,依然有能力让这世间风云变幻。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781章 【今日之后】
  庆聿怀瑾回到王府之时,得到阖府上下的迎接,尤其是那些忠于庆聿氏的精锐护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近来城中风声鹤唳,虽然还达不到人人自危的地步,但局势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庆聿怀瑾一直被留在宫中,谁敢保证她能绝对安全?
  担心自然不可避免。
  好在她终于平安回来,而且还是宫里派马车送回,前后都有合扎武士保护,这让所有人都心中一松。
  庆聿忠望上前相迎,温言道:“回来就好,家里一切都好,父王在锦苑等你。”
  庆聿怀瑾点头应下,并未多言,旋即径直前往自己的居所。
  锦苑花厅之内,庆聿恭独坐窗前,手中捧着一卷书。
  这里很安静,丫鬟们早已退下,显然是庆聿恭的安排。
  “见过父王。”
  庆聿怀瑾来到近前行礼。
  庆聿恭将书卷放在桌上,抬眼看着女儿,微笑道:“看来这两个月在宫里待得不算憋屈。”
  “还好。”
  庆聿怀瑾在旁边坐下,平静地说道:“我和金城公主年岁相近,以往便有不错的交情,这段时间有她陪伴,倒也不算无聊和煎熬。父王,今日出宫之前,陛下说他因伤落下病根,还说很难痊愈如初。陛下又问我,如果他不治而亡,我会不会很开心?”
  “你如何回答?”
  庆聿恭起身亲自倒了一杯清茶,放在女儿的手边。
  庆聿怀瑾起身双手接过,抬眼看着父亲,轻声道:“我说,是的,如果陛下驾崩,我应该会很开心。”
  庆聿恭泰然自若道:“还有呢?”
  庆聿怀瑾便将在天子面前说过的两段话复述一遍,然后将茶盏放在案上,凝望着庆聿恭的双眼说道:“父王,陛下说因为我足够坦诚,以前的事情便一笔勾销。”
  “嗯。”
  庆聿恭淡淡应着,右手端着茶盏,不疾不徐地吹开漂浮的茶叶。
  短暂的沉默过后,庆聿怀瑾问道:“父王,四皇子所用的钩沉之毒,书生刺客准备的火药,其实都和您有关,对吗?”
  她问得有些直接和突然,相较于她在天子面前说出“庆聿氏从无反心,天地可鉴”的坚决,此刻那双犹如云雾深沉的眼眸,足以说明她这不是灵光一闪或者心血来潮,而是早就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庆聿恭放下茶盏,转头望着她的面庞,简单直接地点头道:“是。”
  庆聿怀瑾不由得呼出一口气。
  庆聿恭再度开口,语气平淡仿佛在讲述旁人的故事:“四皇子难以成事,我肯定不会与他合谋,只不过我知道他将手伸到了庆聿氏,暗中打探钩沉之毒的详细,所以我让人隐瞒消息,至于他能否弄到足够的钩沉之毒,那就要看他的能耐。至于火药……我确实开了一些后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让那个中年书生太过为难。”
  “所以当天在皇家猎场,陛下让父王去剿灭叛军,父王没有拒绝,因为你知道那个中年书生仍然有后手?”
  庆聿怀瑾倒也不急,继续分析道:“而中年书生在动手前刻意帮父王撇清嫌疑,说父王根本不敢生出不臣之心,这算是他对父王的回报?”
  “他未必知道我放松钳制,自然也就谈不上回报,这不过是更高级的挑拨离间。从他当时的话语来看,我虽然不敢对陛下动手,却肯定有过类似的想法。”
  庆聿恭给出明确的答案,又道:“你究竟想问什么?是不是觉得为父胆子太小,面对那么好的机会都不敢动手,只是在旁边冷眼看着?”
  “女儿没有这样想过。”
  庆聿怀瑾稍稍思忖,然后答道:“我知道,庆聿氏绝对不能背上弑君的罪名,如果父王真的参与其中,即便不谈皇族,其他部族的虎狼也不会错过这个群起而攻之的机会。父王只能稍稍助推一把,他们若能成事自然最好,若功亏一篑,庆聿氏也不至于像夹谷氏那样跌入万丈深渊。”
  听到这番话,庆聿恭面露微笑,又带着几许欣慰。
  庆聿怀瑾凝望着他的双眼,诚恳地说道:“我只是希望可以帮父王分担一些。”
  庆聿恭叹道:“我知道你心里一直憋闷,难为你可以忍到现在。”
  “是的。”
  庆聿怀瑾没有否认,继而将心中的思考一股脑说出来:“当初父王默许我私下联系陆沉,其实不是想和他联手,而是从中打探消息并且误导陆沉。父王这样做是担心我年轻不够稳妥,只有最真实的情绪才能骗过对方。”
  “后来所谓婚事,父王早就猜到陛下另有所图,即便我察觉到一些不对劲,父王仍旧没有明言,反而尽力让我相信那是陛下的一番好意,以便我能表现得足够正常,不会引起陛下的怀疑。”
  “一直到天清节当日,父王都没有告诉我真相,所以我在陛下面前表现得才算真诚。”
  说完之后,她不由得轻轻叹息一声。
  庆聿恭从她眼中看不到半分被欺骗的愤怒和戾气。
  庆聿怀瑾继续说道:“我能理解父王的顾虑,毕竟在这种形势下,走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但是我想说,经历过那么多风雨坎坷,您的女儿不再是当年无知的娇小姐,她可以帮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你故意在陛下面前直言进谏,是想证明这一点?”
  庆聿恭意味深长地问道。
  庆聿怀瑾点头道:“我只是按照父王的思路去做。”
  庆聿恭忽地笑了起来。
  笑声越来越畅快。
  庆聿怀瑾不禁略有些忐忑。
  庆聿恭站起身来,拿起桌上那卷书册交给她。
  庆聿怀瑾原本有些好奇,父亲怎会有闲情雅致在这里看书,等到接过一看,她才知道这压根不是什么古籍珍本,居然是一卷记载着很多人名的册子。
  与此同时,她耳畔响起父亲平和的语调。
  “你猜的没错,之前我有很多事情瞒着你,一方面确实是担心你不够成熟,会被他人看出破绽,索性不如瞒着你。另一方面则是想看你在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面对一些意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庆聿恭返身坐下,继续说道:“前几年你在南边经历过不少挫折,按理来说应该有所进步,但是眼见为实,只有看你在紧要时刻的反应,才能确定你能否扛起一些责任。你没有让我失望,从你果断舍弃和陆沉的联系,再到这几个月你的决断,尤其是天清节当天你的所有选择,为父总算可以放心将这本册子交给你。”
  庆聿怀瑾喃喃道:“父王,这上面的名字……”
  庆聿恭看了一眼她手中的书册,平静地说道:“这是除了夏山军和防城军这两支明面上的兵马之外,庆聿氏隐藏在水面下的所有力量。哪些人可以重用,哪些人要懂得敲打,上面都有详尽的批注。我将这本册子交给你,从今往后你便要肩负重任,也就是说我不在大都的时候,你要守护好庆聿氏的根基。”
  庆聿怀瑾怔住,震惊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进来吧。”
  庆聿恭稍稍抬高语调,不一会儿便见五名年纪不同的男子进入花厅。
  庆聿怀瑾转头望去,她认识其中三人,另外两人则有些陌生。
  庆聿恭让他们依次报出自己的姓名,那本册子上则有他们的详细生平,排在前五的名字便是这五人。
  “往后我若不在,你们都要坚决听从怀瑾的命令。”
  “遵令!”
  直到这五人退下,庆聿怀瑾仍旧没有完全恢复平静。
  庆聿恭怜惜地看着她,轻声道:“我曾希望你能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不被纷扰争斗缠住脚步,如今看来庆聿家的孩子终究没有洒脱的命运,只希望你将来不会埋怨我。”
  “女儿怎会那样愚笨?”
  庆聿怀瑾连忙摇头,又道:“父王为何不将这本册子交给兄长?”
  “他最适合的环境是行伍之中,搅动风云不是他擅长的领域,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庆聿恭目光微沉,缓缓道:“最重要的是,陛下会紧紧盯着我和你的兄长。”
  这个时候庆聿怀瑾逐渐回过味来,略显担忧地问道:“父王,陛下究竟想做什么?”
  庆聿恭饮了一口茶,轻声道:“他将我牢牢困在大都,不许我离开半步,在西北边境布置重兵,如今又让兀颜术卸任返京,接下来肯定会命兀颜术前往西北,解除代国对我朝后方的威胁。只要兀颜术功成……陛下便会带着我们这些老不死的,以及像你兄长这样的年轻贵族,会猎于南方大地。”
  庆聿怀瑾心中一震,她已经完全明白父亲如此安排的缘由。
  天子将来要御驾亲征,彻底平定南方大地!
  庆聿恭叹一声,勉强笑道:“想要一个人死,有时候很容易,有时候又难比登天,世事便是如此,难有圆满之境。怀瑾,今日为父所言你要记在心底,莫要对任何人泄露,包括你兄长在内。”
  “是,父王。”
  庆聿怀瑾认真应下。
  庆聿恭转头望着窗外,轻声自语道:“长夜漫漫,盼有天明之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