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608节
军中同样存在大量纷争和倾轧,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但是相较于读书人之间的云山雾罩,武人心中那杆秤更加直观。
谁能取得更多的胜利就一定会有更高的威望,军功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对于军中将帅来说,跟着陆沉就不断有军功入账,这一条便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附骥而行。
一念及此,尹尚辅轻笑道:“大都督,现在不就有一个机会摆在你跟前吗?”
童世元会心一笑,抬眼看向北方,点头道:“没错,这次绝对不会让景廉人逃回去。”
这时候成州军三万将士已经翻过云岭,远方便是沙州的青山绿水。
但是这支兵马并未继续往西深入沙州境内,而是在以洛恒山为首的沙州人引领下,转道向北加速前行。
目标直指闯入沙州的景军。
飞鸟关内,气氛略显压抑。
南勇这几天已经连续发出数封急报,分别送给兀颜术和远在景国大都的天子。
此番他领五万大军突入飞鸟关,按理来说即便不能取得赫赫功劳,至少也有自保之力,然而代国军队的横插一脚,瞬间断绝了南勇回撤的可能,如今他麾下的兵马被困在飞鸟关至齐国靖州西南、这片非常狭窄的条形区域内。
代国军队并未发起进攻,哥舒松平的策略相对保守,毕竟代国在这一战捞不到好处,反而可能会引来景国的报复,只不过哥舒魁雄心壮志,眼光放得很长远,所以督促哥舒松平一定要配合齐军,将这支景军变成瓮中之鳖。
后路被断,往东又被淮州厢军阻挡,南勇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只盼兀颜术能早日接到急报。
他知道天子肯定不会坐视这五万兵马陷入绝境,再者代国突然出兵也不是他的责任,问题在于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天子收到他的急报再派兵南下赶来沙州,他估计早就成了荒野白骨。
南勇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兀颜术麾下的西线主力,兀颜术必须放弃继续图谋南齐靖州的打算,要么派出足够的精锐击退飞鸟关北边的代军,要么直接从靖州西部打通一条要道,将这支景军救出去。
现在南勇不可能再进攻靖州西南,他已经将两支军队都召了回来,在飞鸟关一带构筑起层次分明的防线,做好死守待援的打算。
“报!”
一名心腹快步走进堂内。
虽然明知不可能,南勇仍旧抱着一丝希冀,万一兀颜术提前察觉端倪,派人送信告知他即将有援军抵达呢?
他起身说道:“快讲。”
心腹垂首道:“启禀侯爷,南齐淮州厢军数万人已经出现在东边百五十里外。”
南勇失望地坐回去,倒也没有怎么惊慌,因为这本就是他预料之中的状况。
景军进攻靖州西南的计划已经破灭,齐军必然会趁势反扑,南勇在东边留下了六千步卒镇守要道,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危险。
“报!”
又一名百夫长冲进堂内。
南勇神色不善地问道:“何事?”
百夫长小心翼翼地说道:“侯爷,我军斥候在东南百余里外发现大股齐军的踪迹,兵力约为数万,打着南齐成州都督府的旗号!”
“你说什么?!”
南勇霍然起身,双眼瞬间瞪圆。
若是换做平时,他连鸟都不会鸟那个什么成州都督府,但是对于现在的景军来说,这便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名不见经传的成州军数万人极有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速速召集众将来此议事!”
南勇满面焦躁之色,心腹连忙领命而去。
然而这场军议并未得出破局之策,有人认为应该固守待援,以最小的损失等待西线主力的救援和接应。
有人则认为现在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最明智的选择是让一部分人继续坚守,再以精锐虎贲冲开代国军队,其余人则原路返回一直退到大景境内。
两方争执不休,南勇被吵得头疼,却始终无法决断。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身为一军主帅,在艰难时刻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最终南勇只让众将继续思考对策,军议草草结束。
在景军将帅一片愁云惨雾的时候,飞鸟关西南面七十余里,位于金川部领地内的宝鼎寨,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会正在举行。
寨内宽阔平整的空地上,近万名沙州男儿列着还算整齐的队列,尽皆仰头望着高台上的一袭红衣。
洛耀宗、杨金、那岩、哈代等沙州的主心骨们站在后面,静静地看着身前的年轻女子。
洛九九深吸一口气,在内劲的加持下,她清亮的声音传遍四周。
“我叫洛九九,是雅隆部头人洛耀宗的长女。你们当中有些人认识我,有些人或许只是听过我的名字,不论过去我们是否相识,从今天开始我们会是并肩杀敌的同袍。”
“过去十多年里,沙州人与世无争,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安宁,可是这世上总会有虎狼之辈,他们用手中的屠刀扰得沙州不再安宁。一个月前,就在东北边的飞鸟关,景廉人杀死了九百二十七名守关将士。他们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是沙州的大好男儿,为了守护我们的家园死在景廉人的手中。”
“这个仇,要不要报?!”
话音方落,所有人齐声怒吼道:“复仇!”
“没错,我们要让景廉人血债血偿!”
洛九九抬高语调,又道:“按照过去的惯例,我们沙州勇士可以拿敌人的首级换银子,一个甲士的首级赏银十两,但是这一次不一样。经过所有头人和宗老的一致同意,此战每个敌人的首级赏银十五两!”
这番话让台下的战士们愈发热切,谁会嫌弃奖赏丰厚呢?
洛九九等他们消化完这个消息,诚恳地说道:“或许大家会感到奇怪,今天为何是我站在这里,而不是我的父亲或者其他头人。其实一开始我有一样的疑惑,不过头人们告诉我,既然这一次由我带着大家上阵杀敌,就让我来跟大家做一个保证。”
“不论敌人如何凶狠,不论战事如何艰难,我洛九九杀敌会冲在最前,撤退会留在最后。”
“沙州先祖在上,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望着台上肃然坚毅的年轻女子,所有人的神情都变得郑重起来。
洛九九一字字道:“我会跟你们一道拼命杀敌,直到为沙州流干最后一滴血!这里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我绝对不容许家园被那些卑劣的敌人占据,绝对不接受这片青山绿水陷入凄惨的境地。”
“为此,我愿意付出我的性命!”
“绝不后悔!”
凛凛山风之中,洛九九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沙州勇士们注视着她的脸庞,无数声低吼从胸腔中迸发,继而盘旋汇聚向上,犹如狂风起于大地。
“杀!”
第755章 【一步慢】
太康城,都督府。
距离陆沉派人送去那封战表已经过去五天,兀颜术并未给他一个明确的回复。
齐景大军依旧在太康一带对峙,气氛虽然紧张,但是暂时还未爆发激烈的冲突,甚至连小规模的试探都没有,顶多便是两军游骑斥候之间的交锋。
陆沉和兀颜术就像是一对隔河对望的棋手,表面上不动声色,私底下已是暗流涌动。
不过从眼下的局势来看,陆沉显然要更胜一筹,不光是那日他先声夺人重创景军贵由部,还因为范文定不负众望,仅仅用了四天时间便夺回柏县,至此打通太康和雍丘之间的通道。
偏厅内,陆沉看完手中的密信,缓缓松了口气。
刘守光见状便笑道:“看来是好消息。”
陆沉将密信递过去,刘守光接过一看,双眉不禁扬起,朗声道:“太好了!”
这封密信由织经司成州检校尹尚辅写就,信中重点陈述三件事,其一是代国军队如约截断那支景军的退路,其二是淮州厢军和成州边军即将抵达陆沉指定的位置,其三则是沙州洛耀宗顺利解决内部的隐患,沙州勇士枕戈待旦,将会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对景军发起凶猛的攻势。
陆沉舒展双臂,微笑道:“这一战也快接近尾声了。”
刘守光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公爷用兵如神,在下心服口服。”
他虽然一直待在太康,但他好歹是戎马半生的靖州大都督,在掌握足够全面的信息之后,便能在脑海中复现陆沉的谋划。
考城大败导致靖州防线岌岌可危,陆沉挥军直逼尧山关是第一步。
他如果不这样做,兀颜术便可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西线战场,最后无论谁胜谁负,靖州防线必然会被搅个七零八落。
打下尧山关后,陆沉并未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及时修正策略,没有让兀颜术绞杀靖州军主力的计划得逞。
如果到此为止,齐景两方在这一战只能说是平分秋色。
陆沉有尧山关大捷,兀颜术也有考城大胜。
陆沉可以通过尧山关威胁河洛,兀颜术也能利用占据的疆域随时席卷靖州。
两方大抵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
此战胜负的关键在于景帝派去沙州的五万大军,如果南勇可以打下平阳和沙河,从战略层面而言,景国毫无疑问会是最后的胜利者,这也是兀颜术没有撤兵,意图将陆沉麾下主力拖住的根源。
但是陆沉周密的安排犹如一张罗网,将南勇部困在其中,而收网的线头始终紧紧握在他手中。
面对刘守光由衷的称赞,陆沉摇头道:“你我私下就不必这般见外了。”
刘守光只觉心情格外舒畅,同时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虽然他过往和陆沉的交际不够密切,两人年纪的差距也很大,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觉得面对陆沉这个位高权重的年轻人,远比对着韩忠杰那张故作高深的老脸更舒服。
他悠然道:“我这可不是拍马屁,而是发自肺腑。”
“行,肺腑之言。”
陆沉笑了笑,话锋一转道:“还是谈谈正事吧。”
刘守光闻言便正襟危坐,非常自然地摆出下属的姿态。
陆沉没有刻意纠正,平静地说道:“这个时候兀颜术应该在暗中调兵遣将,景军毕竟还有兵力上的优势。”
刘守光沉吟道:“公爷所言极是。兀颜术历来胆大心细,再加上你抵达那日让他吃了一个闷亏,他肯定不会就此罢休。当初在考城之战,兀颜术便兵行险着,直接放弃整条防线,集结全部兵力重创我军,他极有可能故技重施。”
所谓故技重施,便是指兀颜术表面上沉默以对,实则暗中将东西两线的兵马调来太康,等到决战时打陆沉一个出其不意。
“我希望他能故技重施。”
陆沉淡然一笑,望着对方的双眼说道:“刘兄,太康就交给你了,我会给你留下四万兵马。”
刘守光心中一动,满怀期盼地问道:“公爷将欲西行?”
陆沉点头道:“夺回柏县是第一步,接下来我军要收复失地,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我不能让兀颜术麾下的景军主力可以从容接应那支景军。或许在兀颜术看来,当日在东南面那场短暂的战斗只是开胃菜,我让人送去的战表似乎能证明这一点。实际上我没有这样的打算,从我离开尧山关的那一刻起,我就不想和景军主力正面决战。”
刘守光心领神会地笑道:“让他有力使不出。”
“知我者,刘兄也。”
陆沉站起身来,恳切地说道:“兀颜术最迟过几天也能收到西南的急报,我预计他会派兵救援,毕竟南勇是景国皇帝的大舅子,他总不能见死不救,但是难保他不会狗急跳墙,对着太康城发疯,所以还请刘兄谨慎应对。”
刘守光肃然道:“公爷放心,在下虽无运筹帷幄之能,若单论守城之法,四万兵马足以挡住景军十五万人!”
谁能取得更多的胜利就一定会有更高的威望,军功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对于军中将帅来说,跟着陆沉就不断有军功入账,这一条便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附骥而行。
一念及此,尹尚辅轻笑道:“大都督,现在不就有一个机会摆在你跟前吗?”
童世元会心一笑,抬眼看向北方,点头道:“没错,这次绝对不会让景廉人逃回去。”
这时候成州军三万将士已经翻过云岭,远方便是沙州的青山绿水。
但是这支兵马并未继续往西深入沙州境内,而是在以洛恒山为首的沙州人引领下,转道向北加速前行。
目标直指闯入沙州的景军。
飞鸟关内,气氛略显压抑。
南勇这几天已经连续发出数封急报,分别送给兀颜术和远在景国大都的天子。
此番他领五万大军突入飞鸟关,按理来说即便不能取得赫赫功劳,至少也有自保之力,然而代国军队的横插一脚,瞬间断绝了南勇回撤的可能,如今他麾下的兵马被困在飞鸟关至齐国靖州西南、这片非常狭窄的条形区域内。
代国军队并未发起进攻,哥舒松平的策略相对保守,毕竟代国在这一战捞不到好处,反而可能会引来景国的报复,只不过哥舒魁雄心壮志,眼光放得很长远,所以督促哥舒松平一定要配合齐军,将这支景军变成瓮中之鳖。
后路被断,往东又被淮州厢军阻挡,南勇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只盼兀颜术能早日接到急报。
他知道天子肯定不会坐视这五万兵马陷入绝境,再者代国突然出兵也不是他的责任,问题在于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天子收到他的急报再派兵南下赶来沙州,他估计早就成了荒野白骨。
南勇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兀颜术麾下的西线主力,兀颜术必须放弃继续图谋南齐靖州的打算,要么派出足够的精锐击退飞鸟关北边的代军,要么直接从靖州西部打通一条要道,将这支景军救出去。
现在南勇不可能再进攻靖州西南,他已经将两支军队都召了回来,在飞鸟关一带构筑起层次分明的防线,做好死守待援的打算。
“报!”
一名心腹快步走进堂内。
虽然明知不可能,南勇仍旧抱着一丝希冀,万一兀颜术提前察觉端倪,派人送信告知他即将有援军抵达呢?
他起身说道:“快讲。”
心腹垂首道:“启禀侯爷,南齐淮州厢军数万人已经出现在东边百五十里外。”
南勇失望地坐回去,倒也没有怎么惊慌,因为这本就是他预料之中的状况。
景军进攻靖州西南的计划已经破灭,齐军必然会趁势反扑,南勇在东边留下了六千步卒镇守要道,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危险。
“报!”
又一名百夫长冲进堂内。
南勇神色不善地问道:“何事?”
百夫长小心翼翼地说道:“侯爷,我军斥候在东南百余里外发现大股齐军的踪迹,兵力约为数万,打着南齐成州都督府的旗号!”
“你说什么?!”
南勇霍然起身,双眼瞬间瞪圆。
若是换做平时,他连鸟都不会鸟那个什么成州都督府,但是对于现在的景军来说,这便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名不见经传的成州军数万人极有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速速召集众将来此议事!”
南勇满面焦躁之色,心腹连忙领命而去。
然而这场军议并未得出破局之策,有人认为应该固守待援,以最小的损失等待西线主力的救援和接应。
有人则认为现在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最明智的选择是让一部分人继续坚守,再以精锐虎贲冲开代国军队,其余人则原路返回一直退到大景境内。
两方争执不休,南勇被吵得头疼,却始终无法决断。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身为一军主帅,在艰难时刻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最终南勇只让众将继续思考对策,军议草草结束。
在景军将帅一片愁云惨雾的时候,飞鸟关西南面七十余里,位于金川部领地内的宝鼎寨,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会正在举行。
寨内宽阔平整的空地上,近万名沙州男儿列着还算整齐的队列,尽皆仰头望着高台上的一袭红衣。
洛耀宗、杨金、那岩、哈代等沙州的主心骨们站在后面,静静地看着身前的年轻女子。
洛九九深吸一口气,在内劲的加持下,她清亮的声音传遍四周。
“我叫洛九九,是雅隆部头人洛耀宗的长女。你们当中有些人认识我,有些人或许只是听过我的名字,不论过去我们是否相识,从今天开始我们会是并肩杀敌的同袍。”
“过去十多年里,沙州人与世无争,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安宁,可是这世上总会有虎狼之辈,他们用手中的屠刀扰得沙州不再安宁。一个月前,就在东北边的飞鸟关,景廉人杀死了九百二十七名守关将士。他们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是沙州的大好男儿,为了守护我们的家园死在景廉人的手中。”
“这个仇,要不要报?!”
话音方落,所有人齐声怒吼道:“复仇!”
“没错,我们要让景廉人血债血偿!”
洛九九抬高语调,又道:“按照过去的惯例,我们沙州勇士可以拿敌人的首级换银子,一个甲士的首级赏银十两,但是这一次不一样。经过所有头人和宗老的一致同意,此战每个敌人的首级赏银十五两!”
这番话让台下的战士们愈发热切,谁会嫌弃奖赏丰厚呢?
洛九九等他们消化完这个消息,诚恳地说道:“或许大家会感到奇怪,今天为何是我站在这里,而不是我的父亲或者其他头人。其实一开始我有一样的疑惑,不过头人们告诉我,既然这一次由我带着大家上阵杀敌,就让我来跟大家做一个保证。”
“不论敌人如何凶狠,不论战事如何艰难,我洛九九杀敌会冲在最前,撤退会留在最后。”
“沙州先祖在上,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望着台上肃然坚毅的年轻女子,所有人的神情都变得郑重起来。
洛九九一字字道:“我会跟你们一道拼命杀敌,直到为沙州流干最后一滴血!这里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我绝对不容许家园被那些卑劣的敌人占据,绝对不接受这片青山绿水陷入凄惨的境地。”
“为此,我愿意付出我的性命!”
“绝不后悔!”
凛凛山风之中,洛九九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沙州勇士们注视着她的脸庞,无数声低吼从胸腔中迸发,继而盘旋汇聚向上,犹如狂风起于大地。
“杀!”
第755章 【一步慢】
太康城,都督府。
距离陆沉派人送去那封战表已经过去五天,兀颜术并未给他一个明确的回复。
齐景大军依旧在太康一带对峙,气氛虽然紧张,但是暂时还未爆发激烈的冲突,甚至连小规模的试探都没有,顶多便是两军游骑斥候之间的交锋。
陆沉和兀颜术就像是一对隔河对望的棋手,表面上不动声色,私底下已是暗流涌动。
不过从眼下的局势来看,陆沉显然要更胜一筹,不光是那日他先声夺人重创景军贵由部,还因为范文定不负众望,仅仅用了四天时间便夺回柏县,至此打通太康和雍丘之间的通道。
偏厅内,陆沉看完手中的密信,缓缓松了口气。
刘守光见状便笑道:“看来是好消息。”
陆沉将密信递过去,刘守光接过一看,双眉不禁扬起,朗声道:“太好了!”
这封密信由织经司成州检校尹尚辅写就,信中重点陈述三件事,其一是代国军队如约截断那支景军的退路,其二是淮州厢军和成州边军即将抵达陆沉指定的位置,其三则是沙州洛耀宗顺利解决内部的隐患,沙州勇士枕戈待旦,将会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对景军发起凶猛的攻势。
陆沉舒展双臂,微笑道:“这一战也快接近尾声了。”
刘守光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公爷用兵如神,在下心服口服。”
他虽然一直待在太康,但他好歹是戎马半生的靖州大都督,在掌握足够全面的信息之后,便能在脑海中复现陆沉的谋划。
考城大败导致靖州防线岌岌可危,陆沉挥军直逼尧山关是第一步。
他如果不这样做,兀颜术便可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西线战场,最后无论谁胜谁负,靖州防线必然会被搅个七零八落。
打下尧山关后,陆沉并未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及时修正策略,没有让兀颜术绞杀靖州军主力的计划得逞。
如果到此为止,齐景两方在这一战只能说是平分秋色。
陆沉有尧山关大捷,兀颜术也有考城大胜。
陆沉可以通过尧山关威胁河洛,兀颜术也能利用占据的疆域随时席卷靖州。
两方大抵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
此战胜负的关键在于景帝派去沙州的五万大军,如果南勇可以打下平阳和沙河,从战略层面而言,景国毫无疑问会是最后的胜利者,这也是兀颜术没有撤兵,意图将陆沉麾下主力拖住的根源。
但是陆沉周密的安排犹如一张罗网,将南勇部困在其中,而收网的线头始终紧紧握在他手中。
面对刘守光由衷的称赞,陆沉摇头道:“你我私下就不必这般见外了。”
刘守光只觉心情格外舒畅,同时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虽然他过往和陆沉的交际不够密切,两人年纪的差距也很大,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觉得面对陆沉这个位高权重的年轻人,远比对着韩忠杰那张故作高深的老脸更舒服。
他悠然道:“我这可不是拍马屁,而是发自肺腑。”
“行,肺腑之言。”
陆沉笑了笑,话锋一转道:“还是谈谈正事吧。”
刘守光闻言便正襟危坐,非常自然地摆出下属的姿态。
陆沉没有刻意纠正,平静地说道:“这个时候兀颜术应该在暗中调兵遣将,景军毕竟还有兵力上的优势。”
刘守光沉吟道:“公爷所言极是。兀颜术历来胆大心细,再加上你抵达那日让他吃了一个闷亏,他肯定不会就此罢休。当初在考城之战,兀颜术便兵行险着,直接放弃整条防线,集结全部兵力重创我军,他极有可能故技重施。”
所谓故技重施,便是指兀颜术表面上沉默以对,实则暗中将东西两线的兵马调来太康,等到决战时打陆沉一个出其不意。
“我希望他能故技重施。”
陆沉淡然一笑,望着对方的双眼说道:“刘兄,太康就交给你了,我会给你留下四万兵马。”
刘守光心中一动,满怀期盼地问道:“公爷将欲西行?”
陆沉点头道:“夺回柏县是第一步,接下来我军要收复失地,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我不能让兀颜术麾下的景军主力可以从容接应那支景军。或许在兀颜术看来,当日在东南面那场短暂的战斗只是开胃菜,我让人送去的战表似乎能证明这一点。实际上我没有这样的打算,从我离开尧山关的那一刻起,我就不想和景军主力正面决战。”
刘守光心领神会地笑道:“让他有力使不出。”
“知我者,刘兄也。”
陆沉站起身来,恳切地说道:“兀颜术最迟过几天也能收到西南的急报,我预计他会派兵救援,毕竟南勇是景国皇帝的大舅子,他总不能见死不救,但是难保他不会狗急跳墙,对着太康城发疯,所以还请刘兄谨慎应对。”
刘守光肃然道:“公爷放心,在下虽无运筹帷幄之能,若单论守城之法,四万兵马足以挡住景军十五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