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54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厉冰雪舒展双臂,肩头和肋下依然疼痛,不过在她脸上看不到丝毫端倪。
  陆沉笑道:“就算你现在能提枪耍一套烈火燎原,我也不会放你回去带兵。”
  “你……你这不会是想以权谋私吧?”
  厉冰雪狐疑地看着他,心中却有几分窃喜。
  陆沉难得老脸一红,轻咳一声道:“这叫什么话?我是定州大都督,你是飞羽军都指挥使,难道你想违抗军令?”
  “末将怎敢?”
  厉冰雪这般说着,面上并无身为下属的惶恐。
  陆沉略显心虚地解释道:“我不让你回飞羽军接管军务,是因为我了解你的性子,一旦让你回去,你必然卧薪尝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军务之中,根本不会在意自己的伤势。这一次你可谓大伤元气,薛郎中说要不是你根基够深,至少也是一个残疾的下场,往后根本无法和人交手。如果不彻底养好身体,你将来还怎么领兵杀敌?”
  厉冰雪连连点头,拖长了语调:“哦~~原来如此。”
  陆沉语重心长地说道:“所以你应该体谅我的一片苦心,这完全是为将来大局考虑,怎么叫以权谋私呢?”
  厉冰雪莞尔一笑,眨眨眼问道:“其实我回驻地同样可以养伤,不是吗?”
  “你若不在我身边,谁能管得住你?”
  陆沉一派大义凛然,然后正色道:“我还有军务要处理,就不陪你散心了。初珑说今天给你炖了补气养血汤,你去后宅找她。”
  厉冰雪站在梨树之下,望着他匆匆离去、仿佛落荒而逃的背影,不由得嘴角勾起,脆生生地道:“大都督慢走。”
  ……
  数日后,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来到大都督府。
  “小人余文俊,拜见大齐山阳郡公、陆大都督!”
  中年男子的礼节极其标准,可谓一丝不苟。
  “免礼。”
  陆沉打量着这位来自遥远代国的使者,微笑道:“坐。”
  “谢大都督赐座!”
  余文俊小心翼翼地坐下,只贴了半边屁股。
  他在来时的路上听说齐景骑兵那场大战,和远在江南的大齐君臣不同,余文俊骤闻消息满心欢喜,因为在他看来这场胜利足以证明齐国骑兵的实力,加上先前齐军在雍丘之战的表现,让他对齐代两国的合作充满信心。
  陆沉悠然道:“看来今天本督能听到一个好消息。”
  余文俊陪笑道:“大都督明见万里,小人敬服之至。”
  “好了,这些客套话不必多言。”
  陆沉语调平缓,直截了当地说道:“上次本督让你请示贵国陛下的事项,是否有了明确的回复?”
  余文俊恭敬地说道:“回大都督,我国陛下深知贵国军威之盛,这十余年来我国又屡屡遭受景廉人的欺压,自然不会错过与大都督成为盟友的机会。我国陛下让小人转告大都督,五千匹优良战马已经送往沙州北部,只等大都督派人接收,以此表明我国的诚意。”
  “余使者,你这话似乎不妥吧?”
  陆沉微微挑眉,问道:“什么叫与本督成为盟友?本督只是代表我朝陛下,先期与你们展开接触。这话若是传出去,朝中的御史大人们会放过本督?”
  余文俊一怔,随即惶恐地说道:“是小人用词不当,还请大都督恕罪,此乃齐代两国之间的盟约,只为共抗景廉虎狼。”
  陆沉颔首道:“这就对了。你熟知大齐风土人情,一些事不需要本督额外提醒,理当明白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道理。”
  “小人谨记大都督教诲。”
  余文俊极其谦恭,见陆沉似乎并未动怒,便谨慎地问道:“大都督,不知您准备何时对景国用兵?”
  依照上一次面见的谈话内容,代国皇帝哥舒魁和枢密使哥舒松平最需要大齐军方的具体决议,一旦他们确认齐军发起全面反攻的时机,代国军队便会做好准备,随时奇兵奔袭在背后插景廉人一刀。
  “不急。”
  陆沉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温言道:“使者肯定知道,我朝边军连年苦战,急需休养生息以待来日,故而短时间内不会大动干戈,前不久那一战算是意外。既然贵国陛下诚意十足,愿以五千匹战马襄助大齐,本督自然不会失信于人。等到我朝陛下定下北伐之期,本督定会及时告知于你。”
  余文俊连连点头,却欲言又止。
  陆沉见状便平静地说道:“使者有话直说便是。”
  余文俊斟酌道:“大都督,不知小人能否南下贵国京城,求见大齐陛下?”
  陆沉目光微凝,缓缓道:“其实我一直心存疑惑,如果你们只是想给景军来上一刀,完全不必这么麻烦,毕竟大军开拔声势惊人,就算我不告诉你,想来你也有法子知晓,然后便可禀告贵国陛下。如今你们如此大方,一出手便是五千匹战马,应该不只是为了从本督这里买一条消息。”
  “大都督目光如炬。”
  余文俊略显尴尬地笑着,然后老老实实地说道:“实不相瞒,我国陛下恨景廉人入骨,只想倾尽全力和大齐合作。五千匹战马只是我国陛下的第一份诚意,倘若能和大齐结为兄弟之邦,我国愿意再出一万匹优良战马,并且尽起国内大军,在景廉人的身后展开进攻,与大齐边军南北呼应!”
  他的语调慷慨激昂,但以陆沉的心志自然不会被蛊惑。
  望着这个满面振奋的中年男人,陆沉淡淡道:“如此大手笔,不知贵国陛下想要得到什么呢?”
  余文俊深吸一口气,坦然道:“倘若我们两国联手灭亡景国,我国陛下只有一个要求,以景国大都为界,以南尽归大齐,以北则归于我国。”
  “分掉这广袤疆土,岂不快哉!”
  “大都督重造大齐盛世,必将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我国陛下愿意签订盟约,齐代永为兄弟之邦,永不互相进犯,千秋万载,国祚同享!”
  余文俊这番话显然私下琢磨了许久,一气呵成气势十足。
  他满怀期待地看着对面的年轻大都督,却见陆沉不急不缓地放下茶盏,冲他微微一笑。
  在余文俊感觉忐忑的时候,陆沉淡然道:“本督会安排人送你去京城,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你们答应的五千匹战马要先送到沙州。至于后续的事情,就看你的三寸不烂之舌能否打动我朝陛下以及朝堂诸公。”
  余文俊讷讷道:“大都督,难道您不参与其中?”
  陆沉意味深长地说道:“本督只是边军主帅,有何权力擅决如此大事?只要你能说服我朝陛下,后续本督自然会遵照陛下的旨意行事。”
  “是,大都督。”
  余文俊神情复杂,躬身一礼。
  第680章 【一念之差】
  时维初冬,寒意悄然而至。
  陆沉独自来到东暖阁,示意守在外间的锦书和玉素噤声,随即便在两个大丫鬟笑盈盈的注视中,蹑手蹑脚地走进里间。
  房里很温暖,淡淡的檀香氤氲开来,女子伏案窗前的背影愈发显得丰润韵致。
  陆沉走到她身后,俯身靠在她肩膀上。
  王初珑没有抬头,目光依旧落在面前的卷宗上,亲昵地说道:“夫君今日无事?”
  陆沉在旁边的交椅坐下,悠然道:“各步军的兵员调整已经完成,我这个大都督总不会连日常操练都得管,黄长史会带人巡视各地武备。厉姑娘伤势痊愈,飞羽军这次招募数千新兵,她哪里还坐得住。其实我倒是希望她继续休养一阵,可她险些和我翻脸,只好允许她回去带兵。”
  王初珑嫣然一笑,停笔转头道:“夫君,你打算何时迎娶冰雪妹妹?”
  “这……”
  陆沉略感为难。
  朝廷对飞羽军包括厉冰雪本人的嘉赏已经送来定州都督府,另外京城来的内监私下里向陆沉宣了一道密旨,天子先是肯定了厉冰雪和飞羽军将士的勇猛忠心,然后提醒陆沉下不为例,毕竟对于大齐来说,骑兵实在是太过珍贵,不能在这种无关大局的战争中损失惨重。
  陆沉对此并不意外,实际上之前在呈送军报的时候,他特地让人找到李景达,拜托他在军事院给萧望之足够的支持。
  通过这件事的收尾,陆沉已经确认一点,京中君臣已经默认他接收厉天润留下的少许人脉,其中就包括厉冰雪率领的飞羽军。
  换而言之,这个时候横亘在他和厉冰雪之间最大的障碍已经消失不见。
  而在厉冰雪养伤的这段时间,陆沉坚持让她留在身边,虽然被厉冰雪调侃这是以权谋私,两人的感情却也实实在在地有所增进。
  尤其是厉冰雪偶尔弱气的表现,与平时的爽直截然不同,这让陆沉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对她的认知越来越立体。
  问题在于两人的关系好像停在这个阶段,无法继续前进一步。
  听完陆沉的讲述,王初珑定定地看着他,失笑道:“夫君,世人都说你绝顶聪明,依我看亦不尽然呀。”
  陆沉虚心地请教道:“还请夫人解惑。”
  王初珑柔声道:“冰雪妹妹早早便向夫君表明心迹,只是囿于现实阻碍无法成为眷属。这几年她对夫君可谓一往情深,而夫君大多是被动接受,或许近来有所改变。当然,我不是说夫君有何错处,只说在这件事上,冰雪妹妹已经尽她所能,还能如何?难道真要她完全抛下女儿家的体面和矜持,恳求夫君娶她过门?”
  陆沉猛地一拍脑门,愧然道:“这确实是我的问题。”
  王初珑点到为止,她相信陆沉只是一时没有绕过来,后续肯定能妥善地处理这件事。
  她略过这个话题,轻声道:“夫君,这几个月京城发生了不少事情呢。”
  成婚之后,陆沉便将暗处的力量都交到王初珑手中,对她给予绝对的信任,因此如今王初珑才是最先知晓南北大地第一手情报的陆家人。
  陆沉近来忙于军务,对南边的事情了解不多,闻言点头道:“你说。”
  王初珑先是简略地介绍朝堂上的格局,从左相李道彦告老归乡说起,到薛南亭和钟乘并为二相、李适之转为吏部尚书,朝中六部两院九寺七监乃至御史台的主要官员任免,最后则是军事院、禁军和京营的将帅调动。
  听着她清脆悦耳的嗓音,陆沉脑海中渐渐铺开一张庞大的人际关系图。
  当她说完之后,陆沉平静地说道:“老相爷离开朝堂之日,恐怕就是群魔乱舞的开始。”
  “夫君何出此言?”
  “老相爷之于大齐,不仅仅是百官之首的宰相。若是单论处理政务的手腕和能力,薛相和钟尚书都不弱,但是他们没有老相爷的威望和地位。京中势力繁杂盘根交错,但无论天子、新晋文臣、江南门阀还是军中武勋,都会给老相爷足够的尊重。只要他还在朝堂上,哪怕他不再亲自打理朝政,京中就乱不起来。”
  “可是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朝中似乎很平静?”
  “这只是假象而已,谭正和渠忠等人虽然用心,可他们在京城待的时间很短,很难触及到平静水面下的暗流。”陆沉眉头微皱,低声道:“其实我不太明白,老相爷为何急着辞官。离京之前我去过相府,他老人家的身体状况不差,至少还能在中枢坚持一两年。”
  王初珑缓缓道:“会不会是因为李相对天子的部分举动感到失望,再加上年老体衰,所以做出离去的决定?”
  “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陆沉点了点头,冷笑道:“想来天子会对老相爷的决定喜出望外,毕竟连他都要顾忌老相爷的观感,不能随心所欲干纲独断,如今头上阴霾一朝消失,朝中还有谁能掣肘他这位天子?”
  今日是夫妻间闺房私话,王初珑纵然听出丈夫言语之中对当今天子的鄙夷,心绪亦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反正无论如何她都会站在陆沉这边。
  她岔开话题道:“还有一件事,是刚刚收到的消息,天子允准织经司秦提举辞官,封赏国侯之爵,并赐金银田产,恩准他返乡养老。”
  陆沉对此并不意外,毕竟他在京城时全程经历了刺驾大案,对这件事背后的弯弯绕了如指掌,因此他冷静地问道:“何人接任?”
  王初珑应道:“织经司提点苏云青。”
  陆沉脸上忽地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王初珑见状不禁略有好奇,稍稍一想便问道:“莫非这位新任苏提举是夫君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