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328节
但是他必须要这样做。
三皇子派人刺杀陆沉的举动实在太过恶劣,险些便让李端费心维持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他这两年能够逐渐收回权柄,一方面是以往的耐心布置,通过收服部分重臣勉强达成朝堂上的平衡,另一方面则是依靠边军不断大胜带来的威望,以及数十万精锐边军对他的支持。
这就是他将陆沉召回京城,并且放下那些疑惑重用陆沉的原因。
不谈陆沉本人的能力和名气,他身上最重要的砝码便是实力强大的边军。
郭从义等人为何在李端改制京军的时候步步后退,京军各部为何老老实实地遵从圣旨进行调整?
除去他们自身很难拧成一股绳之外,关键之处便在于陆沉身后的边军,京中那些武勋将帅很清楚边军的实力,也知道陆沉旗帜鲜明地站在天子那一边,因而没人敢轻举妄动,只能在李端划定的范围之内博弈。
良久过后,李端摇头道:“你不懂。”
“臣妾确实不懂朝堂大事,亦不敢胡乱开口,可是臣妾知道宗简千不该万不该去招惹山阳侯。”
许皇后止住啜泣之声,望着天子冰冷的神情,凄切地说道:“陛下筹谋大事,需要山阳侯和边军将士的忠心支持,因此宗简这次确实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陛下将他贬为奉国中尉是他罪有应得,哪怕他此生再无加封的希望,臣妾亦不敢多说半个字。臣妾只是希望陛下能给他一条活路,毕竟他再怎么顽劣不堪,终究是臣妾身上掉下来的肉。”
李端微微闭上双眼。
许皇后从始至终没有攀扯其他,也没有替三皇子巧言虚饰,她已经接受其他的惩处手段,唯独不忍三皇子被常年圈禁在秋山巷。
终究是母子连心。
许皇后继续说道:“陛下,宗简被夺了王爵,山阳侯甚至当着禁卫的面,在王府门前打了他一拳,难道这样还不够让他消气?说到底,宗简虽然有错在先,山阳侯毕竟没有出事,仅仅因为他损失了几名亲兵,陛下就得用天家皇子的性命向他赔罪?既然如此,臣妾愿意当面向山阳侯赔罪,只求他能饶过宗简一命。”
“够了。”
李端长吁一口浊气,沉声道:“建王府门前发生的事情,本就出于朕的默许,否则陆沉不会乱来,即便如此他也只是打了老三一拳而已,半分内劲都没用上,不然老三连站都站不起来。你是不是以为朕太过纵容陆沉,甚至到了连天家体面都不管不顾的地步?”
许皇后没有出声,但是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心里确有类似的想法。
无论如何,李宗简乃是天家皇子,陆沉功劳再大也只是臣子,岂有以下犯上践踏皇子体面的道理?
更不必说三皇子已经受到极为严厉的惩治,陆沉有什么资格教训他?
李端望着许皇后哀切中带着几分怒意的神情,略有些失望地说道:“妇道人家,见识浅薄。”
许皇后道:“陛下,臣妾只是觉得——”
“你觉得什么?”
李端直接打断她的话头,起身说道:“朕允许陆沉挥出那一拳,这件事才算真正了结,将来不会有后顾之忧,否则这件事迟早会成为陆沉的心结。朕本不欲多说,但是你如此执迷不悟,朕便明确告诉伱,朕将来还会继续重用陆沉,他手中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大。老三不可能成为储君,等朕和你百年之后,这两人一个是无人在意的宗室,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武勋。”
他微微一顿,肃然道:“倘若陆沉心里的怨恨日积月累,等到将来那一天,谁会将老三的处境放在心上?”
仿若一道惊雷劈下,许皇后面色微白。
然而她心里想的不是很多年后三皇子的安危,而是那句“老三不可能成为储君。”
其实她对此事早有猜测,但是不愿引起天子的猜忌,所以从来没有谈及这个话题,此刻终于从李端口中确认,她心里仿若钝刀割肉,撕裂一般的痛楚汹涌袭来。
她仰头看着天子,尝试着最后的努力:“陛下,如果宗简一定要待在秋山巷,恳请陛下赐臣妾探视之权。”
李端望着这张忽然之间有些陌生的姣好面庞,沉默片刻之后说道:“暂时不行。”
许皇后神色怔怔,轻声道:“臣妾明白了。”
李端缓步向前,最终还是给了一句承诺:“朕会让人看着他,保证他好好地活着,你不必太过担心。夜深了,早些睡吧。”
望着天子离去的背影,许皇后没有像平时那样起身恭送。
直到外面传来一声“起驾”,她才仿佛霍然惊醒。
慈宁宫的宫女们小心翼翼地进来,将许皇后扶起,没人敢发出丁点声音。
许皇后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然后走出内殿来到廊下。
夜色深沉,天子乘坐的御辇早已离去。
许皇后望着迷离的夜幕,轻声自语道:“陛下……”
一抹凄然的笑意浮上她的面庞。
第415章 【世事如棋】
大齐西陲,成州。
对于成州都督府和刺史府的文武官员来说,这个夏天出乎意料地煎熬。
侯玉因为欺君罔上、擅动刀兵、勾结朝臣的罪名被夺爵流放,这个消息宛如一道晴天霹雳砸在所有人的头上。
还没等他们平静下来,大批织经司精锐探子便带着圣旨和中枢行文来到成州,开始着手进行小范围内的问话和调查。
一时间成州官场上人心惶惶,纵然有些人贼心不死,东北方向两支靖州军的出现也让他们瞬间清醒,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的审查。
与一片愁云惨雾的成州相比,云岭西边则是处处欢声笑语的世界。
这里便是沙州七部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
当洛九九带回侯玉被齐国皇帝问罪的消息,沙州人无不欢呼雀跃,更有不少因为侯玉失去亲人的七部族人跋山涉水赶来,当面向洛九九和她的父母表达谢意。
雅隆部在七部之中的势力本就最大,如今随着洛九九冒险远赴齐国京城为沙州人报仇,雅隆部的声势更加雄壮,而洛九九这位七部公认的美人不知迷倒了多少年轻男子。
“阿爸,你怎么笑得这么古怪?”
雅隆部最大的黑水寨中,洛九九坐在家中正堂的藤椅上,看着不远处中年男子黝黑面庞上的笑容,略带不解地问道。
中年男子便是她的父亲洛耀宗,雅隆部的现任头人。
其人身材并不高大,但是非常精壮,手臂上隆起的肌肉显示出他练的是外家功夫,纵然年过四旬也看不到丝毫衰老的迹象。
洛耀宗脸上笑容依旧,嗓音颇为粗豪:“九九,我收到洛严派人送来的信,他在信中说你这次去齐国京城冒了很大的风险,还好最终顺顺利利。他还说,你在那边结识了一个名叫陆沉的年轻武将,并且在他家里住过一段时间?”
洛九九俏脸微红,还没来得及开口,门外忽然窜进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一脸惊奇地说道:“阿姐,你真的看上了那个齐人?”
这少年便是她的弟弟洛恒山。
洛九九瞪了他一眼,啐道:“臭小子就知道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揍你?赶紧出去练功,不许偷懒!”
洛恒山摸着大脑门,眨眼道:“阿姐害羞了,看来是真的有这回事!”
没等洛九九抄起不远处的长鞭,洛恒山便笑嘻嘻地跑了出去。
“臭小子。”
洛九九又好气又好笑,终究还是没有追上去。
洛耀宗顺势说道:“九九,你也老大不小了,按理来说是该找个满意的夫婿。你从小便很有主见,我和你阿妈一直不愿干涉太多,不过这件事伱还是要慎重一些。那陆沉身为齐国的大将,年纪虽然和你登对,可是身份地位太高,你又受不了那种困在高门大院里的生活,这可不是一桩好姻缘。”
“阿爸,压根没有这回事。”
洛九九不禁扶额,随即将她住进陆沉府邸的原委简略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我和陆沉只是朋友而已,阿爸你莫要胡思乱想。”
洛耀宗听完之后不置可否,但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不过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显然不相信自己的女儿所说都是真话。
尤其是洛九九说起陆沉在齐国皇宫为她出面的事情,恐怕她自己都没有察觉语气中的异样。
洛九九隐约觉得有些别扭,便主动岔开话题问道:“阿爸,这半年家里可好?”
“侯玉被调走之后,他下面的兵匪老实了一段时间,如今侯玉彻底完蛋,那些人更不敢乱来,你这次为咱们沙州人做了一件大好事。”
洛耀宗笑呵呵地说着,继而道:“至于家里还是老样子,其他几个部落也差不多。哦,对了,前些日子金川部的老哈来找过我,他说北边有人想买金川部的货物。他想问一下我的看法,我估摸着这笔生意肯定不小,说不定还会牵扯到其他部落的利益,他担心最后闹得里外不是人,所以提前在我这里打个埋伏。”
金川部在沙州七部之中处于实力中等的位置,比不上雅隆部和铁阳部,比剩下几个部落要强一些。
他们掌握着飞鸟关,这是沙州人在衡江上游前往北地的唯一通道,这道关隘极其险峻,可谓天下雄关之中易守难攻的极致,只需要几十个勇士便能挡住数千敌人的进攻。
“北边的人?”
洛九九眉尖微蹙,略显不解。
洛耀宗见状便问道:“怎么了?”
“没怎么。”
洛九九微微一笑,然后饶有兴致地说道:“阿爸,既然家中无事,我想去其他部落转转。这次我离开的时间有些久,也不知道那些朋友过得怎么样。”
洛耀宗对此自无不可,洛九九身为他的女儿,又有一身好武功,再加上如今的好名声,在沙州地盘上自然没有任何安全上的隐忧。
得到父亲的允准,洛九九一脸轻松地走出正堂,她站在屋前一棵槐树下面,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眸中飘起一抹疑惑之色。
“北方的人会是谁呢?”
……
永嘉南城,李氏大宅。
这一次朝廷的处置极其迅速,那天朝会结束之后,三皇子李宗简都没有享受在王府的最后一夜,傍晚时分便被禁卫押着送去秋山巷,没过几天那位可怜的建王妃也被送到三皇子身边。
紧接着便是被天子定为从犯的李云义,他同样无法逃过国法的惩治。
李道彦亲自将他从府中带出来,然后交给候在府外的禁卫,等待李云义的将是流放二千里的下场,而且天子金口玉言,不许他离开流放地一步,此生便只能困在那个偏僻苦寒的地方。
被带走的那一刻,李云义终于克制不住内心的惊惧,连声哀嚎着求饶。
李道彦没有任何反应,转身便走入府内。
随着李家的大门彻底关上,李云义满脸绝望地被禁卫带走。
锦麟堂内,李道彦手中端着一杯清茶,年方十二岁的李公绪肃立在旁。
李适之缓步从外面走进来,屋外明媚的阳光被他的身躯挡住刹那。
“给父亲请安。”
及至近前,李适之毕恭毕敬地行礼。
李道彦望着长子清癯的面庞,一时间仿佛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只化作一句话:“想清楚了?”
李适之垂首应道:“禀父亲,儿子已经想明白了。如今陛下大权在握,京军体系自顾不暇,江南世族各怀鬼胎,根本不是陛下的对手。煌煌大势之下,谁若继续站在陛下的对立面,下场只有一个,那便是失去所有的本钱。父亲借用这次的机会,主动将把柄交到陛下手中,可谓壮士断腕之举,如此足以让锦麟李氏取得陛下的信任,并且从世族之中抽身而出。虽说接下来李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人之下,但是未来能有更加宽裕的空间。”
李道彦定定地看着他,良久方道:“你能这样想自然最好。”
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这个长子的城府很深,这番话不尽不实。
但是老人没有别的法子。
他将李适之作为继承人培养了二十多年,即便他不缺少换一个人接手李家基业的魄力和能力,他也不能这样做。
因为李适之已经有了自己的根基,因为李家上上下下乃至于外面的门阀世族都认可李适之的地位,因为撤换一个继承人不是一两句话的简单之举。
三皇子派人刺杀陆沉的举动实在太过恶劣,险些便让李端费心维持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他这两年能够逐渐收回权柄,一方面是以往的耐心布置,通过收服部分重臣勉强达成朝堂上的平衡,另一方面则是依靠边军不断大胜带来的威望,以及数十万精锐边军对他的支持。
这就是他将陆沉召回京城,并且放下那些疑惑重用陆沉的原因。
不谈陆沉本人的能力和名气,他身上最重要的砝码便是实力强大的边军。
郭从义等人为何在李端改制京军的时候步步后退,京军各部为何老老实实地遵从圣旨进行调整?
除去他们自身很难拧成一股绳之外,关键之处便在于陆沉身后的边军,京中那些武勋将帅很清楚边军的实力,也知道陆沉旗帜鲜明地站在天子那一边,因而没人敢轻举妄动,只能在李端划定的范围之内博弈。
良久过后,李端摇头道:“你不懂。”
“臣妾确实不懂朝堂大事,亦不敢胡乱开口,可是臣妾知道宗简千不该万不该去招惹山阳侯。”
许皇后止住啜泣之声,望着天子冰冷的神情,凄切地说道:“陛下筹谋大事,需要山阳侯和边军将士的忠心支持,因此宗简这次确实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陛下将他贬为奉国中尉是他罪有应得,哪怕他此生再无加封的希望,臣妾亦不敢多说半个字。臣妾只是希望陛下能给他一条活路,毕竟他再怎么顽劣不堪,终究是臣妾身上掉下来的肉。”
李端微微闭上双眼。
许皇后从始至终没有攀扯其他,也没有替三皇子巧言虚饰,她已经接受其他的惩处手段,唯独不忍三皇子被常年圈禁在秋山巷。
终究是母子连心。
许皇后继续说道:“陛下,宗简被夺了王爵,山阳侯甚至当着禁卫的面,在王府门前打了他一拳,难道这样还不够让他消气?说到底,宗简虽然有错在先,山阳侯毕竟没有出事,仅仅因为他损失了几名亲兵,陛下就得用天家皇子的性命向他赔罪?既然如此,臣妾愿意当面向山阳侯赔罪,只求他能饶过宗简一命。”
“够了。”
李端长吁一口浊气,沉声道:“建王府门前发生的事情,本就出于朕的默许,否则陆沉不会乱来,即便如此他也只是打了老三一拳而已,半分内劲都没用上,不然老三连站都站不起来。你是不是以为朕太过纵容陆沉,甚至到了连天家体面都不管不顾的地步?”
许皇后没有出声,但是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心里确有类似的想法。
无论如何,李宗简乃是天家皇子,陆沉功劳再大也只是臣子,岂有以下犯上践踏皇子体面的道理?
更不必说三皇子已经受到极为严厉的惩治,陆沉有什么资格教训他?
李端望着许皇后哀切中带着几分怒意的神情,略有些失望地说道:“妇道人家,见识浅薄。”
许皇后道:“陛下,臣妾只是觉得——”
“你觉得什么?”
李端直接打断她的话头,起身说道:“朕允许陆沉挥出那一拳,这件事才算真正了结,将来不会有后顾之忧,否则这件事迟早会成为陆沉的心结。朕本不欲多说,但是你如此执迷不悟,朕便明确告诉伱,朕将来还会继续重用陆沉,他手中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大。老三不可能成为储君,等朕和你百年之后,这两人一个是无人在意的宗室,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武勋。”
他微微一顿,肃然道:“倘若陆沉心里的怨恨日积月累,等到将来那一天,谁会将老三的处境放在心上?”
仿若一道惊雷劈下,许皇后面色微白。
然而她心里想的不是很多年后三皇子的安危,而是那句“老三不可能成为储君。”
其实她对此事早有猜测,但是不愿引起天子的猜忌,所以从来没有谈及这个话题,此刻终于从李端口中确认,她心里仿若钝刀割肉,撕裂一般的痛楚汹涌袭来。
她仰头看着天子,尝试着最后的努力:“陛下,如果宗简一定要待在秋山巷,恳请陛下赐臣妾探视之权。”
李端望着这张忽然之间有些陌生的姣好面庞,沉默片刻之后说道:“暂时不行。”
许皇后神色怔怔,轻声道:“臣妾明白了。”
李端缓步向前,最终还是给了一句承诺:“朕会让人看着他,保证他好好地活着,你不必太过担心。夜深了,早些睡吧。”
望着天子离去的背影,许皇后没有像平时那样起身恭送。
直到外面传来一声“起驾”,她才仿佛霍然惊醒。
慈宁宫的宫女们小心翼翼地进来,将许皇后扶起,没人敢发出丁点声音。
许皇后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然后走出内殿来到廊下。
夜色深沉,天子乘坐的御辇早已离去。
许皇后望着迷离的夜幕,轻声自语道:“陛下……”
一抹凄然的笑意浮上她的面庞。
第415章 【世事如棋】
大齐西陲,成州。
对于成州都督府和刺史府的文武官员来说,这个夏天出乎意料地煎熬。
侯玉因为欺君罔上、擅动刀兵、勾结朝臣的罪名被夺爵流放,这个消息宛如一道晴天霹雳砸在所有人的头上。
还没等他们平静下来,大批织经司精锐探子便带着圣旨和中枢行文来到成州,开始着手进行小范围内的问话和调查。
一时间成州官场上人心惶惶,纵然有些人贼心不死,东北方向两支靖州军的出现也让他们瞬间清醒,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的审查。
与一片愁云惨雾的成州相比,云岭西边则是处处欢声笑语的世界。
这里便是沙州七部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
当洛九九带回侯玉被齐国皇帝问罪的消息,沙州人无不欢呼雀跃,更有不少因为侯玉失去亲人的七部族人跋山涉水赶来,当面向洛九九和她的父母表达谢意。
雅隆部在七部之中的势力本就最大,如今随着洛九九冒险远赴齐国京城为沙州人报仇,雅隆部的声势更加雄壮,而洛九九这位七部公认的美人不知迷倒了多少年轻男子。
“阿爸,你怎么笑得这么古怪?”
雅隆部最大的黑水寨中,洛九九坐在家中正堂的藤椅上,看着不远处中年男子黝黑面庞上的笑容,略带不解地问道。
中年男子便是她的父亲洛耀宗,雅隆部的现任头人。
其人身材并不高大,但是非常精壮,手臂上隆起的肌肉显示出他练的是外家功夫,纵然年过四旬也看不到丝毫衰老的迹象。
洛耀宗脸上笑容依旧,嗓音颇为粗豪:“九九,我收到洛严派人送来的信,他在信中说你这次去齐国京城冒了很大的风险,还好最终顺顺利利。他还说,你在那边结识了一个名叫陆沉的年轻武将,并且在他家里住过一段时间?”
洛九九俏脸微红,还没来得及开口,门外忽然窜进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一脸惊奇地说道:“阿姐,你真的看上了那个齐人?”
这少年便是她的弟弟洛恒山。
洛九九瞪了他一眼,啐道:“臭小子就知道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揍你?赶紧出去练功,不许偷懒!”
洛恒山摸着大脑门,眨眼道:“阿姐害羞了,看来是真的有这回事!”
没等洛九九抄起不远处的长鞭,洛恒山便笑嘻嘻地跑了出去。
“臭小子。”
洛九九又好气又好笑,终究还是没有追上去。
洛耀宗顺势说道:“九九,你也老大不小了,按理来说是该找个满意的夫婿。你从小便很有主见,我和你阿妈一直不愿干涉太多,不过这件事伱还是要慎重一些。那陆沉身为齐国的大将,年纪虽然和你登对,可是身份地位太高,你又受不了那种困在高门大院里的生活,这可不是一桩好姻缘。”
“阿爸,压根没有这回事。”
洛九九不禁扶额,随即将她住进陆沉府邸的原委简略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我和陆沉只是朋友而已,阿爸你莫要胡思乱想。”
洛耀宗听完之后不置可否,但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不过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显然不相信自己的女儿所说都是真话。
尤其是洛九九说起陆沉在齐国皇宫为她出面的事情,恐怕她自己都没有察觉语气中的异样。
洛九九隐约觉得有些别扭,便主动岔开话题问道:“阿爸,这半年家里可好?”
“侯玉被调走之后,他下面的兵匪老实了一段时间,如今侯玉彻底完蛋,那些人更不敢乱来,你这次为咱们沙州人做了一件大好事。”
洛耀宗笑呵呵地说着,继而道:“至于家里还是老样子,其他几个部落也差不多。哦,对了,前些日子金川部的老哈来找过我,他说北边有人想买金川部的货物。他想问一下我的看法,我估摸着这笔生意肯定不小,说不定还会牵扯到其他部落的利益,他担心最后闹得里外不是人,所以提前在我这里打个埋伏。”
金川部在沙州七部之中处于实力中等的位置,比不上雅隆部和铁阳部,比剩下几个部落要强一些。
他们掌握着飞鸟关,这是沙州人在衡江上游前往北地的唯一通道,这道关隘极其险峻,可谓天下雄关之中易守难攻的极致,只需要几十个勇士便能挡住数千敌人的进攻。
“北边的人?”
洛九九眉尖微蹙,略显不解。
洛耀宗见状便问道:“怎么了?”
“没怎么。”
洛九九微微一笑,然后饶有兴致地说道:“阿爸,既然家中无事,我想去其他部落转转。这次我离开的时间有些久,也不知道那些朋友过得怎么样。”
洛耀宗对此自无不可,洛九九身为他的女儿,又有一身好武功,再加上如今的好名声,在沙州地盘上自然没有任何安全上的隐忧。
得到父亲的允准,洛九九一脸轻松地走出正堂,她站在屋前一棵槐树下面,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眸中飘起一抹疑惑之色。
“北方的人会是谁呢?”
……
永嘉南城,李氏大宅。
这一次朝廷的处置极其迅速,那天朝会结束之后,三皇子李宗简都没有享受在王府的最后一夜,傍晚时分便被禁卫押着送去秋山巷,没过几天那位可怜的建王妃也被送到三皇子身边。
紧接着便是被天子定为从犯的李云义,他同样无法逃过国法的惩治。
李道彦亲自将他从府中带出来,然后交给候在府外的禁卫,等待李云义的将是流放二千里的下场,而且天子金口玉言,不许他离开流放地一步,此生便只能困在那个偏僻苦寒的地方。
被带走的那一刻,李云义终于克制不住内心的惊惧,连声哀嚎着求饶。
李道彦没有任何反应,转身便走入府内。
随着李家的大门彻底关上,李云义满脸绝望地被禁卫带走。
锦麟堂内,李道彦手中端着一杯清茶,年方十二岁的李公绪肃立在旁。
李适之缓步从外面走进来,屋外明媚的阳光被他的身躯挡住刹那。
“给父亲请安。”
及至近前,李适之毕恭毕敬地行礼。
李道彦望着长子清癯的面庞,一时间仿佛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只化作一句话:“想清楚了?”
李适之垂首应道:“禀父亲,儿子已经想明白了。如今陛下大权在握,京军体系自顾不暇,江南世族各怀鬼胎,根本不是陛下的对手。煌煌大势之下,谁若继续站在陛下的对立面,下场只有一个,那便是失去所有的本钱。父亲借用这次的机会,主动将把柄交到陛下手中,可谓壮士断腕之举,如此足以让锦麟李氏取得陛下的信任,并且从世族之中抽身而出。虽说接下来李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人之下,但是未来能有更加宽裕的空间。”
李道彦定定地看着他,良久方道:“你能这样想自然最好。”
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这个长子的城府很深,这番话不尽不实。
但是老人没有别的法子。
他将李适之作为继承人培养了二十多年,即便他不缺少换一个人接手李家基业的魄力和能力,他也不能这样做。
因为李适之已经有了自己的根基,因为李家上上下下乃至于外面的门阀世族都认可李适之的地位,因为撤换一个继承人不是一两句话的简单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