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294节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个刺客的现身和陆沉脱不开关系。
趁着群臣还在讶异的时候,龙椅上的天子颔首道:“既然荆国公已经见过此人,又特地派长子带此人入宫求见,想必其中确有隐情。传旨,宣这名女子上殿。”
“臣遵旨!”
禁卫将官行礼退下。
约莫半炷香过后,六名禁卫高手左右各三人,将一名女子围在中间,半是护送半是监视地将她带进文德殿,毕竟此人自称是伤到侯玉的刺客,虽有荆国公韩灵符担保,但是没人敢轻忽大意。
满朝公卿纷纷投去好奇的目光。
只见这位女子大概在二十岁出头,身穿一袭大红收腰托底罗裙,腰间用描金软烟罗一带束之,愈发显得体态修长窈窕有致。
她梳着很常见的双刀髻,鬓发之中斜插一支碧玉钗,简单却又不落俗套。
柳叶般弯弯的眉,挺翘的瑶鼻,薄薄的嘴唇。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她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仿佛蕴含着燃烧的火焰,要将这人世间的丑恶焚为灰烬。
第372章 【六月飞雪】
得到禁卫的提醒后,红衣女子在大殿中央停步,站在空阔的中间位置。
这个距离保证她能听清上方天子的问话,同时又不会形成威胁。
说实话若非荆国公的长子亲自出面,又带来荆国公的保证和承诺,宫中禁卫绝对不会允许这名神秘的刺客走进文德殿。
纵然此刻包围她的六名禁卫都是绝顶高手,放在草莽之中足以开山立派,可是谁也不能确定万无一失,眼下只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盯着此人。
红衣女子似乎没有感知到身边众人的戒备,她只是带着几分好奇地打量这座恢弘的殿宇,以及殿内这些位高权重的齐国官员。
当她的目光扫过右边不远处的陆沉时,不由得稍稍停留片刻。
这个小细节自然落入某些有心人的眼里。
这时龙椅之上天子威严的声音响起:“你是何人?”
红衣女子并非化外野人,虽然不熟悉大齐礼制,但也像模像样地行礼道:“启禀齐国陛下,我是沙州雅隆部族人,名叫洛九九。”
她的声音很清脆,只是用词不怎么讲究。
李端自然不在意这些细节,反倒是群臣听到沙州雅隆部这几个字,又出现一片骚动。
对于大齐朝廷而言,沙州七部是一个很无奈又很忌讳的名字。
平心而论,大齐朝臣没有人愿意将沙州七部视作敌人,即便不论沙州土兵在大齐立国之初的功劳,后续百余年里他们也从来没有背叛过大齐。
然而十九年前先帝在河洛首次被围时候的荒唐作为,不仅丢掉北方泾河防线的数座重镇,还让八千名沙州土兵命丧河洛北郊燕子岭,从此让沙州七部视大齐为死敌。
大齐有愧于沙州七部,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李端在登基后屡次派遣使臣赶赴沙州,施以怀柔之策,然而每次使臣都被打晕扒光衣服丢回成州境内。
如是者三,李端只好放弃安抚,毕竟朝廷总得要点脸面。
随之而来的便是沙州土兵时常越境扰民,成州都督府一步步壮大。
在洛九九自承身份之后,几乎所有朝臣都相信她就是行刺侯玉的真凶,毕竟侯玉在成州都督府待了十三年,不知杀过多少沙州人。
他们只是不太明白,这沙州女子怎敢公然出现在大齐皇宫之内?
李端双眼微眯,问道:“是你昨夜意图行刺大将军侯玉?”
洛九九昂首答道:“没错,是我,只可惜没有一剑杀了他!”
“放肆!”
一声怒斥随之响起。
洛九九循声望去,只见是右边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中年武官,遂挑眉问道:“你是谁?”
中年武官沉声答道:“本官乃是枢密使郭从义。陛下虽允你入宫禀奏,不代表你可以胡言乱语,望你明白自己的身份,收起那副野蛮做派!”
洛九九却仿佛没有听见他后面的话,冷笑道:“原来是掌管军权的枢密使,谋害我们族人的凶手你也有份!”
郭从义摇摇头,一拂袍袖,转身不再与她多言。
李端轻咳一声,对洛九九问道:“既然你行刺失败,怎地不找个地方躲起来,反而主动跑去荆国公府?”
洛九九收起冷意,脆生生地答道:“回齐国陛下,我知道侯玉是个怎样的人,昨晚刺杀失败就很难再找到机会。这段时间我在伱们的京城待着,听说荆国公韩灵符和山阳侯陆沉是齐军为数不多的好人,荆国公的官位更大一些,所以我就去找他,希望他能替我们沙州人做主!”
这番话不尽不实,朝中这些人精自然不会全信。
李端强忍看向陆沉的冲动,又问道:“既然你觉得韩老国公是好人,为何不直接去找他,非要冒险行刺?”
洛九九坦然道:“如果能直接杀了侯玉,我当然不想去求别人。昨夜我不幸失手,接下来不止没有机会杀了侯玉,还要被陛下的人不断搜捕。与其东躲西藏还不能报仇,我不如试试最后的法子。”
李端勉强接受她这番解释,沉吟道:“你方才说侯玉谋害你们族人,又说希望韩老国公能替你们沙州人做主,朕不太理解你的话。”
洛九九微微蹙眉道:“陛下哪里不理解?”
李端道:“朕自登基之初便接连派遣使臣前往沙州,数次向你们族人释放善意,你们非但不接受,反而不断做出有辱斯文的事情。”
这是一个子不言父过的时代,纵然李端贵为天子,也不可能当着满朝公卿痛诉先帝的荒唐行径,因此只能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提醒下方的红衣女子。
洛九九明白他话中所指,随即略带不敢置信地说道:“陛下,当年我们沙州七部派出八千儿郎勤王救驾,结果被活活坑死七千多人,只有不到四百人逃回沙州。这件事到如今都没有一个妥善的处理,您让使臣带着几句好话和几车金银就想让我们沙州人放下仇恨,我们只是将那些使臣打昏丢回来而已,这样做很过分吗?”
李端登时语塞,此刻他忽然有些怀疑自己允许这女子入宫的决定是不是一个错误。
洛九九的话太直接,毫无保留地挑破当年先帝做的那些破事,这让李端很不好接过话头。
右相薛南亭见状便插话道:“洛姑娘,这与你先前说的那些话有何关系?”
洛九九脑子反应很快,立刻答道:“当然有关系!这位大人,沙州八千土兵之死是你们齐国的责任,我们沙州人打晕几个使臣不算什么吧?这笔账如果要细细算起来,我们就算把那些使臣全杀了也没错!可我们只是打晕他们而已,因为我们知道齐国再弱也比沙州强,我们不想死更多的族人!”
薛南亭何等心机城府,当即便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微微皱眉道:“洛姑娘究竟是什么身份?”
洛九九道:“我是雅隆部头人之女,应该有资格站在这里将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薛南亭不等其他人插嘴,继续问道:“你说你们不想损失更多的族人,可是从十三年前开始,你们沙州七部不断袭扰我朝西境,时常便有越境杀人之举,这难道不是你们的责任?”
洛九九听闻此言,脸上泛起一抹沉重的悲色,缓缓道:“我们的责任?”
李端再度开口道:“洛姑娘,边境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何事?”
洛九九仰头望着龙椅上的天子,轻轻咬着双唇,然后呼出一口长气,悲声道:“齐国陛下,其实我们也很想知道,你们齐国的大军为何要斩尽杀绝,为何不肯放过我们沙州七部,为何要年复一年想方设法地屠杀我们的族人!”
李端怔住。
满朝重臣尽皆变色。
洛九九继续说道:“从我记事开始,阿爸阿妈就时常叮嘱我,让我不要带着弟弟们接近云岭,因为云岭东边就是你们齐国的成州,那里的兵卒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云岭附近。只要让他们看见我们,哪怕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见一个就杀一个!”
她脸上浮现一抹凄惨的神色,缓缓道:“是,我们沙州七部曾经是很厉害,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帮着你们齐国的太祖皇帝打天下,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沙州土兵特别强大。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十九年前那场惨案,沙州足足阵亡了七千多壮年男子,你们知不知道对于本来人丁就不多的沙州七部来说,那七千多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沙州七部根本没有恢复元气,七个部落里很多都是老弱妇孺,直到这两年才逐渐好了一些。我们沙州七部为了你们齐国,几乎沦落到灭亡的地步,可这十几年里你们齐国的边军做了什么?他们拿着我们族人的头颅去换奖赏,难道你们这些大人物从来没有看过,那些头颅当中究竟有几个青年人,又有多少是老人和孩子!”
满殿死寂。
对于大齐来说,朝野上下最重脸面二字。
大齐和沙州七部的恩怨纠葛,本身就是大齐有错在先,如今又被洛九九当着满朝公卿的面,将这十来年里西境边陲所谓战事的真相挑破,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几近于羞愧掩面,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
洛九九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她深吸一口气,颤声说道:“侯玉从十几年前出现在云岭附近,便一直带着麾下兵卒在各处游荡,只要看见我们沙州人,二话不说便会杀人。我不知道他后续怎么做,但是他肯定拿着我们族人的头颅去换取功劳,说不定还说这是我们沙州人进犯你们齐国边境,他为了保护百姓才杀人。”
“他的官职越来越高,手下的兵卒也越来越多,死在他手里的沙州人也越来越多。我刚出生的时候,族人们还能越过云岭来你们齐国采买货物,可是如今云岭附近已经成为沙州人的禁区,没人敢踏足那里一步。”
洛九九微微一顿,昂着头望向龙椅上的天子,一字字道:“齐国陛下,像侯玉这种靠着屠杀无辜沙州人当上高官的畜生,难道他不该死吗?!”
第373章 【人心不可欺】
洛九九一番凄惨的陈述过后,文德殿内立刻呈现出群情激奋的氛围。
那些和江南世族牵扯不深的中级官员,以及年轻热血的低阶御史们,当即便挺身而出,恳请天子下旨彻查侯玉在成州都督府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
在他们看来西境战事的真相已经很明显,分明就是以侯玉为代表的成州武将,谎报沙州七部进犯大齐边境的军情,实则是他们不断主动挑起战事,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沙州人的首级,进而向朝廷换取嘉赏谋求晋升。
一片熙熙攘攘之中,李端并未直接给出答复,他只是看向站在不远处的织经司提举秦正。
织经司经略的重点是京畿地区和江北广袤疆域,京畿司和淮州司乃是最重要的下属衙门,对于其他地方难以顾及周全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秦正麾下的人手和资源都有限,他做不到面面俱到监控全国。
问题在于织经司还有一处成州司,成州检校同属四大检校之列。
若是一般小事倒也罢了,像洛九九所言整个成州都督府都在欺上瞒下骗取军功,织经司成州衙门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时间跨度非常大,这显然不是一句受人蒙骗就能解释的过错。
秦正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迎向天子的注视。
李端瞬间便读懂这位孤臣的眼神,然后又看向站在大殿中央的红衣女子,心中略微有些为难。
毫无疑问,秦正是想说洛九九的话略有卖惨之嫌,侯玉确实有可能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沙州七部也不像洛九九说的那么完全清白无辜。
大齐和沙州七部在边境上的冲突与矛盾本就是一笔很难理清楚的糊涂账,尤其是在大齐愧对沙州七部的前提下,一些在沙州人看来很正常的报复举动,在大齐官员看来无异于血腥的挑衅。
便在这时,一位衣紫重臣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有几句话想问这位洛姑娘,还请陛下允准。”
李端抬眼望去,只见是吏部尚书宁元福,便颔首道:“准奏。”
宁元福躬身谢恩,旋即转身望着红衣女子,先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问道:“洛姑娘,本官想知道贵部如今有多少人丁?其实我朝也有这方面的记录,只是为了避免数字存在太大的差距,因此今日当着陛下和诸位大人的面,与洛姑娘印证一番。”
洛九九直觉面前这个大官不是好人,也隐约意识到他这个问题不怀好意,但是先前她在大殿上慷慨激昂,此刻若是回避对方的提问,未免有心虚之嫌,便高声说道:“具体人丁数目我不清楚,但是大概有十万人左右。”
宁元福缓缓道:“洛姑娘果然是个老实人,这个数字和我朝掌握的数据相差不大。根据去年成州刺史府送来朝廷的公文可知,沙州雅隆部目前人丁为十二万有余,整个沙州七部总人丁大概在五十多万。洛姑娘,你方才说沙州七部没有进犯大齐边境的能力,从这个人丁数目来看,你的话未必值得信任啊。”
大齐朝臣对于沙州七部并不陌生,知道这些土蛮部落的成年男子皆可算作战士,五十多万人的部落联盟凑出一支两三万人的军队一点都不困难。
洛九九不禁眉尖紧蹙,愤怒地说道:“我没有骗人!”
宁元福不慌不忙地说道:“洛姑娘说我朝边军斩获的首级里面,基本没有年轻男子,大多是老人和孩童,其状之悲惨几令人潸然泪下。然而本官想不明白的是,七部加起来足有五十多万人,这些全是老人和孩童,没有多少年轻人吗?”
洛九九潜意识里觉得这个官儿的话不对,其中肯定有一些漏洞,但她极少经历这种唇枪舌战的场面,更不曾面对过在偌大一个帝国里能爬上天官之位的高官,一时间竟是无法反驳。
听完宁元福这番分析,很多朝臣立刻回过味来,难道仅凭这个异族女子的一面之词,就能给堂堂京军南衙大将军定罪?
这未免有些荒谬。
当即便有上将军王晏出班质问洛九九:“洛姑娘,你说你们沙州七部这十多年来从未有过袭扰我朝边境之举,此言是否当真?”
洛九九咬着下唇反问道:“这位大人,难道你们齐国的边军越过云岭杀人,我们沙州人不能反击吗?”
王晏却不回答她的问题,淡漠道:“也就是说,你们沙州土兵确实有过进犯成州边境的行为。”
趁着群臣还在讶异的时候,龙椅上的天子颔首道:“既然荆国公已经见过此人,又特地派长子带此人入宫求见,想必其中确有隐情。传旨,宣这名女子上殿。”
“臣遵旨!”
禁卫将官行礼退下。
约莫半炷香过后,六名禁卫高手左右各三人,将一名女子围在中间,半是护送半是监视地将她带进文德殿,毕竟此人自称是伤到侯玉的刺客,虽有荆国公韩灵符担保,但是没人敢轻忽大意。
满朝公卿纷纷投去好奇的目光。
只见这位女子大概在二十岁出头,身穿一袭大红收腰托底罗裙,腰间用描金软烟罗一带束之,愈发显得体态修长窈窕有致。
她梳着很常见的双刀髻,鬓发之中斜插一支碧玉钗,简单却又不落俗套。
柳叶般弯弯的眉,挺翘的瑶鼻,薄薄的嘴唇。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她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仿佛蕴含着燃烧的火焰,要将这人世间的丑恶焚为灰烬。
第372章 【六月飞雪】
得到禁卫的提醒后,红衣女子在大殿中央停步,站在空阔的中间位置。
这个距离保证她能听清上方天子的问话,同时又不会形成威胁。
说实话若非荆国公的长子亲自出面,又带来荆国公的保证和承诺,宫中禁卫绝对不会允许这名神秘的刺客走进文德殿。
纵然此刻包围她的六名禁卫都是绝顶高手,放在草莽之中足以开山立派,可是谁也不能确定万无一失,眼下只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盯着此人。
红衣女子似乎没有感知到身边众人的戒备,她只是带着几分好奇地打量这座恢弘的殿宇,以及殿内这些位高权重的齐国官员。
当她的目光扫过右边不远处的陆沉时,不由得稍稍停留片刻。
这个小细节自然落入某些有心人的眼里。
这时龙椅之上天子威严的声音响起:“你是何人?”
红衣女子并非化外野人,虽然不熟悉大齐礼制,但也像模像样地行礼道:“启禀齐国陛下,我是沙州雅隆部族人,名叫洛九九。”
她的声音很清脆,只是用词不怎么讲究。
李端自然不在意这些细节,反倒是群臣听到沙州雅隆部这几个字,又出现一片骚动。
对于大齐朝廷而言,沙州七部是一个很无奈又很忌讳的名字。
平心而论,大齐朝臣没有人愿意将沙州七部视作敌人,即便不论沙州土兵在大齐立国之初的功劳,后续百余年里他们也从来没有背叛过大齐。
然而十九年前先帝在河洛首次被围时候的荒唐作为,不仅丢掉北方泾河防线的数座重镇,还让八千名沙州土兵命丧河洛北郊燕子岭,从此让沙州七部视大齐为死敌。
大齐有愧于沙州七部,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李端在登基后屡次派遣使臣赶赴沙州,施以怀柔之策,然而每次使臣都被打晕扒光衣服丢回成州境内。
如是者三,李端只好放弃安抚,毕竟朝廷总得要点脸面。
随之而来的便是沙州土兵时常越境扰民,成州都督府一步步壮大。
在洛九九自承身份之后,几乎所有朝臣都相信她就是行刺侯玉的真凶,毕竟侯玉在成州都督府待了十三年,不知杀过多少沙州人。
他们只是不太明白,这沙州女子怎敢公然出现在大齐皇宫之内?
李端双眼微眯,问道:“是你昨夜意图行刺大将军侯玉?”
洛九九昂首答道:“没错,是我,只可惜没有一剑杀了他!”
“放肆!”
一声怒斥随之响起。
洛九九循声望去,只见是右边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中年武官,遂挑眉问道:“你是谁?”
中年武官沉声答道:“本官乃是枢密使郭从义。陛下虽允你入宫禀奏,不代表你可以胡言乱语,望你明白自己的身份,收起那副野蛮做派!”
洛九九却仿佛没有听见他后面的话,冷笑道:“原来是掌管军权的枢密使,谋害我们族人的凶手你也有份!”
郭从义摇摇头,一拂袍袖,转身不再与她多言。
李端轻咳一声,对洛九九问道:“既然你行刺失败,怎地不找个地方躲起来,反而主动跑去荆国公府?”
洛九九收起冷意,脆生生地答道:“回齐国陛下,我知道侯玉是个怎样的人,昨晚刺杀失败就很难再找到机会。这段时间我在伱们的京城待着,听说荆国公韩灵符和山阳侯陆沉是齐军为数不多的好人,荆国公的官位更大一些,所以我就去找他,希望他能替我们沙州人做主!”
这番话不尽不实,朝中这些人精自然不会全信。
李端强忍看向陆沉的冲动,又问道:“既然你觉得韩老国公是好人,为何不直接去找他,非要冒险行刺?”
洛九九坦然道:“如果能直接杀了侯玉,我当然不想去求别人。昨夜我不幸失手,接下来不止没有机会杀了侯玉,还要被陛下的人不断搜捕。与其东躲西藏还不能报仇,我不如试试最后的法子。”
李端勉强接受她这番解释,沉吟道:“你方才说侯玉谋害你们族人,又说希望韩老国公能替你们沙州人做主,朕不太理解你的话。”
洛九九微微蹙眉道:“陛下哪里不理解?”
李端道:“朕自登基之初便接连派遣使臣前往沙州,数次向你们族人释放善意,你们非但不接受,反而不断做出有辱斯文的事情。”
这是一个子不言父过的时代,纵然李端贵为天子,也不可能当着满朝公卿痛诉先帝的荒唐行径,因此只能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提醒下方的红衣女子。
洛九九明白他话中所指,随即略带不敢置信地说道:“陛下,当年我们沙州七部派出八千儿郎勤王救驾,结果被活活坑死七千多人,只有不到四百人逃回沙州。这件事到如今都没有一个妥善的处理,您让使臣带着几句好话和几车金银就想让我们沙州人放下仇恨,我们只是将那些使臣打昏丢回来而已,这样做很过分吗?”
李端登时语塞,此刻他忽然有些怀疑自己允许这女子入宫的决定是不是一个错误。
洛九九的话太直接,毫无保留地挑破当年先帝做的那些破事,这让李端很不好接过话头。
右相薛南亭见状便插话道:“洛姑娘,这与你先前说的那些话有何关系?”
洛九九脑子反应很快,立刻答道:“当然有关系!这位大人,沙州八千土兵之死是你们齐国的责任,我们沙州人打晕几个使臣不算什么吧?这笔账如果要细细算起来,我们就算把那些使臣全杀了也没错!可我们只是打晕他们而已,因为我们知道齐国再弱也比沙州强,我们不想死更多的族人!”
薛南亭何等心机城府,当即便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微微皱眉道:“洛姑娘究竟是什么身份?”
洛九九道:“我是雅隆部头人之女,应该有资格站在这里将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薛南亭不等其他人插嘴,继续问道:“你说你们不想损失更多的族人,可是从十三年前开始,你们沙州七部不断袭扰我朝西境,时常便有越境杀人之举,这难道不是你们的责任?”
洛九九听闻此言,脸上泛起一抹沉重的悲色,缓缓道:“我们的责任?”
李端再度开口道:“洛姑娘,边境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何事?”
洛九九仰头望着龙椅上的天子,轻轻咬着双唇,然后呼出一口长气,悲声道:“齐国陛下,其实我们也很想知道,你们齐国的大军为何要斩尽杀绝,为何不肯放过我们沙州七部,为何要年复一年想方设法地屠杀我们的族人!”
李端怔住。
满朝重臣尽皆变色。
洛九九继续说道:“从我记事开始,阿爸阿妈就时常叮嘱我,让我不要带着弟弟们接近云岭,因为云岭东边就是你们齐国的成州,那里的兵卒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云岭附近。只要让他们看见我们,哪怕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见一个就杀一个!”
她脸上浮现一抹凄惨的神色,缓缓道:“是,我们沙州七部曾经是很厉害,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帮着你们齐国的太祖皇帝打天下,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沙州土兵特别强大。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十九年前那场惨案,沙州足足阵亡了七千多壮年男子,你们知不知道对于本来人丁就不多的沙州七部来说,那七千多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沙州七部根本没有恢复元气,七个部落里很多都是老弱妇孺,直到这两年才逐渐好了一些。我们沙州七部为了你们齐国,几乎沦落到灭亡的地步,可这十几年里你们齐国的边军做了什么?他们拿着我们族人的头颅去换奖赏,难道你们这些大人物从来没有看过,那些头颅当中究竟有几个青年人,又有多少是老人和孩子!”
满殿死寂。
对于大齐来说,朝野上下最重脸面二字。
大齐和沙州七部的恩怨纠葛,本身就是大齐有错在先,如今又被洛九九当着满朝公卿的面,将这十来年里西境边陲所谓战事的真相挑破,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几近于羞愧掩面,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
洛九九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她深吸一口气,颤声说道:“侯玉从十几年前出现在云岭附近,便一直带着麾下兵卒在各处游荡,只要看见我们沙州人,二话不说便会杀人。我不知道他后续怎么做,但是他肯定拿着我们族人的头颅去换取功劳,说不定还说这是我们沙州人进犯你们齐国边境,他为了保护百姓才杀人。”
“他的官职越来越高,手下的兵卒也越来越多,死在他手里的沙州人也越来越多。我刚出生的时候,族人们还能越过云岭来你们齐国采买货物,可是如今云岭附近已经成为沙州人的禁区,没人敢踏足那里一步。”
洛九九微微一顿,昂着头望向龙椅上的天子,一字字道:“齐国陛下,像侯玉这种靠着屠杀无辜沙州人当上高官的畜生,难道他不该死吗?!”
第373章 【人心不可欺】
洛九九一番凄惨的陈述过后,文德殿内立刻呈现出群情激奋的氛围。
那些和江南世族牵扯不深的中级官员,以及年轻热血的低阶御史们,当即便挺身而出,恳请天子下旨彻查侯玉在成州都督府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
在他们看来西境战事的真相已经很明显,分明就是以侯玉为代表的成州武将,谎报沙州七部进犯大齐边境的军情,实则是他们不断主动挑起战事,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沙州人的首级,进而向朝廷换取嘉赏谋求晋升。
一片熙熙攘攘之中,李端并未直接给出答复,他只是看向站在不远处的织经司提举秦正。
织经司经略的重点是京畿地区和江北广袤疆域,京畿司和淮州司乃是最重要的下属衙门,对于其他地方难以顾及周全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秦正麾下的人手和资源都有限,他做不到面面俱到监控全国。
问题在于织经司还有一处成州司,成州检校同属四大检校之列。
若是一般小事倒也罢了,像洛九九所言整个成州都督府都在欺上瞒下骗取军功,织经司成州衙门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时间跨度非常大,这显然不是一句受人蒙骗就能解释的过错。
秦正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迎向天子的注视。
李端瞬间便读懂这位孤臣的眼神,然后又看向站在大殿中央的红衣女子,心中略微有些为难。
毫无疑问,秦正是想说洛九九的话略有卖惨之嫌,侯玉确实有可能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沙州七部也不像洛九九说的那么完全清白无辜。
大齐和沙州七部在边境上的冲突与矛盾本就是一笔很难理清楚的糊涂账,尤其是在大齐愧对沙州七部的前提下,一些在沙州人看来很正常的报复举动,在大齐官员看来无异于血腥的挑衅。
便在这时,一位衣紫重臣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有几句话想问这位洛姑娘,还请陛下允准。”
李端抬眼望去,只见是吏部尚书宁元福,便颔首道:“准奏。”
宁元福躬身谢恩,旋即转身望着红衣女子,先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问道:“洛姑娘,本官想知道贵部如今有多少人丁?其实我朝也有这方面的记录,只是为了避免数字存在太大的差距,因此今日当着陛下和诸位大人的面,与洛姑娘印证一番。”
洛九九直觉面前这个大官不是好人,也隐约意识到他这个问题不怀好意,但是先前她在大殿上慷慨激昂,此刻若是回避对方的提问,未免有心虚之嫌,便高声说道:“具体人丁数目我不清楚,但是大概有十万人左右。”
宁元福缓缓道:“洛姑娘果然是个老实人,这个数字和我朝掌握的数据相差不大。根据去年成州刺史府送来朝廷的公文可知,沙州雅隆部目前人丁为十二万有余,整个沙州七部总人丁大概在五十多万。洛姑娘,你方才说沙州七部没有进犯大齐边境的能力,从这个人丁数目来看,你的话未必值得信任啊。”
大齐朝臣对于沙州七部并不陌生,知道这些土蛮部落的成年男子皆可算作战士,五十多万人的部落联盟凑出一支两三万人的军队一点都不困难。
洛九九不禁眉尖紧蹙,愤怒地说道:“我没有骗人!”
宁元福不慌不忙地说道:“洛姑娘说我朝边军斩获的首级里面,基本没有年轻男子,大多是老人和孩童,其状之悲惨几令人潸然泪下。然而本官想不明白的是,七部加起来足有五十多万人,这些全是老人和孩童,没有多少年轻人吗?”
洛九九潜意识里觉得这个官儿的话不对,其中肯定有一些漏洞,但她极少经历这种唇枪舌战的场面,更不曾面对过在偌大一个帝国里能爬上天官之位的高官,一时间竟是无法反驳。
听完宁元福这番分析,很多朝臣立刻回过味来,难道仅凭这个异族女子的一面之词,就能给堂堂京军南衙大将军定罪?
这未免有些荒谬。
当即便有上将军王晏出班质问洛九九:“洛姑娘,你说你们沙州七部这十多年来从未有过袭扰我朝边境之举,此言是否当真?”
洛九九咬着下唇反问道:“这位大人,难道你们齐国的边军越过云岭杀人,我们沙州人不能反击吗?”
王晏却不回答她的问题,淡漠道:“也就是说,你们沙州土兵确实有过进犯成州边境的行为。”